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过了,兔子很开心。
希望收藏也能更加给力丫~~哼哼,兔子瞧出来了,乃们都喜欢太师素不素?只有他老人家粗线,兔子滴收藏才稳稳滴……可素、可素,现阶段他老人家粗线太频繁,发展太快,也很狗血不是?而且,后面还有一压轴帅锅呢~~咱也给他留点机会不是?嘿嘿,佛曰:淡定。
)*独孤明德领命,开始慢慢道来:以臣愚见以为,谏议大夫董麟、宗正少卿元尚,对朝政颇有真知灼见,而且为人正直,胸怀天下,能堪大用;建节将军张不凡虽然为人圆滑、左右逢源,看似诡滑小人,内里却大有韬略,如若论及边关之事,定能为君王分忧;积弩将军拓跋寿,虽然目前只是从七品小官,但是为人刚正不阿,最能秉公主事,陛下定能有用得到他的地方;郎中令刘行本人虽无雄才伟略,但是最能识人,而且不妒贤能、唯才是举,乃难得的伯乐之材……还有曾经因为叛逆而被打入大牢的,柱国将军冯夷长子、前中军将军冯虎……说到这里,独孤明德显得有点犹豫地停滞下来。
说起这个人,倒是提醒了左瑛。
这个冯虎因为跟李皇后的哥哥侍中李信一起策划了逮捕贺兰楚的行动却反被擒住,还落了个乱党之名。
跟他一起干ge命的人,大部分当场就被剿灭了,剩下他和皇后的哥哥两个后台硬的没有就地正法,而是被打入了大牢。
李信的后台不言而喻,而冯虎的后台、他的老爸柱国将军冯夷的确同样是大周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大周皇族本是鲜卑人,经过了数代的汉化和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风俗文化上逐渐变得跟汉人几乎无异的。
但是他们的武官制度依然采取了鲜卑人传统的做法,也就是在全国设立十二个柱国将军,分别统领一部分中央军队。
这十二个柱国将军就是大周朝武官中的最高级军官,他们十二人手上所掌握的,正是这个国家的几乎全部兵马。
虽然目前他们都是受太师贺兰楚的直接领导,但是因为他们重要的地位,即便是权倾天下如贺兰楚也不可能毫不顾忌。
不过,这两个人虽然都是因为家门的缘故被暂且留了一条小命,可结局却截然不同——一个自尽在狱中,没能看到新中国的到来;另一个却熬到大赦天下,活着回了家。
当然,这背后很可能也有一番权力的角力,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左瑛想这个人之前跟皇兄的关系极为密切,皇兄也对他非常信任,如果他真的有满腹经纶,而且还能将对皇兄的忠诚转移到她的身上,说不定可以成为她的肱骨之臣。
爱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左瑛鼓励独孤明德继续说下去,今日爱卿所言之事,朕决不会向第三人透露。
臣遵旨。
独孤明德颔首道,冯虎大人乃将门虎子,依老臣看来,学识渊博、才思敏捷,也对先皇忠心不二。
然而他对先皇投其所好,曲意奉迎,未能直言敢谏。
臣未知其能否担当重任。
爱卿所言,朕已谨记在心。
左瑛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独孤明德沉默片刻,在左瑛已经几乎以为他已经说完了所有要说的话的时候,他才深吸了一口气,郑重道:还有一人不得不提。
哦?是什么人既不得不提又让他如此纠结,乃至比冯虎更让他欲言又止?左瑛很有兴趣想知道。
*独孤明德刚告辞而去,侍奉的宫人又报说门外有内侍求见,说是昨日领皇命去做的事已经办妥,如今回来复命。
左瑛停下还在对独孤明德的话进行的思索,准许内侍进来。
片刻后,一个中年内侍领着另外五个人从门外走了进来。
这一行人刚走进来,就让激起了在御书房内侍奉的宫人们的一片不约而同的低声惊叹。
为首的内侍是未央宫的老内侍自然没什么让人惊讶的地方,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他身后的那五个人身上。
只见那竟是一群体态婀娜、容貌妖冶的年轻异族女子。
她们个个生得大眼高鼻、桃唇削腮,身材该丰则丰、当瘦则瘦,不光容貌身段上得天独厚,还在穿着上远比一般女子开放妖娆,她们所过之处,女人们不由得面红耳赤、咋舌心跳,而男人们则瞠目惊叹、血液沸腾。
小人叩见陛下。
内侍来到左瑛面前屈膝下跪。
他身后的几个异族女子也机灵地跪下,异口同声地山呼万岁。
左瑛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几个妖娆的女子,问那内侍道:这几个就是柯吐玉千里迢迢带来献给太师的突厥美女?回陛下,正是。
内侍回答道:小人按照陛下的吩咐,重金向柯吐玉大使将她们买下带回宫中。
柯吐玉大使本来不肯收下陛下的财礼,小人费了好一番唇舌他才勉强收下了。
你做得不错,赐你白银五十两。
左瑛的嘴角带着一丝坏笑,这几位美人,你带下去,好好教教她们宫中的规矩和大周的礼仪。
不过——衣服不用换,就这样的打扮就很好。
让人按照这样的样式,给她们多置办几套。
内侍唯唯诺诺地带着那几个突厥美女领命而去。
此后寂寞的宫人们,又将这件事跟绯羽生前深得宠爱的事结合起来,传出女皇有好女风之癖的八卦,以至于后来其实是左瑛真正意图的对这几个美女的处置,都被认为是女皇要洗脱这个污名的欲盖弥彰的行为——这是后话了。
*直到深夜躺在床上的时候,左瑛还在回想着白天独孤明德所说的话。
尤其是他最后所提到的那个人和他的往事,让她不由反复揣度。
这个人十岁开始开始跟随父亲从军打仗,十一岁那年带领一支不过一百人的军队抄险路劫了敌人的粮车,让那场敌众我寡的战事转折性地取得胜利。
第二年,他就以仅仅十二岁的年纪被任命为偏将军,正式领兵打仗,还屡屡立功。
可是就在同一年,他的父亲就因为在战场上中了流矢而不治身亡;他的母亲也在乱军中失散了,四下去寻找的人只带回来了他母亲的一只金耳环,从此再没音讯。
父母的离去没有让他消沉。
随着逐渐成长,他不光精通军法、用兵有方,还体恤下情、事必躬亲,二十岁不到的时候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不单深得军士的爱戴,也得到主帅的器重。
每当主帅出击,他总是担当起戍卫大本营的重任。
不让他过多的参与与敌人的主力部队交锋的本意是不想让他亲冒矢石,保存他们家这个唯一的血脉;但是事实上能够将大本营保护周全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在他的聪明才智的保护下,大周军队的后方抵御住了无数次的冲击。
这个人的名字呼之欲出,他就是当朝太师贺兰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