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绿一听便炸毛了,嘹亮的大嗓门吼出了声音,但即想到是在别人府里,堪堪压低声音,憋红了脸道,高氏欺人太甚了!怎么能这样?即使冉家不给出嫁妆,还有夫人的嫁妆呢?她都给吞了?干这么断子绝孙的事,也不怕再也生不出儿子!邢娘拢着袖子沉闷的道,这你倒是冤枉高氏了,她再怎么横,不还是院内的大妇?敢和族老拧巴起来?族老个个心里清楚的很,必须得抓住冉颜不放,萧氏岂是想攀就能攀上的?机会可一不可再,他们可不认为冉氏族中还有哪位娘子能有勾住门阀子弟的本事。
你是说阿耶不愿意。
冉颜并未用疑问句,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唐朝父亲目光短浅又自私,但能短浅到这个地步,还真是一种令人膜拜的境界。
这桩事情,冉颜稍稍想一下就能联系上始末,五姓七家一向耻与旁姓通婚,但经过隋末的大乱,到了唐初时这些大族很多房支都只剩下了空壳,以往煊赫无比的山东士族大多未能免于贫贱,但它们毕竟都是有数百年历史、声望的大族,对于很多士族来说,士族之间的婚媾是炫耀其高贵血统的唯一途径。
同时,士族们自矜门第,所以他们便以下嫁贵女的形式收取高昂的嫁妆,逐渐形成了一种卖婚的风俗。
冉氏便是在这种情形下通过钱财娶的荥阳郑氏之女,冉氏送出去的聘礼,比郑氏带过来的嫁妆要多百倍不止。
冉闻本就对此事耿耿于怀,如今还要让目光短浅的他再给郑氏的女儿贴一笔嫁妆费,他势必不愿意,纵然那也是他的女儿。
阿郎会妥协的,毕竟以萧郎君对娘子的重视,聘礼必不会少,阿郎虽然……看不清避些但族老们还是会顾全冉氏和娘子的脸面。
邢娘见冉颜垂眸不语,还以为她心中伤感,连忙出言安慰。
冉颜弯起唇角,讽刺的一笑,恐怕族老们最后也妥协了,只出了极少了一部分否则就不会有三叔这一纸清单了。
反正羊毛出自羊身上,终究是要借此讹三叔一笔。
即便冉氏同意出嫁妆,族老们舍不得挪用公中,终究是要找冉平裕要钱,还是这样明白一些,以后冉颜也好知道究竟哪里才是娘家。
嗯?邢娘伸手接过嫁妆清单,满面喜色的道,这里有夫人的嫁妆!哪些?冉颜问道。
邢娘指着最左边的几行字迹,这是夫人陪嫁的庄子和宅子虽然不多,但在长安这等寸土寸金的地方着实不错了。
当年郑氏过世时,冉颜还很小,所以郑氏的嫁妆只能暂且寄在冉闻手里,但这些年落在谁手里就尚未可知,这些不动产这是郑氏的陪嫁,冉氏不能也不敢变卖,冉氏族中又许多年没有人能做京官,因此这些庄子、宅邸至今都闲置着。
我还以为这是三叔拿出来的呢。
相对于钱财来说,还是这几处地方更得冉颜的心意。
在后世,房子给女人的安全感远远大于男人,冉颜自然不能免俗。
所以说大部分女人都热衷于积攒不动产,不是没有道理的。
冉颜屈指弹了一下嫁妆单子:居然在东市还有一间店面……明日去选嫁衣的时候顺便去看看。
可以预料,这铺面位置不会太好但聊胜于无。
翌日清晨,更鼓方落,冉颜便差人去同杜氏说了一声,领着晚绿和邢娘出府去了东市。
昨日约见的地方说是在长安最大的绣庄锦绣庄。
冉颜个人更喜欢绮罗记徐文昌不拘一格的刺绣风格,但为了庄重起见,这只得选择锦绣庄。
晨光柔和的铺洒在鳞次栉比的商铺上,道旁排水沟前种了许多柳树,已经发出嫩绿的小芽,路上行人不算太多,许多商铺小二还在门前洒扫。
东市还是一如往昔的生机勃勃,冉颜看着外边,不觉便想起了除夕那日和萧颂一起逛街的时候,心中有某些东西满溢,却又显得空落落。
不知不觉,已经一个多月不曾见过他了。
马车停了下来,车夫道,颜娘子,到锦绣坊了。
冉颜之前路过锦绣坊,钩角斗檐,门口牌匾上锦绣两个字飞走龙蛇,十分气派。
晚绿先跳下车,冉颜刚动了身子,便听外面惊叫一声,不由道,发生何事?没……没事。
外面传来晚绿惊魂未定的声音。
冉颜疑惑的撩开帘子,便对上一张带着戏谑笑意的俊颜。
他还是一袭暗紫色圆领广袖常服,墨发纶起,一如往日的精神奕奕。
