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豪这一回,还真值得表扬一下,榨果汁的机器,放在他这个做机床的人面前,那就显得太简单了,他到了工作地,面对这里的秀美山水,呼吸着清新得过分的空气,却没任何感觉,却对冷清又寂寥的工厂狠狠伤心了一把,心里没少骂人。
但他对工作一向很认真,又喜欢钻研技术,便指挥着工人把机器拆开,找到原因,又在Y城的工厂里,把坏了的零件修的修换的换,生产线很快又开始运转了。
在那个穷乡僻壤,林佳豪没有别的事儿可做,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来钻研业务,竟然对生产线进行了改进,不仅提高了产量,还节约能源。
黄伟良看到报表很高兴,拿回来给林燕瞧:你这个弟弟,还是有才华的,就是人品不行,以前我死活看不上他。
林燕叹口气:我也拿他没办法,恨不能断了那层关系。
就当他是个普通员工吧,有功就奖有过就罚,公司这个月给了一万块奖金,还把生活补贴提到一千五。
看林燕抬了抬眼皮,黄伟良摇手:没人知道是你弟弟,公司确实觉得他该得。
他略迟疑了一下,又道,不然,让姚静雯在那里做个小员工,工作轻松点,给林佳豪做饭洗衣服吧?我看出来了,你这个弟弟特别怕寂寞,别在那里弄出个什么事儿来。
林燕听出了丈夫的画外音,村妇的眼里,林佳豪还是很有魅力的,就算他没什么想头,禁不住别人有想头,现在男人出门打工的很多,村里尽剩的三六九(三八妇女、六一儿童、九九老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何况林佳豪可不是什么忠贞崇高之人,姚静雯是得去把他看住,再说,有了人陪着。
他说不定能在那个山沟里干得时间长一些。
林佳豪的工资打到卡上时,他看到短信愣了,见一下子多了一个整数,便打电话问了财务室,得知是奖金,心里略微好受了些,想着自己在鬼/子的厂子里。
出了那么大的力,也没得到过这么多奖金,总算在心里觉得林燕对他还不是那么刻薄。
刚好就在第二天,魏岳民打电话过来:佳豪,老同学好久都没见了,你哪天过来坐坐呀?哦,大概不行,我这里走不开。
别生气嘛。
我这人你还不知道吗?就是个急脾气,过去就不计较了,现在咱们这边很忙。
迫切希望你回来呢,你说,我哪天接你合适呢?我这边走不开,公司不可能立刻补上人来的。
他挂了电话,拨给了姚静雯,问魏岳民那里出了什么事儿。
听买东西的师傅说,又有一台机器退回来了。
老板和工程师在车间吵得脸红脖子粗的,都说是对方的错。
林佳豪还认真想了想要不要回魏岳民那里,最后是想起黄伟良的话,觉得魏岳民有点小人。
不值得交往,便作罢了。
大概魏岳民也是着急了,才给他打电话的,姚静雯听说,那个工程师给魏岳民赔情道歉,他俩和好了。
林佳豪听见这么说。
更是对这事儿死心了。
这天,公司有人过去,把姚静雯和林月华都捎带过来,林佳豪见到家人特别高兴。
林月华看到爸爸的房间里可以二十四小时开空调,不用自己付电费,果汁随便喝,吃饭也是免费的,尤其是爸爸给妈妈了好几只风鸡,说那是散养鸡,比一般的好吃,更觉得爸爸在这里的日子好了。
妈妈,爸爸公司的人,不是想要你过来吗?可他们才给我两千块工资,我的超市能挣三千多呢。
你自己吃掉好几百,你怎么不算这帐啊,爸爸这里吃饭免费,果汁随便喝,多好啊,还有,公司给你交养老保险,这还是一笔钱呢。
林月华听见那人劝妈妈的话。
姚静雯其实特别想过来,唯恐林佳豪不答应,才没敢说,月月把话说到这儿,她便小心地看着丈夫的脸色。
公司有人找你谈话?怎么说的?他们说你工作能力强,为公司作出了贡献,为了照顾好你的生活,希望我能和你一起工作。
我要来的话,做库管。
这个工作不难,也不累,就是要细心。
他觉得姚静雯是个笨人,但细心上还是能说得过去,超市那么琐碎的事儿,她也坚持两年了,做得还不错。
见丈夫这么说,姚静雯知道他是愿意的,忍不住高兴地笑了:我回头把超市盘出去,收拾好了就过来。
