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1-13 20:02:10 字数:2033齐宝钗转头看着齐宝钏促狭一笑:是王公子帮你收录的吧?齐宝钏闻言脸色大变,她抓住齐宝钗的手急急道:我的好妹妹!你小声点儿!小翠很是机敏的挥退了屋子里的一众丫鬟婆子,又叫了接替了石榴为大丫鬟的茉莉去厨房催着熬姜汤来,她自己则出去把门给关上,坐在廊下给她们望风。
这阵势让齐宝钗愣了一愣:姐姐这是做什么?齐宝钏面色绯红的拉了齐宝钗在书架下的美人儿榻上坐了,想说什么却又看着齐宝钗欲言又止,齐宝钗会意过来,想了想,问道:可是王公子参加秋闱有了难处?三年前王安平便在准备县学考试,若是过了,如今便已经是秀才了,今年正是三年一度的秋闱,若是秋闱过了,便可参加明年的春闱。
齐宝钏下意识的点头,等明白过来齐宝钗问的是什么忙又摇头:是……是母亲那边。
哦?齐宝钗笑眯眯的看着齐宝钏,佯装不明白,其实她很清楚,这些书册定是背地里偷运进府里的,齐柳氏怎会允许齐宝钏跟王安平来往?母亲那边怎么了?齐宝钗其实知道的不多,却也足够对付齐宝钏了,这三年间,她可不是单单修身养性而已。
齐宝钏愁容满面道:如今有风声传出说皇上要选秀了,母亲不欲我进宫,可是这样一来就要在短期内定亲,说不得就要在今年赶紧成婚,王公子那边却要等到秋闱之后才能够上门提亲。
齐宝钗跟着蹙了眉头:这可怎么是好?如今这京中所有适龄女子都记着定亲吗?可不是?齐宝钏有些担忧:不光是女子,还有各家公子们,生怕好的女子被人给定走了,单单就这个月,定下亲事来的便有五人,三个月后成亲的更是有十多人,许多都是原本定了亲需要年后成亲的,却也提前了。
还有那平民百姓,也不知是谁听到了风声,这平民间的婚嫁也兴盛起来,听人说,王公子那边已经有好多家上门提亲说要招赘了。
王安平如今只是个秀才,又身无恒产,虽然在这高门大户的眼里算不得什么,可在平民百姓的眼里却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纵然舍不得自家闺女嫁过去吃苦受罪,可若是招赘在家也使得。
只是王安平怎会娶一个对自己毫无助益的女子?如今这时机却是刚刚好。
齐宝钗便笑了起来:王公子是个颇有骨气的人,更何况他们王家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怎会愿意入赘别人家?再说了,姐姐也该对自己,对王公子有些信心才是。
王公子若是对姐姐无心,这三年来又岂会为姐姐抄录这许多诗册?不过寥寥三言两语,却解了齐宝钏的心结,她展颜笑了起来:还是你看得通透。
齐宝钗抿唇笑道:这不是旁观者清吗?倒是母亲那边不好应付。
说到这里,她正色道:三姐姐,你可知道母亲为何不答应你与王公子的亲事?齐宝钏闻言有些沮丧,当年多好的机会啊,偏生让母亲给搅合了,幸亏王公子不是那种见异思迁的人,倒是连累了五妹妹被人坏了名节:当年的事情真是对不住了。
此话怎讲?齐宝钗心头一惊,不是说她和王安平的事儿吗?怎么扯到自己身上了?齐宝钏沉吟了一下小心翼翼的看着齐宝钗的脸色缓缓道:当年,当年王公子拒婚,对妹妹的影响不大好,如今上门求娶我和四妹妹的有好些个,只是五妹妹却乏人问津。
齐宝钗本就苍白的脸色在这句话之下更加白如雪,红艳的嘴唇也褪了些许的颜色,她身子晃了晃,垂下了头。
齐宝钏忙抓着齐宝钗的手道:五妹妹你放心!事情是因我而起,我一定会帮五妹妹找一户好人家的!怎么可能?且不说齐宝钏是未嫁女子,便是出嫁了,她上有父母怎么轮得到出嫁的姐妹来管自己的亲事?齐宝钗勉强笑笑,道:不说我了,王公子那边,母亲定是不允的,就是因着王公子家中贫寒,姐姐嫁过去也是要吃苦受罪的。
三姐姐如今抛去母亲不提,姐姐愿意过去吃苦吗?吃苦?齐宝钏的眉头皱了起来,但是想到王安平的温柔体贴和那才情,便又舒展了眉头。
若不是眉间铺满了尘埃,我怎知道你曾经等待。
(注:网络搜到的词语)这词是去岁他写于她的,那日里她参加诗会一时禁不住将这两句吟了出来,如今满京城都说她是个才女,这两句词也被人编成了曲子传唱。
齐宝钏眉目间温柔起来:我不怕。
更何况母亲与我准备下了一百二十台的嫁妆,王公子又有才情,今秋王公子考取了举人,明年春闱定能夺得状元,便是得不了状元,前三甲定是可以的,最不济是进士,然后考庶吉士,怎么也可以谋得一官半职。
我便是苦,也只苦那一两年罢了。
真是不知人间疾苦。
齐宝钗心中叹息,却也对齐宝钏如此天真的想法心有安慰,如此便可以让齐宝钏死心塌地的认准王安平一个吧?三姐姐倒是想的周全,是我多虑了。
齐宝钗略带歉意道。
齐宝钏摇摇头,看着齐宝钗笑道:妹妹也是为了我好。
哎呀,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做好饭呢?小翠!三小姐。
小翠推门而入。
齐宝钏催促道:饭菜好了吗?小翠笑道:好了,小姐要在哪儿用饭?齐宝钏偏过头去看齐宝钗:妹妹说在哪儿用好?齐宝钗看了一眼书房,这里却是没地方了,便道:去东厢房吧,记得姐姐那里有几株兰草。
齐宝钏极为喜欢兰花,东厢房四季都有兰花盛开。
说起这兰花来,齐宝钏便喜笑颜开:最近那春剑开花了,格外的漂亮,咱们看看去。
这边是答应了在东厢房摆饭,小翠屈膝退了下去,吩咐人将饭摆在东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