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大限将至

2025-03-25 21:54:17

一旁的二叔公见简飞扬干净利索地将简飞振打晕在地,吓得一哆嗦,赶紧转身贴着墙根要溜走。

简飞扬看着二叔公的背影,在后面大声道:让外院备车,送二叔公回万州去二叔公惊得转过身来,对简飞扬愕然道:大侄孙,不用了。

你贵人事忙,不用招呼我。

我跟我的小孙子能自己照顾自己。

简飞扬哦了一声,便又对人吩咐道:既然二叔公说了自己回去,就不用让外院备车了。

说着,转身吩咐了一个管事嬷嬷,道:给二叔公收拾行李,晚上准备一桌好酒菜,送到二叔公住的客院里去。

明日一大早,送二叔公出城门。

另外,将今日二门上守门的婆子和小厮带到刑房去受罚。

——随便什么人都放进来,真当我镇国公府是软柿子的,谁都能来掐一把?二叔公本来是住在外院的,从外院到内院,本来要贺宁馨管家的令牌才能进来。

而简飞振和简飞怡明显没有令牌,却也带着二叔公进了内院,当然是二门上管门的婆子和小厮的责任。

二叔公听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脸上实在下不去,忍不住出言道:飞扬,你别欺人太甚——你别以为你在这府里能一手遮天,能瞒得过别人若是我回去禀告了族老们,开祠堂问罪,你这族长的位置,也该换人做做了简飞扬拱了拱手,漫不经心地道:好说,请便。

麻烦二叔公回去说一声,谁愿意做这个族长,尽管拿去。

飞扬公务繁忙,本来就无法照顾到族里的事务,这些年也只是领个虚职。

如果二叔公能帮了飞扬这个大忙,飞扬感激不尽二叔公本以为将族长的位置抬出来,至少能让简飞扬客气些,谁知人家根本不稀罕这个位置。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简飞扬摆出这幅不在乎这个族长位置的样子,二叔公便彻底没了底气,只好含糊其词几句,便赶紧出了镇国公府的内院。

回去的路上,二叔公眼看自己明日非走不可,若是再想死赖下来,以简飞扬的手段,自己是招架不住的。

便盘算着明日回万州之后,要寻族里几位辈份高的族老们好好商议一下。

简飞扬长年不在万州,族里的事务确实无法兼顾。

镇国公府因为是简家里面的嫡系,又是最位高权重的一支,所以历年来族长之位,都是自动由袭了镇国公爵位的人担任。

同时在万州那里,又有一位代理族长,打理日常的事务。

也许是时候,将那位代理族长扶正了。

贺宁馨派人回万州请族老上京来的时候,别的人或是家事繁忙,或是不想淌镇国公府的这趟混水,都躲得多,藏得藏,不想跟过来。

只有二叔公家计不好,一直想着要到镇国公府打秋风,多捞几个银子回去,也好给孙子存家底,孙女存嫁妆。

他的儿子们念书不成,只有一把傻力气,在家里务农为生。

本来还想去军中同简飞扬一样,搏一份前程。

可是二叔公同他妻子都担心儿子没那么好命,没搏到前程,反而把小命送到战场上了,一直不许他们去。

如今简家的族人良莠不齐,二叔公无人可投靠,只好打起了镇国公府的主意。

所以趁着国公夫人派人来祖籍的时候,二叔公就义不容辞地跟着上京来了。

当年简老夫人带着几个孩子回乡的时候,二叔公跟他们打过一些交道,也算是熟人。

卢太夫人贤孝之名传遍乡里,二叔公他们早就晓得了。

而当年简老夫人苛待嫡长子简飞扬的事情,他们这些族人也都看在眼里,也曾私下议论过,不知这简老夫人为何如此。

有人也说过,是不是简飞扬其实并不是嫡长子。

不过这种说法,被当时的代理族长立时否决了。

因为简飞扬出生的时候,那位代理族长专程到京城喝过他的满月酒,绝对是做不了假的。

而这位简老夫人,代理族长总觉得怪怪的,又不知怪在哪里。

只是那时候镇国公府分崩离析,老镇国公简士弘,也就是他们的前任族长,金殿撞柱而亡。

镇国公府一众人等被废为庶民,这位简老夫人成了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回乡,还算循规蹈矩,代理族长便保持了沉默。

