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澹守在光脑前面,等着看自己这位破记录的室友会发表什么样感言。
她觉得可以学习一下,指不定梦里能用上。
视频的开头,没有任何过渡跟导语,直接就是记者对乘风的发问。
很有三夭风格。
采访时间是4月30日。
记者问:可以看一下你日常训练的行程安排吗?乘风从光脑里给他调出很早之前做好的表格。
我看见这里面其实有不少机动时间。
记者问,所以你平时还有什么日常娱乐吗?一般没有。
偶尔会打打游戏,看看新闻。
乘风抬头挺胸,义正辞严地道,我已经脱离低级趣味了。
她说着点了点头。
记者也嗯了一声。
镜头调转。
采访的休息时间,宿舍前的空场地。
乘风笑嘻嘻地指挥着刚装好飞行系统的小猫头鹰给众人表演。
往左、往右。
小猫头鹰半阖着眼睛在空中旋转。
乘风:升高一米!小猫头鹰努力地往上飞。
漂亮!乘风抬起手道,击掌!鹰鹰冲上前,抬起翅膀朝乘风的手拍了下去。
乘风没控制好力度,一下将自己的朋友呼飞出去,惊得她抽了口冷气。
小猫头鹰坚强地站了起来,飞回到原地,乘风竖起拇指,给了个赞赏的表情,并回头冲记者挑了挑眉,得意地问:怎么样?记者:……能指挥一台智能机器人,就可以获得这样的快乐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只真鹰。
画面切回到正经采访。
右上角的录制时间变成了5月2日。
记者问:你认为自己能保持这么高的胜率,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因为我热爱劳动。
乘风抬起头道:劳动使我快乐。
劳动使我成长。
劳动,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劳动,是野蛮我精神的必经之路。
那平铺直叙的语气,再配上她毫无焦距的眼神,整段话充满了某种令人迷惑的灵魂。
记者沉默了,画面像停止一样持续了七八秒。
弹幕中刷过一成排的……。
乘风怎么回事?还真是机器人?忽然间就信了某种传闻,我就说人类不可能这么强,只有机器人才能拯救手操世界。
不对劲,我怀疑她被魂穿了。
镜头忽然一转,对准了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
溪岸边的野草葱郁,水面的虚影中生长着一丛丛杂乱的草叶。
太阳在阴凉处的溪流里拉出一条光带,明亮处恰好飘着一片不知名树木的叶子,慢慢悠悠地荡着,带着浓郁的春日的气息。
镜头拉远,拍到了沿着小径整齐前行的军校生队伍。
春末的风声里,画面再次缩小,镜头从茫茫人群中找到本次拍摄的目标——肩上扛着锄头,灵活地往崎岖山路上奔跑的乘风。
单从她的脚步就可以看出她此时的愉悦。
午后温度升了起来。
乘风两腿分立,握着锄头在一片缠绕着杂草的荒地上大力开垦。
姿势比别的学生都要标准,干劲也比别的学生要更饱满。
教官坐在田埂边上吹着口哨,宣布道:自己班里的地开不完今天都不准回去!这么轻松的户外劳动都搞不定,你们还有什么能行?太阳逐渐西沉。
乘风大汗淋漓,杵着锄头停住了,皱着眉头望向前方的土地。
后期人员十分贴心地标注出乘风独自开出的荒地,以及别的学生负责翻新的土地。
……以及还剩下三分之一的庞大任务量。
临近傍晚,一片橙红的光色中,隔壁传感专业的单兵陆续扛着家伙返校。
从乘风等人身边走过时,发出几声嘲笑。
手操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也慢一步完成工作,勾肩搭背地回去了。
只有大一的几个班级,学生三三两两坐了满地,已然不想奋斗。
乘风蹲在地上刨小石头。
教官手里端着盒饭,站在田中央,一面吃得香甜,一面试图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鼓舞这帮不事生产且不知反省的小同志。
浑厚低沉的男性嗓音在山林的晚风里不住回荡,带着激昂的情绪和一点点无法掩饰的幸灾乐祸:劳动,使人快乐!劳动,使人成长!我们要热爱劳动…………破案了!你们联大的教官搞精神教育真的是太强大了!!三夭之前放出的那段纪录片是比较正向的,剪辑出来的都是一众学生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画面。
此时看到幕后真正的心酸,网友们忍不住为乘风感到一丝同情。
他们要高呼一句:干得漂亮!画面转了回来,接着先前的采访。
背景中响起联大下课的闹铃,生活区的街道上多出了不少行人,导致视频里的杂音也多了起来。
记者问:最近是不是特别忙呢?要准备每天的比赛,还要保证平时的课业。
是的。
乘风点头,而且快到期末了,我要准备各项科目的考试。
她说着视线往下斜去,语气伴着心情越来越低沉,到最后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学期选的课有点杂,作业特别多。
记者:你的成绩怎么样?专业课应该特别优秀吧?乘风说:还行。
记者:听说你是双专业,专业知识差别还有点大。
所以课业压力怎么样?你一般都平衡两个专业之间的时间投入呢?有侧重点吗?没有没有,我一般都是雨露均沾。
乘风连忙严肃地道,我不会放弃我的任何一门课业!老孔、老罗,我基本没有偏向。
然后乘风的光脑响了。
她顺手点亮屏幕一看。
没人知道她看见了什么,反正她的脸色肉眼可见地白了。
下午,两点到晚上八点,乘风背影孤寂地坐在自习室里补她的历史课论文。
摸了六个小时的鱼后,终于背着书包,垂头丧气地出来了。
网友们觉得自己可能窥见了什么秘密。
真的很难不进行联想。
光色一变。
屏幕中的乘风换了身衣服,录制时间也跳转到5月3日。
记者问:听说你决定把这次的资格赛停在151场是吗?为什么忽然决定不继续打了呢?还有二十几天的比赛时间。
乘风视线有些发虚,看起来注意力不大集中,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做的采访。
她摸了摸脸侧的皮肤,抬起手的时候可以看出手心位置有一片新磨损的伤痕。
她没什么情绪起伏地道:因为已经确保能进预赛了。
记者说:如果你继续打的话,可以创造更高的连胜记录。
你每多赢一场,都是一次新的奇迹。
你不想看看自己能走多远吗?乘风摇头,说了句很有哲理的话:没有尽头,我们都在不断进步,没有必要证明某个时间段能走到的距离。
别人可以超越我,我只需要超越我自己。
记者点头:这说得很好。
记者又问:有很多网友想问,当初在三夭表示自己要进预赛的时候,你就决定好了好拿到150胜吗?这是没有前例的优秀成绩,你的野心从一开始就很大,对自己的实力足够自信吗?不,我当时就是随便说说,没想太多。
乘风顿了顿,继续道,我觉得大家其实都很强。
因为只有实力相当的强者才能互相进步,而我确实进步了很多。
包括分析群里的学长,他们给的资料帮助很大。
记者说:我想他们听见会很开心的。
因为151胜的成绩——我是说你明天确实能赢下来的话——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乘风嗯了声,听起来没什么情绪。
记者问: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乘风迅速后退一步,朝前面鞠了一躬,说:再见。
随即真的扭头走了。
是记者已经习惯了的沉默。
身后的摄像震惊地问:这就没了?记者也迟疑地道:那……那就收工吧?采访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