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一日与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思之后,虽然父亲并没有给她什么答复就离开了。
但是她以为,凭着父亲对儿女们的爱护,总该是要为了自己去找杨家说一说的。
如果真的去说了,就凭父亲和杨大人的关系,杨家也会答应下俩,欢欢喜喜地接自己过门。
所以,她一直在很期待地等,就连禁足的日子都觉得没有那么难熬了。
谁知道没过几天,就有这样的消息如同晴空霹雳一样劈了下来,让她所有的念想都变成了空想。
辛家嫁了一个女儿过去,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的可能让自己和杨家有什么关系。
一想到这一点,辛若素觉得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而且,对辛若珏,她也忍不住从心底嫉妒和怨恨起来。
守了望门寡,又被退了亲,家世也不如自己,还比自己大半岁,居然还能够得到这样一门亲事。
自己哪里不如她了呢,凭什么得到这门亲事的不是自己?辛若素的愤怒很明显地传达给了她的生母和哥哥。
如同梅姨跑到辛大人和辛夫人面前诉说辛若素的苦一样,辛文达也开始对杨家二郎摆脸色。
莫名其妙的杨二郎对着辛文达,对自己为什么受到这样的待遇困惑又不解,想要补救都无从入门。
过了两天,乡试结束,辛家的下人们将辛文烨带了回来。
看着进去考了三天,整个人却不止憔悴了一截的大儿子,辛夫人赶紧地让人收拾了热水,准备了热饭菜,让辛文烨洗了澡,吃过之后就去休息了。
睡了一大觉起来之后,辛文烨方才恢复了神清气爽的模样,去给辛老太爷和辛老夫人请安。
辛老太爷随意地问了几句考试上的事,就开口将辛若珏的事情说了。
末了,辛老太爷道:黛儿聪明伶俐,那等不凡的观音像也能随手绣了出来,救了家中一大急。
你有何想法?辛文烨面无表情:珏妹妹嫁了杨二郎,也算不错的归宿,日后必定能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辛老太爷看着他这副模样,忽地一笑,不再提起这件事了。
随后,他话锋一转,说起了辛文达:近日文达的行为极为不妥,杨家二小子在他那里已经吃了几回呛声。
你若是有空,去劝解一二。
杨家毕竟和辛家交好,文达此举不妥。
辛文烨闻言微微蹙眉,恭敬地应下来。
辛老太爷也就随手摆摆手,让他去了。
辛若黛知道辛文烨必定要到今天才有空来见众人,于是昨天根本就没有等,早早地睡了。
今天辛文烨一从老太爷的屋子里出来,她就知道了,急急地派人拦了下来。
辛文烨见到小妹派人过来拦,哑然失笑地跟着过去了,结果一见到辛若黛,就被她的话吓了一跳。
大哥哥,二哥哥的事,和珏姐姐有关。
辛文烨眨眨眼,觉得自己似乎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辛若黛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想歪了,不由得嗔怪地给了辛文烨一个白眼,让后者回神之后就苦笑起来。
两人对坐,打发走了丫鬟,辛若黛才细细地将辛若素的心思说给了辛文烨听。
三姐姐的心情不好,二哥哥自然也心情不好,所以杨二郎君才被二哥哥嫌弃。
大哥哥,这件事可不能让二哥哥说了出去,辛家的名声金贵着呢。
辛文烨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还知道注意名声了?嗯,真不错。
不过,黛儿,辛文烨的表情严肃起来,这件事你就不要再管了。
你年纪还小,这种事别掺和进来。
辛若黛狡黠地眨了眨眼睛:我没管。
我只是在给你们通风报信而已。
辛文烨失笑,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
被调戏了的少女顿时暴走,两个人在院子里闹得鸡飞狗跳。
追打了不过片刻,辛文烨就叫停,起身告辞。
辛若黛也恢复正经,起身送他出门,然后回去接着绣自己的观音像。
这件事她到不敢交给别人来做,太后的画像不是谁都能看的。
想要将观音像绣得和太后有相似的特征又不至于第一眼就能看出来,辛若黛也花了不少心思。
辛文烨去和辛文达如何分说暂且不说,这边杨夫人决定下定的时候,才想起来,这件事似乎没有通知过自己的小儿子。
