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改嫁的心思

2025-03-25 17:17:17

说来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原来张氏此次前来也不过是两个原由。

一是想跟沈氏借钱,二是拐着弯的说自己想改嫁而已。

沈氏那会不知她的心思,可这借钱还好说,左不过就是志林没有束修的钱,想着李老二临死前的托孤,自是要帮着的。

可说到改嫁,就不是她所能管的着的了。

这是要看李家二老的意思。

这张氏既然都说到她面前了,想来此想法也不过是转进了死胡同,想着他们家来帮着她说情了。

沈氏暗自好笑,要是她知道李正泽不是秦氏的亲生儿子,可是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把此事托付给他们的。

二嫂,志林是我们的亲侄儿,也是到了该读书的年纪,该帮的我们自然是要帮的。

可是,你也知道,之前因着二哥的事,娘就恼我们的很,我们哪里还敢再往前凑。

沈氏轻轻笑了一下,漫不经心的看了她一眼。

张氏不妨她会这样直接的回绝自己,表情僵了僵,转瞬又恢复了笑脸。

还是你们有心了。

哎,说来还是我们娘儿几个命苦,娃他爹走的早,留下我们几个。

说完便一边用袖口擦着眼泪,一边暗暗的看了看沈氏。

沈氏心里有点恼了,你要改嫁,自去找公公婆婆说去,和我歪缠有什么用?强按下心中的恼意,一时也不接话,只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张氏被她看的脸红,也不好再装,便拍了一下腿道:看我就说些这些,你可还害喜?沈氏也松了口气,要是她一直缠着这个话,也不知要闹到什么样子。

