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成碧小姐和两可对于我的伟大计划并不十分了解,也根本不清楚我到底要怎么帮助小姐去会情郎,可她们俩还是本着团结一致的愿望听从了我的指挥。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我,谭锦心、两可和小姐谭成碧,三个美女加在一起赛过无数的臭皮匠了。
当然,所有的臭皮匠都必须由我这个诸葛亮来领导!两可,你拿着五两银子,到管家那里去兑换成串的铜钱,然后再到大街上去雇佣五六名衣衫褴褛的叫花子来!听见没有?两可吓得瞪起她的一双大眼,你找叫花子干什么?还雇佣他们?锦心,你真不是快疯了吗?两可至今仍然怀疑我聪明无比的智商,我二话不说、一个脑夯敲在她的额头上:快去,所有问题都憋在心里,不许再问!两可被我用力敲了一下,又被我耳提面命一番,如此这样这样,终于顺从地拿着五两银子走了。
我又回到里屋,对成碧小姐说:小姐,今日午后饭罢,我和你去见老爷,你呢负责夸奖唐氏医馆和唐及,我呢就负责引着老爷出去!到哪里去呀?谭成碧见我说到谭须年,态度十分谨慎,这件事最好不要告诉爹爹,否则——否则——这个小姐,她想歪了,以为我要向谭老爷告密。
我赶紧摇着手道:小姐,你想到哪去了,我主要是想让老爷出去亲自表演一出戏!谭成碧莫名其妙,可既然她有把柄被我攥着,也只能充分地信任我了,于是勉强点头答应了。
我现在还不太清楚知府谭须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所以这小半天我一直呆在成碧小姐的房里,向她探听知府的为人,准备一会见到谭须年的时候能够投其所好,别拍马屁拍到马蹄上去。
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两可就回来了,我问她事情办的怎么样,她哈哈笑起来,说道:给那些叫花子们钱,他们能不高兴吗?都争着抢着要跟我走呢!原来,施舍人钱财还能被人当菩萨!显然,两可从来没有过这种被人高高在上膜拜的快感,我暂且让她高兴会。
跟他们都说了吗?到时候他们会不会去呀?不会演砸了吧?我有些担忧。
你放心吧,这些人平素里都是这样讨钱的,哪里用得着演!好!那我就放心了!虽然我对两可这个人的办事能力不太放心,但我对金钱的诱惑力相当的放心,这件事相信不会出什么差错。
我特意留了两块小姐吃剩下的点心给两可,她三下两下吃完,抹了抹嘴,看我还一直盯着她,不禁有些紧张:锦心,你还有什么事啊?我嘿嘿一笑,道:真是知我者两可也!你怎么知道我还有事要你做?两可霍地站起来,拍着衣襟上的点心渣,说:我就说你平时没这么好心,还给我留两块点心吃,还给我倒水喝,原来是借小姐的东西白使唤人!我不去了,刚才在那群臭烘烘的叫花子里转悠,我都差点吐了!别呀!我得趁热打铁,于是在旁哄她:你忘了,我昨天和回晟药铺的江老板说的什么话了?你说了那么多,我哪知道你指的是哪句话?两可屁股牢牢粘住椅子,一副打死也不起来的架势。
最后,咱们临走的时候,我是不是和江老板说你就是我的联络人?我赶紧提醒两可。
两可费力地想了想,好像是说过!那就对了。
现在,你趁着中午吃饭的空儿迅速到回晟药铺去一趟,去找那个江老板要几味治疗外伤骨痛、瘀肿的草药,让他包个七八包带回来,就这事!听我说是去回晟药铺,两可不那么反对了,只嘟囔着说:午饭都不让我吃!等你回来,我让厨房给你留热的,保准不耽误你胃口。
快去!眼瞅着就到中午了,谭府的下人们开始伺候老爷、少爷、夫人、小姐吃饭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忙,谁也不会注意到两可出门。
我伺候着成碧小姐吃完饭,回屋又略微梳洗,这才随着小姐去见谭须年。
这是我第一次见谭知府,虽不免有些惴惴可因为心里有事,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想着古代的官吏都差不多,喜欢摆架子、训人、显威风,在家里爱当老爷,差不多都一个德性!我紧随在成碧小姐身后进了谭须年的书房,谭老爷察觉有人进门,忙抬头向门口看,见是谭成碧和我,动也没动一下,在右手心里卷成一卷的书也还照旧举在鼻子下面。
成碧,你来找我做什么?谭须年眼皮略微抬高,从书本上移过一双沉闷的眼神。
爹爹,午饭刚过,女儿得知爹爹又在书房苦读,特地送茶水过来!谭成碧很乖巧,将我端着的一壶茶接过去,走到谭须年的书桌对面轻轻放下,随后又问:爹爹今日读的什么书?提到所读书籍,谭须年眼中顿时亮起,指着那本他已读了一半的书籍说:这是孔明先生的《出师表》,每次读来都如览先生之高古遗风啊!能以满腹才学匡扶汉室、三分天下、七出祁山,先生可谓我读书人之楷模!说到这里,谭老爷竟然摇头晃脑地在我和成碧小姐面前朗读起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我听着谭老爷读书,又观他状似十分陶醉的样子,心里想:原来,谭须年是个爱书如命的书呆之人。
不过,说来也不奇怪,古代读书者向来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观。
若是放在现代,你读个二三十年的书出来以后到处碰壁找不到工作再试试,也许就突然发现,咱们古人的时代从这一点来讲还真是优待书生,所以才出了许多如范进那般的人物。
我和小姐都装作听得十分认真。
谭老爷几乎读完了三分之一的《出师表》才忽然顿住,问我:锦心哪,小姐最近都做什么了?我赶紧走上前两步,鞠躬回话:回老爷,小姐每日绣花、抚琴、下棋、看书!很好很好!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家从父嫁人从夫,三从四德是根本,读书也不要读的太杂多!锦心也不知道小姐读的是什么,锦心只管好好伺候小姐!我顺着谭老爷的话回答,不过,锦心觉得刚才老爷念的那些非常动听,锦心听了十分感动!是吗?谭须年听我说这话似是很意外,你也能听懂我读的《出师表》?我赶紧摇头,锦心是听不大懂的,只是觉得老爷读得十分好听,声音铿锵有力的,锦心觉得那文章写得不见得多好,老爷读得却是非常好!谭须年被我这番不露痕迹却明显恭维的话语说的心情大好,遂将手中的书籍放在了桌上,满面含笑地对成碧小姐和我说道:可惜少迁就没有你等这样的耐心,每次读书给他听,他总是不到半柱香就睡着了。
锦绣文章不入他耳,孺子何以成才?老爷不必烦心,少爷定是还没悟到那书中文字的真谛,要不然他会和老爷一样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我又应了一句。
谭老爷更加高兴了,冲着我点头道:锦心这话说得好,说得好啊!我三十一岁进士及第,少迁若肯用功,定能超过我!察言观色这么一会,谭老爷此刻心情大好,我看了看成碧小姐,于是,我们俩开始你唱我和地提起了唐氏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