等到了镇国公府的新任国公夫人派人回来请人上京的时候,这位代理族长觉得有些蹊跷,便第一个躲了出去。

只有二叔公乐颠颠地跟着上京,撞到了简飞扬的枪口上。

二叔公回乡之后,倒是将简飞扬的话带到了。

那位代理族长辛苦了这么多年,才因为简飞扬的一言,终于做上了正式的族长,从此对简飞扬心存一份感激。

此是后话不提。

这边简飞扬将简飞振打晕之后,不许婆子丫鬟过来扶他。

自己找了根绳子,将他捆了,又拿布堵了嘴,将他扔到致远阁那边一间空着的后罩房里,存心要让他受点皮肉之苦。

晚上回到房里,贺宁馨听说了简飞扬的处置,只是叹了一口气,道:也太过了些。

你这样折磨他,只会让他更生逆反心理。

简飞扬沉默了一会儿,道:我当年从军的时候,曾经跟着几个老兵,被大队掉到羌族人的营地里,七日七夜,只能喝一点接的雨水。

为了躲避羌族人的搜寻,必须躺在自己的窝棚里一动不动,连毒蛇从自己脚边爬过,都要视若无睹……贺宁馨从来没有听简飞扬说起过他从军的往事,一时也沉默下来。

简飞扬又叹了口气,道:二弟底子不坏。

小时候,我吃不饱,他也曾经瞒着卢盈,偷偷拿东西给我吃……一饭之恩,也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自己嫡亲的弟弟?贺宁馨能理解简飞扬的心情,知道他心里很不好受。

如果简飞振真的是卢盈的亲生子,他处置起来还能再果断几分。

可是简飞振确实是简飞扬同父同母的兄弟,无论如何,他都无法像以前一样,对简飞振只是面子情。

将他关几天,饿上几顿,败败火再说话。

——身为男子汉大相公,凡事没有担待,只知道躲在女人背后,以后还能有什么出息?要是真依我,等这件事了结之后,我恨不得将他扔到军营里历练一番。

简飞扬忿忿地道。

贺宁馨忙拦住他,道:你败败他的火没有问题。

可是送军营里就不必了,你也不是不知道,他中了举人的。

再过两年又是大比之期,到时候下场,说不定还能中个进士,就让他走文官这条路吧,何苦还要去武将那里凑热闹。

说实话,贺宁馨对简飞振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从她嫁过来以后,自问对简飞振的事情也算尽心尽力,可是一有事情,简飞扬就会翻脸,将矛头指向自己这个大嫂。

若不是有简飞扬一直站在自己身边,自己这个媳妇也会做得左支右绌,说不定还不如上一辈子在宁远侯府的时候。

那时候,有老侯爷的鼎立支持,自己管理后院,令出必行,帮老侯爷出谋划策,算无遗漏。

也因此让宁远侯府的太夫人看自己越发不顺眼……想起老宁远侯楚伯赞,贺宁馨心里一动,看向简飞扬问道:你在西南军中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老宁远侯楚伯赞?简飞扬正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闻言点点头,道:老宁远侯打仗是一把好手。

我好多东西都是从他那里学到的。

又看向窗棂外被细棱格分割成的一格一格的夜空,道:在老宁远侯那里,他永远留有后招,狡兔三窟,声东击西,让羌族人防不胜防。

我虽然也被羌族人说‘狡诈多智’,可是同老宁远侯比,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

贺宁馨从来没有听见简飞扬这样称赞一个人,便笑道:老宁远侯自然不错,可是我觉得他的有些法子太过阴损,反而显得有些旁门左道。

打仗同做人一样,凡事留有后手当然重要,可是堂堂正正,凡师出必有名,凡与战必有义,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才是正道。

