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过后,家里人就都缓过来了,该干什么干什么。
大郎几个依然按着那天商量的,小四小五放牛,剩下的进山挖天麻,每天都能挖回来不少,最多的一天弄了三十多斤鲜的。
这时候的天麻不压秤,要四五斤才能干一斤。
玉娴每天早晨都早早起来,把天麻煮好晾在外面,幸好这几天天好,两天就能干的差不多了。
半干的天麻还要用针扎了,把里面的气放出来再捏实。
玉娴每天要忙活着这些天麻,而方氏就抽空把一家人的棉衣做起来。
大郎他们长得快,方氏就将就着材料做的大一些,不过是把老大穿小的再给老2穿。
这样,慢慢的做出来,等天冷了就可以直接拿出来穿了。
这天,方氏在屋里做棉衣,玉娴在外面摆弄她的天麻。
从外面进来两个老太太,呦,玉娴啊,这就是你弄的药材啊,可真能干。
一个婆子说着,拿起天麻看了又看的。
玉娴啊,这是什么药材啊?能卖不少钱吧?这人玉娴倒是认得,大郎经常坐她儿子的车去镇上,她家养了匹马,有个马车,天天都去镇上送些山里的山货,顺道也给别人捎些东西也拉人,都是要付钱的。
李奶奶,刘奶奶,快进屋,我奶奶在屋里呢。
这大太阳地的,晒的慌。
玉娴也不回答她的话,只是笑着让俩人进屋。
那婆子见没问出什么,就撇了撇嘴,扭身进屋去了。
佟嫂子,我们上你家串门来了。
还没等进屋就喊上了。
天热,门窗都开着,秦氏早听见了外面的动静,哎呀,他婶子,快进屋,今儿咋有空了?俩人进了屋,在炕沿边坐下,玉妍这是学绣花呢,哎呦,绣的还真不错呢,你奶奶那可是好手艺,多学着点没错。
玉妍也不吱声,下地回东厢房去了,大人说话是不许小孩在场的。
佟嫂子,我俩听说你这几天不舒坦,过来瞅瞅,这是咋了?好像没大有精神似的?李婆子问道。
没咋,就是有天吃了些坏了的东西,拉了一夜的肚子,已经好了。
你说咱庄户人家过日子,啥不都得爱惜着点,云莲她们给拿了些肉来,就想着放着慢慢吃,谁承想啊,就吃出毛病来了,拉得都直不起腰了。
秦氏难得有人来和她唠嗑,就扯开了话匣子。
哎呀,那毛病可厉害着呢,弄不好大活人能生生的拉死了,咱这离镇上又远,等到了镇上,黄瓜菜都凉了。
刘氏在一边说,那后来咋整的,是到镇上去了?没有,家里的倒下了一大半,咋往镇上去啊,后来是玉娴给捣鼓了些药喝了,就好了。
秦氏瞅了眼外面的玉娴,照实说了。
玉娴还好本事呢,小小的年纪,就能治病了,我听说柱子娘得了什么蛇胆疮是玉娴给治好的,还有接生的赵婆子她男人,腿上长了个瘘,也是玉娴给治的,这俩人逢人就说,夸玉娴是仙女下凡的,专门来给人治病的,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李婆子说着村里的传闻,刚刚我看了你家玉娴,那小模样还真水灵,别说,还真有些仙女下凡的意思。
她李婶子,可别听旁人瞎说,她一个小丫头片子,有什么能耐,瞎猫碰了死耗子罢了。
秦氏心里这个别扭,别人夸她孙女应该高兴,可夸的是那个成天和她作对的玉娴,心里就不得劲了。
对了,听说玉娴他们可是挣了不少钱了,我儿子赶车,骏烨经常坐车去镇上,拿着些口袋,回来的时候还买了一些好吃的。
佟嫂子,你有福啊,孙子孙女都能挣钱孝敬你了。
这李婆子心里明白佟家的事,可她是个没事就爱瞎扯的人,这几句话把秦氏气得够呛,可还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把其憋在心里,面上还要带着笑。
玉娴在外面晒天麻呢,现在窗子都开着,屋里说了什么她都听得见。
听见这两个婆子在那瞎扯胡说的,但隐隐约约的意思也是明白了,不过是挑弄的秦氏发火,让秦氏在这买药材的事上掺一脚,她们顺便也能探听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卖钱。
人心就是这样,东西摆在眼前不知道利用,看别人挣了点钱就眼红起来了。
