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宣帝接见近臣的和泰殿里,一只造型古拙的青铜长鹤立在大殿一角。
从那长鹤的嘴里,间或一丝淡淡的龙涎香从里面流逸出来,有着不同凡响的庄重和气韵。
简飞扬愁眉苦脸的进了和泰殿,二话不说就给宏宣帝行礼跪下,将头埋在地上,久久不肯抬起来。
宏宣帝见了简飞扬这幅样子,心里微觉好笑,出言道:简爱卿不惧千军万马,何惧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乎?简飞扬低着头,跪伏在地上,沉声答道:启禀圣上,有些小女子,比千军万马更可怕。
似乎不在乎宏宣帝讽刺他夫纲不振,畏妻如虎。
听见简飞扬的回答,宏宣帝失笑,仔细寻思了寻思,又觉得简飞扬说得是实话。
——有时候,妇人正是猛于虎。
比如宏宣帝的娘亲,隆庆帝的皇后赵氏,和当时的后族赵氏满门,都是死在庞贵妃手下。
那样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见过的人都说只有当年第一任安郡王妃安解语能够跟她相比,却如此心狠手辣,利令智昏。
宏宣帝见过安郡王妃安解语的画像,知道那庞贵妃确实有安解语的七分风采,可是两人的性格品行,实是天差地别。
别人不知道,宏宣帝作为大齐朝的皇帝,对这些事情却是心知肚明的。
以安郡王妃当年在大齐朝的地位,她若是想做女皇,估计都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她一直深居简出,只以养儿为乐,有子万事足,从来不仗势欺人,也从不借机揽权,卖弄才干。
——庞贵妃跟安解语比,给她提鞋都不配!爱卿此言,真是一针见血!宏宣帝收回越跑越远的思绪,起身离座,过来扶了简飞扬起身。
简飞扬赶紧又拜了一拜,才顺势起来,垂手立在一旁,一脸的痛苦无奈。
爱卿若是难为,朕可要帮你一把。
宏宣帝笑着调侃道。
简飞扬心里一紧,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演得太过了,可是一下子又不能转得太急,只好维持着脸上的表情,对宏宣帝拱手道:陛下日理万机,还要为臣下的家事操心,臣实在是愧不敢当!说着,作势又要跪下去。
宏宣帝忙止住他,道:好了!别在这里跪来跪去!——此时我们不论君臣,只论事理,你大可放心。
简飞扬在心底里暗暗松了一口气,面上已是和缓了一些,道:陛下谦逊。
臣可不敢当。
——君臣之份,永不可废!宏宣帝笑着点点头,回到自己镶珠嵌宝的龙椅上坐下,对简飞扬扬了扬下巴,道: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你家夫人,突然想着要同裴家的两个外孙上契?朕不记得贺家同裴家有亲啊?简飞扬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启禀陛下,这事说来话长。
说着,将贺宁馨从第一次在宁远侯填房夫人裴舒芬的及笄礼上,为宁远侯死去的原配夫人裴舒凡仗义执言说起,说到两个孩子因为贺宁馨为他们的娘亲说话,便对她十分亲密。
最后说到贺宁馨古道热肠,看见两个没娘的孩子寄居在外祖家,觉得甚是可怜,便想了个上契的法子,以后好方便走动。
——也间接回答了宏宣帝的问话,表明正是贺家同裴家没有亲戚关系,才想用上契的法子,攀上些关系。
宏宣帝一边听,一边点头。
这些天来,镇国公的家事成了京城茶楼里茶余饭后的调料,宏宣帝在外面有探子,对民生的动态也颇有了解。
听到传言后,也让自己人去打探了一下来龙去脉。
不过宏宣帝的探子到底没有当事人了解的这样清楚,只是大致上都对上景了,宏宣帝对简家人的实诚,又很有体会,所以两相对比之下,便信了大半。
原来是这样。
宏宣帝笑了笑,又问道:只是你夫人到底是心血来潮,还是别有考较呢?多疑是帝王的本能。
不管什么人,只要坐到那个位置上,就会变得多疑起来。
简飞扬适时露出了苦笑的神情,垂头丧气地道:陛下容禀,内子一直养在深闺,不谙世事,向来是人对她好一分,她就要对人家好十分。
