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阴差

2025-03-25 21:54:00

这是怎么回事?抢劫吗?杀人吗?青云立刻翻身下马,小心翼翼地牵着马后退,同时安抚着小黑马,不让它发出嘶叫声,然后小声命令它跑伏在地。

她现在位于坡顶,只要后退些许,坡底下人的是看不见她的。

见马乖巧地照她的意思做了,她才深吸一口气,慢慢伏下身体,重新爬到了坡顶。

那群歹人仍旧与周康等人对峙着,大概是因为他们个个身强力壮,又都手持利刃的缘故,众吏员们被唬住了,不敢有所异动。

但青云想起他们曾经夸下的海口,不禁着急起来,心想他们既然自认为身手不俗,怎么真的面对歹徒时就软了呢?那些人虽然有刀,但离他们还有几尺远呢,他们手里又不是完全没有武器!特别是那几个坐在火堆旁的,伸手就能够着木柴了,那可都是一米来长、手臂粗细的树枝啊!不一会儿,几个歹人有了动作,有一个在宽大黑斗篷下露出白袍的高壮男子往前几步,露出他原本挡住的人来,青云才看清楚了,原来是这群人之一拿刀抵住了钟淮与马留安两人的喉咙,怪不得周康他们都没反抗呢,原来是投鼠忌器。

钟淮脸上惨白,身体僵硬,望向周康的目光中满含哀求。

而马留安,几乎晕过去了,身体软倒在制住他的歹徒身上,反而要对方撑住他,他才不致于滑落在地。

也不知那高壮男子与周康说了些什么,其他人便一拥而上,拿刀抵住其他人,要将他们双手制在背后绑起来,众人也不敢反抗。

刘谢倒是有些不服气,嚷了句什么,被身后的歹徒用刀柄重重敲了一记,惨叫一声,很快就被制服了。

青云看得差点儿叫出声来。

还好刘谢看上去只是脑门上肿了一块,并没有晕倒,也未见血,她才冷静了些,再次将头伏低,免得被那些人发现。

同时心中飞快地猜测着,这群歹徒到底是什么来头。

不幸中的万幸是,他们只是绑了人,似乎打算带走,而不是杀人。

只要她能弄清楚他们的来历和去向,赶紧向吉门子庄报信,正好有锦东城新派过来的骑兵队。

可以救人。

那群歹徒绑了人,只是将他们推到角落,便开始搬东西。

他们有的搬粮食,有的搬被褥衣服,还有人摆弄那些丈量工具,摆弄两下就一刀砍了,看得吏员们心疼不已,有人忍不住开口阻止他们:那都是很有用的器械。

毁了就不知上哪儿才能置办回来,值钱的东西你们只管拿,别碰那些工具!有个歹徒反骂回去:你们想用这些侵占我们东秦的土地?做梦!我非要砍了!还晃了晃手中的大刀。

众吏员只能敢怒不敢言。

青云听了心想:这些人是东秦来的?可东秦与本国明明是以长云山为界。

长云山以东才是他们的地方,这里离长云山西麓都有几十里呢,说什么梦话?要抗议。

那也该是外族牧民来才对。

其实她心里也想过,朝廷把无主的荒地分派给老兵们,兴许就打了占领这片土地,使其从无主变成有主状态的主意,但无论是谁出来抗议,也不该是东秦。

以前生活在这里的,是北方的外族,但他们因为草地变成荒地,无法放牧的缘故,已经向北迁移了。

这里其实算是三不管地带。

吏员们当中似乎也有人提出了这个观点,但很快就被打回去了,等歹徒们将营地中的物资洗劫一空,连马和马车都牵上了,又有人看中了帐篷,想要将它们拆下来带走。

这时那个高壮男子用一种她听不懂的语言呼喝几句,他的同伴就住了手。

青云飞快地将他说的一句话发音死记下来,默默记在心里。

这时候,一直板着脸沉默不语的周康无意中抬起头,目光从山坡上扫过,正对上青云的双眼。

青云眨了眨眼,缩下头去。

她现在不能暴露,否则就没人去报信了,周康应该能理解的吧?过了一会儿,她没听见动静,忍不住又伸出头去探看,只见周康已经低下了头,什么话也没说。

倒是那高壮男子接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又弯下腰从靴口拔出一把匕首,将信用匕首钉在营地中最大一个帐篷的门柱上,然后转身便吆喝众人离开。

