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长家住桃源村。
桃源村周围有悬崖飞瀑,有深山幽谷,古木葱茏,风光秀丽,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既然远近闻名,自然人满为患。
苏昭在村里绕了一圈又一圈,连个停车的空位都找不着。
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去问村民有没有一户姓谭的人家,结果那人说:有啊!大概一百来户吧,我们这儿解放前就叫谭家村。
苏昭脚下一个趔趄,还不死心:那有没有一个上了年纪,叫谭国平的?也有啊!那人又说:六〇年前生的大部分都叫国平!苏昭恨不得一口血喷出来,只好带着沈文素挨家挨户去找。
这时候村子里全是游客,挤得水泄不通,两人只能顺着人潮缓慢前行,一下午只跑了三四户人家。
如此两天,毫无收获。
到了第三天,苏昭受不了了,资产阶级享乐主义的本性暴露无遗。
吃不惯旅游区的饭,嚷嚷着要去县城改善伙食,再不改善要死了。
改善完临走,跑去和几个本地人聊了天,回来宣称自己发现了一条近路,可以避开川流不息的旅游大巴,沈文素只好跟着。
可近路才走了一半,却越来越觉得情况不对。
走错了吧?没有, 苏昭说:我有强烈的直觉,应该就是这条路。
那路呢? 沈文素站在半人高的杂草中间问。
苏昭叼着烟左晃右晃,最后靠在车门上半闭着眼晒太阳。
沈文素坐在地上结草玩,顺便指着山头白底红字的大标语给他看:山林防火,人人有责;抽烟本来是恶癖,浙江人民鄙视你。
苏昭走过去揉他的头发:怎么这么长了?近两个月太忙了,没空去剪。
回城里就剪了吧,苏昭在他身边坐下:这样看上去太柔弱了,法庭上缺乏威慑力。
啊? 沈文素问:什么法庭?苏昭柔声说:老头子已经同意了,这回的案子,你和我一起出庭。
文素律师,你终于要坐上辩护席了。
哎~~~?!哎什么?苏昭看着他那手足无措的样子觉得好笑:你总不能当一辈子的律师助理吧?再说我才不要你老跟在我屁股后面,烦得要死。
沈文素扭头注视远处山林,微红了脸轻笑:你这老狼精。
他的瞳孔是褐色的,发丝细软,午后阳光下,整个人如暖色调般温情脉脉。
苏昭于是盯着他的脖子开始天人交战,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压倒以不辜负这野合胜地。
不远处却传来一阵引擎轰鸣。
苏昭饿狼扑食扑了个空,沈文素手脚并用爬上了小山坡。
原来这山坡后头就有一条极窄的土路,路面上杂草丛生,开满星星点点的野花,看起来足足有半年没走过车。
路的拐弯处,靠近小树林,有一黄色包子型物体,正与地面呈四十五度角倒栽葱状。
沈文素忍不住大笑起来,高喊:怎么?祖国的大好河山把你陷住了?黄色物体后钻出个浑身是泥的人,看见沈文素也笑了。
大地啊!母亲!他抹一把脸抒情道。
沈文素跑下山坡,绕着那辆QQ车打转,只见车的两个前轮已经整个陷进泥里,顺带着后轮也有向下滑的趋势。
现在怎么办? 沈文素说。
那只能麻烦美男帮我一起抬了,车主笑嘻嘻拍掉头上的青草屑:我去找点木料。
说话间,苏昭开着车从野地里轰轰碾过来,QQ车主也招呼他:美人!你也一起来帮帮忙!苏昭跳下车站到沈文素身后,居高临下问:这二百五是谁?沈文素说就是那个想上珠峰的QQ。
苏昭说难怪,难怪。
他趴下去察看陷车状况,然后说地盘可能被烂泥吸住了:文素,来帮忙,我用绞盘把它拖出来。
QQ体积小重量轻,用越野车拉绰绰有余。
那二百五车主感动得连眼眶都红了,冲着苏昭一边垂涎一边摇尾巴献殷勤,蹲在路边用煤油炉煮咖啡给两人喝。
小心烫,小心烫。
沈文素接过纸杯问:你是来旅游的?嗯, 二百五说:我就喜欢往山里跑,这一带都跑遍了。
跑遍了?这么说很熟? 苏昭听者有心,便把写着老科长住址的纸条儿给他看。
二百五看完后说你们走错了。
错了?怎么会? 沈文素说:桃源村啊,很有名的。
二百五说:你说你们这两天都呆在‘桃源村’,但地址写得却是‘桃原村’,差了三点水呢。
苏昭皱眉看纸条:我当时也想过,但这地址是从人家公司要来的,难道不是他登记时笔误?二百五给苏昭添咖啡:其实这一带,还真有个叫‘桃原’的村子,只是很小,大概只有十来户人家,又藏在山坳里面,地图上都不标,别说是你们,连本地人也没几个知道的。
