第二十三章宋家兄妹

2025-03-25 17:11:15

杜方宁本来还想说将来有了孩子姓杜什么的,随即想到她说这话不太适合,遂截住了话头。

她连忙转移话题:对了,我买了一些碎布头,姐你帮我做个大荷包呗。

夏宁也有些兴趣,凑过来问道:拿来我看看。

夏宁和秋宁一起在碎布包里翻捡,这些碎布各式各样的都有,偶尔还掺杂着几片她们没少见过的绸子。

两人时不时发出惊喜的呼声。

方宁在一旁听得不觉有些心酸,她们姐妹几个长这么大几乎没添过新衣服,一件衣服都从老大老二一直传承下去,实在不能再穿了,这衣裳最后被剪了做鞋。

当然其他穷人家的孩子大多都是这样。

可问题是杜家并不算太穷,像大房的冬宁和二房的圆宁就时不时有新衣裳穿,孙氏和王氏借口说是她们娘家给的,说出来谁信哪。

夏宁将碎布细细分成堆,头也不抬地问道:方宁,你想要啥样的荷包?方宁想着自己以后还要常去摆摊,就用手比划着:我要一个能挎在肩膀上,掏东西方便,里面还带有夹层的。

方宁说的就是她小时候外婆给她用很多花布拼接起来的花书包。

秋宁接道:那么大,得费多少布?夏宁痛快地答应了:我这就给你缝。

方宁陪两个姐姐说了会儿话又溜到父亲身边说道:爹,你再多变些花样呗,像是笔筒,和藤编的小书架也编些。

还有背囊……嗯,行,我试试。

方宁像只蝴蝶似的,一会儿飞到这边,一会儿飘到那边。

嘴里也滔滔不绝:爹、娘,你看咱们这次卖了三百多文,下集说不定能卖四百文,等盖完房子,咱们再存些本钱,河洼那儿,咱们把低洼处挖了当池塘养鱼种藕,然后等春天来了再买些鸭鹅养上,咱们卖鱼卖藕,卖鸭鹅和蛋,然后再买地,盖大房子…… 方宁的话极有煽动力,说得两个姐姐一脸向往。

方氏比两个女儿更现实,笑着拍了方宁下道:整天净想好事。

方氏虽然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有了一丝欢喜的憧憬。

她如今的心思是极为复杂,懊悔、失落、庆幸,各种各样都有。

大女儿春宁的事她当时被蒙在鼓里,可是静宁的事却是完完全全因为她不够强硬。

如果当初婆婆要抱走女儿时,她能像今天这样豁出去大闹一场,这事也许可以避免。

想着想着她不禁一脸黯然,一不小心针就滑过顶针扎进了肉里,疼得她直吸凉气。

娘、娘……三个女儿一起惊呼。

杜朝南也抬起头关切的看向这边。

方氏回过神来勉强笑笑:嚷什么,多大点事。

方宁懂得方氏的心思,她又安慰道:娘,过去的事多想无益,咱们把以后的日子过好了就行了。

至于大姐和五妹的事,我们家境况好了再慢慢想办法。

一家人一齐沉默不语,春宁和静宁的事一直是这个家庭的隐痛之一。

不过,令人稍感安慰的是,听说抱走静宁的那家人人品还不错,再加上家中只有三个小子,对静宁还算不错。

分家以后,一家人身上充满着干劲。

杜朝南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忙活。

方宁有时觉得自己父亲就是个干活机器,从没见他有闲着的时候。

方氏和秋宁也是一得空就绣些鞋垫帕子什么的准备让方宁他们上城时捎去卖。

何氏自那日大闹一番后仍不死心,时不时的敲打几句,要不就是在院子里指桑骂槐。

方宁一家人只装作听不见。

没两日,夏宁就按方宁的要求缝好了一只花书包。

方宁接过来连夸好看,并斜挎在肩上神气的走来走去。

秋宁却在一旁幽幽地说道:太招眼了,以后咱奶更好搜你。

这话像是一块石头似的,倏忽堵住了两人从心底涌出的欢乐的泉水。

方宁看了看三姐一眼,如果她自己是乐观派的话,那么秋宁就是个彻底的悲观派,她平常总是一脸愁容,像个沉默的影子似的。

我会想个彻底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杜方宁自言自语道。

她在屋里背剪着双手,缓缓踱着步子,静静地思索着何氏这个对手的弱点。

名声?她的脸皮跟她手上的茧一样厚。

而且,她终归是长辈,闹得太过传出去还是对她家不利。

别说是古代,即便是现代,子女与老人发生矛盾,先不对谁对谁错,社会舆论一般都会倾向于老人。

是谁会让何氏有所顾忌呢?突然一个人闪入了她的脑海,杜朝栋,只有他才是何氏和老杜头的心头肉。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喜幺儿。