周康被扯着丢上马车之前,忽然高声道:我不知你们是从哪里听来这些乱七八糟的谣言,但以我等的性命威胁朝廷裂土割壤,那是不可能的!朝廷已经派出大军前来接应我们,马上就会发现你们所做的事,如果你们打算将我等带去东秦,只会给你们的国家带来灾难!那高壮男子回头看他,语气颇为不屑:我不绑你们,你们也不会放过东秦,亡国在即,我不会吝啬自己的性命!你们的军队还在锦东城里,等他们发现,已经来不及了!想活命,就老实照我说的做,说出我们想知道的事!说罢也不再理会他,便翻身上马,他的同伴粗暴地将周康推进了车厢中。

青云在坡后大气都不敢出,将头伏得低低的,就怕被那些人发现了。

周康忽然叫嚷的用意,她已经明白了,自然不会辜负他的信任。

马蹄声迅速离去,她小心地伸出头去张望,确认那些人已经消失在远处,不可能看见自己,便飞快地爬起来,伏着身体迅速跑下坡去,来到那高壮男子钉住信件的门柱前,用力抽出匕首,打开信匆匆扫了一眼。

果然,那些人自称是东秦边民,认为自己国家一向与邻国友好,谁知汉人皇帝翻脸不认人,竟然打算撕毁和约,派兵来侵犯他们的国家,他们决定要给点颜色皇帝看看,如果皇帝愿意让步,不再侵占他们的领土,那就把周康等人安全放回来,否则就要拿他们的人头祭天,以后无论是谁,只要敢踏进他们的国土一步,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还会派人潜入邻国刺杀皇帝。

皇帝和朝廷只是打算拿从前外族牧民生活过、现在又放弃了的荒地安置西北老兵,几时要侵占东秦领土了?东秦那地方,跟锦东只隔了一二百里,却是常年干旱,粮食出产很少,连东秦百姓都养不活。

朝廷占了来也无用。

不占它,朝廷也要花钱送粮给东秦人,只不过送多送少是看皇帝的心情,如果占了那块地,岂不是要尽全力去养着那些人?这分明就是借口!青云冷哼一声。

立刻将信折好,放进怀中,然后重新爬上山坡。

翻身上马就朝来路奔去。

等她遇见了那个周家仆人,就立刻将事情告诉了他。

那仆人一听就慌了:那怎么办?老爷会不会出事呀?不行,我得将老爷救出来!青云便问他:你身手怎么样?小的原是周家护院,身手还过得去。

他抽出背上的一对熟木棍,等闲三五个人不是小的对手!青云想了想:他们人多,被绑的也不止周大人一个,十来个人呢,你孤身前去。

只怕分身乏术,若是有哪一个吏员死了伤了,周大人是领头的。

都要受责罚。

倒不如你立刻赶路,争取追上他们,别让他们发现了。

远远地缀在后面,等弄清楚他们落脚的地方,你立刻赶到长云山北五十里的界碑处,我会把骑兵队带过去的,到时候就靠你领路救人了。

那人连忙应下,但接着又有些迟疑:姜姑娘,这里离吉门子庄还有好几十里呢,你一个姑娘家……青云笑了笑:这里每一片土地,都是我丈量过、计算过的,我绝不会迷路,何况今日天气好,还有满天星辰为我指路,天天骑马的人,难道还会出事?你快去吧,当心动作慢了,就再追不上人了!那人当即不再多言,抱拳一礼:小的丘衍成,倘若老爷能平安获释,小的此生绝不敢忘姑娘今日大恩!说罢掉转马头,扬鞭快马,朝青云所指的方向急驰而去。

