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重生 下(粉红40+)

2025-03-25 21:54:16

正房的丫鬟看见贺宁馨一行人过来了,忙掀开帘子,对里面的人通传道:姑娘到了。

贺宁馨拎着裙子走上台阶,从里面屋里冲出一个淡妆妇人,拉了贺宁馨的手道:我的儿,你可算是好了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这是不折不扣的慈母情怀。

贺宁馨的鼻子立刻跟着酸涩起来。

看清此人正是左督察御史贺思平的夫人许氏,贺宁馨忙反手握住了对方的手,轻轻叫了一声:……娘。

有些哽咽地扶了许夫人一起往屋里走去。

来到堂屋,贺宁馨扶了许夫人上座,又端端正正跪在她面前磕了个头。

馨儿,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许夫人身材细瘦高挑,生得不是很美貌,但气度雍容,只是有些体虚的样子。

她一拉之下,居然没有把贺宁馨扶起来。

贺宁馨磕完头,才在陈嬷嬷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又满怀歉意道:孩儿不孝,让娘担心了。

许夫人见女儿生了一场大病,居然懂起事来,行事有度,举止不凡,实是意外之喜。

拉了她坐在身旁,想说几句贴心话,却止不住眼里的泪,仍然不断往下淌。

贺宁馨忙抽出帕子,仔细地给贺夫人拭泪,又看了一眼一旁伺候的下人,正色道:没看夫人需要整妆?——快去打水来。

屋里的人愣了一下,从来羞怯胆小,对许夫人也不亲近的大小姐,今儿真的摆出了一幅孺慕情深的大小姐款,众人都有些不适应。

贺宁馨见没人听自己的话,慢慢扫了一眼屋子站着的丫鬟婆子,从记忆里找出两个名字,道:回秋、回冬,你们去打水去。

回秋和回冬是夫人的大丫鬟,此刻正愣愣地站在一旁。

听见大小姐点了自己的名字,回秋和回冬对望了一眼,忙应了声是,要出去打水。

许夫人却叫住了她们,温言道:打水是小丫鬟干得活儿,你们出去让她们炊水过来吧。

回秋、回冬也应了,两人并肩出了正房。

馨儿,你没有管过家,不知道这家里上下,最重要是各司其职,权责分明。

不能因为你是主子,就不顾下人的职司,胡乱指派。

许夫人一边留神打量着贺宁馨的神情,一边小心翼翼地给她解释,自己刚才为什么要驳了她的话。

这些事情,贺宁馨也是知道的。

只是她初来乍到,对贺家也不熟悉,不过是随口吩咐一声而已,并没有觉得许夫人驳了她的话,就是驳了她的面子,反而一脸感激地向许夫人偎过去,道: 女儿不知深浅,胡乱指人,让娘难做了。

许夫人更是欣喜,伸手揽了她在怀里,满头满脸地摩索她,有些哽咽地道:我的儿,你终于是想过来了。

娘……贺宁馨心下暗暗称奇,不知道这位贺姑娘跟自己的亲娘有什么解不开的结,让她的亲娘说话都要看女儿的眼色。

许夫人此人,在贺宁馨以前还是裴舒凡的时候,也是打过交道的。

她晓得许夫人出身东阳许氏,为人极有才学。

做姑娘的时候就才名在外,引得很多人求娶。

后来她以诗文择婿,挑中了农家出身的寒门学子贺思平。

贺思平除了才高以外,生得也非常英俊。

许氏却生得普通,当时这段姻缘还被人诟病过,说许氏明着择才,实则择貌。

还说贺思平以色事人,是冲着许家的财势去的。

种种传言,极为不堪。

谁知两人成亲后没几年,贺思平便中了状元,一跃成了官身,不知羡煞多少人,多少姑娘慨叹自己看走了眼。

一时东阳高门贵女嫁寒门学子成风,却没有人再如贺思平一样,连中三元。

二十多年来,许氏同贺思平夫妻恩爱,育有一子一女。

贺思平极爱许氏聪明大气,性子又能屈能伸。

这种脾性,相对于贺思平自己过于耿直不知变通的个性而言,是个极好的补充。

因此两人夫妻极为和睦,这么多年来,从没有吵过一次嘴,也没有红过一次脸,更不用说没有那些个妾室姨娘来添堵。

贺思平一家人,同贺思平的娘贺老太太,还有贺思平的嫡亲弟弟贺思达一家人住在一起。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家人,看得出许夫人对贺宁馨也是疼到了骨子里。

那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慎重,都不像一般的母亲对女儿,都有些像下属对上司,要小心翼翼地看着对方的脸色过活。

想到自己以前的娘亲,贺宁馨不由有些湿了眼睛,偎在许夫人怀里不肯抬头。

许夫人抱着自己的女儿,如同在做梦一样。

上一次女儿同自己这样亲近,还是她很小很小的时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儿就开始疏远自己了……哟,我来迟了。

刚刚去大侄女屋里,听人说到大嫂屋里来了,我还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原来是真的屋里的人都屏息凝气至此,外面却传来一阵放肆的银铃般的笑声。

贺宁馨感觉到许夫人的身子僵硬了一下。

她抬头看了看许夫人的脸色,低声问道:娘,你不舒服了吗?许夫人低头盯着她,越发抱紧了她,似乎生怕她飞走了一样。

正屋的门帘被两个丫鬟左右打开,一个身穿大红百蝶穿花通袖袄,腰系靛青八幅马面裙的艳妆女子,头梳堆云髻,斜插着一支水晶团花步摇,缓步走进来。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

