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第九十五章患难见真情

2025-03-25 17:11:19

方宁一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全都懵了。

方宁脸色煞白,眉头紧蹙,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准十分落后,万一……后果她不敢想了。

她抛下众人,拔腿就往宋家跑去。

宋家此时更是愁云惨淡,宋老财和来福已经连夜去接人了。

信是十天前的,信中还说,宋乔的同窗已经雇了辆马车带着他往家赶了。

从省城到南平县一般要走□天,这几日就该到了。

宋老财主仆一走,家里只剩下了宋柳小木头和玉**三人。

宋柳一见到方宁,不禁泪光隐隐,哽咽着招呼了一声就没再说话了。

小木头垂头丧气的蹲在墙角不吱声。

过了一会儿,方氏带着秋宁和静宁也来了,杜朝南也赶车到去追赶宋老财。

这帮人除了互相安慰后,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在家干等休息。

到了第三天下午,宋老财一行人终于风尘仆仆的回来了。

众人急忙迎上去,七嘴八舌的问候病情。

宋老财疲惫不堪的应付着大伙,方宁飞奔挤上前,一眼就看到脸色苍白的宋乔正无精打采地坐在车上,腿上盖着方宁送他的薄被。

他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一一巡过,看到方宁时,眼中闪过一丝极为复杂的光忙,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宋老财沙哑着嗓门解释道:大夫说了没啥大事,只要好好调养会好起来的。

他说着话就让人帮着用门板把宋乔抬进屋里,放到床上安顿好。

围观的村民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些人反应各异,有的担忧有的叹气,还有极少数人在那儿幸灾乐祸。

宋老财以病人要休息为由,赶走了看热闹的人。

然后看了一眼方宁深深一叹:你进去,跟他说几句。

其他人都识趣的退了出来,屋里只剩下了两人。

宋乔面无血色,双眼紧闭。

方宁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掀开被子查看他的伤腿,受伤的部位是小腿,上面缠了一层层的棉布,用木板夹好了,应该只是骨折,并没有像信中说得那么严重,只要调养得当,应该能恢复如初的。

她心中的一块巨石暂时落下。

荷生。

方宁温声唤道,宋乔睫毛眨动几下,仍然没出声。

书呆子,我知道你醒着!方宁欺身上前,用手轻轻摩着他的脸颊,宋乔缓缓地睁开了双眼,他喃喃呼唤:方宁,方宁……方宁勉强笑笑,俯身吻了他。

宋乔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眼神比方才有生气了许多,但正整个人仍是萎靡不振。

好好养病,什么也别想知道吗?你很快就好的。

好。

宋乔无力地应答。

……宋乔受伤的事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村民们议论纷纷,甚至有部分人以讹传讹,说宋乔这次好不了,铁定要变成瘸子,还有的说这秀才功名恐怕也要保不住。

王氏和圆宁母女俩私下里更是幸灾乐祸,王氏拍着大腿庆幸自己英明,没跟宋家定亲真是太对了。

宋老财到处奔波,花重金请大夫来为宋乔医治。

宋柳也开始帮着父亲打理家务,算帐查帐。

小木头再不像以往那样到处乱跑了,整天在家里陪着大哥说话帮着干活。

兄妹两人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

宋老财则一下子老了几岁似的。

他一脸愁苦的当着方氏夫妻的面叹道:我就这一个中用的儿子,他弟弟又那样子。

我们全家可就指着他了。

他要真好不了,我们家该咋办呢?唉……每每这时,杜朝南和方氏都会好声相劝。

过了几天,关于两家的闲言碎语再度传得沸沸扬扬,也不知是从何人嘴里传出的,说是方宁家有意退亲。

这些闲话就像风中的大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止都止不住。

本来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男女双方一旦定了亲,一般情况下都不能悔婚。

特别是女方,退亲之后名声也毁了,肯定找不到好人家。

但是之前杜朝南给方宁准备嫁妆的事已经隐隐约约的传了出去,这么丰厚的嫁妆在乡下可真是罕见,再加上方宁长得不错,人又能干,她退亲以后也许找不到以前的宋乔那样的人材,但找个家境一般的健全人还是没问题的。

退一步说,她还可以像以前那样招婿上门。

那些人家连儿子都能送出去,自然也不会在乎这种名声。

那些闲人显然比当事还想得周到明白,方方面面都替方宁想到了。

宋老财心里波澜陡生十分焦急,不过,他仍然按兵不动。

小木头听到这种谣言暗暗替自家大哥忧心,他生怕方宁像传言中的那样变心、退亲,于是就找宋柳商量,准备把自己多年积攒的好看的石头、玩具以及各种宝贝,还有一串私房钱全拿出来准备送给方宁。