青云笑了笑,心想这人姓丘,莫非是丘大的子孙?难怪对周康如此忠心。

她抬头看了看日渐西斜的太阳,从包袱里取出一件夹袄穿上,绑紧了系带,便吆喝一声,驾马朝吉门子庄的方向飞奔起来。

暮色渐渐逝去,夜色降临,青云单人匹马奔驰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只觉得夜风冰凉如水,直侵入骨髓。

抬头遥望夜空,点点星辰在前方为她指路;低头远眺荒野,那一道道石灰粉划出的白线,插在地里标有地块代号的木牌,还有每隔五里就能看见的界石,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身处何方。

她觉得自己从未有过地冷静,手中的马缰也握得很稳,马跑得飞快,已经是她接近于极限的速度了,但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掌控。

界石一个一个地被她抛在了身后,苍芒大地上,四面一片漆黑,偶尔,远处也会出现一点响动,不知是碰巧经过的动物,还是曾经遇到过的外族牧民。

远处的从云山已经可以隐约看见轮廓,同时渐渐变得清晰的还有阵阵狼嗥。

青云倒吸一口冷气,握紧了手中的马缰,她告诉自己,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冷静,就算再累、再渴,大腿内侧又被磨破了皮,都不能停下来,更不能放慢马的速度,因为谁也不知道周围是不是有恶狼在等着她,或者有哪个东秦人伪装成牧民,就等着偷袭她这个落单的弱女子。

于是,她就全副神经紧绷着跑了两个多小时的快马,直到吉门子庄入口处那高高旗杆上的气死风灯出现在她视野内,她才暗暗松了口气,一直提着的心也放回了原地。

已经走了九十九步,她当然不会在最后一步松懈,维持着原来的马速奔近了村口,气死风灯底下的大石块前,不知为何坐了个人,怎么看怎么眼熟,跑得更近了,她才发现,那居然是曹i明。

她以为他还在城里呢,大晚上的,他在这里坐着干什么?难不成也象她平时喜欢的那样,晚饭后到处散步,然后坐在这块大石前看星星看风景?青云放慢了马速,曹i明则满面惊讶地站起身来,隔着十来丈就提高声量问: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青云在他面前翻身下马,脚一碰到地面,就忍不住发软。

曹i明抢上一步扶住她: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么?青云喘着粗气:龚知府是不是派了军队来?在哪里?带我去见领头的人!曹i明眉头一皱。

正想再问什么,忽然听得破空声传来,两人齐齐一怔,青云还在想那是什么声音?怎的象是……念头还未转完,已经被曹i明猛然扑倒在地,接着头上传来一阵惨烈的马嘶声。

小黑马发起了狂,身侧已经多了一支长长的利箭。

青云呆住了,大喊:乌云!那是小黑马的名字,但它已经顾不得主人的叫唤,在挣扎过后。

无力地瘫倒在地,叫声中满是痛苦。

破空声再次响起,这次不用曹i明扑倒。

青云就已经飞快地向左侧打了个滚,箭头擦过她的身体牢牢地钉在地面上,曹i明忙叫:快往庄里跑!青云奋力爬起来往庄子里飞奔,哪怕全身都疲累有加,她也爆发出全部的潜力,拼命往有灯光的地方跑去。

刚跑过大石块不到三丈处,破空声第三度响起,她身后传来了曹i明的闷哼声。

她忙回头去看,原来曹i明一路挡在她身后护送,刚好替她挡下了一箭。

曹i明受伤的是右上臂。

他强忍疼痛,加快了脚下的步伐,抢上几步护住青云后方往庄中跑。

一边跑一边大声叫:石统领!又嘱咐青云:我只是轻伤,千万不要停下!往吃饭的那个屋子跑!军中的人都在那里!青云心中稍安,一边照着他的话做,一边心中大恨,也不知是谁这般赶尽杀绝,等她知道了……破空声第四度响起了,青云也不知这一回会不会有人中箭,也许是她,也许是曹i明,不过幸运的是,那支箭并未能到达她身后,因为有人从庄内向外射出了一支箭,将它挡了下来,紧接着三箭连发,远处传来了隐隐的惨叫声。

