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谢意

2025-03-25 21:51:54

那家客栈颇为雅致,许是秋季到了,来欣赏美景的人也多,客房都剩不下几间,他们还算运气好的,晚一些来就要住到别家去了。

伙计帮他们领到房里,安顿好,几人就又下来用饭。

杜显啧啧两声,几间房,一晚上居然就要一两银子,真够贵的。

赵冬芝笑了,姐夫,你没看那客房的摆设吗?那是上等的,就盖得被子都不一样,还用香薰过呢。

杜显挠挠头,我是不懂这些。

姐夫也不要不舍得,反正是文渊请的。

赵冬芝掩嘴笑,咱们好好用着就是了,文渊,这家的菜是不是也很好吃呀?李源清点点头,听说是的,不过我也未尝过。

赵氏选了个安静些的角落,招呼他们坐下来,又对杜清秋道,一会儿好好吃饭,别跟家里似的到处跑了,晓得不?杜清秋睁着双杏仁般的眼睛,只顾好奇的四处张望。

杜文涛主动坐在妹妹旁边,我会看着她的。

杜小鱼听了笑起来,拍拍他的头,还是文涛乖。

说着就在他身边坐下,李源清本也想坐过去,谁料陈妙容竟一反常态,先于他之前占了那张位置。

他不由一愣,陈妙容朝杜小鱼笑道,杜二姑娘,我坐这儿可行?当然可以了。

陈妙容一路也没有说什么话,只跟彩玉两个人跟在后头,杜小鱼瞧着也觉得她挺可怜的,老太太叫她来,她就来,做这样子的事,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感觉。

听说表哥是在你们家长大的,果然是亲如兄妹呢。

陈妙容笑盈盈的道,难怪总惦念着,这回还请你们来枫村玩,我也是沾了光。

要是以前还不觉得,如今听到亲如兄妹四个字,杜小鱼却觉得有些讽刺,想来李源清听着怕也是极不舒服的,不由往他看一眼,果然见他目光冷然,唇抿成一条直线,不若平时,总是弯成一个美好的弧度。

陈妙容嘴角扬了扬,低头喝了口伙计倒的茶。

李源清做主点了十几个菜,不一会儿,就先后端上来。

样样都精巧好看,色香味俱全。

众人频频下筷,客栈的掌柜还请了唱曲的来,歌声环绕,悠扬动听,极为有情致,难怪这家的生意那样好。

赵冬芝抚掌道,咱们馆子是不是也要请个唱曲的姑娘呀?哪儿有美景呢?不够雅致。

杜小鱼摇头,这闹市区不若此地,馆子的装饰又是中规中矩,吃食也算不得精美,反而东施效颦了。

大堂里一派热闹,用饭的人也都不急着吃完,等到月亮升起,他们这桌才尽兴而归。

李源清说的那个湖泊,晚上月光倒影在里面,竟美得出奇,四周的枫树在夜色里暗沉沉的,褪去了那一身红,显得神秘起来,风一阵吹来,便是沙沙般海浪一样的声响。

游人提着灯笼,无数的灯笼,在各处亮着,一点也不寂寞。

这儿真真是像仙境呢。

赵氏感慨道,幸好文渊叫咱们来,不然只怕都想不到来看一下,可不是错过了?是啊,是啊。

杜显连连点头,抱着杜清秋偶尔玩一下空中飞人,后者咯咯的笑着,风中的银铃一般。

李源清又在那里考杜文涛,两人吟诗作对。

杜小鱼闲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她也好久没有欣赏过景色,如今停下来看看,觉得心里是如此的安宁。

陈妙容又坐过来,笑着道,林家也有一处隐月潭,跟这儿有几分相似,晚上也是很漂亮的,什么时候杜二姑娘也来观赏下呢。

林家跟他们杜家虽然暂时看着平和,老太太也允许李源清来探望,可是要说友好,那是不可能的,上回送东西可是为了叫他们断绝那层关系,没有得逞后,又怎么可能会请他们去林家做客?她不信陈妙容不知道这些,那么此刻说这种话又是什么意思?杜小鱼不动声色,笑了笑,有机会的话,自然愿意去看。

说罢站起来往赵氏那里走过去,也晚了,差不多该回去了。

陈妙容看她态度自然,微微皱了下眉,也不知道是没听明白还是故意装的,只这事她到底管不着,还得禀了老太太知,也算一桩功劳呢。

老太太是肯定不愿意李源清讨一个农家女的,她出自商家,尚且都只能做个妾,那杜小鱼又算什么?但这事越是难解决才越好,老太太只拿她试试,若是李源清不喜欢,最后还是要送回陈家的,听母亲说,父亲也留了一个后路,若是不行,就要把她嫁给一个米商,那米商家产是有的,可惜年纪大了些,前年死了夫人,是续弦。

