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琐事(二更)

2025-03-25 21:47:52

芷槐院的书房内,云平昭与许氏一直在商议阳羡壶是否能为云家赚钱。

云平昭骨子里是大男人,自视甚高,此刻若是他有信心,是绝不会与许氏谈论外面的事的。

许氏虽看着跋扈,但她不会在大事上与丈夫有不同意见。

这一次,如果云居雁没有与她事前交代过,她一定会顺着云平昭的意,告诉他阳羡太远,他们不是非要做这桩生意不可。

云平昭听许氏的意思,竟然是想促成这桩生意的,不禁更加犹豫。

上一次在花房,当女儿说起兰花的姿态,说起如果每日都能欣赏着兰花饮茶一定是一件极其风雅又舒适的事,他突然就想到,如果能把兰花与阳羡壶结合,不止能让壶变得更漂亮,也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兰花之美。

事后,他曾私下研究过女儿画的追月壶。

他相信程大之所以说,他可以试着烧制追月壶,是因为追月壶的线条十分简单,唯一难以成型的那个月牙,女儿也说了,可以用竹片削出来。

兰花的姿态远远比简单的半弧复杂。

不要说兰花,就是梅花,竹子,菊花等常用图案,用来烧制阳羡壶也并不容易。

当然,他也考虑过把兰花画在壶身上,可程大也说了,因为红泥颜色深,绘画的效果并不好,且上色很难。

如果改用雕刻的话,一来线条不自然,二来可能会让底胚产生缺陷。

许氏从未见丈夫如此认真过,只能默默在一旁陪着。

瞥见女儿在门外似有话对自己说,她悄悄步出书房,这才看到了一旁的沈襄。

行过礼,沈襄便把银子交给了她。

转达了云辅的意思,并询问她。

是否需要他向云平昭表明云辅的态度。

许氏心中奇怪,因为她一向把沈襄看成云辅的心腹,不敢明着询问,只说自己知道了。

待沈襄走后,云居雁才一五一十把泰清居内发生的事简单地复述了一遍,隐去了她让沈襄写信给沈君昊之事。

许氏虽觉得云居雁应该先与云平昭说过之后再找云辅,但相比紫砂壶的事,这只是一桩小事,她也就没放在心上。

只是说她会与云平昭说的。

等到了冬天,下了第一场雪,他们就去派米。

云居雁知道派米不是这么简单的,还有不少细枝末节的事。

但在这之前。

她要在适当的时候把田庄的事理一遍。

再考虑其他,因此她没有与许氏细说,只是悄声问她:母亲。

六妹没有在父亲面前提洪嬷嬷吗?许氏摇头,她大概是看你父亲心不在焉的,所以什么都没说。

不过——她压低声音交代女儿:她小小年纪居然就如此不简单,你以前可千万要小心着她。

这个我自然知道。

云居雁笑着点头,又叮嘱许氏:母亲,简姨娘那边。

你别忘了当着父亲的面使个丫鬟过去问问。

在父亲心中,她再怎么样都生下了六妹。

许氏虽不耐烦做这样的表面文章。

但到底还是答应了,并告诉云居雁,云平昭已经给许慎之写了信。

随后又说起了中秋节和即将迎来的老宅之行。

有了沈襄的承诺,云居雁对沈君昊愿不愿意帮自己稳住程大多了几分信心。

如此一来,云惜柔反倒更像一颗定时炸弹,因为云居雁不知她会在何时,用什么方法捅出洪嬷嬷的事。

云居雁不喜欢这种消极等待的状态。

她决定再给云惜柔一些刺激,让她不得不反击。

回到自己的屋子,她对抚琴耳语了几句,命她去探望简氏。

抚琴刚走,玉瑶兴冲冲地回来,激动地拿了一封信给云居雁,高兴地说:姑娘,青杏使人送信回来了。

云居雁急急打开书信,很快便读完了,轻轻吁了一口气。

见玉瑶一脸紧张,她又把信交还给她,让她自己看。

信是青杏在一个多月前写的。

她和阿里耶一家已经抵达吐蕃安顿了下来,正赶着丰收时节收购葡萄,打算自己酿酒。

因为阿里耶说他们人手有限,也不能太过张扬,所以决定只收购最上乘的葡萄,酿最优质的酒。

等忙完了酿酒,他们会暗中收购葡萄酒,再按照好坏分类,秋天之后偷偷运回京城。

云居雁知道,青杏以为她来年秋天就已经在京城了,所以急着回京。

她急忙回了一封信,让她在吐蕃慢慢学习,从酿酒,到卖酒,再到分辨酒的好坏,都要认真学习,甚至对酒樽,酒杯,酒桶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有关回京的时间,可以到后年春天再说。

