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了然

2025-03-25 21:54:00

青云原在隔间里听见皇后哭求皇帝告诉她女儿的下落,便听得呆住了。

她所知,皇后只生了两个儿子,死了一个,剩下的那个就是太子,几时又有个女儿了?皇家下落不平的公主,难道不是只有她一个吗?正疑惑间,冯吉就进来了,不等她询问是怎么回事,皇后也冲了进来,让青云措手不及。

她连忙站起身,浑身僵硬地立在那里,犹豫着要不要行礼,但如果行了礼,又该行什么样的礼呢?眼前这位事实上算是她的嫡母吧?记得上回来时,皇后好象误会了她是别人从宫外送进来的什么不三不四的美人,要来讨皇帝欢心的,如果现在皇后仍旧这么想,不分三七二十一就提着她的鼻子骂狐狸精,那可就囧死人了!她也是大意,明明上回皇后已经冲进这隔间来过了,她怎么会认为皇后不会再冲进来呢?她原该躲到外头去的,哪怕是藏在帐幔里头呢!在青云胡思乱想的同时,皇后看着眼前的少女,神情已经恍惚起来。

这张脸是如此的熟悉,怪不得鲁顺会说,见到这姑娘,马上就觉得她是自己与皇上的女儿!原来是长得这样……与自己分明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额头与下巴都长得象皇上,十四五岁的年纪,正与自己那可怜的长女相仿,若说只是巧合,天下间哪里有那么多的巧合,还能找到第二个长着这等模样的人?!不过,为了确保万一……皇后伸出手,抓住了青云的左臂。

鲁顺说的,应该就是左臂……青云没提防,冷不丁被她拽住了手臂,顿时吓了一跳。

难道皇后要打人?青云慌忙望向立在外间的皇帝。

皇帝脸上却说不出是什么表情,竟转开了视线。

皇帝老爹。

你这时候转什么头呀?好歹给我个暗示!青云心中在呐喊,又无助地看向冯吉,冯吉那一脸惊慌,看上去比她还要无措。

皇后拉起青云的衣裳袖子,露出一截纤瘦的手臂来,既称不上白晳光滑,也称不上纤秾合度,反而略嫌黑瘦,皮肤表面上还有些极浅的小疤小痕,手也略嫌有些粗。

皇后心下一酸。

下一眼,就看到手臂内侧有道寸许长的疤痕,细细的。

显然已经有些年月。

皇后激动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紧紧地抓住了青云的左臂,眼中似乎在放光:好孩子……你跟我说,这道疤痕……这道疤痕……是什么时候留下的?!青云愣了愣,低头看了看那道疤。

才干巴巴地道:这个……我也不记得了,大概是小时候留下的吧?我忘了以前的事,反正……从我有记忆时起,这疤就在那儿了,几年也没消过。

皇后闭上双眼,两行清泪潺然划过脸庞。

当眼睛再度睁开时,她已敞开双臂,猛然将青云紧紧抱在怀里。

嘶喊出声:我可怜的孩子呀!我终于找到你了!言罢放声大哭起来。

青云已经懵住了。

虽然作为嫡母,皇后也称得上是她母亲,但这个反应也太夸张了吧?她再次望向皇帝。

皇帝原在看着她们的,此时又再度转开了视线,脸上隐有银光闪过。

似乎也落泪了。

青云怔了怔,忽然明白了什么。

再看向冯吉,冯吉同样不敢与她对视,只是转身朝书房正门口去了,不知是不是要嘱咐守在外头的人不要乱说话?青云露出了苦笑。

果然是这样的,她长得这模样,本就该是皇帝与皇后生的孩子,为什么会失去了皇女的身份?皇帝又为什么在她的身世上说谎?从年纪来看,她与死去的二皇子应该是同岁,既然皇后与楚王妃同在紫光山生产,看来真是偷龙转凤的戏码了。