愣着做什么,快下来。
萧颂醇厚的声音带着笑意道。
冉颜怔了一下,在他的搀扶下下了车,你今日不上朝?今日圣上身体不适,点了卯就散朝了。
萧颂幽幽叹了口气道,是不是天也怜我?萧侍郎。
邢娘一下车,便很有技巧的挤开他,区区小事,还是让老奴来吧。
萧颂总不好挤回来,只得隔着个邢娘遥望着冉颜。
你还是回官署吧,你视事的时间跑出来,小心被御史台的人参上一本!冉颜见了他也很开心,但她曾经也听冉平裕说过,刑部尚书张亮调动在即,上面的一个空缺,萧颂可能顶上,虽然这种可能性也不算很大,但在避样的节骨眼上被御史台参一本也是很让人郁闷的。
更何况,他这样把冉颜放在心尖尖上,被那些别有居心之人知道也于冉颜无益。
萧颂权衡之下,觉得反正还有两个月就娶回家了,到时候想怎么看就怎么看,谁也不能拦着,所以也不再坚持,颌首道,那我回去了。
嗯。
冉颜道。
他们的道别向来如此干脆,只是这次冉颜走上台阶的时候,驻足看了萧颂一眼,却见萧颂在马也正回头,冲冉颜灿然一笑,马蹄扬起清尘,广柚拂动,渐渐消失在视线里。
娘子!人都看不见影子了!晚绿调笑道。
冉颜伸手轻轻敲了她脑袋一下,胆子愈发肥了。
第三百章 红男绿女邢娘又忍不住小声劝道,普天之下的娘子莫不以文德长孙皇后为榜样,莫不读《女则》,娘子行为举止还是欠佳,回去要好好再读《女则》才行。
《女则》是长孙皇后写来告诫自己怎样做一个母仪天下的贤德皇后,纵然注重的并非是束缚女子的思想,但因有涉及后宫干政无异于牝鸡司晨之类的内容,在日后大周朝《女则》被雪藏。
但在贞观年间长孙皇后的德行备受推崇,因此也是时下衡量女子的标准之一,她写的《女则》自然也就成为女子必读书籍了。
冉颜也不喜欢玩政治,亦不觉得女子非得像长孙皇后那样,遂敷衍的应了一声。
出门在外,邢娘也不好多劝,只叹了口气,与她一同进了锦绣庄。
可是冉氏十七娘?一只脚刚刚踏入门槛,便立刻有小二迎了上来。
晚绿道,正是。
冉颜也打量了屋内,果然不愧是贵妇钟爱的高级消费场所,上好的檀木架子,上面桂着许多时兴的绫罗绸缎,看上去都价值不菲,旁边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冬雪夜酌图》,颇有种超脱尘世的清流之气。
小二虽只有十八圌九岁的年纪,却极会察言观色,见冉颜目光停留在那幅图上的时间远远多于绸缎,便抓圌住时机道,娘子真是好眼光,那幅乃是桑随远先生的画作,虞秘监题诗。
虞秘监指的是虞世南,那样一个文学大家对桑辰如此垂爱,是因他才华横溢,也是他的福分,若不是有这一帮子大儒维护着,桑辰那出淤泥而不染的性子,早死了百八十回。
冉娘子,昨日府上交代过,楼上早已备下了雅间。
小二见冉颜一直面无表情,心底不禁打怵,因为之前他颇有些不屑这位新晋的贵妇,他实际隐藏的很好,但总归是有些心虚。
冉颜依旧是面无表情的颌首,跟着小二的引领上了二楼。
那小二急的背心直流汗,先前不屑归不屑,全是因为他接触多了贵人逐渐养出来的骄气,但他也是个聪明人,冉颜即将是萧氏的嫡三夫人,万不是他一介草民能得罪的。
于是这会儿看冉颜毫无表情的脸,心中各种猜疑,怀疑自己不慎哪里惹的她不满。
进了雅间内,很快就有侍婢上了茶水点心,小二比之前更加恭谨几倍,躬身道,冉娘子,府上昨日说会有人过来陪同娘子一起选,不知道您是候一候,还是先看料子?等等吧。
冉颜声音是一贯的带着些许冷意。
小二连忙赔笑道,不如小的先取一些花样子来,娘子先瞧瞧?嗯。
冉颜应了一声。
小二弓着身子立刻转身出门,他觉得,这位冉十七娘简直和长安鬼见愁天造地设的一对,那长面瘫脸,绝对不是故意端架子的级别。
所以说,必须要以煞克煞才行吧……小二这会儿想通了原委,便思虑是不是要去赌坊下圌注,地下钱圌庄赌注的赔率已经达到了一赔七,堵冉十七娘会不会活过三天,因为众人坚信长安鬼见愁煞气太重,所以基本上都压得是活不过三天。