云居雁记得,从兴瑞七年到兴瑞八年的那几个月是葡萄酒卖得最好的时间。

她指望着从中赚得第一桶金。

玉瑶拿着云居雁的回信匆匆而去,不由地想到了前几天玉锁从京城送来的密信。

按照信上所言,许家的情况并不好,确切地说,云梦双根本看不上已经残废的许弘文,压根不让他进她的屋子。

玉锁已经成了许弘文的通房,云梦双的一个贴身丫鬟也是。

因云梦双逼二人喝避子汤,许弘文的母亲对此十分不满。

婆媳俩斗法是家常便饭。

许弘文连笔都握不了,根本不可能入考场。

之前他本打算做生意,亏了两次之后,经一个朋友介绍,现在一户人家当西席。

玉锁虽把许弘文描绘得前途锦绣,但玉瑶想来,他的情况应该不太好,毕竟真正的读书人家,哪会请一个手残的举子当老师。

当然,她也只是猜想,并没有实质的证据。

最让玉瑶担心的,玉锁在信上表示,她一定会努力生下许家的第一个孩子,让云梦双难受,为云居雁报仇。

玉瑶不知道主子看了信,为何说这都是宿命,但她知道云梦双不是云居雁。

若是玉锁果真怀上了许弘文的第一个孩子,到时不要说孩子,恐怕连玉锁的命都保不住。

当然,也有可能孩子保住了,但玉锁就……一想到玉锁这是咎由自取,玉瑶告诉自己不用替她难过,可再怎么说她们都是一起长大的,她怕主子真的收到了玉锁的噩耗,还是会难过。

玉瑶拿着给青杏的回信离开后不久,抚琴从简氏那边回来了。

云居雁问她:你在那看到六妹了吗?抚琴摇头,答道:奴婢初初去的时候,只有简姨娘和服侍她的丫鬟在。

后来六姑娘大概是听说奴婢去了,这才匆匆赶来。

云居雁低头听着。

她觉得就算云惜柔再怎么不在意简氏的伤,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哪怕只是为了让她们的父亲看到她的善良,她也应该在简氏身边守着。

难道她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她低声问着自己,继而又问抚琴:你知道她之前去了哪里吗?回姑娘,奴婢只看到她的鞋子上好似沾着泥,想来可能去了花园。

花园?云居雁沉吟。

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敏感。

在云惜柔回府那天,她就觉得她们母女不同了,可又说不上哪里不同。

抚琴摸不清云居雁的心思,只能继续回道:奴婢不知道六姑娘会不会去简姨娘那边,因此在六姑娘过来之前,奴婢就把姑娘交代的话说了,也警告了她,若是她想再用这样的手段污蔑夫人,不要说老爷现在根本不在意她,就算老爷舍不得,夫人也一样能把她打发走。

说到这,她停顿了一下,又道:六姑娘就是在奴婢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进来的,奴婢不确定她在门外听到了多少……从她的表情……应该是什么都没听到。

抚琴说得并不十分肯定。

云居雁相信云惜柔是听到的。

她深深怀疑自己让抚琴走这一趟,根本是多此一举。

一旦云惜柔意识到她在故意激怒她,可能会怀疑洪嬷嬷的出现是一个圈套。

简姨娘听了你的话是什么反应?她问抚琴。

回姑娘,从奴婢说第一句话开始,简姨娘就一直在哭。

奴婢进去的时候,她的眼睛肿得很厉害。

听院子里的小丫鬟说,简姨娘从芷槐院回去之后,眼泪就没停过。

不过后来六姑娘劝了几句,她也就不哭了。

在六姑娘送我出门的时候,她只是低声啜泣。

六妹送你出门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什么?父亲疑惑地摇摇头,六姑娘只是说,谢谢姑娘对简姨娘的关心。

云居雁点点头,让抚琴退下了。

当天晚上,云居雁一整夜都在书桌前写信。

写了撕,撕了写,涂涂改改,直到天蒙蒙亮才把信纸装入了信封。

第二天早上,云居雁向长辈请过安,回到自己的院子,张铁槐夫妇已经在等着她了。

她亲手把信交给张铁槐,正色吩咐:张管事,你务必要用最快的速度赶去京城,把这封信亲手交到沈公子手上。

之后你就在京城住下。

她示意玉瑶把一袋盘缠交给他,又交待道:你不用替我省银子,但一定要把程大在京城接触过什么人,说过多少时间话,一一记下,回来禀告我知。

她想知道,前世到底是什么人能在五年之内让紫砂壶的生产技术突飞猛进。

张铁槐领命而去之后,云居雁又把他老婆叫到了自己跟前,说道:我有一件重要的事交代你去办。

======还是把二更码出来了。

都是一些琐事,很快要开始写沈家了。

我恨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