到时给我电话,我去接你。
见丈夫这么体贴,姚静雯更是高兴。
爸爸,妈妈回去,送一只风鸡给外公家好不?好!在林月华面前,林佳豪经常是个好爸爸,有时也显得很孝顺。
大姑你给不给?给!小姑呢?大概怕被拒绝,林月华焦急地补充了一句,小姑姑给我那么多衣服,你俩都没个表示,我都不好意思了。
那…就…给吧。
虽然勉强,林佳豪还是点头答应了,毕竟,半年的分居生活要结束了,他心里也很高兴。
林月华最高兴,她根本没看姚静雯心疼的脸色,嘴里哼哼唧唧地唱起歌来,小姑从刚开始对她面无表情,到现在的一脸笑容,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呀。
姚静雯答应去陪林佳豪,公司便为她搭了一间活动房,和林佳豪住的那间连通,成了一室一厅的格局,她的家具也全部送了过去。
超市的货大概有八万多,这些都没有结账,是供货商的,她能转让的也就是一些货架和经营了两年的无形资产:回头客。
她不知道该转让多少钱,林佳豪让她开价五万,没想到竟然有人和她谈:院里玩具厂有个女工,和机械厂一个小伙看对了眼,他们出来好几年了,手里有点钱,便想把这盘下来,再把姚静雯住的那房子也租下,就可以在安个家了。
那男的比较机敏,和姚静雯砍价,最后,三万六成交。
姚静雯很高兴,林月华让她给爸爸说只卖了三万块,那六千给外公送去,姚静雯犹豫不定。
你爸爸要是知道怎么办?你就说我偷着拿去给外公了,你怕他打我,只好撒谎。
你爸爸知道真打你怎么办?不会的,我现在和你差不多高了,爸爸怎会动手呢?我同学中,没有当爸爸的动手打女儿。
姚静雯一想也对,女儿大了呀。
她数了六千块出来,摸着厚厚的一摞,有点心疼。
妈妈,上次爸爸不是也讲了吗?大姑和大姑父每次做好事最后都变成抓住了商机发大财,你和爸爸还不赶紧学着,你越是小气,上天就越是让你们——没钱两个字,林月华没说出来,她还是希望爸爸是个有钱人,叔叔、姑姑都比爸爸神气,她心里也是很遗憾的。
姚静雯带了些食品,拿着钱和女儿一起看妈妈。
她妈妈在中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竟然真的清醒过来,现在是半身可以活动,大部分时候得坐轮椅,偶尔爸爸扶着,可以走几步,医生要她多练习,姚静雯进门的时候,妈妈正扶着轮椅,站在那里,看到女儿,她的面瘫脸露出了一丝笑容,姚静雯过去,扶着妈妈让她练习路,老太太没走几步,脸上都累出汗来,中风后,她腿上肌肉无力,刚开始挪动一步都很难,现在能走几步已是很大进步了。
爸爸,妈妈,我要去佳彬的公司工作,不能经常来看你们了。
说到这里,姚静雯忽然有点伤心,其实孝顺也就是个习惯,她照顾了妈妈一段时间,看到曾经把自己呵护得无微不至的母亲被病魔折磨成这个样子,心里也是很难过的。
刚开始来伺候母亲,是被林月华逼的,后来就变成了她自觉自愿了。
姚家老夫妻见女儿忽然懂事,何其欣慰,哪里还会记得她的种种不是?就连他们的儿子,似乎也让闺女给带得变好了。
去吧,你和佳豪这么分开也不是办法,他的公司同意接收你了?嗯,佳豪工作能力强,这个月还拿了上万块的奖金。
姚静雯把钱从包里拿出来,爸爸,这些是给你和妈妈用的,中医院那边的药,还是要坚持吃着,厂里到Y城的公路马上就修好了,到时我们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回来,很快我就能经常看你们了。
我能照顾好你妈妈的,你努力工作,和佳豪也好好过日子。
姚父殷切地叮咛女儿。
爸爸——姚静雯没法说下去,她很放心不下母亲。
静雯,你放心吧,家里还有爸爸呢。
姚静雯和林月华扶着妈妈,进了卫生间,她调好水温,帮妈妈洗了澡,剪指甲,还把衣服都洗过晾好,这才带着女儿告别父母,林月华去了姑姑家,她坐公交车先到繁古洞镇,林佳豪在那里接她。
