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2025-03-25 21:43:10

一张支离破碎的纸,却是能把十个人送上被告席的证据。

尹维说:这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他缓慢地扭头,愣愣望着沙发,又说:你们俩睡成这样也太疯狂了。

苏昭一醒来就发觉半边身子麻了,正怀疑自己脊柱神经有问题,沈文素却恬不知耻说:是我压的。

苏昭晃晃乱蓬蓬的头,发誓说你等着,过两天我给你压回来。

沈文素精神不佳,正趴在桌上发呆,黑眼圈特别醒目。

苏昭真诚表扬他说:美,美啊。

尹维在一旁比了个兰花指:我呢?苏昭看他一会儿,突然说:那个一百八十道题……尹维瞬间消失。

沈文素有气无力:五点半才睡……基本完成……中间有些缺失……但不影响大局……请军座检阅……军座在他脸上啃一口以示对其工作业绩的嘉奖,发现其根本无力反抗后又多啃了几口,然后去洗冷水脸。

沈文素继续喃喃:寄信的到底是哪位仁兄啊。

苏昭说:深喉兄。

啊? 沈文素直起身子:什么兄?苏昭在脸上敷了块冷毛巾,坐回办公桌前,嗡声嗡气问:电影看过没?沈文素说:没。

量你也没,苏昭说:我估计你就看过三部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四部,沈文素纠正:《小兵张嘎》。

这人也不知说真说假,反正脸不红心不跳,理直气壮。

苏昭对他瞪了半天眼睛,只好解释:深喉现在被用来指代向公众披露事实的掌握关键信息的局内人。

告密者?告密者,某个系统的反叛者。

虽然系统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但在系统行为触犯了道德底线时,他们挺身而出向这个系统开战,很了不起。

比如说?苏昭托着下巴想想:不完全一样,但也比较类似了……比如那个正坚守在第一看守所的王姓猛男。

他凑近揉揉沈文素的头:他们站出来很不容易,常常不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说句特悲壮的话:唯一能倚靠的就是灵魂深处对道义的忠诚,所以我们不能辜负他。

苏昭微笑:努力啊,同志哥!沈文素沉默,突然拈起那张破纸咿咿呀呀放怨念电波:咱们都很敬佩您,但拜托您下回不要把纸撕这么碎,稍微意思一下就行了……苏昭胡乱吃了点早饭就要去疗养院:这个事情得问问老头的意见。

沈文素问:那我呢?你留守吧,苏昭说:别让楼下疑似黑社会同志紧张了,他们也需要休息。

最近我为了他们考虑,连车都不开,天天挤地铁。

从早到晚被人盯着有很多好处,最突出的一个是会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基本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长江所许多积年恶癖也由此得到纠正。

比如沈文素夏天穿沙滩裤办公,比如尹维浇花时放声高歌(内容不明)。

小尹同志甚至报告,自从被人盯上以后,连衣着品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苏昭一走,沈文素才觉得清闲。

新证据的出现反而使前进道路不明,手头工作只能暂停。

尹维正趴在隔壁桌子上做题,时不时吸溜一下鼻涕,抹一把眼泪,诉说自己头痛欲裂,书还没背考纲还没研究,竟还要写他娘的练习题,以后自己当了律师,第一件事就是把司法部考试司的全抓来,拿枪指着头,每人做八百道案例分析。

沈文素混沌的烂好人品质发作:要不我帮你做吧?尹维噙着一泡泪问:真的?沈文素说:嗯。

尹维哇啊一声扑到他腰上,沈文素还安慰说没事没事,我做得可快了,完全没考虑人家的习题他做了有什么用。

苏昭踏进病房时,老头正在挨骂。

想退出去已经来不及,苏昭只好强忍笑意等待老太太骂完,谁知老太太一见他更激动,干脆两个一起骂。

程老太太教中文的,骂起人来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惊涛拍岸,剑气萧萧,长篇大论且文采谐然,老头等她走后看表,感慨:逝者如斯夫。

