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9-25 12:12:06 字数:4514香气缭绕,云雾环绕,仿若置身于仙界之中。
意识逐渐聚拢,身体沉了起来。
她17岁……转世……刘氏血脉……夫人……照顾她……有人说话。
刘璃皱了皱眉。
……快醒了……我会的。
刘璃努力睁开眼,这里……好陌生的装饰,仿佛自己回到了古代。
我死了吗?上天宫了?有脚步声慢慢靠近。
刘璃偏过头,逆着光,看不清来人的脸,只道是个女子。
璃儿,你可终于醒了,可把娘吓坏了。
现在感觉怎样,可有觉得身体何处不适?终于看清楚了,是个年纪三十多岁,相貌清雅端庄着古装的女子。
她衣着朴素,却难掩淡雅风华之气。
可是,怎么看她的样子都好眼熟啊!好像曾经在哪见过似的。
你是谁?这是哪里……刘璃问道。
女子似乎愣了一下:璃儿,我是娘啊!这里是我们家。
璃儿你怎会不记得?刘璃措愕地看着那个女子,她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妈妈呢?这么年轻,一点都不像。
可是她着急自己的样子又不像假的,难道自己真的死了,灵魂穿越到古代哪个小姐的身上了?啊,小姐醒了。
夫人,这是小姐的粥。
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脚步轻快地来到床边:小姐,您不记得了吗?这是唐山夫人,您的娘亲,我是艾叶,是夫人的贴身丫鬟啊!唐山夫人?刘璃坐起身,环顾四周的陈设,是秦朝时期的风格。
秦朝……秦朝?难道自己真的来到了一个过去的时代?刘璃忽然问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哪位皇帝当朝为政?听到这个问题,唐山夫人的表情微微有些复杂:秦二世胡亥当朝。
刘璃呆掉了。
秦二世?自己果然是来到了秦朝。
可是这么匪夷所思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看着刘璃一脸茫然,唐山夫人叹息道:我整理花园时,村落忽然钟鼎齐鸣,云放异彩,继而白光大现,你便不知为何从空摔至院中,落在了白光之上,昏迷不醒。
仙士为你诊断过,说你只是皮肉之伤,好在并无大碍。
刘璃有些不知所措。
怎么会回到秦朝呢?那自己要怎么回去?唐山夫人一边将她扶起,一边有些埋怨地说:璃儿,你好端端的怎么会从天上掉下来?又上哪儿淘气了,娘不是说过你一个女儿家的,不要总是像个野小子一样爬树上房吗。
你看你,昏迷了三天三夜,一定饿了吧?来,先吃些东西。
唐山夫人端起粥回到刘璃榻前,一边喂她一边道:璃儿,你千万要小心身体,过些时候,你不是还要下山吗?下……下山?刘璃彻底无语了,都不知道这个唐山夫人说的是什么,看她的眼神好像真把自己当成她的女儿了。
如果被她发现自己是假的,会不会被她踢出去啊。
说到这里,唐山夫人却叹了口气:你也大了,该去见见世面,不能与娘在山上呆一辈子啊。
啊?什么跟什么啊!等等!见见世面?哎呀!现在可是秦末呀!说不定能见到汉高祖呢!霸王项羽也有机会见见哦!没准还能一睹美人虞姬芳容,撞上个霸王别姬鸿门宴什么的~~刘璃正胡思乱想呢,突然听到敲门声,门外是一个清远绵长的男声:唐山夫人?听艾叶说您在这里。
现在方便拜访吗?唐山夫人起身开门:是子房啊,恐怕不是来看我的吧?唐山夫人微笑着把门外的男子迎进屋:璃儿刚醒。
璃儿,子房来看你了。
张良从门外进来,一袭青衫逆着太阳,淡雅的华光柔和地笼罩全身。
他进了门,刘璃才看清他的样貌,立刻怔到说不出话来。
惊为天人,用这个词来形容实在是恰当不过。
他十分年轻,年纪大约20岁左右,不比刘璃大多少。
一条缥碧色的发带系着他棕黑色的长发,多余的碎发在微风中摇曳。
他的面容安恬如玉,举止温文尔雅,脸上挂着一抹飘逸自信的微笑,俊秀典雅,如仙人一般丝尘未染,真的是清逸秀气。
只见他手执一支玉箫,一双狭长秀气的凤目正看向自己,略带一丝好奇。
刘璃呆立当场。