他板着脸,一本正经地叮嘱宋柳:你把你箱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吧。

还有这事你千万别给大哥说,他会难过的。

宋乔这些日子闲着无事,天天在琢磨这些事。

家里人虽然一直都在瞒着,但他也能敏感地觉察出异样来。

他这人本来就爱钻牛角尖,这一次钻得比以往都深。

虽然方宁时常来看他,每次来不是炖鱼汤就是骨头汤,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虽然她会好声安慰自己。

可他的心一直都在紧紧地提着,从不曾放下过。

那些美好甜蜜的春梦如今全变成了令人冷汗淋漓的噩梦。

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跛子,梦见方宁登上了华丽的迎亲马车,他在后面伤心欲绝、跌跌撞撞地追赶……他心里倍受煎熬,面上却不露声色,每每父亲和妹妹前来劝解,他总是表现出一副通达乐观的模样。

半个月后,乡试放榜的日子到了。

宋乔名落孙山。

今年不但是他,整个南平县里的学子都没考中。

相较于他的腿,宋老财已经不关心中不中举的事了。

宋乔心情抑郁,饮食渐少,整日精神恍惚。

半月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圈,宋老财苦苦相劝,仍不起作用。

这天,宋老财硬劝着他吃了半碗饭,宋乔双眼无神地盯着虚空,用沉郁低哑的声音说道:爹,如果杜家来退亲,你就应了吧。

宋老财几乎要跳起来,尖声叫道:你说啥?退亲?没影的事儿!他顿了顿又一脸悲壮地对儿子保证道:你放心好了,爹豁出老脸闹一场也不能让他们退了。

别忘了,咱手里可是有婚书呢。

宋乔苦笑着摇摇头,脸色白中泛青,虚弱无力地说道:爹,别闹了。

我不能连累她。

我也不怪她,给我留一点脸吧。

宋乔此时此刻心里像吞了一块苦胆似的,苦涩得难以忍受,眼晴酸胀,险些流出泪来。

他强自忍着,动作迟缓的拉上被子盖住脸,独自承受着这种苦涩。

宋老财背着手在屋里徘徊了十几圈,心里暗忖道,他一定要找个办法解决此事,他得向杜三夫妻俩挑明了。

最好能快些把方宁娶进来,好让儿子彻底安心。

宋老财长吁短叹,思量半晌,最后决定先让宋柳去探探方宁的心思再做别的打算。

宋柳责无旁贷地点头答应。

此时已是深秋时节,天气清冷,池塘中的荷花早已颓败,秋风吹过,水中寒波荡漾,给人一种凄凉萧瑟之感。

只有屋后那一边菊花开得辉煌绚烂。

宋柳压下心底的感伤,缓缓向方宁家走去。

路过花丛时,她蓦地听见隐隐的说话声。

宋柳蹑手蹑脚地走近了一看,就见方宁和圆宁并排而行,两人边走边说。

圆宁这次装扮得比上次更为光鲜。

一张不大的脸上,每一部分都经过了精心修饰,虽然乍一看上去不错,但总给人些用力过猛的感觉。

看样子,王氏是下了血本了。

圆宁的兴致很高,方宁的态度不冷不热,十分疏离。

这些日子,方宁虽然忙碌不堪,但也知道老宅的一些事情,包括圆宁和王清举进展神速的事情。

古代的男女不像现代要经过层层试探和深入了解,他们能在婚前见过几面就算不错了,很多人都是在婚后才见到彼此的尊容。

王清举这次自然也没考中,他回来后,家人就开始给他张罗说亲。

别看是续弦,他的要求还挺高,既要女方年轻貌美,又要贤惠懂事、知书达礼、体贴温柔。

结果挑来挑去,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家根本看不上他,毕竟,他是二婚,虽说是举人的弟弟,但还是差了一层,又不是举人本人。