数名身穿军甲的骑兵手执武器从庄里跑出来,越过青云他们直往庄外追去。

得救了!青云松了口气,脚上不由得一软,但一想起曹i明受了伤,便忙问他:你伤得怎么样?要紧吗?!没事。

曹i明皱着眉头,额上冒汗,箭没有射中我,擦着手臂过去了,只是皮肉伤。

青云不放心,借着气死风灯的光往他右臂上一看,血迹已经染满了整条袖子,她吓了一跳:快去上药!脚步声传来,曹i明抬头望向前方:石统领。

一个大约二十出头的年青武将走了过来,身上穿着轻甲,手上握着弓箭,剑眉星目,仪表堂堂,表情十分严肃:怎么回事?为何会有人袭击你们?又看向青云:你是谁?曹i明忙向他介绍青云的身份,又对青云道:这位石统领是骑兵队的领队,特地受龚大人所托前来……他还未说完,青云已经打断了他的话,掏出怀中的书信,递给石统领:周大人他们被东秦人绑了去,我当时走开了,侥幸逃过一劫。

现在周家有个仆人跟着那些歹徒往东北方向去了,我是赶回来送信的。

如果你们动作够快,兴许能赶在他们进入东秦国境前,将人截下来!石统领脸色都变了,忙接过信,就往屋里走,青云见麦冬赶来扶曹i明去包扎上药,犹豫了一下,还是往石统领那边去了,她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还道:我跟丘衍成约好了在山北五十里界碑处会合,我可以给你们带路。

石统领神色十分严肃:姑娘飞马送信,已经累极,还是留下来歇息吧。

庄中有不少周家仆从,听说都曾参与过量地,想必是认得路的。

青云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自己已经筋疲力尽,又没有练过武术,论体力,是比不上周家护院的,可别拖了后腿才好,也就答应了。

这时,一名骑兵面色古怪地走了进来,向石统领报告说:禀大人,偷袭者共有三人,跑了一个,另两人都死了,属下在他们身上找到这个东西。

他递了个小小的黑色牌子给石统领。

石统领脸色一变,握住那块牌子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回,有些不敢置信:怎么会……居然是真的?!那下属小声道:属下已经验过,确实是……跟楚王府亲卫的名牌一模一样,而且其中有一个人的长相……属下曾经在京里见过他,当时他正护送楚王妃的车驾入宫。

石统领抿紧了双唇。

青云心中更加震惊,如果那些要杀她的人是楚王府派来的,难不成是自己身份曝了光?这不可能!谁会知道这个秘密?曹i明可是一直在这里,他也不会将此事告诉仇人!那么一来,楚王府来杀她,就不是因为她本人的缘故,莫非……青云沙哑着声音对石统领道:我在骑马飞奔赶回来报信途中,曾经远远看见过可能是东秦人探子的踪影,他们也许是没想到我比他们预料的更早将信传回来,为了防止计划生变,所以对我下死手,就是为了防止我把消息传给你们。

石统领面色都变了:如果想阻止你的是东秦人,出手的却是楚王府的亲卫,那么……ps: (楚王表示,他真心冤枉……)三十三章 阳错石统领很快就带着属下出去了,不管楚王是否跟东秦人有所勾结,眼下救人才是首要任务,若能在救人的过程中,把绑架者抓住,更可以弄清楚事情的内幕。

倘若楚王真的跟东秦勾结起来,在东北边境挑起战乱,那可比图谋皇储之位要严重得多,已经是叛国的行径了。

更别说那绑架了周康等人的东秦人在信里还说了要派人刺杀皇帝的话,焉知那不是为日后有可能发生的某件事作的伏笔?这些事不是青云可以参与的,她担心曹i明的伤势,便跑去找他――他在吉门子庄给村民们看诊,很受尊敬,因此村民们为他在庄里安排了一间小房子歇息,他和麦冬都在那里。