想到这里,她对正抱着自己痛哭不止的女人就生出了怨气。

梅花烙的故事也算是俗套了,但就算是想要有个儿子,也犯不着送走亲生女儿吧?楚王妃那种人也是信得过的?她直到三岁大才被楚王妃送走,小孩子长得再象也是有区别的,皇后居然没发现女儿换了人?什么眼神!皇后哭得声嘶力竭,哭完了,却也满心欢喜。

她终于见到亲生女儿了,虽然误了这许多年,孩子看起来也生活得不是很好,但如今还不算太迟。

她就算是死,也要给孩子求一个好前程!想到这里,她抽泣着擦干脸上的泪水,松开了青云,满面慈爱地打量着这个女儿,抬手轻轻抚着对方的脸庞和头发:好孩子,这些年苦了你了,都是母后的不是。

她紧紧拉住青云的手,摇摇晃晃地站直了身体,刚刚被冯吉带进屋来的谢姑姑连忙赶上前来要扶住她,但她却轻轻摆脱了谢姑姑的手,坚决要拉着青云一块儿回到书房里去。

青云微微皱着眉头,什么话都没说。

若不是皇后拽得太紧,也许她已经挣脱对方了。

而到了皇帝面前,她的心情又有些复杂,眼看着皇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她没有动。

倒是谢姑姑跟着跪下了。

皇后向皇帝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皇上,您一定已经知道当年的事了吧?臣妾知罪。

这些年来,臣妾无时无刻不在害怕,生怕有一天真相大白,皇上会怪罪臣妾!但如今事到临头,臣妾却不再怕了,能在死前看到真正的亲骨肉,臣妾知足。

臣妾只求皇上一件事……虽然臣妾罪孽深重,但太子并不知情!顿了顿,她抬头看向身边的青云,这个孩子也同样不知情……只求皇上多多怜惜他们,护着他们,别让他们受太多苦……说着说着,眼泪又再度流了下来。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如此,臣妾便是死……也瞑目了!说完这句话,她的唇边甚至浮现出释然的微笑。

谢姑姑在她身后发现了轻微的啜泣声。

回应皇后的是皇帝摔到她面前的茶杯:你还要自说自话到什么时候?!皇后猛地睁开了双眼,愕然看着皇帝。

皇帝不停地咳嗽着,脸气得通红,冯吉连忙上前替他平气,青云也挣开了皇后的手,跑过去帮着倒茶递帕子。

皇帝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

看着皇后那呆愣的模样,顿时再次气极:原来皇后还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啊?那为什么十几年来都一字不露?若不是朕从旁人处知道了真相,又接回了青儿,你打算就这么把孩子丢在外头不管了?!她受了多少苦,你知不知道?!皇后浑身一震,又哽咽了:臣妾……臣妾误会了,以为……以为轻云那丫头是你的亲骨肉?皇帝冷笑,所以你对她一再纵容!若非这回知道了谁是珍珠,你是不是打算为了那颗鱼目,把儿子的将来也一并葬送掉?!还好朕不曾接回太子。

否则这会子他的性命能不能保住,还是未知呢!皇后心如刀割,整个人瘫倒在地。

痛哭失声。

从此她因为对女儿有愧,因此明知轻云所作所为有许多不妥,还是暗中纵容,从来不曾教训过轻云。

细想起来,如果不是皇帝早有准备。

让楚王世子临阵反戈,阻止了楚王的阴谋,也许她的儿子就真的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她错得太厉害了,既弄错了女儿,又差点儿害了儿子。

想起至今还在京城吃苦的儿子,她的心痛得越发厉害。

上气不接下气地道:皇上……求您救救太子……救救我们的凌儿啊!皇上……够了!皇帝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若不是为了太子,朕……怎会明知你做了什么。