她不大愿意,其实嫁给李源清做妾也不是个好的选择……陈妙容满腹心思,竟不知道其他几人都已经往客栈走了。

彩玉推了推她,陈姑娘,你在想什么呢?这趟又是白来,看咱们公子都没有跟你说上话。

语气里颇多埋怨。

是了,她的处境连个丫环都不如陈妙容回头笑了笑,带着抱歉的意思,低头往前走了。

早晨的枫叶真的变淡了,也不知是什么品种的枫树,竟如此奇特,几个人流连忘返,沿着路一直走了好远。

却说林家那里,老太太正不高兴,拿着茶碗发泄,是砸了一个又一个,嘴里骂道,这死小子,尽想着带他们杜家的人去玩,把我一个老太婆留在家里,真真是没有良心林氏帮着也骂了几句,又笑道,娘,但这事可不是你亲口答应的,不然他也不敢呢,如今却又后悔了。

老太太撇撇嘴,我总是要大度的,那些个穷酸人家,好玩的地方都没去过一次,难道我还不准了?只想着不大喜欢,这小子太念旧,那边我也挑不出刺儿来,还真没有利用到咱们家,只怕这情谊是消不掉了。

林氏现在的注意力也不在杜家那里,眼睛一转道,不过他还是听娘话的,把妙容带去了。

我瞧着好似也挺喜欢她,不然娘做主就让源清收了她得了,身边有个人伺候总是必要的,你看看他都几岁的人了,女人都不碰,别个不知道的只当他是……她压低声音道,上回还有大夫找上门来呢。

竟是说他身体有问题,老太太大怒,胡说八道,他还练过武的,岂会有病?我当然晓得,就是别人……正当说着,有个丫环在门口通报道,有个阮姑娘在外面等着,说是想见见老太太跟太太。

老太太皱起眉,阮姑娘?林氏笑起来,是做胭脂的那个阮姑娘。

又觉得奇怪,阮玉竟然会亲自上门来,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先邀功道,我前几次给娘买的胭脂,娘不是很喜欢吗?就是她做的,我后来又订做了一些,应是特意送过来的。

听说是做胭脂的,老太太眼开眼笑,这胭脂是不错,跟我以前在京城买的差不了多少呢。

一边就叫人去请进来。

阮玉莲步轻移,慢慢走入大堂中。

老太太瞧见她这张脸,不由暗自赞叹一声,好一个美人见过老太太,太太。

她端端正正行了个礼,声音如黄莺般清脆动听。

老太太心里已经很喜欢了,她是个喜欢漂亮东西的人,所以身边留了很多漂亮丫环,这阮姑娘不止好看,居然还这样巧手,能调出各种各样的胭脂,真算得上秀外慧中。

快坐。

老太太笑道。

身边丫环忙搬了一张锦杌过去,阮玉就侧身坐在上面。

举止也是很优雅,老太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林氏问道,阮姑娘可是来送胭脂的?我上回去你那里定了些,结果却一连几天没有开门呢。

阮玉抬头笑道,阮玉就是觉得让太太等,很是抱歉,这才亲自送了来。

说罢从随身的锦囊里拿出四盒胭脂。

丫环接了递给老太太跟林氏。

打开来就飘出淡淡的香气,有莲花味的,梅花味的,栀子味的,桃花味的,清淡浓郁各不同。

两人啧啧称奇,老太太道,你还会调香呀把香味溶于胭脂,既好闻又好看,她是识货的,偏头想了想道,我以前在京城买了几盒胭脂用,那是闻名天下的华娘子亲手所制,过了十几年我都记得那种味道。

前几回好似没有,这次却……丫头,你跟华娘子认识吗?不等阮玉回答,林氏笑道,娘你是才来县里,我是早就听闻,阮姑娘就是华娘子的亲传弟子呢老太太瞪大了眼睛,难怪,难怪竟是如出一辙阮玉谦虚道,师父的手艺我只得六七成罢了,那种味道我还没有把握好,所以很多胭脂都不曾添加,这次是为谢谢老太太跟太太的相救之恩,才做了的。

相救之恩?老太太挑起眉,没明白她的意思。

是源清抓了在他们铺子捣乱的泼皮。

林氏解释,心道,这姑娘倒是善解人意,把这恩情算在他们林家的人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