青云走近小房子时,正听见麦冬用无比担忧的语气埋怨曹i明:……若是伤势太重,日后影响少爷以右手用针,那可怎么好?小的明白少爷是想保护姜姑娘,可您的手也很宝贵啊!这可是能救无数人性命的手!她脚下顿了一顿,心中忽然有些慌慌的。

曹i明很冷静地回答麦冬:只是皮肉伤,不妨事的,我是大夫,我心里清楚,你不要再提这件事了,也别在姜姑娘面前提。

麦冬不知低声说了两句什么话,曹i明又提高了声量:我说了,不要再说这种话!赶紧包扎好,就去打盆水来,我要梳洗一下,换身衣裳。

麦冬似乎照办了,青云在门外犹豫了一下,伸手敲了敲门。

曹i明与麦冬齐齐循身望来,后者脸色有些不好看,曹i明倒是面带微笑,仍旧如过去一样温柔亲切:姜妹妹来了?我屋里乱得很,实在是失礼。

我的伤不要紧的,你回去休息一下吧,赶了一晚上路。

你一定很累了。

青云没理会他这话,直走到他跟前,看了看他受伤的手臂。

此时他衣服齐袖撕开了,露出一条光洁的胳膊,肘上两寸多的地方,正紧紧包扎着几圈白布。

隐隐透出一抹血痕来。

她看不出对方的伤有多严重,但想想方才的情形,还是忍不住打冷战。

她担心地问:你的伤真的很重吗?真的会影响以后右手的使用吗?曹i明怔了怔,看了麦冬一眼,后者黑着脸抓过染了血的布条和那只撕下来的袖子出去了。

曹i明无奈地笑了笑。

正色对青云道:你方才听见麦冬的话了吧?其实他也是担心我,我并没有中箭,只是伸手想要将箭挡开的时候。

被那箭擦伤了右臂。

那一定是强弓发出的利箭,力道有些大,因此我伤得也重些,但真的只是皮肉伤而已。

若是箭射入我手臂中,那确实有可能会影响我整条右臂的使用,日后拿针时,也会有些不便,但它只是擦过去罢了。

我只需好生休养一段时间,就不会有事的。

你知道我在医术上一向不吹牛皮,若我真的不能再用针。

那我绝不会说自己可以。

青云稍稍放下心来,脸上也露出了微笑:那我就放心了,不管怎么说。

你救了我,在你伤好之前,让我来照顾你吧?说罢倒了杯热茶放在他手边,就转身去了厨房,问张厨子要热水。

麦冬也在那里等水,见了青云,脸色还是有些不好看。

青云见状就对他道:我知道,你以前因为我有可能是魏红绡的女儿,很不喜欢我,后来知道我不是了,对我的态度才好了些。

现在见你家少爷为了救我受伤,你又生我的气了。

你少爷的伤虽是因为我才受的,但并不是我下的手,我不会觉得愧疚,你要恨也该恨下手伤他的人,但我很感激你家少爷,他救了我的命。

以前我还有些讨厌他,但跟性命一比,那些小事都不重要了。

所以无论你怎么讨厌我,我都会当没看见的!说完了,张厨子正好提了壶热水过来,倒在水盆里,她双手捧起水盆,道了声谢就离开了,只留下麦冬一人愣愣地站在原地。

青云将热水送到曹i明的屋子,打湿了干净的布巾递给他擦脸,他显得很是尴尬。

此刻他衣衫不整的,因为右臂受伤,麦冬不在跟前,他又没法换衣服,见了青云就更不自在了,连忙道:妹妹还是回去歇息吧,这里有麦冬就行了。

又连声唤麦冬的名字,只是不知为何,后者一直没回来。

青云见他这样,心里暗嘲一声古人的保守,也就不再坚持了,她出门回厨房去把仍在发愣的麦冬叫了过来,就在门外等候,直到曹i明梳洗完毕,换了一身干净衣裳,重新打开门时,才走进去。

