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装傻

2025-03-25 21:47:52

云居雁昨日才放出风去,故意让人知道,许氏把连同葡萄园在内的一千亩地交给她打理了。

她没想到老穆一家反应这么快。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他一大家子,十一口人,就指着葡萄园过活,当然紧张了。

云居雁安抚了云雨桐几句,让她安心住下,随后让人把老穆的娘子带了进来。

老穆的老婆也是吐蕃人,名叫阿里耶,庄里人都称呼她阿里婶或者老穆家的。

她大约五十岁上下,身上穿着八成新的衣裳,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一见到云居雁便笑着行礼,说话没有半点口音。

呈上了她自己做的葡萄干之后,她便要向云居雁磕头。

云居雁命鞠萍扶了她起来,又让玉瑶给她搬了个小杌子,笑盈盈又带着点兴奋,急切地问:听说你是吐蕃人,可会养马?她这话一出,不止是阿里耶,就连鞠萍、玉瑶都被她吓了一大跳。

云居雁却依然兴致勃勃,自顾自说道:昨夜我想了一晚上。

既然母亲把地交给我打理,我自然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

她抿嘴笑着,似乎对自己的想法很是得意,紧接着又问:你们北方人是不是都会养马,骑马,赛马?听云居雁多次提到养马,阿里耶的笑容有些僵硬,恭敬地答:回姑娘,以前在吐蕃的时候倒是骑过马……以你的经验,一千亩地做马场是不是太小了?是不是该让母亲把周围的地也买下?一听马场,阿里耶的嘴角有些抽搐。

他们向许氏租了二百亩地种植葡萄,这二百亩地就在云居雁所言的一千亩地中央。

她若是要把这一千亩地改成马场,恐怕他们种植了几年的葡萄园会毁于一旦。

姑娘。

这马儿可不是这么好养的。

她小心翼翼地劝阻,即使明知这话不会有任何效果。

云居雁的脸上依然难掩马上就能大干一番的激动,浑不在意她的话,无所谓地说:我知道不好养,所以才问你们会不会。

如果你们也不会,我就去北方找会养的人过来。

只要出得起银子,还怕找不到养马的人吗?姑娘,这养马不止在人,还要有水草,马崽子……你这话什么意思?云居雁收了笑容。

阿里耶一见。

急忙跪下了。

刚想说话,只听云居雁不满地说:我知道你心疼那些葡萄藤,放心,我也不是那些不讲道理的,最多今年不收你们的租子。

姑娘。

我不是这个意思……还说不是!云居雁一下子怒了,手一挥,也不知道是故意还是不小心。

桌上的茶杯被她扫落在地,呯一声碎了,温热的茶水溅了阿里耶一身。

房内的其他人都不明白主子这是怎么了,仿佛换了个人一般。

鞠萍与玉瑶面面相觑。

又与云辅派来的两个嬷嬷对视了一眼。

玉瑶上前低声劝着云居雁,鞠萍急忙把阿里耶拉了出去。

叮嘱她好好在家呆着,不许乱说话。

玉瑶半推半就把云居雁送进了内间,见主子脸上并无任何不悦,她小心地陈述:姑娘,那些正儿八经的马场,朝廷都是有规矩的……谁说我要养马了?云居雁笑着反问,也不解释,只是吩咐道:你让她们进来吧,我有话说。

待众人进屋,她首先告诉在场的所有人。

自己并没有真的要养马,但对庄子上的人,无论什么人问。

她们都要坚持说,她真的要砍了葡萄园改马场。

且已经得到了母亲的许可,就连官府那边也搭好了关系,只等着把田地都收回来。

这次她突然来庄子小住,为的就是办马场的事。

大家虽然莫名其妙,但也不敢当面拂逆了她的意思。

云居雁心知,事情很快就会被捅到云辅和许氏面前,遂单独留了鞠萍,对着她说:姐姐,这次的事我是受了沈将军之托,暂时不便向长辈吐露太多的内情。

不过幸好,此事在两三日之内便能了结。

这两三日要劳烦姐姐了。

姑娘的意思是让我瞒着夫人和老太爷?鞠萍面有难色。

云居雁摇头,正色说:我知道,你和嬷嬷们的职责便是照顾我,让长辈们知道我安然无恙。

我并不是要你们说谎,只是希望你们别把我装疯卖傻的行径描绘得那么细致,省得长辈们担心。

鞠萍见云居雁说得诚恳,想到自己的确是来监视她的,脸有赫意,但还是尽责地问:姑娘,刚刚您那么做,除了想让大家相信您办马场的决心,同时也是让阿里耶知道你已经恼了她吗?差不多是这样。