也要为你收拾残局?!你不明白朕的苦心就罢了,还一心觉得朕在处心积虑要铲除你们母子,真是愚不可及!皇后猛地顿住,愕然望向皇帝,满脸泪痕。

气喘嘘嘘,脸色苍白。

神情恍惚。

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皇帝……从来没想过要除掉她?!皇后不敢置信地回头看向谢姑姑,见谢姑姑也是满脸惊喜,方才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皇帝没想过要除掉她,皇帝还是希望太子继位的,之所以至今还不曾接回太子,是因为……轻云在宫里?而她对轻云盲目纵容,若轻云真有坏心,对太子不利,太子又如何躲过旁人的暗算?一切都是她的错!是她想得太多了!皇后顿时如释重负,深深后悔过去所做的一切,更加庆幸自己不曾酿成大错。

与她的庆幸相比,青云此时的心情却有些复杂。

她算是听出来了,皇后把女儿交给楚王妃抚养,让女儿以郡主的身份长大,虽然比公主差一级,但也依旧是锦衣玉食。

没想到楚王妃换了她的女儿,又将孩子交给姜锋送走,改用这个轻云代替皇后的女儿,再利用轻云算计皇后与太子。

虽然不知道皇后为什么没发现三岁的孩子换了人,但皇帝知道真相后,仍旧护着皇后,还对失散多年的女儿编了另一个版本的身世,好让青云相信自己虽然是皇女,却跟皇后没有血缘关系,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当年皇后做过的事。

保住皇后,是为了不影响太子?如果皇后因为偷龙转凤而获罪,后位是保不住了,身为正宫嫡子的太子肯定也要受牵连。

皇帝希望太子能够在无可质疑的前提下继承皇位,所以只能不正式承认青云这个女儿的身份,又向她隐瞒真相,以免她心生不忿,泄露了实情。

青云心中有些难过,虽然早知道皇帝老爹对自己并不是绝对宠溺,但她可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是一个牺牲品。

她忽然觉得,如果当初还留在锦东,没跟着乔致和到京城来就好了。

皇帝不想要她这个女儿,她还不稀罕他这个爹呢!更别说是皇后这样的娘。

大公主?冯吉小声唤着她。

青云转头望去,见他小心翼翼地捧了块手帕过来,她才忽然惊觉自己脸上发凉,早已泪流满面了。

青云没有接过手帕,只掏出了自己的,非常平静地擦去了泪水。

她抬头看向皇帝:我想回去了。

皇帝一时有些无言以对,沉默了一会儿,青云见他不说话,只当他是默许了,转身就要走,却被皇后慌忙拉住:孩子,你要去哪儿?别走。

留下来跟母后说说话。

青云俯视着她,什么也没说,挣开她的手就走了。

皇后愣住了,她有些无措地看看皇帝,又看看谢姑姑,谢姑姑一咬牙,冲到门边拦住青云,跪下道:大公主受委屈了,今日得知真相,难免对皇后娘娘有怨。

只是……皇后娘娘也不容易。

她当年实在是不得已,求大公主听奴婢说一说……偷龙转凤而已。

青云冷淡地道,有什么好不得已的?她要皇子。

就要把女儿丢给别人吗?为什么不说是龙凤双胎?谢姑姑愣住了,她可从来没想过还有这种做法,当年也没想到,此时只能结结巴巴地说:太医一直在诊脉……若是双胎,是能诊出来的……青云撇撇嘴:太医还能透视肚子里的情形了?就算说他们诊错了又有什么要紧?龙凤胎不是喜事吗?比只生一个皇子吉利多了。