麦冬低头捧着水盆出了屋子,倒是没再朝她瞪眼了。

青云将方才石统领等人发现来袭击她的是楚王府亲卫一事告诉了曹i明,最后道:楚王妃不可能知道我就是当年被父亲带走的小女孩的,我和你还是到了锦东,看见我小时候穿过的旧衣裳后,才猜出了这一点,所以那些人应该是抱着其他目的前来。

我又没有仇人,他们要阻挡我进庄,很可能是想要制止我把信交给石统领,那样石统领就不可能赶在他们的同伙回到东秦前救出干爹和周大人他们了。

曹i明的脸色有些古怪,他看着青云,欲言又止。

青云有些不解:你怎么了?想了想,心里有了一个猜测: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么直截了当把楚王府跟东秦有勾结的事告诉石统领,太过冲动了?其实我已经考虑过了,石统领是驻守在东北边境的军官,这里马上就有几万西北老兵要来了。

如果说,皇帝安排这些老兵在东北安家,是为了防止西北守将站在楚王府那边对他不利,所以调走他手下人的话,那么东北这里的武将一定不可能与楚王府关系密切!皇帝才没那么傻呢!所以石统领应该比较可信,至少不是楚王那方的人,不会擅自把这件事瞒下。

至于楚王府嘛……她皱了皱眉头,身为皇族,为了抢皇位,就跟外族勾结起来,意图引发两国战火,这种人根本不值得维护!曹i明仍旧是那一脸便秘的表情,似乎有些什么话难以启齿。

青云心下忽然有些不安。

如果说曹i明身为古人,连衣服少了个袖子,都会觉得在女孩子面前很不自在的话,他会不会觉得自己以女儿的身份告发父亲谋反,是件不孝的事?这些日子以来,在曹i明不停的重复劝说下。

她已经接受了自己是楚王庶女的说法,虽然她觉得其中还有很多疑点。

她犹犹豫豫地问曹i明:曹大哥,你之前不是说……如果我向龚大人他们坦承身份,再说出楚王妃的所作所为的话,他们就可以告诉皇帝。

让皇帝拿这个作把柄威胁楚王投降吗?我自己也能在楚王府事败后逃脱责罚了。

现在楚王自己犯了那么大的罪,我为什么不能告发他呢?就算让皇帝知道我是他的庶女,但我有传信的功劳。

又是楚王亲卫刺杀的对象,显然是站在他们对立面的。

那不是比……告发楚王妃杀庶女更有说服力吗?你现在这个模样……是不是觉得我做得不对?曹i明闭了闭双眼,长叹一口气:不是这样的,你想得很周到,只不过……若那些楚王府亲卫是为了阻止你传信才截杀于你,那些东秦人又为何要留下一封信呢?你若不能将信交到石统领手中,谁会知道是东秦人绑走了周大人他们?青云想了想:大概他们是有意留下这封信,好让官府知道他们的意思。

但我比他们预想中更快地将信送达,破坏了他们的计划,所以他们才要向我下手?不过这个说法有些勉强。

要是想阻止骑兵队救人,只杀她是没用的,她当时都到吉门子庄门口了。

要是她死了,柳二丫会在替她整理衣裳时发现那封信的,结果还不是一样?她看向曹i明,口气有些没底:那……他们为什么要杀我呢?恐怕不是为了阻挠你送信,只是……曹i明顿了顿,只是要杀你而已。

为什么?青云无法理解,你是指他们是楚王妃派来的?可楚王妃又不知道我是谁?!不,她知道。

曹i明非常肯定地回答,林德来了,这件事是他说的。

原来当初青云拿话搪塞住杜嬷嬷,转身却收拾行李跟着刘谢北上赴任,杜嬷嬷得到消息追到码头时,已经来不及了,她为此忿恨不已,却还是不得不返回河阳复命。

当时姜家长房与二房斗得正厉害,姜大老爷一听说青云去了东北,又有与杜嬷嬷同行的人将事情经过添油加醋了一番,狠狠告了她一状,让姜大老爷认为是杜嬷嬷傲慢无礼,言语刻薄,才把青云气跑了,害得他盘算落空,他便不顾杜嬷嬷的哀求,立即将她赶出了姜家。