笑起来露出一口糯米小牙,极为美貌张扬的样子。

贺宁馨先皱了皱眉,想了一会儿,才想起这是她的二婶,二叔贺思达的正室李氏。

李氏是国子监祭酒的嫡女,是贺思平考中状元之后,给自己的亲弟弟订的一门亲事。

国子监祭酒是正四品的官,品级虽不低,却并无实权,李家家底也薄。

李氏生得美貌,可是没有多少嫁妆。

李家跟贺思达结亲,也是看在他的状元哥哥份上。

本来以为是亲兄弟,贺思达应该也不会比贺思平差多少。

可是贺思达考了二十多年,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

如今不过是依附长兄,帮着照看一些大房的产业过活。

当然贺宁馨的记忆里,并没有这些详情。

她只模模糊糊记得,这个李氏,似乎跟贺宁馨以前非常亲密。

至于亲密到什么程度,她就不知道了。

馨儿,二婶来了,你还不快过来?李氏一进正房的门,便站在门口含笑招手道。

贺宁馨脸色平静地往门那边望去,慢慢从许夫人怀里坐起来。

许夫人有些紧张,牢牢地抓着她不想放。

贺宁馨诧异地拍拍许夫人有些紧张的双手,低声道:娘,没事,我不走。

许夫人轻轻松了手,仍然拉紧了她挨着自己坐着。

贺宁馨偏头对着许夫人做了个放心的眼色,才回头对李氏道:二婶来了。

李氏见贺宁馨不同以往见了自己就贴上来欢天喜地的样子,心底有一刹那的忡然变色,面上又赶紧换了笑颜,捏着帕子往上首走过来。

一边走,一边道:馨儿,可是生二婶的气了?二婶昨儿可是担心了一晚上,觉都没有好生睡。

就担心馨儿有个三长两短,可让二婶怎么活啊?贺宁馨坐得笔直,先冲着李氏矜持地笑了笑,道:二婶言重了。

才起身上前几步,冲李氏屈膝行礼道:多谢二婶挂念,侄女如今已是大好了。

李氏这才确信贺宁馨是跟以前不一样了,快步走近她,围着她转了好几圈,才啧啧地道:可见得是大嫂的亲生女儿,这行事的气派,跟大嫂是一模一样。

——就连长相,也差不离。

贺宁馨微笑道:我是娘的女儿,生得跟娘相像有何奇怪?——二婶真是有趣,尽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其实贺宁馨生得并不像许氏,跟贺思平倒是更像一些。

只是贺宁馨现在略微有些胖,所以五官显得不是很灵秀。

若是稍微瘦一些,也是个清丽佳人。

李氏还想再说话,贺宁馨已经不客气地打断她的话,道:二婶,我娘在这里,也没见二婶给我娘见礼啊?许夫人是大嫂,李氏是弟妹。

她见了许氏,应该第一时间请安问好才是。

可是看李氏刚才一番唱念作打,就像许氏根本不存在一样。

许夫人在旁捏着把汗看了半天,当亲耳听见女儿为自己说话,又见她丝毫不在乎人家说她生得像自己,不由百感交集。

——不知从何时起,贺宁馨开始自卑自己的样貌,最不愿意听人说自己生得像许氏,一听人说就哭。

闹了好一阵子,众人才知道她的毛病,也都绝口不提她的长相。

李氏被贺宁馨说得有些脸红,才忙转向坐在一旁的许夫人,屈膝行礼道:见过大嫂。

许夫人微微颔首,若无其事地转了话题,对李氏道:快到吃晚饭的时辰了,你叫厨房多备一些青红萝卜羊肉汤,给老爷和二叔用。

还有牛乳蒸羊羔,是给老太太的。

另外给馨儿、羽儿她们姐妹准备一些海参乌鸡鹿肉羹。

还有元儿,也要多吃一些鹿肉羹。

元儿是许夫人嫡长子贺宁启的儿子,许夫人的嫡长孙,今年才八岁。

李氏忙殷勤地道:是。

大嫂昨儿就吩咐过了,我都让厨房的人备好了。

等大老爷从衙门里回来,就可以摆饭了。

难为你了。

我要带着馨儿去给娘请安去,你自便吧。

许夫人雍容地站起来,挽了贺宁馨的手,往门外走去。

李氏退到一旁,让许夫人和贺宁馨两人出去了。

许夫人和贺宁馨的丫鬟婆子忙跟了上去,往贺老太太住的耕读堂那边去了。

李氏含笑目送她们远去,等这一行人去得远了,李氏的脸才垮下来,目光阴沉地往那边看了一眼,对自己的人恨声道:走我们回去……李氏的大丫鬟回春忙跟上来扶着李氏的左手,一边走,一边试探地问道:二太太,大姑娘那边到底怎么办呢?李氏的丈夫贺思达不是官身,称不得夫人。

贺家上上下下,都叫她二太太。

李氏板着脸寻思了一会儿,凑在回春耳旁说了几句话。

回春会意地点点头,又低声禀告道:聂姨妈那边又上门来借钱了,还说表少爷这几天都没有归家,不知到哪里去了。

——才刚打发她走了。

李氏捏了捏她的手,让她不要在路上多嘴。

——谁知道许夫人在哪里安插有人手?在外面还是谨慎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