如今自己还有孕,免不得要吃亏。

还有点呢。

都生四个娃了,还是要害喜,这胎真是闹的慌。

可不是,我生老三的时候也是吐的昏天黑地,这女人生娃就是一道坎,慢慢熬呗。

珍真和珍林在屋外听的都为沈氏捏了一把汗,这二婶也是能折腾,李老二才死没多久呢,就想着改嫁。

就算是要,那也得去和秦氏谈呀,和沈氏说有什么用?全家都知道李正泽是最不受宠的一个。

在秦氏面前说的话就跟放的屁一样。

再说李正泽又不是秦氏亲生的,在秦氏的心中和李老二的分量更是没法比。

让自己家去说,不是自找罪受嘛。

幸好沈氏还算清醒,没有跟着她瞎起哄。

大姐,志林在书房看书呢。

我先去屋里拿针线了。

珍真打了招呼便回了自己屋里。

沈氏也没了心思再招呼她,加上这个时候正是渴睡,慢慢的只看着张氏的嘴皮上上下下的,也没听清说的什么,歪在炕上睡了过去。

张氏说了一大串话,也没见着她回应,凑近一看,原来她已是睡了过去。

便把炕琴上的棉被拿过来,给沈氏搭上才出了正房。

珍林见着她出来,忙换上笑脸,二婶,你咋出来了?你娘睡着了。

对了,志林呢?她也笑了笑,挽起珍林的手臂。

珍真和他在书房呢。

二婶,你要不要睡一会呀?张氏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下来。

其实原本是打算来一趟便回去的。

只是两件事都没办好,沈氏原是答应了借钱的,可钱还没拿着,她就睡着了,只好等一等了。

珍林带着她进了自己的房间,给她理好了铺才出了屋子。

二婶,你睡吧。

今晚就在我家歇着吧。

张氏笑着点头,目送她出了屋子,才解衣躺下。

志林沉溺在书本中,等着珍真叫他,一抬头,才发现日头西下了。

他慌忙的起身,却不小心把书桌上的书本都带到了地上,一时手忙脚乱,捡了这本又掉了那本。

珍真上前去帮着他把书收拾好,却见着他站在一边,红着眼睛,一时像是要哭出来了。

志林哥,你咋了?咋哭了呀?她也不知自己有什么没做好的地方,竟是惹哭了他。

这一问,便是捅了马蜂窝,眼睛里包着的泪水,唰唰的往下掉。

志林哥,你咋还掉起了豆豆呀。

珍真也慌手慌脚的拿出自己的手帕给他擦着。

志林只摇头,抽泣了一会,才止住。

又十分不好意思,只好背过身去,颤着音道:珍真妹妹,你……你别告诉别人好不好?珍真抿嘴笑了笑,轻声道:好。

不过志林哥哥,我爹回来了,一会就要吃饭,你还是用冷水敷一敷眼睛吧,不然看的出来的。

沈氏也没想到自己一觉竟是睡了两个时辰,李正泽都从城里回来了。

她一下从炕上翻坐起来。

倒是把在一旁歇着的李正泽唬了一跳。

你慢点,慢点。

急急忙忙的做啥。

李正泽难得对她辞严厉色。

不是,今天二嫂来借钱给志林交束修,我还没把钱给她呢,就睡着了。

她也是吓着了,忙小心翼翼的坐好。

对了。

又望着窗外看了看才低声道:想着改嫁呢。

竟是想让我们帮着她说话。

我没答应。

李正泽正帮着她把衣裳拿过来,听了她的话也是一呆,瞠目结舌道:这,这,这娘和爹会答应吗?沈氏瞟了他一眼道:你说呢?要是说到借钱,到也好说,谁让你答应了二哥要照顾他们。

可要是说到改嫁,可千万别掺合,我看娘生吃了你的心都会有。

李正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对着沈氏嫣然一笑道:娘子,为夫替你更衣呀?沈氏啐了他一口,也扭捏的让他帮着她穿上衣裳。

在屋里收拾了一番,才跟着他去了前院。

张氏早早的就帮着珍真两姐妹做饭了,见着珍真和志林前脚刚进,沈氏和李正泽后脚就来了,忙上前道:真是打扰了,本想说只来看看的,却又要在这歇下。

沈氏扶着后腰,坐在桌边道:二嫂说的那里的话,都是一家人。

啥打不打扰的,快坐下吧。

却说吃完了饭,张氏一直殷切的看着她,她便安抚的笑了笑。

见着几个娃都出了去才道:二嫂,真是对不住。

下午太渴睡了,一时没注意就睡着了。

无事,无事。

只是,你我自小一起长大,我娘和兄弟的脾性你也知道,原也不是我自己的意思,奈何他们催的紧,我也……我也……且娃他爹也去了,珍秀有了好归宿。

我想着不如……不如说到这里,张氏轻轻的看了眼沈氏,见着她勾着嘴角,才低着头道:当初,娃她爹把我们娘儿几个托孤给三弟,我想着不如……不如志林两兄弟跟着你们……沈氏看着她的样子就有不好的预感,刚想拦下她,就听着李正泽义正言辞道:二哥是托孤给我。

我念着兄弟情分自是义不容辞。

二嫂,志林两个娃都是你亲生的娃,是你一手带大的。

如今没了爹,正是难过的时候,说啥都还早呢。

要是等着他们都娶了媳妇,你想咋样也就没人拦你了。

我虽然也没念过两年书,也知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话。

想来,要是你们分开了,你必是念念不忘。

我恐你以后思念成疾,还是等着娃们都长大了再说吧。

张氏一下夸下了脸来。

抿着嘴道:三弟真是好文采,想来三婶也没有你这么多大道理。

李正泽给沈氏使了一个眼色,便起身出了去,留下他们二人。

二婶,他是牛脾性,你也知道,别和他一般见识。

不过这件事也是天大的事了。

我们也不好说啥。

再说,三年孝期都还没满,你要是……那以后志林两个娃还咋做人呀?且说都是你肚子里掉出来的一块肉,自是千疼万宠的。

要是离了他们,你这心里好受?咱们都是做娘的,自己的娃自己不疼,还想着谁来疼是不?沈氏和颜悦色的拉过她的手,轻轻的捏在手心里。

张氏这才缓过脸色来,还是你懂我。

我就是说说,想先给爹和娘说一声,以后也好行事。

沈氏真是想敲开她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都变成豆腐渣,怎么千说万劝的她还没有转过弯来。