所以看见两个孩子可怜,她跟臣都没有商量一下,就在裴家提出要跟两个孩子上契。
裴家人提醒她要跟臣商议一下再行,她却一意孤行……说到伤心处,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宏宣帝微笑道:飞扬,被个小女子辖制,这可不像你啊!还是不太相信简飞扬的说法。
简飞扬在心底暗叹一声,知道贺宁馨说得对,不哭一场,实是过不了关。
陛下不知,臣当年等了内子两年,才能娶她过门。
臣是真的想跟她好好过日子,就把她宠得过了些。
家里的事情都由她说了算以外,就算在外头,她现在也是说一不二。
臣略微问一句,她就要跟臣闹一场……想起最近为了做戏,又不得跟贺宁馨亲近,只好在外书房胡乱睡了一夜,简飞扬真正悲从中来,眼圈都红了。
宏宣帝笑着还想反驳,可是听简飞扬的声音有些不对劲,抬头一看,自己的军中悍将,居然红了眼圈。
宏宣帝沉默起来。
自己的臣子家宅不宁,可以说他没能力,管不了家。
可是他在战场上,运筹帷幄,杀敌立威,确是一员猛将,绝对不能将没能力三个字安在他身上。
——看来,武将同文官真是不一样。
若是文官家里这样家反宅乱的,宏宣帝肯定彻底否定这人做官的能力。
可是对于武将,特别是经常戍边在外的武将,家里一团糟是常有的事儿。
——而且有时候武将家里太和睦,太铁板一块,皇帝反而不放心。
宏宣帝又想起自己的皇后,也是脑子一热,经常就做些不着调的事儿。
以前两人在民间的时候,宏宣帝都让着她。
现在回到宫里,做了皇后、皇帝,她却好象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日子里,毫无长进。
陛下,内子没有那么多花花心思。
她若真是那种深思熟虑的人,就不会在皇贵妃对她示好之后,还想着跟皇后娘家的原配嫡子上契了。
简飞扬在适当的时机又抛出一句杀手锏。
确实,一般来说,若是有心想站队的人,都不会这样首鼠两端。
至少不会做得这样明目张胆。
真的做出这样事情的人,若不是心中一片坦荡,完全没有站队的意思,便是这个人本就是糊涂虫,没脑子,更难成大事。
所以这样看来,无论这镇国公夫人是哪种人,宏宣帝觉得自己都用不着这样担心。
再说,皇贵妃那里,自己也是太小心了些。
她跟着自己吃了这么多年的苦,从未有过怨言。
现在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还是早产,先天弱,以后哪有可能……?想到此,宏宣帝顿时释然了,对简飞扬打趣道:怎么办?这镇国公夫人出嫁不从夫,是不是犯了七出之罪?简飞扬吓了一大跳,忙稳住心神,缓缓地道:陛下言重了。
夫妻俩过日子,哪有事事都想到一起去的?只要没出大漏子,也就得过且过了。
再说,岳父岳母近来也觉得内子闹得太过,将她叫回去领家法去了。
宏宣帝想起左督察御史贺思平的性子,摇摇头,单手指着简飞扬道:你呀,难道不知道贺思平最疼他女儿?——还家法呢,朕敢跟你说,你媳妇一定在娘家好吃好喝,过得比你好多了。
简飞扬大汗。
圣上怎么什么都知道?!宏宣帝看见简飞扬还低着头不说话,以为他不好意思,也不再打趣他,叹了一口气,道:贺御史和他夫人都是明白人,可是养个女儿这样不着调。
——也是太宠着她了,慈母多败儿啊!简飞扬嗯了两声,算是附和宏宣帝的看法。
话说到此处,宏宣帝已经不想在这种事上再做文章。
一个无知妇人的心血来潮,也值得他一个做皇帝的花了一顿饭的时辰调解,也够意思了。
想到这里,宏宣帝端起了茶杯,想让简飞扬退下算了。
简飞扬却不想放过宏宣帝,又跪了下来,对宏宣帝问道:请陛下帮臣拿个主意,若是内子从娘家回来,还是嚷着要跟宁远侯原配夫人裴舒凡的两个孩子上契怎么办?提起裴舒凡的名字,宏宣帝的手明显顿了一下,才将茶杯放回桌上,对简飞扬问道:你不愿意?简飞扬抬起头,红着眼圈,有些哽咽地道:臣当然不愿意。
……臣自己还没有嫡子呢……上契给别人家的孩子做谊父谊母,可是要分薄自己子女的福分的。
宏宣帝也想起了这个说法,沉吟片刻,道:既如此,就让你夫人跟那俩孩子上契就行了。
你既然不愿意,就不要掺和了。
正跟贺宁馨的想法不谋而合。