看上他的,又不符合这些要求。

杜朝栋一直积极地为他出谋划策,整天打着灯笼四处寻美。

还又时不时的邀请他来村里散心,然后适时的把圆宁推了出去。

本来圆宁长得不错,再加上王氏下了血本打扮,又有陆氏这个过来人言传身教,王清举渐渐地就被勾出了旁的心思。

两人时不时地眉目传情,如今两家虽没定亲,但彼此都已心知肚明。

圆宁算是小功告成,自我膨胀速度一路上涨。

特别是宋乔出事以后,她心里的得意和快意达到了顶点,终于狠狠地出了口恶气。

这还不够,她今日特意打着安慰方宁的幌子来看笑话。

方宁,你也别自责难过了。

一切都是命。

其实就算你悔婚,别人也不说你家什么。

毕竟谁愿意一辈子守着一个瘸子过活。

更何况,他这还有一个傻弟弟,唉,我真替你难过。

方宁一直情绪不佳,此时见圆宁这种明着安慰实则暗捅刀子的做派,心里的怒火直往上冒,她受够了与这种人虚与委蛇,这次更是连表面的敷衍都欠奉。

她冷笑一声,用冷淡生硬的声音说道:你这人就是吃剩馊饭长大的,一肚子馊主意不说,还专爱拣人剩下的。

我烦透了你这种两面三刀、口蜜腹剑的做派,请收起你那一套,到了婆家再使吧。

我知道你在幸灾乐祸,不过,请你记得,‘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

’此时看着好,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如果笑话我们,能让你找一点安慰的话,那你就这样想吧。

我看你能笑到几时!我相信他会好的,就算不好,也没关系。

我乐意!圆宁脸上起薄怒,她本想反唇相讥,笑了笑,又转换了方法,她抿嘴一笑,柔声说道:哎呀,我是好心劝你,你怎么能这么说我?我知道你心情不好,不过你还没成亲就这样,以后可怎么办呢?方宁漠然说道:不劳费心,你还是先把自己的事搞定再说吧,谁知道有没有什么变故!方宁说罢转身就走,没走几步就看到宋柳,宋柳身形娇小,稍一弯腰她们两人根本看不到。

宋柳此时根本没心情搭理圆宁,她只是言简意赅地说了一句:你已笑过我们家,以后轮到我看你的笑话了。

你一定会不负众望的。

圆宁如今是今非昔比,底气十足,她骄傲的抬了抬下巴,轻轻一笑道:看我的笑话,下辈子吧。

方宁和宋柳十分默契的直接忽略掉圆宁,两人边走边说,圆宁见无人理会自己,只得傲然而又悻悻地离开了。

宋柳的一双大眼睛中含着淡淡的忧郁:大哥总担心你家会退亲,你能不能给他个准话?方宁摇摇头,叹息一声:我们一家从没这么想过,好的,我这就去跟他说清楚。

方宁几乎没有耽搁地跟着宋柳一起来到了宋家。

方宁一进屋,小木头就轻手轻脚地跑过来,把耳朵贴着门偷听。

他刚站稳当,宋老财也来了,小木头一阵紧张,讨好地冲父亲做了个鬼脸,希望他能网开一面。

宋老财横了他一眼,结果他自己也过来把脸贴到门上,宋柳摇摇头轻叹一声,无声地谴责和嫌弃着两人的做派。

她犹豫片刻,然后也走了过来,一起偷听。

三人刚站好地盘,就听宋乔有气无力地说道:……方宁,你就算退亲我也不怪你。

方宁气呼呼地质问道:我说过要跟你退亲了吗?我早说过不让你瞎想,你为什么总别人的传言吗?你为什么不经我允许就胡思乱想呢?宋乔心头涌上一股暖流,可他看了看自己的腿,脸色复又沉重起来:我怕我好不了,会拖你的后腿。

方宁轻哼一声,冷静地接道:我们又不是狗,还分什么前腿后腿。

宋乔被噎得无言以对,嗯,他很喜欢这种久违的感觉。

在门外偷听的三人面面相觑,无声地笑着:……良久以后,宋乔用水一般温柔的声音软软地唤道:方宁……方宁的声音也传了出来:又笨又呆的书呆子,她故意停顿一下就又道:不过,我的口味比较个别,就喜欢你这种味道的。

宋乔嘿嘿的傻笑起来,哪怕隔着门板,房外的人也能听出他那笑声中含有的甜蜜和愉悦。

接下来,屋里再没有声音了。

小木头把耳朵再往门上贴紧些,还是没声音,不,好像有人在喘粗气,就像他跑累了上气不接下气时那样。

还有咂嘴声,很像吃东西时发出的那种声音。

小木头暗自琢磨,他记得方宁来时没带好吃的嘛。

宋老财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他伸手揪着小木头的耳朵把他拎了过来,同时,用警告的目光瞥了宋柳一眼,宋柳也识趣的中止了偷听。

宋老财抖擞精神,换了身出门访亲时穿的体面衣裳,难得大方的装了满满一篮子东西,带上黄历,兴冲冲地村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