苏昭问:战略物质被发现了?老头讪讪举起一根烟屁股:不小心把床单烧了个洞。

苏昭幸灾乐祸一笑,然后俯下身子低语。

老头面露讶色:真的?苏昭把那张纸递给他:幸亏文素,要是尹维,早就泡了方便面了。

老头要老花镜,苏昭帮他找:问题是这张纸提供了太多讯息,倒叫我有点无所适从。

老头默默看了半天,然后问:你怎么考虑?苏昭缓缓说:我想不管它。

这上面涉及了十个人,上千万资金,可我的切入点就是两个人,两张卡。

镇越的举报材料中曾提及银行卡,只要证明了这两张卡的存在,就证明了镇越诬告罪不成立,至少是部分不成立。

至于别的,我顾不上了。

老头说:你当然顾不上,你又不是纪委。

苏昭说我要是纪委就组织百人工作组,结结实实查他个半年。

老头说:所以你还是想复杂了,你忘了?镇越说过,他的举报材料中其实一字未提4M,仅有暗示,指名道姓的只有规划局的赵局长,他们给他罗织的罪名,也只是说他诬陷了这位赵大官人。

所以上了法庭,我们的切入点只有一个人,一张卡,其余的,不用管。

苏昭愣了愣。

老头有些可惜地说:所以这张纸对本案没什么用处。

赵大官人的卡号,咱们有了;收受的贿金,咱们无法证明;4M是幕后主使,法庭上却不能提及。

这好比一碗香喷喷粉嫩嫩滑腻腻的红烧肉摆在老太婆面前,她却有高血脂。

苏昭大笑。

老头把眼镜推上额头,故作严肃:你竟然敢嘲笑你师母有高血脂?苏昭说:她没有,有的是你。

他又忍不住笑:那文素要气坏了,这孩子辛苦拼了整个晚上呢,还好我不到一点就睡着了。

平姐老是说,文素一跟着我,大部分时间在做无用功,原来是真的!老头突然也不怀好意地嘎嘎笑起来:不知为什么,我也有报了一箭之仇的快感。

此语话出有因。

老头有一块普洱茶砖,号称价值六万(没有六万也有六百吧,老头说),一直宝贝得跟自己儿子似的。

可某次瞻仰后却没有收好,被沈文素掰去一大块煮了茶叶蛋。

苏昭一边笑一边小心翼翼把纸折起。

老头说:收好,收好,这东西太重要了。

虽说对本案直接作用不大,但对于这个特大腐败窝案,说不定却是第一证据。

苏昭说:你也这么想?老头说:当然,这张纸是复印件,这说明原件如果没有销毁的话,肯定还在某处。

而且原件应该是它的两倍大小,寄信人出于某种原因并没有复印全。

从行文方式、措辞语气、字里行间的逻辑,以及对细节的清晰掌握看,我想原件的记录者应该是……金德董事长本人。

两人不约而同地说。

到时只要做个笔迹鉴定就行,但不是我们的任务。

老头挺有信心:所以原件肯定还存在,这是商人的本能。

账本可以伪造,因为需要逃税;但是贿赂记录却会留下,因为这些钱是投资,是敲门砖,也是控制官员的把柄。

你猜寄信人是谁?老头耸耸肩,愉快地吐了个烟圈:自然是深喉先生。

一个隐藏得极深的、勇敢的精神异见者。

老太太的声音其实不高,在老头耳朵里却如平地里一个炸雷,是要吓死人的。

他手忙脚乱掉了烟头,结果又把被套烫了个洞。

苏昭一见着情形拎了包就往外逃,瞬间就没影了,老头气急败坏大喊:叛徒!老太太撑着门框问:谁叛徒?老头端端正正捧着一只尿壶,用壶底盖着破洞,直视前方,表情很肃穆。

老太太很满意,然后就发现了那个洞,然后就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

老头痛并伪装快乐着,歌颂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夫人这境界,高,实在是高。

尹维经过高院时看见院子里停着一辆车,十分眼熟,想了半天记起来是邱桐的。

这位仁兄立刻心潮澎湃,连忙回去通知沈文素。

沈文素听了,书一合,笔一扔:弟兄们,抄家伙!这两人一人在腰上别了一把西瓜刀,英姿勃发跨上小轻骑,准备去寻仇。

经过派出所时,被标语(暴力犯罪最高是要判死刑的!!!)吓了一吓,赶忙回去放下刀,决定靠拳头废了邱桐。

途中又遇到交警,再回转,戴上头盔,下车推行。

如此折腾到高院,人家已经不在了。

高院的门卫和沈文素忒熟了,还专门抓了把花生给他。

于是两人坐在花坛沿上剥花生,沮丧不已。

门卫问他们:你们找谁啊?沈文素有气无力地说:找辆白色本田。

门卫问:开车的是不是一个年轻人?个子不高,男的?两人颓然点头。

门卫又问:车号是不是××××××?两人惊诧万分,尹维说:您太神勇了,连这个也知道!?门卫指着马路对面说: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