简飞扬心里高兴,面上还是一片难过的样子,嘀咕道:就算这两个孩子没有亲娘,可是还有亲爹啊?——真不知道我夫人心里想得啥。
别人的孩子,关她什么事?这话触动了宏宣帝的心思,笑着摇头道:你也不是个精明的,你夫人更糊涂。
唉,你们两个人,可是怎么过日子的?!简飞扬纵然脸皮再厚,也忍不住红了一下,赶紧表白道:臣只在大事上精明,小事上糊涂就糊涂吧。
——横竖陛下也开了金口,臣遵旨就是了。
就这样将上契的事情,在宏宣帝面前过了明路。
宏宣帝看了简飞扬一眼,喝问道:你这是什么话?你们家里的事儿,关朕何干?——你可别出去胡说八道,说上契是朕准了的。
这事儿,从头到尾,朕都只是在看戏,明白吗?!简飞扬不敢再演下去,忙磕了头,道:臣遵旨。
此事同圣上无干,都是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瞎胡闹而已。
宏宣帝笑了笑,道:妇人家再闹腾,也不能闹到朝堂上。
你是男人,要把得住分寸。
妇人家可以宠,可以哄,可是不能让她们爬到你头上,知道吗?——此事就这样算了,下不为例!简飞扬频频点头,诺诺有声,在心底里抹了一把汗,赶紧行大礼谢恩退下了。
宏宣帝等简飞扬走后,一个人在和泰殿坐了很久,才起身去了皇贵妃的凤栩宫,看看已经两个多月的四皇子。
皇贵妃正抱着四皇子在内宫里走来走去,一边拿着个拨浪鼓在他面前摇来摇去,一边又对他指着周围的物事,告诉他这些物事都叫些什么名字。
宏宣帝站在宫室门口,含笑看着皇贵妃一脸慈爱的样子,有些浮躁的心慢慢踏实下来,走进来问道:仪贞可是累了?让朕抱一会儿吧。
说着,伸手出去,要抱孩子。
皇贵妃吓了一跳,转身看见是宏宣帝,忙要躬身行礼。
宏宣帝扶住她,从她手里接过孩子,和她一起并排坐在南面的大炕上,逗着孩子。
夷陵长公主让人进来通传,想见宏宣帝一面的时候,宏宣帝还在跟皇贵妃说着简飞扬的笑话,皇贵妃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笑出来了。
听见是夷陵长公主在殿外求见,宏宣帝收了笑容,将四皇子送到皇贵妃胳膊里,道:你刚生了孩子,要多静养,别事事亲躬。
若是你不注意自己的身子,你拼死拼活生下这个孩子又能如何呢?——想想宁远侯的原配夫人,留下两个孩子,如今只能寄居在外祖家里。
很是心有感触的样子。
皇贵妃却是听出来,镇国公简飞扬的家事,让圣上想起了当年被庞贵妃追杀迫害的往事。
那是一段皇贵妃一直小心翼翼要极力避免提及的往事。
里面虽然有着他们两人的甘苦于共,却也有着圣上不想让人知道的算计、背叛、羞辱和取舍。
对于一个生下来就是太子,后来却大起大落的人来说,他真正看重的是什么,早就不言而喻了。
皇贵妃一时间想不出怎么回答圣上的话,只好笑着抱起四皇子的襁褓晃了晃,道:臣妾记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圣上只要保重自己,臣妾和皇子们,就都能保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话,还是皇贵妃当年主动跟宏宣帝说的。
那时候老宁远侯暗示还是废太子的圣上休妻,娶他女儿楚华丹,就助他一臂之力。
这事让皇贵妃知道后,不等宏宣帝开口,先一步对宏宣帝提出合离,主动成全了太子的大业。
想起往事,皇贵妃看着宏宣帝大步走出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个恍忽的微笑。
她为他做了那么多,最后才知道,他心里最重要的,还是他的江山社稷。
也罢,这一世,她最看重的,也只有自己的儿子。
宏宣帝出到凤栩宫外,看见夷陵长公主一脸倔强的站在那里,身旁站着太医院的宋医正。
感谢sz744141183、fmc、kexl、CLAIRE853156、byblos的粉红票。
感谢LUCK6464的好人卡。
O(∩_∩)O提前上传的。
继续呼唤粉红票啊。
刚才才发现俺的粉红票已经到前十了。
好奢望一直到月底也能保持这个位置啊。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