杜嬷嬷走投无路之下,便索性投靠了二房。

姜家二房曾经协助楚王妃对付过姜钧,对当年之事隐隐约约知道一些,听到杜嬷嬷形容青云长得有几分象皇后娘娘,还是姜锋之女,立刻就警惕了起来。

原本青云的身份在姜氏族里就没几个人知道,姜七爷为了确保她可以顺利入族,并没有告诉他们,就直接找了姜大老爷说话,而姜大老爷本来是没空理会这件事的,后来又指望拿青云作个奇兵,好攀上东宫太子,更是不会向外透露此事,以至于二房的人到这时才知道青云的存在。

他们不敢大意,立刻就上报给楚王妃,楚王妃虽然不能确定青云就是当年姜锋带走的女童,却决定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于是派了心腹手下前往锦东灭口。

说来也巧,姜家长房虽然明面上还是一家子,但暗中跟二房斗得很激烈,而且这场斗争已经蔓延到楚王府里了,他们在王府中曾经暗中安插过一个眼线。

这名眼线查知楚王妃派出杀手之事,听说跟姜家长房有些瓜葛,就立刻报告给姜大老爷。

正好姜七爷与林德都在姜大老爷那里,听说此事,都大惊失色。

姜七爷还在疑惑楚王妃为何执意要杀尽姜钧全家,林德已经立刻动身前来东北寻找青云了。

青云是跟刘谢一起走的,后者的官位并不是秘密,林德很容易就找到了锦东府衙,见到了周楠。

不过这时候,青云正与周康、刘谢等人去了荒原,他只能干着急。

周楠派人找来曹i明招呼林德,又和曹i明一起,把真正的姜钧之女是姜融君之事告诉了林德。

林德有了真正的表妹的下落,自然是忙着去认亲了,但曹i明担心青云的安危,便与府衙加派的骑兵队等人一起往吉门子庄来。

不知是否林德把这件事也告诉了姜五太太和龚知府,因此龚知府才会特别要求他们务必要将青云安全接回城中。

曹i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完之后,才道:如今想想,楚王妃派出的杀手应该比林四维更早到达锦东,却一直没能得手,多半是因为你这一个月都待在荒原上的缘故,他们不知你身在何处,索性就在吉门子庄外守株待兔,因此一见到你就下了杀手。

这个猜测确实很有可能。

青云点点头,忽然僵了僵,看向曹i明:那……我跟石统领说他们跟东秦人有勾结……是冤枉楚王府了?曹i明神色肃穆地点了点头。

青云忍不住脚一软,坐倒在一旁的条凳上。

与外国势力有勾结,还意图在两国之间燃起战火,而外国势力还绑架了本国官员,并且威胁说要刺杀皇帝……这跟图谋皇储之位相比,哪一个更严重?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在皇帝那一派人的眼中,绝对是将楚王打下台的上好理由!搞不好还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无数人跟着遭殃!青云呆了半晌,忽然站起了身:我要把真相告诉人去!转身走出两步,又停下脚:算了,跟石统领不熟,事情经过太复杂,我还是尽快回城找龚大人坦白吧!曹i明眨了眨眼:你不是说……借此机会与楚王府划清界限么?事实上,龚大人即便听你说了真相,只怕也会当作没听见的。

青云却正色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这是叛国谋逆的大罪。

虽然楚王妃很可恶,但楚王顶多就是对我冷漠点而已,我可不想摆乌龙害死他。

而且,这种大案子真要闹起来,死的可不仅仅是楚王府一家几口,必然会有无数人遭受池鱼之灾,我可不想为了自己的私怨,就害死那么多人命。

她转头回望曹i明,双眸澄净明亮:当然,如果我说出真相后,皇帝和龚大人他们当作没听见,那是他们的事,我不会多言。

楚王自己决定要抢皇位,才会逼得别人不顾一切拉他下台;楚王自己纵容王妃乱杀人,才会运气不好地惹上这种是非。

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无论有什么后果,那都是他自找的。

我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