第二七零章 心不足腊月里林欢总算清闲下来,她今年事儿多,老娘老爹的新衣就没做,放出话让他们自己买,结果老娘和老爹在市场上转得腿疼,也没有找到那么合自己心意的衣服,林老娘竟然跑到林燕这边诉苦:燕,欢欢越来越不像话了,今年我的衣服都没做,钱是能赚完的吗?欢欢就不能有个事儿?一年没做衣服,就就这么唠叨,你那些儿子,好几年也不孝顺你,你怎么不教训几句?欢欢时软柿子?林老娘被女儿这么噼里啪啦一通训,撅撅嘴说不上话来,过了一会儿,才嚅嚅道:我和你爸在市场上走的脚都疼了,也没看到合适的。
谁要你们在大市场上转圈的?街上的专卖店衣服不就好多了?啥?你知道多贵吗?我们看上了两件,都得一千多。
林老娘气咻咻地道。
一千多你们没有吗?你们没有,儿子没有吗?跑我这里说什么?你不是说养下我和欢欢就是赔钱货吗?一听女儿旧话重提,林老娘不那么一副来问罪的模样了:燕,娘说错了,你不能记一辈子呀,你和欢欢现在是咱家最好的,我幸好有你们两个女儿,不然日子哪有这么好过?今后,欢欢没时间,你不许再说她有的没的,给你做衣服,那是欢欢孝顺,不给你做,也是应该的,你要是当年把欢欢当个宝一样养大,她现在不孝顺。
我还敢骂她,可你们怎么对待欢欢的?现在,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孝顺呢?林老娘又没词了,她转转眼珠子。
换了个话题:你病好了没?好了。
燕。
你手术那几天,我本来要去看你的,可公司有个展销会,我走不开……钱能赚完吗?听见女儿冷冷的嘲讽,林老娘垂下眼皮,她就知道问题出在这儿,毕竟,女儿头上做手术,生死攸关的大事情。
自己竟然为了多挣奖金,一直都没在医院露面儿,难怪女儿生气。
说不定。
林欢都是因为这个,才不给他们做衣服的。
老林坐在那里没说话,那几天他刚好回村了,他竟然为了给林佳辰筹集学费,想自己建棚养蘑菇。
幸好大满的儿子林军民不听职业学院老师的话,养蘑菇的效益并没有建棚的公司吹的那么好,老林好几年没干活,又做了心脏手术,身体根本支撑不了农村那么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才作罢了。
果园已经从林社会那里要了过来。
承包给了林佳平的一个同学张国庆。
林社会早知道这样的结果,也没敢多说什么,张国庆见到老林,热情地挽留他在家住,老林也害怕张国庆照顾不好他的果园。
真的由着国庆媳妇把林家的房子清扫出来。
又把炕烧过驱走潮气,他在老家住了将近一个月。
教给张国庆修剪苹果树、疏枝、追肥,忙了将近一个月,张国庆千恩万谢,不仅保证今后一定按照老林教的管理好果园,还提前给了老林一部分租赁款。
张国庆的邻居们也跟着沾了不少的光,他们照着老林的做法打理果园,其中有个嘴巴比较甜的小辈邀请老林:林伯伯,你在城里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经常回来住住,教给大家拾掇果园吧?我们给你掏工钱。
要什么工钱?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有点用处,都让我高兴的很了。
这些人得了老林的好处,有人吝啬地一毛不拔的,有人却在老林回城时,送来些自家地里的土产,林佳平去接父亲,回来的车上塞的满满当当:土豆、辣子、花生、鲜菜、蘑菇、小米、各样豆子……燕,你住院那些天我回咱村了,这几个都没给我说,不是爹爹故意没去看你……林燕摆摆手:我没有和你们计较,只是天气太冷,伟良不让我出去,没法陪你们买衣服,还得你们自己买……对没良心的老爹和老娘,林燕已经习惯了,并不特别难过,但要她帮着给林欢说好话,她却不愿意。
燕,欢欢一天都能给我和你爹裁出两身衣服的,她最近不忙。
你得自己给欢欢说,我去算什么?欢欢好容易有空,还不和孩子在一起呀,她现在跟前有三个,光这一块都够忙的了,还有婆婆。
其实,怕林燕生气,林欢才没说她今冬的麻烦,她好心给婆婆做了一身棉服,这老太太竟然把自己的妹妹、弟媳都带去让林欢量身做衣服。