看来得让大哥他们也小心一些了,这挖药材的活真没什么技术含量,一学就会,别让人跟上了,看来以后还得想别的法子了。
玉娴又想起那天弄的甸枣子,她把甸枣子里面的青果和草叶什么的都挑了出来,然后放到了一个坛子里发酵上了,这东西发酵快,发酵后会出来一股浓郁的果香味。
再加上一些东西继续发酵就会有酒味出来了,是造酒的好材料。
大郎他们每天都会带回来一筐,现在那个坛子已经装不下,得再想办法了。
玉娴一想到馥郁芳香的果酒,就有些流口水。
抬头看了看天色,快中午了,前几天一直是方氏做饭,今天换成刘氏了。
过了一会儿,两个婆子看天不早了,就说得回家做饭走了,今天没能打听出玉娴到底是挖了什么去卖钱,就有些悻悻的离开了,走的时候还看了看玉娴晒的天麻。
中午下地的人都回来了,这时的庄稼已经该抽穗开花了,地里也就没有太多的活了,只是去除一除草而已。
不过这天气太热,从地里回来个个都是满头大汗的。
玉娴赶紧给打了盆水,让他们都洗洗脸。
爷爷,洗洗脸凉快凉快吧,二婶煮了绿豆汤,放到后院井里镇着呢,我这就去拿来。
说着往后院跑了。
其实这夏天跟玉娴前世比起来根本不算热,可能是没有那么多的二氧化碳形成的温室效应吧,反正玉娴没感觉太热,穿着薄棉布的长袖衣服还行,不至于满头都是汗的地步,和她不出力也有关系。
从井里拽上来一小罐子的绿豆汤,凉丝丝的,玉娴捧着罐子又回到前院,给爷爷和父亲叔叔们一人倒上一碗。
还是我们玉娴能干,来,你也喝口。
老四逗着玉娴。
四叔,我不热,还是你喝吧,你下地怪热的,喝些消消暑气,这都镇了一头午了,凉丝丝的挺舒服的。
玉娴可不敢喝,她人小脾胃弱,喝太凉的没好处。
刘氏已经把饭都端出来了,夏天这的人爱吃水饭,就是不管什么饭都要用凉水过一下,捞出来冰凉的吃,玉娴就有些受不了,刚才特意让刘氏给她先盛出一点来,她还是喜欢吃热乎的。
大郎几个上山了,中午不回来,骏杰几个憋了几天,今天说是去放牛到现在也还没有影呢。
老爷子说等一会儿,反正地里也没啥活了,歇会儿再吃,秦氏就不干了,一个个的没有省心的,成天出去疯玩,到了饭点儿也不回来,赶紧吃饭,谁等他们,回来也不用给留饭,饿着吧。
她这一上午正憋着火没地儿发呢,这找个由头还不得发泄发泄。
玉娴低着头吃饭,也不说话,心里想反正哥哥们都带干粮了,不怕你不留饭。
谁知道她那个老实的爹一听不让给孩子留饭,就说:玉娴啊,你哥他们又跑哪去了?早晨出去带饭了没?玉娴满头黑线的看着爹爹,心道:爹啊,我奶正愁着找不到人撒火呢,你倒好,把你女儿撞枪口上了。
无奈的开口说道:爹,我哥他们走的时候带了饭了,你就放心吧。
秦氏听见了,带饭?带的什么饭?好啊,你们上山去挖药,挣了钱是你们的,还拿家里的饭,便宜都让你们给占了是不是?黑心的,你们这些个白眼狼,白吃饱,狼心狗肺的东西。
净占着家里的便宜,装你们自己的腰包,不行,今天非给我算明白不可,你们一年吃我多少粮食,算钱给我。
秦氏开始犯浑了。
老爷子听了,皱眉道:老婆子,你又在那耍什么浑呢,那天我就说了,以后家里的人不准对玉娴他们弄药的事有什么想法。
你不记得了?玉娴这时对着佟老爷子说:爷爷,谢谢您,有些话我也想说,我和哥哥们是挣了点钱,大部分也都买吃的了,我们也不是没给奶买,可那天大哥拎着一包点心给奶奶,让奶奶给扔出来了,说什么不敢吃我们的东西,说我们要害她。
那我们还怎么办?再说哥哥们上山,带的也是我们自己买的吃的,我早就怕有人会这么说。
玉娴边说眼泪就掉下来了。
奶奶说要算算我们一年吃多少粮食,那就算算我爹和我娘一年干多少活吧。
你个死丫头,白吃饱,还和我犟上了,你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秦氏从地上捡起来一根棍子,就要打玉娴,今天大郎几个都不在家,没人给玉娴撑腰,云松两口子是不敢拦着她的。
今上午李婆子说的话句句戳她的心窝子,自己的孙女都管不了,那还了得?她拿着棍子就往玉娴身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