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杏林

2025-03-25 21:51:54

喜事一桩接着一桩,这边黄晓英才有喜,南洞村那边也托人捎了信来,说赵梅前几日给大夫看,也是有喜了。

哎哟,还真凑一块去了,算算日子,都不相上下,也不知道哪个先把娃生出来呢。

赵冬芝笑道,姐,你说说看,都不晓得怎么安排要安排什么,小梅要先生下来,晓英自然去不了的,那就我带着小鱼去看看。

两人正说着,杜显带着一个人走进来,却是高铁。

赵冬芝见到他,忙打招呼,抱歉道,瞧我这脑子,我侄女有喜了,就全忘了,还得你亲自跑过来。

不妨事,正好酿了酒,娘子叫我带过来给你们尝尝。

高铁一直遵守诺言,自杜小鱼提了杏子酒的建议后,每年都要送上几坛来。

我们都喝了你们家多少酒了,哪儿再好意思拿杜显笑着道,你一会儿不提两只兔子走,就不给你出门了高铁笑起来,好,好,我也正馋兔肉呢。

杜小鱼问赵冬芝,小姨跟高大叔要说什么啊?还不是要听你的意见,咱们的赵大厨得你提点,这菜是越发做得好看了,经常有些妇人过来,坐在隔间里。

你想想,这一般的酒她们哪儿能喝,只能喝些果子酒罢了,高大哥家可不是做这种酒的,我就想跟他订购一些。

原来是这样,那不错啊。

杜小鱼赞同。

高铁听了却有些为难,原是要说这件事……赵冬芝见他这个样子,忙道,高大哥,这价钱我们肯定不会低的,你卖别人多少,咱们也一样。

倒不是这个意思。

高铁忙摆摆手,只是杏子酒不多,早前都被订光了,我们以前也想过自己种,不过这杏树要四年才结果子,哪儿能等那么久。

咱们光靠山里那些,只能做个几十坛。

附近也没有杏子卖吗?杜小鱼问道。

有倒是有,不过这些杏子做出来的酒不好,太酸。

高铁摇着头,他也试过好几种方法酿制,都没有山上那些杏子来得好,可见是树的品种问题。

可自己种又得好几年,也只能作罢。

赵氏听了会儿,拉拉赵冬芝的手道,你还记得咱们家那边也有一片杏子树的?她比赵冬芝大了好几岁,又是很早就嫁出去了,也不知道那杏子林现在还有没有。

赵冬芝眼睛一亮,记得,我常去摘了吃呢想起来,那味道倒是跟这儿山上的一模一样姐,你不知道,那杏树林更加大了,整个半边山都是的。

高铁心里一个激动,那杏子真是味道一样?杏子酒比旁的酒卖的价格都高一些,若是能做,他肯定是要多多酿制的。

一点不差,不信等明年你来尝尝。

那杏子,不知道能不能买过来呢高铁搓着手,要是行的话,你们馆子的杏子酒肯定包在我身上。

看来他是有意买下那些杏子了,杜小鱼笑道,只要你愿意出钱,哪个不高兴卖给你?虽说是山上长出来的,谈不上是谁的,不过一般的农家,只要能换些钱,又哪儿不肯让出这些吃进去就没有的果子?小鱼说得对,肯定能买过来。