二嫂,就是我们自小的情谊我才想跟你掏心挖肺的说心里话。

爹对咱们那是一碗水端平了的。

这么多年,虽说让我们家搬了出来,可真就是只给了两贯钱。

且先别说老人家听了会多难受,这儿子刚死没多久,儿媳妇就闹着要……你说他这心里好受不?再说,娘这么多年对我们咋样,你也不是不知道。

想着二哥还在的时候,就是我们家伯林和仲林都是要拿去给二哥抵债的,可见心里是有多看重二哥了。

你要是这个时候跟他们说,这以后的日子还咋过?且不说你熬完了这三年就拍拍屁股走人,以后志林两个娃的日子可咋过?我这次见着志林就像是萎靡了不少,要是你也走了,他可咋活?张氏被她说的哑口无言又因着李老二做下的蠢事,自觉有点抬不起头做人。

可是这动了的心思又怎么会因为一番言语就轻易打消,她想了想道:我……我可以把志林两个娃都带走呀。

说到这,自己也停了下来。

沈氏好笑的看着她,见着她自己也没了话说,才道:二嫂,你看,你也知道不行的吧。

哎呀,我这坐久了,腰就酸的疼。

这是一贯钱,你先收好吧。

也不着急还,等着秋天收了租子再还也不迟。

便出了去。

这番话,珍真和志林自是不知。

他们正在书房,一个点着油灯翻看着书本,一个忙前忙后的找了些没用过的宣纸和毛笔出来。

见着志林又是看的认真,珍真便悄声出了去。

正好见着李正泽从侧院的夹道出来,便笑着问道:爹,你买的羊呢?都在棚子里呢。

可是按着你说的买了四只,两只公的两只母的。

李正泽点了点她的额头,又道:是不是想去看看呀?珍真忙不歇的点头。

别点了,和孵出来吃食的小鸡似的。

走吧,我刚给他们喂了一把苜蓿。

便带着珍真穿过夹道,走过猪圈,到了后面的小棚子里。

这棚子说小也不小,有一仗见方那么大,隔成了两个格子。

一边养着一只牛,一边圈着买回来四只羊。

珍真好奇的看了看圈里的羊们。

也不知是不是油灯的缘故,都是灰不溜秋的。

爹,羊咋都是这个颜色呀?不是是白色的吗?还是毛茸茸的。

她指着圈里的一只羊,奇怪的问道。

李正泽听罢,竟是哈哈的笑了起来。

你说的那是绵羊。

咱们家养的都是山羊,当然不一样啦。

珍真红了脸,幸好油灯昏暗,看不出她发烫的脸颊。

那为啥不买绵羊呀?那种羊的毛用来做棉袄可暖和了。

卖的人家少。

等下回碰上了,爹就买两只回来可好?李正泽装作没有听出她声音里的羞恼。

也好。

对了爹,河边的的莼菜都长出来,就是离岸的多。

去年就说找一只船,今年找到没有呀?珍真忙转了个话题,好遮掩自己的无知。

李正泽在前面支着油灯,带着珍真回到了院子里,边走边道:咱们大山里,少用小船的。

我找了一个木匠,请他帮着做一只小船呢。

那便好,我估摸着也该捞些鱼来卖呀。

每次从湖边过,都能见着鱼呢。

因着正房沈氏在休养,志林又在书房看书,父女二人便去了伯林的屋子。

李正泽坐在炕上舒了口气道:是呀。

有了船便能方便许多。

对了,你觉得咱们家人手够用不?自娘有孕后,家里的事都是我和大姐在做,有时候真是忙的恨不得把时间扳开了来花。

爹,等我们有了船,又要摘菜,又要捕鱼的。

肯定不够,不如雇一个长工吧。

珍真拿着剪子拨弄着灯芯。

我也是这样打算的。

过两天便去访一访,有没有老实可靠的人家要出来做工的。

还有,把羊棚也重新盖一盖吧。

不然下了小羊,地方就不够了。

两人说了会家里的杂事,才各自回屋去。

☆、74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