于是,趁着辛家今天的注意力在辛文烨身上,杨夫人抽空叫了杨二郎到自己面前来,慈和地看着他,道:二郎,如今你也十六了。
杨二郎一听这话就知道杨夫人有话要说,顿时就精神起来,小心地看着杨夫人。
然后,就听杨夫人接着道:你也知道,咱们一家进京,不仅仅是为了你父亲的事,也是为了给你找个媳妇。
杨二郎脸上适时地浮现出一丝羞赧之色。
如今,我已经看中了一家,端看你的意思如何了。
杨二郎回答得毫不犹豫:听从母亲的吩咐。
心中默默想,您这几天忙里忙外的不是在为我的定亲准备吗,您早就定下的事现在来问我有什么用。
杨夫人笑得很温柔:你这孩子……罢了,我想给你定的就是这辛家二房的嫡长女。
杨二郎听到这个,立刻一愣。
辛家二房的辛二老爷没有官位在身,但是却有爵位,家中也是富裕。
你将来为官,想必少不了跑官的时候,有这么个富裕的岳家是好事。
这位辛姑娘也是温柔娴淑的性子,容貌甚美,我儿看了必定中意。
杨夫人说着,完全不管杨二郎是不是在心底囧囧有神地一句接一句反驳,干脆地将这件事的好处分析了一遍,然后一锤定音:既然你不反对,那就这样说定了。
杨二郎:……母亲大人,我可还什么都没说啊。
杨夫人通知完杨二郎,回头就去准备下定的手续了。
辛家那边着急,杨夫人这边也挺着急的。
又过了两天,辛若黛的绣像终于完成,辛家长辈们加上一个辛文烨终于见识到了完整版的佛光闪耀。
这一次不是单个漂浮在空中的佛光了,那绣像的眉心处,更是一个莹然的符号闪动,看得人惊叹不已。
辛老太爷立即就将东西拿去裱了,有特意找那些古董行当的人帮忙小心地在外表上做旧,才捧着这一卷东西入了宫。
等到回来的时候,他身后就跟了个来自太后宫中的太监,宣读了太后的赐婚懿旨。
杨二郎差点被这个旨意吓呆了,杨夫人心头却真的是一块石头落了地,这门婚事的保障来了。
太后赐婚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是板上钉钉,除非一方死了,否则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辛大人和杨大人互相恭喜之后,杨大人就过来拜见了辛老太爷,如今算是正式的亲戚关系了。
等宣旨的太监一走,辛夫人就立刻去写了信,又多抄了一封。
一封用鸽子传了出去,另一封走官道送过去。
看着鸽子飞上天,辛夫人终于松了一大口气。
辛若彤和辛若黛对这件事没有更多的反应,唯有辛若素知道之后,一颗心沉到了底,眼泪流了又流。
梅姨娘在边上劝着她,却怎么都不能让她平静下来。
见状,梅姨娘也忍不住哭起来:我的儿,这些年我在这府里过得是什么日子,还不都是为了你们。
若是你想不明白,要我怎么过。
你一哭,我这心就痛哇……辛若素见状,一面忍不住为了梅姨娘的哭而难过,一面也放不下杨二郎,母女俩顿时抱头痛哭起来。
辛文达在边上听着两人的哭声,不耐烦道:在这里哭有什么用,姨娘您也少在这里添乱。
这门亲事是太后赐婚,谁能说出个不字来?再说了,要怨就怨你投胎不好,投到了姨娘肚子里。
要是你是夫人生的,那边早就抢着派人来提亲了。
辛若素不搭理他,梅姨娘却拭去了眼泪,对着辛文达嚷嚷:我就知道你个小没良心的嫌弃自己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你姐姐都这么伤心了,你还在边上说些有的没有的,也不怕你姐姐哭瞎了眼睛。
辛文达觉得自己的头要被这两个女人哭大了,听到梅姨娘这样说,忍不住跳起来:我嫌弃你?我要是真嫌弃你现在就不在这里了。
姨娘你少给姐说一些有的没有的,姐是庶出,就要认清自己的身份。
当年若不是姨娘你在边上说,姐又怎么会拒了那么多家的亲事,让夫人都生气了不愿意帮着姐继续说亲了?还有,我那么努力,姨娘你以为我是为了夫人不成?如果不是为了将来能养着姨娘,给姐撑腰,我才不会这么做。
说完,转头他就看着辛若素,苦口婆心:姐,你看清楚一点。
杨二郎是从四品官的嫡子,你身为庶女,除非是内阁那几位家里的,否则怎么都做不了杨二郎的正妻的。
想嫁给他,除非你去做妾。
他说完,气喘吁吁地坐下来,一口喝干了一杯茶。
谁料,这边辛若素听完他的话,别的没抓住,却抓住了最后一句,喃喃自语起来:你说的对,我去给他做妾!辛文达刚刚喝进去的一口水立刻就喷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完毕^_^请大家多多支持正版,本文首发晋江文学城,别的地方看到的,都是无授权的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