锦绣坊的花样子种类繁多,据说连几百年前的纹样也能织出来,他们做的不仅仅是刺绣,还有绸缎织造,裁衣等等,甚至还提供命妇翟衣的布料,宫圌内布匹的使用,不管是布料还是款式都极为考究,也极重礼制,这就是为什么它虽然不如绮罗记的衣裙创新漂亮,却依旧稳稳霸占长安第一绣庄位置的根本原因。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时候,罗氏领着冉韵赶到。
小二连忙令人把所有的嫁衣样品都搬到雅间去,不出片刻,雅间里已经摆了满满当当。
冉颜粗略估计一下,至少也有七八十种。
唐朝的婚服是钗钿礼衣,钗钿礼衣的颜色不定,一般婚礼用的都是青绿色,唐制婚礼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
而钗钿礼衣便是后世日本十二单衣款式的前身。
小二道,这些只是一部分,几位夫人、娘子先挑出中意的放在一旁,稍后我们再换另外一批,最后把挑中的放在一起比对挑选,保准能挑到满意的。
这此都是嫁衣成品,由几名侍婢将衣服提起来展开,这样便能最直观的看见衣物的布料和款式。
冉颜挑选的速度很快,几乎是衣服一展开,她就决定了去留,因此一般娘子要花费大半个时辰的事情,她半柱香便挑选完毕。
第一批八十件衣物,冉颜只挑出两件,第二批亦是八十套,只挑出了一件,第三批同样八十套,干脆一件也没看中。
第批挑出了五件。
最终八套嫁衣同时展开,冉颜想也未想便指定了一件,小二心里那个汗,心想您究竟是认真看了吗?邢娘和罗氏也抱有同样的怀疑,但无奈冉颜最后留下的八套,确实大气雍容,仔细回想起来,好像还真是这几件更好些。
不过出于心理原因,冉颜被邢娘和罗氏非逼着把剩下八套一一换上身试试,最终还是选择了冉颜挑中的那件,但二人心里均舒坦了许多。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了量身走人了,谁知衣物刚刚撤下,立刻又上了衣料。
小二解释,那些嫁衣的样式都是合礼制的,大样子不能改,如果想更加别致,可以在细节上下功夫,比如衣料、花纹、细节装饰等等。
冉颜再次发挥她的快准作风,挑起了衣料,这次可比挑款式要繁杂的多,锦绣庄能做嫁衣的青绿和大红绸、缎、绡、纱、绫,罗、丝、帛总得加起来至少有一千五百多种合做嫁冉颜虽快,却对配色、配花这方面没有什么天赋,邢娘和罗氏又是仔仔细细的讨论,最终还是冉颜想的法子,她先把自己喜欢的全部挑出来,在让她们讨论。
饶是如此,直到傍晚才堪堪敲定款式和衣料。
明日再来选绣花和衣物配件,后日再来细选钗钿。
罗氏喝了口水道。
冉颜顿时觉得自己昨天的计划真是太天真了,还打算抽空去看看自己的嫁妆铺子,结果可能接下来小半个月都要耗费在一件婚服上。
================================关于唐朝女子大婚服装是青绿色的避件事情,不知大家是否能接受,但据研究,确实是这个样子的,袖纸花了很多时间去考证,手上的史料写钗铀礼衣的服色不定,但很多资料表明,唐制婚礼的新娘服装是用青绿色的钗钿礼衣,而男子则无论庶士,在结婚这天都可以着红色公服。
这事儿我若是不知道就罢了,但既然知道,再写大家传统认知中的红色,袖纸心里不舒服。
大家就当做是科普一下了。
像秦汉尚黑,他们的结婚礼服是黑色带红纹,所以唐朝为毛子是绿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百科钗钿礼服或钗钿礼衣。
或者日本的十二单衣,虽然经过发展变化了,但基本雏形还在。
另外,卷二帝京赋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下卷归家颂。
卷三内容是朝斗和案情相结合,感情部分小生活不算多,都是掺杂在朝斗和案情之中,其实卷二才是着重描写感情的。
顺便解决一下,挖下的数个良人的坑。
嗯……就酱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