这句话在杜家完全应景。

要想拿捏住何氏只能先从杜朝栋这边入手。

方宁霍地停住脚步,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滴溜乱转。

她要多多打听杜朝栋的事情,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

村里谁最了解杜朝栋在学里的事情,应该是宋乔。

他们两个同在青阳镇读书,宋乔虽然比杜朝栋小三岁,但他开蒙早,资质好,两人的程度都差不多。

杜方宁想毕决定立即行动,她爹再忙活两天又可以进城了,她得赶紧做好规划,否则到时又得闹。

杜方宁光想着别的事,连花书包都忘了取下来。

方氏诧异的问二女儿:这丫头急慌急忙的干啥去?夏宁抿嘴笑道:能干啥?找人显摆去了。

方氏亦是一笑。

娘仨儿继续拉家常做活。

杜方宁走出屋子,突然又想到,她这样直接找宋乔打听问题不好吧。

两家素无来往,虽然,以她的年纪倒也不用避嫌,但这么大刺刺的找上去仍有些别扭。

况且,宋乔和她也有些……不对付。

找小木头?好几天没见着他了。

对了,找宋柳,宋乔的妹妹。

她比方宁小四岁,两人以前也在一起玩过。

宋家在村东头,杜方宁不多一会儿便走了过来。

宋家门前的空地上聚着一堆小孩子,男孩女孩都有。

这些人一见方宁走过来,有几个女孩喊出了声:方宁,过来这边。

方宁认出喊的是叫娟子的女孩,两人以前玩得不错,但自从她穿过来后因为常宅在家里,两人便渐渐疏远了。

娟子一眼便看到了方宁身上的特大型荷包。

天哪,你的荷包真大。

娟子双眼亮晶晶的扑上来看。

其他女孩好奇的围了上来。

这花布真好看。

这么大太费布了。

……方宁瞥了一眼宋柳,这小姑娘生得有些瘦弱,性子也不甚活泼。

但她仍有孩童的好奇心,她看看方宁,既跟过来看又有些磨不开,因此很是犹豫的站在那儿。

方宁取下书包挂在娟子脖子上:你试试看,人人都可以试。

好好,你快试,第二个就轮到我了。

很快地,这四个女孩就试完了。

方宁很自然的拿着书包走到宋柳面前笑道:你也试试吧,我说过都可以试的。

宋柳水汪汪的眼睛中流露出一种兴奋,但她脸上仍装着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那,我也试试吧,省得有人说你说话不算话。

方宁心里忍不住吐槽:怪不得是兄妹,本性很像。

宋柳挎上书包后,脸上流露出一丝欢喜。

她嘴里仍挑剔道:在上面再绣朵花就好了。

方宁接道:我姐准备绣呢。

两人又聊了几句,宋柳破天荒的邀请方宁去她家玩。

方宁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去,宋柳轻哼一声:你是不是怕我爹?方宁连忙说道:不怕,我怕狗。

宋柳十分笃定地说道:你肯定怕我爹!方宁:……她顿了顿又解释道:我见你追过狗,你不怕的。

方宁无语,只得承认道:好吧,我怕你爹。

宋柳骄傲的昂昂小脑袋:跟我来,不用怕,我能管住我爹。

哦。

就这样,杜方宁顺理成章的登堂入室了。

杜方宁跟着宋柳穿过两进院落,来到花木扶疏的后院。

就你一个人吗?方宁问道。

不,还有一个佣人。

方宁有些失望,她本想向宋乔打听事情的。

两人一起入了厅堂,宋柳进去端了点心出来放到方宁面前。

方宁象征性的拈了一块吃了,连夸好吃。

宋柳眨巴着眼睛,期待的看着方宁问道:光好吃吗?……还好看。

宋柳见对方有些不上道,只好亲自指出来,她用嫩白的小手捏了一块最大的桃酥在方宁面前晃了晃:你不觉得很大块吗?是很大。

我们家待客人,好的用大块,不好的用小块,最不好的用末子。

宋柳的目光中包含的意思是你应该感到荣幸。

噗嗤。

杜方宁差点笑出来。

宋柳歪着头想了想又说道:我二哥常说起你。

你们家人都常说我们家吗?杜方宁开始旁敲侧击。

这时,从大厅那端传来一个声音:你想知道什么,我当面说给你听。

嘎。

杜方宁一不小心,点心末滑进喉咙里,呛得她直咳嗽。

宋柳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你别着急,我爹不敢管我的。

点心随你吃。

然后,她略略侧头,不满的看了一眼宋乔,接着又飞快地转过脸难得的冲方宁笑笑,漏出两个小豁牙。

她大概觉得这笑有些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只是闪了一下便收容笑意,抿着嘴严肃的解释道:大哥不让我告诉别人他在家。

哦……杜方宁意味深长地应答一声。

咳……宋乔出声提醒他本人还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