我也是因为迷路,才误打误撞发现了。
不过,就算是到桃源,也不是这条路啊,你们是怎么走到这儿来的? 二百五问。
是因为某人可怕的直觉。
沈文素回答。
……咳, 苏昭挑起眉毛推眼镜:天黑之前能到那个桃原村吗?能啊,也就五十多公里吧,不过都是山路, 二百五收拾好炉子,跳上车:两位恩公,我送你们过去。
哎?但你的旅游…… 沈文素说。
没有关系, 二百五趴在车窗上冲他笑:我其实没有目的地,就是想出来瞎跑罢了。
要不是遇见美男你,我就要在这儿至少困上三天。
当然我的野外生存能力也是很强的,可惜环境恶化了,兔子和野鸡都不爱抛头露面了……苏昭眼疾手快一把将沈文素搂进怀里,二百五想抓美人手结果抓了苏昭的咖啡杯,被烫得嗷嗷叫,一激动后脑勺撞在窗框上,当场就表现出一副不幸阵亡的惨状来。
苏昭拍拍他的肩以示亲切地慰问,并露出和蔼的笑容:带路。
桃原村,绿树掩映,建筑有些隐约的徽派风格。
苏昭和沈文素在村口与二百五告别。
你现在要去哪儿? 沈文素问。
二百五指着远方,一脸希冀:其实这座山后面就是安徽,我决定离开美丽的浙江,取道美丽的安徽北上,直达唐古拉山口!嗯,嗯,有理想。
苏昭严肃地说。
沈文素挥手送QQ远去。
苏昭微笑着说:也只有这么洒脱的人才能上珠峰。
我可不行,我忙着那命换钱呢。
我有一天也要上。
沈文素。
那我也去, 苏昭立刻改口,顺便在人家腰上摸来摸去吃豆腐。
有个小小的孩子正趴在青石板桌上写作业,沈文素跑去问他:你们这儿有姓谭的人家么?小孩说:有啊,就是那一家,红色大门的。
但凡十岁以下的,六十岁以上的,都比较喜欢沈文素,小孩子拉着他的手一蹦一跳往谭家走。
谭家的宅子挺大,门口有一位少妇,正打着毛线;不远处梨树下站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大概她的女儿。
带路的小孩松开沈文素,与小姑娘玩到一块。
沈文素正寻思着要怎么开口,苏昭却开门见山:请问谭老先生在家吗?那少妇头抬也不抬:搬走了。
什么?!搬了, 少妇把一根竹针挑出,抬起头来:搬了两个多月了。
两人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话好。
少妇起身说炉子上还烧着水:囡囡!你去看一下!她刚要随着小姑娘回屋,苏昭却拦住:大姐,您是谭家的媳妇?那孩子刚才喊您女儿:谭丽丽。
少妇脸面一僵,突然说:我就是你又怎样?!苏昭苦笑。
少妇趁机进屋,把门砰的一关。
苏昭拍门道:大姐,您误会了!我们不是从金德来的!我们来找谭老先生,是请他救命的!里面毫无声响。
苏昭不折不挠继续,沈文素也加入进去。
只拍得里面人受不了吵,又拉开门,冷冷说:想见我公公也行,但我公公山上去了,可能今天回来,也可能十天半个月后回来,要不你们改天?话说到这个份上,再逼也真难堪了。
苏昭点点头,微笑说:好,我们明天再来。
那少妇一言不发狠狠摔上门。
带路的小孩子走过来拉沈文素的手:婶婶平常不这样,平常可好了。
沈文素蹲下来问他:最近有没有陌生可疑的人来过这婶婶家?小孩心想你们不就是。
沈文素脸红了红,忙说:除了我们。
小孩子摇摇头。
苏昭说:怕是都像我们一样被堵在风景名胜地了。
一字之差,说不定还救了老科长几回命。
三个认默默走回村口,苏昭在青石板上坐下,突然问那小孩子:这两天你有没有见过谭丽丽的爷爷?昨天晚上还见过呢。
那你再见到他时,帮叔叔带封信好不好? 苏昭掏出纸笔迅速写了几行字,想了想,又抄了同样的两份:最好今天就送,这一封给谭丽丽,让她给爷爷看;这封给刚才那婶婶;最后这封看见谭家爷爷就给他,行么?嗯,小朋友很乖巧。
苏昭一边赞赏地摸他头,一边对沈文素说:这孩子是不是你生的?可是长得不像啊。
沈文素在人家小脸蛋上捏捏捏。
苏昭也凑过去捏:那咋这么听话呢?沈文素豁然开朗,立刻如诱拐犯般缠着人家不放:叫爸爸。
小朋友盯着沈文素那花儿一样的笑脸傻看,半天后犹犹豫豫喊:……爸。
乖, 沈文素柔声说:再叫亲热一点。
小朋友说:爸爸。
果然,是你生的,苏昭肯定: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