唉,她的面子是有了,林欢的麻烦要多大?偏偏这些人不知足,还把自己的媳妇、女儿也带了过去,幸好常林看见了,隐晦的责怪了母亲几句,常老太太气得不得了,把儿子骂了一通不算,气咻咻给她妹子诉苦,她妹子又给嫂子传闲话,几家人都觉得林欢小气,有点手艺了不起啊?这点小忙都不肯帮!她们忽然都不登林欢的家门,才算是刹住了一窝蜂让林欢做衣服的歪风,结果林欢和婆婆关系一下子进入霜冻期,干了活儿没落下好,她觉得太窝囊了,这个冬天再也没给任何人专门做衣服。
幸好林欢忍受能力强,也幸好有兰香的开解,有常林的安慰,林欢才能挺过来,没有气出什么毛病。
林燕不知道这些,但好在没给父母当说客,林老娘和老头子没脸去找林欢,只好蔫蔫回了家,林佳辰放假回来,听到老娘的抱怨,开解道:娘,你衣服多得柜子都放不下,还要啊?你把衣柜打开看看,还不都是新的?随便挑一身穿出去,都是个时髦的老太太呢,咱小区哪个有你穿的好啊?老娘这才由嗔转喜,不计较了。
老林本来就不在乎穿衣,都是老娘撺掇的,这会儿见她都不折腾了,当然也不说什么,结果林佳辰帮他整理衣柜,发现好几身根本没穿过。
小辰,你去美国念书的事儿怎么样了?老林脑子里除了苹果,就是这个事儿。
有个学校给我发来了通知,那学校不好,我还在联系好的呢,美国的烂学校,还不如在咱国内念书呢。
哦。
老林略有点失望,没说什么,其实若不是有留洋这个念想给了老林,林佳辰在国内念博士,他都十分满足了。
今年林家轮兰香值班,她在二十三这天把房子清扫了,不仅不窗户擦得透亮,还把厨房卫生间都擦拭了一遍。
甚至在接下来两天,公婆的衣柜全部整理了,被褥晒好,被罩全部拆洗的干干净净,老林没说什么,但心里对这个老二媳妇是特别满意。
兰香不仅做好了自己家的,还给林燕和林欢送了些香肠、腊肉、风鸡。
说道林燕这里,以前都是她亲自下厨,今年被家人拦住了,除了钟点工帮忙做了一部分,其余都是玉良进行。
葛明顺自从和父母闹掰了,过年仍然按风俗带玉良回家,虽然他父母态度还好,葛明礼夫妇却话里话外地挤兑他,老葛夫妇不知道到底有多怕老大媳妇,竟然当做听不见,今年玉良要他跟着在娘家过,他见理由充分,心里暗暗松口气。
腊月二十五他叫了家政人员把爸妈的住处打扫干干净净,又在二十六和二十七,买了些火腿、香肠,三十那天,送了肉馅、韭菜、米、面以及玉良做好的蒸条子肉、粉蒸肉、小酥肉等。
爸、妈,玉良嫂子身体不好,她得回去帮着做饭,我和虎子干脆也在那边吃算了,没的嫂子敲打我,说我们光知道吃。
明顺,这不好吧?大过年的,你怎么能在丈母娘那里?你也太不走礼了。
葛老头有点不愿意。
嫂子每年都捎捎挂挂的敲打我,你怎不为我说一句?幸好玉良脾气还行,能忍住,不然咱家这过年成什么样子了?可玉良哪里不如人,凭啥年年忍气吞声?我每次都不知得在后面陪多少好话,你们一点也不体谅我的日子有多难过!反正,我今后再碰上嫂子指桑骂槐,你们又不约束,我们就不再回来过年了。
葛家父母叹气:你嫂子就是那脾气,你不要和她计较。
凭啥玉良就得让着嫂子?你们也太偏心了,自己攒钱给他们,我不说什么,你们爱受穷,爱受苦,我管不了也懒得管,反正,玉良不能受那窝囊气。
你大哥供两个学生,日子艰难啊,城里的学校太费钱了。
爸爸,你不要这么说,大哥既然没有挣很多钱,就不要给孩子买那么好的衣服。
村里出来的,和人家城里的娃娃攀比什么?一身衣服七八百块,哪个中学生这样的?你大嫂说,孩子穿的不体面,没脸见人,你们夫妻都一身几千上万的。
别和我比,我自己挣钱自己花,没有要你们一分钱,还为你们买衣服了,我一直觉得孝顺父母不能有样学样,但也不能我前脚给你们送钱,他们后脚就要走了吧?我也不是傻子,也知道伤心。
葛明顺越说越生气,见父母都难过地不说话了,又心软了,他从口袋拿出钱包,看了一眼,见大概有两千块钱,就全部取出来给了老爸:你藏好,不要又都填给了我哥,他人心不足,你给他多少,他都满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