云居雁点头。

见鞠萍沉吟片刻便答应了她,同时愿意帮她与云辅派来的两个嬷嬷协商,她接着说道:我待会儿会吩咐玉瑶,让她告诉别人,我越想越生气,所以决定好好安置老穆手下的佃农。

凡是本地的农户,愿意留下的,只要在今日之内留下姓名,我都给他们涨工钱,若是吐蕃来的,愿意留下的也涨工钱,不愿意留下的,我派人送他们回吐蕃……姑娘,您手上的地契虽然只有一千亩地,但这附近多的是良田,农户不在少数。

她的言下之意,怕有人会浑水摸鱼,同时得罪了其他地主。

云居雁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说道:我有言在先,是阿里耶得罪了我,所以我收的只是他们的手下。

其实云居雁的计划并不复杂,先引诱老穆的手下,留下一份名单。

这份名单除了可以对比庄里原本的记录,还可以挑拨、动摇老穆的心绪。

最重要的,她虽不忍心马上驱走来此谋生的吐蕃人,但至少要让她掌握每个人的背景情况。

鞠萍默默听着云居雁的叙述。

她虽心有担忧,并不认同她如此大张旗鼓的行为,但她也知道云居雁是许氏的心肝宝贝,许氏一向对她有求必应。

就算许氏一时不同意,最终还是会答应的。

大约一个时辰后,一个十七八的小厮站在沈子寒面前,口齿伶俐地说:将军,总管说,请您找一个记性好,又面生的人,随小的去田间给吐蕃来的佃农们做登记,务必一定要记清楚那些人的相貌和名字。

如果将军怕有人趁乱离开,可以派人在各路口等着。

万一有人不告而别,先将人拿下后再慢慢辨认。

沈子寒思量着小厮说的每一句话,故意问道:你们总管有没有说为何突然间要做登记?难道你们不知道自己家有多少吐蕃人吗?小厮想也没想便答道:回将军,家里有多少人,管事自然知道,可家里那么多人,管事不可能记得每个人的容貌,又怎么知道现在的人还是不是原来那个。

意思是生怕有人冒名顶替,所以才要再登记一次。

沈子寒看他说得流利,脱口而出:这些话是谁教你的?回将军,自然是小人的管事。

小厮同样不加思索地回答。

沈子寒笑了笑,没再追问,找了手下与小厮一起离开。

大约一盏茶之后,他换了便服,匆匆出了客栈。

行至离葡萄园不远的田埂上,远远就见不少人围着两个桌子。

人较少的那桌,围着桌子的都是五官较明晰的吐蕃人。

说起来,他虽知道吐蕃那边一直有人定期与这边的人交换消息,但他从没见过那人,也不确定联络点是不是就是这片葡萄园。

因为没有实质的证据,这事只有他和几个心腹知道。

此番即便抓不到奸细,把葡萄园的吐蕃人排查一遍也是好的。

想到云居雁的爽快,沈子寒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不少,不多会便回了客栈,换了衣裳后又匆匆离开了。

云家别庄的回廊下,云雨桐望着紧闭的房门,犹豫不决,隐约中还能听到二门外小孩的哭闹声。

一整个下午,她听到了很多事,也看到了整个庄子因云居雁的一句话而忙碌了起来。

眼见着快到晚膳时间了,她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进屋去找云居雁。

看玉瑶远远走来,她急忙迎上去探问:姐姐,那些人还没走吗?三姑娘,您还是唤奴婢玉瑶吧。

玉瑶恭敬地行礼,看了看二门,恼怒地说:是他们先得罪了姑娘,现在又来哭哭啼啼的,赶也赶不走,怪不得姑娘那么生气。

云雨桐点点头,又问:大姐真要办什么马场吗?三姑娘不知道吗?玉瑶反问。

云雨桐紧抿嘴唇,失望地摇摇头。

她还想再问什么,玉瑶已经行礼退下了。

独自沿着回廊慢行,云雨桐越想越不是滋味。

她听人说,永州这里根本不适合养马,可云居雁一个心血来潮,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弄得整个庄子人仰马翻。

再说那一千亩良田,自己的嫁妆加起来都不知道值不值这个价钱,可她呢,仅仅因为有一个好母亲,从来都不把这些当一回事。

三妹,想什么这么出神?云居雁站在门口,笑盈盈地看着云雨桐。

云雨桐一下子白了脸,后退一小步,低低唤了声大姐。

是不是抄书抄得太闷了?云居雁一边说,一边亲热地拉了云雨桐入屋,随即又咦了一声,问道:三妹,你怎么不戴我上次送你的那支簪子,怎么,不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