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颠倒黑白

2025-03-25 21:53:50

丫丫嫩生嫩气的说道:祖母去陆夫人那边用饭了。

祖母说,母亲累了,就歇歇,不用过去了。

我跟弟弟陪着母亲。

陪母亲!胖胖含着自己手指用力点头,然后可怜巴巴的看着齐宝钗,道:母亲,饿。

他话音一落,可巧,齐宝钗与胖胖的肚子一同叫了起来,她一听,笑的差点儿背过气儿去,连忙一叠声的吩咐道:快快摆饭。

陪着两个孩子用了饭,又哄了她们睡觉,齐宝钗方才有时间叫平儿与若莲两人进来:外面如今怎么传的?平儿今儿个可是好生的祭了五脏庙,齐宝钗发问,她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唇,道:小姐,那茶楼果真是个好的。

里面的点心茶水都极其的精致,香甜。

客人也多,还雇了说书的,今儿个那说书的段子就是豪门富户的大少爷看中了小家碧玉巧取豪夺。

若莲补充道:这说得自是三姑奶奶的事情,叶世子便是那大少爷,小家碧玉便是三姑奶奶。

说完她看向了平儿,平儿接着口齿伶俐道:小家碧玉倾心穷书生,并且成了亲,大少爷就将书生收罗到身边做事,专门派他隔三差五的出去。

大少爷就接着关心下属家眷为名日日上门,偶尔还带着些胭脂水粉香气出来,有一日这衣服上竟然还沾了些许的胭脂,这流言就渐渐起来了。

书生听信流言留在了外面不回来。

小家碧玉在这个节骨眼上身怀有孕,有嘴说不清,最后三人成虎将人给生生逼死了。

若莲笑道:一时间茶楼中许多人唏嘘不已,也有那机灵的想起几年前的旧事便牵扯到了齐家。

奴婢今日穿的衣裳上有齐府标识,就被人拉住询问。

平儿掩口笑道:奴婢愤愤不平的说了几句,若莲姐姐就急忙忙的拉着奴婢走了。

若莲看向了齐宝钗,含笑道:奴婢说‘如今避到了这关外还不够吗?难道还想连关外都呆不下去?’齐宝钗听着连连点头,尤其是最后若莲那句话,她赞道:果真是个伶俐的。

你们两个辛苦了,快些歇着去吧。

是。

若莲与平儿双双屈膝退下。

齐宝钗又吩咐了素心拿一对玛瑙镯子赏给若莲,平儿赏一支银簪子与一碟子新鲜的水果。

第二日一起床,齐宝钗便觉得有些心绪不宁起来,她去跟何氏告了罪,便连早饭都没吃的带着若莲与素心一同出了门。

小姐,这一大早的去哪儿?马车驰出了元帅府,素心问道。

这座城自建好到如今也有两年的时间了,从一开始的荒凉到如今的游人如织,虽然与京城无法相比,却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齐宝钗想了想,道:在城中随便转转吧。

是。

素心应了,往车前挪了挪掀了帘子一角低声嘱咐了一句。

这城非常大。

当初一年建成也不过是元帅府与城墙等防御设施还有两条城中的主干道,与几处要紧的商铺,其余早在建城初期就将土地卖给了一些富商们。

在城市大致建好以后,那些富商们也开始动土建设房舍。

这座城市选的地方也好,周围水草丰美,一些牧民们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也就在这里扎下了根,至于家里的牛羊,自然有奴隶去管理,他们只需要在城中住着就好。

是以这座城市是极为热闹的。

马车以及其缓慢的速度在城中走了大半,路过一条街道的时候,车夫在外面扬声道:少奶奶,这片地方是居住的是从关内迁来的贫民,还要过去吗?。

齐宝钗闻言掀了帘子往外瞧,逼仄狭窄的巷子,高低错落的青砖瓦房,从城外引进来的小溪在巷子底下的青石板下汩汩流淌。

她正想命令车夫继续往前走,忽然听到附近有人说话:那齐家小姐真真可怜,被人逼成那样。

你真是太天真了!人家说什么你都信。

人人都这么说,我为什么不信?那说书的不都说了吗?三人成虎,也许真想不是这样啊。

那是怎样?就是,就是,你说说,那是怎样?有人附和道。

依我看啊,就是那个齐小姐成亲后过不了苦日子,后悔了,水性杨花,就去勾引世子爷,你想啊,这男人有哪个是好东西?人家送上门来还能不要?那现在说书的都说那齐小姐是被人污蔑呢。