简飞扬意外地看了贺宁馨一眼,道:这是我爹说过的话。

贺宁馨笑道:我还以为你忘了呢。

爹当年也是我们大齐朝的一员猛将,能征善战,咱们大齐朝的北地一有战事,便由老镇国公披挂上阵,从来未逢败绩。

简飞扬听了贺宁馨的话,又黯然起来,道:将军没有死在战场上,反而死在了金殿之上。

终于忍不住抱怨起来:人都说‘文死谏’、‘武死战’。

我爹是武将,做什么要去跟文官抢饭碗?言下之意,还是在抱怨老镇国公丢下了这一大家子。

贺宁馨忙劝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都是取忠而不取孝。

爹爹做了他应该做的事,你也不要钻了牛角尖,一味地埋怨。

简飞扬笑了笑,转了话题,问起娘亲卢宜昭的病来,又想起白日里贺宁馨说得计策,问道:你当真要让卢盈同我娘当面对质?——我娘连话都不肯说,怎么能对得起来?贺宁馨道:等明日宋医正过来复诊,就差不多了。

——你母亲不用说话也行,有我说话就够了。

简飞扬还是有几分担心,道:你又不善与人争执,卢盈那贱妇惯会颠倒黑白,到时候你说不过她怎么办?贺宁馨似笑非笑地道:不好意思。

这一次,你会发现你看走眼了。

贺宁馨说不过的人,在这个世上还没有出世。

以前她很少与人当面争执,一来自矜身份,二来没有必要。

很多时候不用她开口,已经有人抢着帮她做了。

当需要她出手的时候,她从来都毫不容情。

比如上一次在宁远侯府,帮前世的自己讨回公道。

还有这一次,让简飞振认清卢盈的真面目。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便倒下睡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贺宁馨特意去关着简飞振的后罩房的那间空屋子里瞧了瞧,见简飞振被捆得跟个粽子一样,居然还能在硬邦邦的青砖地面上呼呼大睡,显见昨天是累狠了。

便不再管他,只是命两个婆子好生看着就是。

宋医正来得很早,贺宁馨立时丢下手头上的事情,亲自带着他去给卢嬷嬷复诊。

卢嬷嬷的精神头儿一日好过一日,看上去确实比当初好了许多。

可是宋医正一把脉,还是不断摇头,对贺宁馨道:内里还是太虚,你得多弄些温补的药给她吃吃。

贺宁馨心里一紧,忙道:宋医正请明言,不用有顾虑。

我们要知道卢嬷嬷的病到底怎样了,有没有可能好得快一些?宋医正十分为难,想了半天,对贺宁馨道:不瞒国公夫人,卢嬷嬷的病到了这份上,一半看人力,一半看运气,已经不是药的问题了。

见贺宁馨还是一脸迷惑的样子,宋医正又进一步解释,道:就如同一个纸糊的风灯,在野外风吹雨打这么多年,你再紧着补外面的灯罩,也架不住里面的灯架子已经腐朽不堪,随时有坍塌灯灭的可能。

贺宁馨失望的脸色溢于言表。

宋医正也很不好意思。

医者父母心,他痛恨跟病人的亲人说这些话,可是他的理智告诉他,隐瞒只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贺宁馨知道宋医正说得是实话,想起自己要做的事,贺宁馨咬咬牙,将宋医正请到外屋问道:宋医正,我想知道,有没有法子,能让卢嬷嬷清醒过来?宋医正有些吃惊,道:她现在糊里糊涂的,其实是一种自保。

你知道,有时候人经历了太大的伤害,会有昏迷或者疯癫的反应,其实是人自身在保护自己,不去寻死路的一种自然反应。

你若是唤醒了她,说不定她就活不下去了。

说完这话,宋医正立刻明白过来,也笑了笑,对贺宁馨道:我明白夫人的意思了。

如卢嬷嬷这样的情况,夫人可以让她受到适当的刺激,说不定就能清醒过来。

就她的身体状况来说,目前还能撑得住,只是,宋医正顿了一顿,又道:如卢嬷嬷这种病,一旦清醒过来,就离大限不远了。

回光返照的时候最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