他他他就是传说中的张子房!?今天的奇遇也太多了吧?不小心回到了秦朝,又遇见了长得这么好看的~~张良!!而且,看这架势张良是来看自己的……这可真是像做梦一样,简直比爱丽丝奇遇记还奇遇记!张良微笑着坐在刘璃床边,问道:好些了么?呃……张良?你是汉高祖……不对不对,你是沛公手下的那个谋士张良先生吗?刘璃问道。
张良依旧是阳光的微笑:正是在下。
璃儿姑娘相貌清奇,气质非凡,既有先知先觉的能力,知道在下也非稀奇。
刘璃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呃,张先生你真是过奖了……我哪有那么厉害~张良一脸悠闲,眼中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姑娘身体好些了,就且随我回到沛公军营。
沛公等你很久了。
什么!??将来的汉高祖,现在的沛公刘邦在等自己出现?为什么?刘璃一脸呆然。
张良玩弄着玉箫末端的穗,似乎随意地说:术者言,姑娘乃赤帝长孙,本应辅佐沛公。
在下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哈?刘璃已经被连番打击弄晕了。
她傻愣愣地看着张良,他的微笑中似乎透着一股狡黠:姑娘去见到沛公就知道了。
看到刘璃的不知所措,唐山夫人开口了:子房,璃儿刚清醒,伤还没好应该多休息,让她养好身体再说吧。
夫人说得对,子房失礼了。
张良起身行礼道:那么,子房先行告退了,三日后再来迎接姑娘。
两天了。
刘璃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始终充满了新奇与迷茫,对自己的未来,也很是担心。
为何唐山夫人把自己当成女儿,为何张良一见到自己,就说自己是赤帝长孙,张良好像早就知道自己,好像就等着自己来一样。
还有即将要见面的汉高祖刘邦,他又是什么样的人呢?也不知温璟怎样了,他有没有受伤,那只妖鬼有没有被消灭。
她长叹一口气,心中有很多疑惑,终不能解。
唐山夫人对她很好,照顾她到无微不至。
她没事干就对着镜子发呆,明明自己还是自己,明明还是那张脸没有变,就连脸上的样貌身上的痣都与从前一样,怎么就会被唐山夫人错认作女儿呢?不过她对温和善良的唐山夫人却有着莫名的好感,不由自主地愿意亲近她。
这晚她依旧对着镜子百思不得其解,这时,门外传来唐山夫人的声音:璃儿?你睡了吗?。
没有……刘璃说。
唐山夫人看看刘璃,轻轻叹一口气,走过去坐在刘璃床边,摸摸她的头:心里很矛盾吧?娘也舍不得你。
可是你该去见见沛公,告诉他,你是我的女儿。
如果见过了他,他却对你不好,你就回娘这里来。
这里虽不是什么桃源圣地,但也清幽僻静,远离战火纷争。
谢谢娘,我知道了……刘璃靠着唐山夫人说。
她其实很想跟着张良出去转转,万一留在唐山夫人身边,被她发现自己不是她女儿惹她伤心了,她心里也会过意不去的。
所以能走就走吧。
第三天,张良如约来接刘璃。
璃儿,如果有人欺负你了,就回来找我,知道了吗?唐山夫人一边为刘璃整理东西一边叮嘱道:凡事要小心,如果拿不定主意也可以向子房请教……子房,出门要多照顾璃儿,懂吗?张良轻笑:唐山夫人不说我也会照做的,夫人您就请放心吧!凭在下的聪明才智,若遇危险,打不过的话,逃跑还是绰绰有余的……娘,那我走了……刘璃略带惭愧的说。
唐山夫人摸摸刘璃的头发,带着善解人意的微笑:好,路上小心。
张良说刘邦的营地不远,只要走半个时辰山路就到了,刘邦军就在析县城郊驻扎。
一路上,张良给她介绍着现在天下的事态和刘邦的动态,刘璃听着,看到张良的侧脸又在心里感叹,真是俊美非凡啊,一点不比温璟差。
温璟同样肤色白皙长相淡雅脱俗,不过因为身体不好总是显得病怏怏的。
听说楚汉陈平和韩信也是难得一见的俊才,不知道和张良比起来会是如何。
说到唐山夫人,张良说别看夫人样子年轻,其实已经三十多岁了。
夫人是名满天下的才女,沛公都很仰慕她的才华。
这次是奉楚怀王之命前去进攻咸阳,路过这里,在这里驻军几日。
看着张良笑眯眯的脸,刘璃心里暗暗高兴,一来秦朝就遇到两个好人呢!哎,子房,你说现在沛公还没入得关中吧?刘璃睁着大眼睛问道。
嗯,还没有。
不过沛公似乎遇到点小麻烦。