赵冬芝眼睛一转,你要真愿意,咱们就帮你去那边谈谈,反正我侄女正有喜了,也要去看看她的。

假使帮高铁谈妥了,这杏子酒的价钱肯定会要的低一些,何乐而不为?高铁连连点头,他知道赵氏是南洞村的,离这边儿两天的路程,雇几辆车运送过来倒也不算多远。

那就劳烦你们了。

高大哥哪儿的话。

赵氏客气道。

几人又商量一下价钱的问题,说了会儿高铁就满心欢喜的告辞,杜显忙去兔舍抓了两只肥大的兔子过来,然后送他出去。

既然多了这件事,我跟相公就去大哥那里一趟。

赵氏说道,你要照顾晓英,就不用去了。

赵冬芝笑着应一声。

杜小鱼便去房里拿了三张紫兔皮来,打算送去给那边,空手总不行的。

那边赵大庆的大孙子都六岁了,二孙子也三岁了,还有两个侄媳妇,都要准备些礼物,赵氏这两天就光顾着采办东西呢。

因杜文涛几个要念书,所以不能去,赵氏走的时候就请吴大娘代为照顾几天,中午上他们家去用饭,又叮嘱几句,这才启程一起去了南洞村。

那骡车的车夫是认得他们家的,也熟悉,一请来就知道要去哪儿,杜显坐在外头,路上就跟那车夫闲聊。

赵氏三个就在车厢里,杜清秋坐了会儿就趴在杜小鱼腿上睡着了。

赵氏给她盖了件外套,小声道,这孩子最近长得真快,你看看,都那么高了。

成天的吃,能不长吗?杜小鱼笑起来,杜清秋可比她运气好,生下来的时候家境已经那么富裕,可是一点苦都没有吃过的。

赵氏看看她,你们两个都不像我,都跟了你爹了,蹿得高。

赵氏的身材算是中等,而杜小鱼已经高出她半个头,算是高挑的,这小女儿,怕是以后还要更高呢。

杜小鱼笑笑,她对自己的身高挺满意。

文渊也是高,跟他说话都吃力呢,得仰着头。

赵氏忽地来了一句。

杜小鱼愣了愣,怎的突然说起他来。

东芝跟我说,他外祖母在寺院里见过你了?赵氏面皮有些绷紧,生怕她是吃了什么暗亏,她是长辈,说的话,你总归不要放到心里去。

你别听小姨的,林家老太太也没说什么话。

赵氏这几日想到这两人的事总也安静不下来,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似事情完全容不得她插手似的。

两个都是有主意的人,又是她疼爱的孩子,有时候想到了真是觉也睡不好,偏偏还不能跟杜显说,只一个人翻来覆去。

娘,你不要太担心,我会处理好的。

杜小鱼握住赵氏的手摇了摇。

赵氏叹口气,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一定要跟娘说,不要自己一个人压着。

杜小鱼的眼睛微微有了湿意,我晓得的,娘。

她不想谈论这个话题,又说道,我有次跟人打听,要买马的话,得去三里村那边呢,那边有个马市,每天早上都有人牵了马来卖,等回来了我想去看看。

还真想买马呢?到时候谁来赶车?这……杜小鱼眼睛一转,让爹去学。

赵氏扑哧笑起来,你爹烧饭倒是本事越来越好,这赶车可不一定会。

他不是会赶牛的吗,难道不一样?杜小鱼对赶车也没什么概念,在她印象里,应该是差不多的。

听说也是有学问的。

赵氏道,咱们家连个骑马的人都没有,还赶马车呢。

骑马?杜小鱼笑了,谁说没有,李源清可不就会吗?就这么决定了,等从南洞村回来买了马,就让李源清过来,他不就有车夫的,还不是一句话的问题?隔了一日,他们在傍晚到了南洞村。

赵大庆没料到他们得了信,立马就赶过来,陆氏笑道,你们真是的,这么就来了,我们可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要什么准备,大嫂真是见外了。

赵氏下了车,叫车夫帮着把带来的礼物拿下来。

你看看,还带这些多东西。

陆氏一边就让两个儿子来帮忙,手底下两个媳妇也带着孩子来叫人。

镇儿,治儿都那么大了。

赵氏摸摸两个侄外孙的头,从一个包袱里拿了糖果出来给他们吃。

两个孩子道声谢,接过来,又站一边去了。

赵氏笑了,教的真好,镇儿是不是已经跟着夫子在念书了?是啊,才送去的。

却是镇儿的娘,陆氏的大媳妇甄氏回答的,一边就倒了茶水上来,又笑眯眯看了眼杜小鱼。

晓英也是有喜了,我这才过来,可不是双喜临门吗?所以东芝这次也没法过来,要在家照顾晓英呢,疼的跟什么似的,一步也舍不得离远了。

哎哟,真是大好事,东芝这下算是诚心如意了,生怕晓英怀不上,有回还托信给我,叫我想想法子。

陆氏手掌合十,说了句老天保佑,我本来还想给她打听几个土方子呢,倒是用不到了。

她是没少去庙里进香呢。

赵氏又道,明儿我们就去看看小梅,这丫头一身的劲,现在可不能让她到处跑了。

陆氏笑起来,只怕生下来也是个猴儿精似的,幸好我那女婿好,倒是真个疼她的。

她说着见杜小鱼出了去,跟大媳妇说话了,便小声道,小鱼还没给定下人家吗?赵氏的脸色立时有些黯然,叹了口气。

怎么回事?陆氏关切道,小鱼这样的,难道还找不到合适的不成?这孩子心眼高,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上门来,就是没有看得上的。

赵氏想了想,这么回答了陆氏。

她那么能干,心眼高也是正常的,不过既然这会儿能来,也算是有缘分,倒是有个极合适的,不知道你可愿意听听?晚上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