呸,你想想,齐小姐的夫婿是哪个?呀!不就是沙陀旁边的那个千户?还有封地呢。

是啊,是啊,年纪轻轻的就是世袭千户了,还有封地,这样的男人真真是难得。

那个齐小姐怎么就瞎了眼看上了那个什么世子了呢?对了,对了,既然你说的是真的,那么齐小姐假死是怎么回事儿?这些年又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还给疯了?这你们可就问对人了,我小姑子夫家隔壁家的姑娘的手帕交就在胡家做事,问我最清楚不过了。

就是花了四百两买宅子又雇了好多人的那个胡家?可不是吗?我听我小姑子说啊,那户人家就是世子爷的姨娘,因为战乱跟世子爷失散了,所以带着世子爷的长子在这里定居,希望世子爷可以找过来。

那胡姨娘长得漂亮不?漂亮不漂亮的我怎么知道?不过听说那个小公子却是个心善的呢,前儿个在街上看到了断了腿的乞丐,还接回府好生调养呢,我听说,等着乞丐身体好了些,胡姨娘就会派人送乞丐回乡呢。

真真是个好心人。

这跟齐小姐水性杨花有什么关系?话题被人一再的带远,终于有人忍不住又带了回来。

那人笑嘻嘻道:当然有关系啊,我常听人说什么,什么金珠什么赤,金墨什么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人要是跟好人在一起自然也会染上好习惯,若是跟坏人呆的久了也就成了坏人了。

这也是孟母三迁的典故。

一个一直不曾开过口的声音插入了进去。

有人笑道:哎呀还是你有学问,不愧是秀才家的女儿。

对对对,就是这句话。

你们想啊,胡姨娘的性子这么好,那个小公子的性子也好,世子爷必然差不到哪里去。

可是那个齐小姐,我可是听人说已经疯了呢。

就算说书的说的是真的,可是她当年为了躲避世子爷,竟然放火烧屋,将左邻右舍的都给烧了,听说无辜死了好些人呢,这又岂是个心善的?这么说说书的不是真的了?对呀,对呀,说不得真的是那个齐小姐水性杨花,如今关内战乱呆不下去了,所以就跑来边关,借着亲妹妹的手为自己翻案呢。

……四五个人七嘴八舌的竟然将事情分析了个八九不离十,齐宝钗轻轻放下了车帘,吩咐道:走吧。

素心与若莲面面相觑,齐宝钗的计划向来没有瞒着她们,如今好不容易颠倒了黑白,却不想有人又将此事翻转了过来。

小姐……见齐宝钗闭上了眼,素心担心的轻轻唤了一声。

齐宝钗轻轻摆了摆手,素心立时噤了声,与若俩一起将齐宝钗身后的大引枕扶正了,帮着她在腿上盖了薄毯子,便安静了下来。

直到将近午时,似是睡着了齐宝钗方才说道:去胡家。

这里是关外,胡雨涵纵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在门口挂上叶府的牌子,所以她别出心裁的挂了一个赏枫雅舍的匾额。

只是当齐宝钗看到那个枫字的时候,怎么都觉得有一股讽刺的意味在其中。

齐宝钗昨日里是递过帖子的,而这家里又没有成年男子,再加上这里算是别院,也没有那么许多的规矩,所以胡雨涵听到先头报信,便在大门口等着了。

看到齐宝钗下车,她笑的异常灿烂:多日不见,何太太越发美丽了。

齐宝钗看了一眼站在胡雨涵身边的叶睿,笑道:那也不如胡姨娘,身边有这么一个善良的儿子,如今这城里人人都说小公子仁善呢,听说前儿个小公子还救回了一个断腿的乞丐?叶睿重重的点头,非常开心的说道:是呢,那个乞丐也不知是被谁给打断了腿,好生可怜,还被热羞怒呢。

我训斥了那些人一顿就把人接到了府里来请医问药。

齐宝钗含笑摸摸叶睿的头,道:睿少爷真真是仁善,只是睿少爷没见一个可怜人儿都这般相帮,可是想过你胡姨娘带的银子够不够用?万一以后你胡姨娘没有银子了怎么办?怎么会?叶睿忽闪着大眼睛说道:日后庆元侯府都是我的呢,庆元侯府那么多的产业,我怎会没有银子做善事呢?叶睿这么一说,让胡雨涵心头莫名的一跳,她抬眼就对上了齐宝钗意味深长的目光,连忙移开了视线,强笑道:何太太,咱们里边说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