皇后苦笑:孩子。

你不知道,当年我姐姐……就是楚王妃,她怀了七个月的身孕,是不得已催生的孩子,才与你交换过来的。

若是把你留下,楚王妃腹中的胎儿又该如何是好?青云不以为然:那就更容易了!七个月的身孕。

又遇到险境,小产也是正常的吧?那种情形下,随便找几块血布冒充小产出来的死婴。

随便找个箱子装了埋到山里,过后就说找不到了,不就完事了吗?皇家要验也是验活的,不足月就小产死掉的孩子,谁在乎他在哪儿?!她盯着皇后:但你却直接将我交给了楚王妃。

就算她把我换走了,你也没发现?那位轻云郡主长得就那么象我吗?皇后又哽咽了:她不象你……可我自打生下你之后。

到今日之前,就从来没见过你啊!说罢又哭起来了。

青云睁大了眼,有些不敢相信,又觉得很讽刺:是啊,把我丢给别人养就算了,三年都不用看一眼的,是不是?!不是的,不是的。

谢姑姑含泪道,不是皇后娘娘不想见大公主,娘娘天天想大公主,都想得快发疯了!可是楚王妃不肯抱您进宫来,说您身子弱,万一吹了风就糟了。

娘娘想要去王府看您,楚王妃又说,若是让皇上瞧出破绽来就不好了,所以……所以,反正你们是被楚王妃忽悠了吧?!青云咬牙,我不管了,反正这些是你们的事,你们是被人利用了也好,做错了事也好,皇上要如何处罚,都与我无关。

我走了!打开了书房的门就要出去。

守在外头的是石明朗与那位打过交道的老侍卫老罗,此时脸色都有些发僵,显然已经听见了屋里的动静。

见青云出来,老罗不知该如何反应,倒是石明朗机灵,上前一步拦住了青云:姑娘,您别急着走。

皇上还有话要说呢,您心里再委屈,也要让皇上把话说明白了,别让怨气埋在心底才是。

一家子亲骨肉,可别因为误会生出了嫌隙。

现在哪里来的误会?这不都是明摆着的吗?青云感到最委屈的就是这一点。

她回头看向皇帝,见他目光中带着希翼,她不由得心一软,眼圈又红了。

皇帝见状暗暗松了口气,赞许地看了石明朗一眼。

当初选中石家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儿子到御前来当差,不过是看在石家护住元后外甥有功的份上,给他家一个恩典,如今看来,这石家小子确实机灵,是个可造之材,往后可得好生重用才是。

石明朗看到了皇帝的眼神,心里也有些兴奋,不过眼前最要紧的还是劝住青云。

他与青云相处的时间比在场其他人都长,对她的性情也最了解,便劝她:姑娘细想想,您从前抱怨过,说因为这身世,好好的日子都没法过了,事事都不得舒心。

如今总算能真相大白了,您难道就不想把当年的事问清楚了?哪怕是生气,也要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弄清楚了再生气,要恨什么人,也要先找出仇家是谁呀!青云瞥了他一眼,心下已经有些动摇了。

虽然皇帝的态度让她有些心灰意冷,但仔细想想,其实她也没指望真能做什么公主,不过是生气皇帝老爹骗她罢了。

她还是先把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弄清楚吧,顺便还能探一探,曹玦明的父亲在这件事里头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青云拿定了主意,看了皇帝一眼,又转身走了回来。

石明朗立刻关好了门,回到守卫的岗位上。

老罗冲他露出个笑脸,翘起一只大拇指。

看到青云回转,皇帝暗暗松了口气,他扶着冯吉走下台阶,来到青云面前,柔声道:好孩子,你素来聪明,想必是懂得了朕的用意,因此生气了。

朕也没什么好辩白的,这件事,是朕对不起你。

青云扁扁嘴:算了,我刚知道自己是皇女时,也曾高兴过,觉得将来能过上好日子了。

不过等我真正到了京城,我就明白自己想得太天真。

跟一个国家的稳定相比,我个人的身份地位又算得了什么?我从来就没做过公主,也没什么好委屈的。

不过……以后还请您不要再骗我了。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这回的身世总是真的了吧?不会再变了吧?要是将来有人说我其实不是您的女儿,您可别说我欺君,我都是听旁人说的。

她已不知听了多少个版本的身世,早被骗得怕了。

皇帝听得又是心酸,又是好笑:傻孩子,自然不可能再变了,你确确实实是朕与皇后的亲生女儿,是太子的亲姐姐。

青云暗暗松了口气,看着被谢姑姑扶起的皇后: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