张良微微笑着,眼中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光。
小麻烦……小麻烦……难不成是秦王子婴发来投降书却无法入得武关?刘璃想起史记里面有这一句: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啗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然后看着张良淡淡的微笑,有些不屑道:哦哦,原来是子房你在考我~明明这计谋是你想出来的,你会派郦食其和陆贾去买通守关秦将的嘛!张良一怔,很快便恢复了淡定自若的神态,摸摸刘璃头顶,笑道:刘璃姑娘好聪明。
那是~!我知道的多着呢!一个月内沛公必入关中,然后与秦父老约法三章,然后清点秦宫财物,项羽因为后入关中而气的跳脚,沛公就退军霸上了……刘璃得意洋洋地背着史记,张良却目光复杂而震惊地看着她。
这就是弦音所说的第二个拥有预言术之人吗?连自己的心思都能准确猜到,对于未来之事说的又与弦音相差无几。
喂,子房,你有没有听我说啊~刘璃发现张良在发呆,有些不满地嘟着嘴。
张良定了定心神,笑道:当然在听。
不过,隔墙有耳。
我们不妨回到沛公军营再说。
来到沛公军营,岿然不动的守卫,整齐划一的巡兵,严谨的训练,冲天的口号,都彰示着军营的威严和秩序。
刘璃的心情不禁也肃然,规规矩矩地学着张良的样子进入将军营帐。
只见帐中端坐一人,表情很严肃。
刘璃仔细打量着那个人,身着深枣红纹花长衣,双眼炯炯有神,脸型削瘦,美须髯,虽然嘴唇似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玩世不恭的感觉,可眉宇间却尽显王者之气。
这人!这人是!大、大伯!?是大伯?刘璃情不自禁地喊出来,大伯你怎么也来到这里了?长久以来的不适应让她充满了委屈。
她看到最疼她的大伯,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她一步上去抱着那人,抽泣着说:大伯……我好想你……我不知道怎么会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回家……呜呜呜……张良也怔了一下。
那人很快便反应过来,轻轻抚摸着刘璃的头顶安慰道:不要难过,大伯在这。
……嗯。
刘璃从大伯的怀里探出头来,突然察觉出有点不对劲,此人方冠束发,而刘璃大伯身上的王者之气比眼前之人少,也没有留胡子留长头发,更没有玩世不恭的气质。
不仅如此,那人看清刘璃的脸,也呆了一呆。
果然是她的女儿……这么像……那人愣愣地喃喃自语道。
这位姑娘的容貌,可真是像极了唐山。
他看到张良在刘璃身侧,知道有要事,便迅速冷静下来。
张良上前一步:咳,刘璃,他便是沛公。
你……认识他么?刘璃退后一步,愣愣地仔细看面前酷似大伯的刘邦,赶紧用衣服擦擦脸:沛……沛公,您就是汉高祖刘邦?对不起……我刚才……失礼了……刘邦摆摆手:姑娘莫要在意。
孤看姑娘好似孤的一位故人,也无端对姑娘存有莫名好感。
张良上前一步:沛公,这位姑娘就是弦音仙士所言之赤帝长孙,通晓些许術术预言。
这样好啊,孤立即向义帝请封,封刘璃姑娘为公主,号为……天赐,这样可好?刘邦似乎很高兴地问道。
刘璃不言语,张良便接话道:如此甚好,在下认为弦音仙士也有此意。
刘邦看张良给自己使眼色,便命人先将刘璃带下去歇息了。
刘璃刚走,沛公就深深叹了口气:子房,你说她叫刘璃?她,多大了?是的,她叫刘璃,年芳十七。
沛公,有何不妥?张良问道。
这孩子,已经十七岁了啊……十七年了,她也长大了。
像,真是太像了。
子房,唐山有没有说什么?刘邦突然问。
没有,她只说刘璃是她的女儿,精通大预言术。
可是刘璃方才为何称沛公为大伯?张良有些纳闷。
刘邦微微一叹:这定是唐山她不肯原谅孤,宁愿女儿不认孤。
唉,罢了,随她去吧。
总之她肯让刘璃来到孤身边,孤已经很知足了。
孤会好好补偿这孩子,就当是还唐山的情。
那,在下就告退了。
张良向刘邦行礼道。
刘邦叹息着,挥挥手令张良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