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包的男人在饭馆门前走来走去, 不时地朝窗子里看,还贴着门去看门缝,行为鬼鬼祟祟的, 袁如珠出声:你干嘛?男人吓了一跳, 立刻转身, 我去, 你吓死我了。
袁如珠:你鬼鬼祟祟的在这里干嘛?什么鬼鬼祟祟的,你别冤枉人啊,男人顿时瞪大眼睛,我只是看看里面有没有人!袁如珠狐疑地打量他。
我是来吃饭的!闻言袁如珠清清嗓子, 说:饭馆今天不营业, 她指指大门边上挂着的牌子, 上面写了正在休息中。
男人瞥瞥门上边上挂着的牌子, 有些恹恹道:看到了……我大老远来的,就是想来看看这家饭馆到底怎么样, 结果人家端午假期不营业。
我从广东过来的,老远了, 这么远过来,我不想白跑一趟啊,所以就想着看看里面有没有人,老板在不在, 如果老板在的话, 我就想着老板能不能看在我这么大老远跑过来的情况下,给我做点吃的,让我尝尝老板的手艺……依稀能听得出来男人带着广东那边的口音。
袁如珠嗯了一声, 没办法, 端午假期不营业, 你只能假期过后再来了。
男人闷声道:假期过后要上班,哪有时间过来。
他烦躁地薅薅头发。
他关注了小吴有话说这个博主,前几天小吴有话说给粉丝们安利了如珠饭馆,把这家饭馆夸的天上地下绝无仅有。
他见小吴有话说这么卖力这么夸张地安利这家饭馆,吃货十级的他一时来了兴趣。
所以端午节放假,他立马赶过来。
没成想,端午假期这家饭馆居然不营业!白跑一趟的他别提有多郁闷了。
见他耷拉着肩膀,一副郁闷不已的蔫吧样子,袁如珠的目光扫向小秋手里的粽子。
出来采草药的时候,小秋把粽子当零嘴,带了几个出来。
她从小秋的小背篓里拿出两个粽子,递给男人:刚才误会你了,不好意思,粽子送你吃,祝你端午安康。
男人蔫蔫地挥手拒绝,不用了,谢谢。
你不是说想尝尝老板的手艺吗?男人愣了一下,这粽子是老板做的?对。
真的啊?我骗你干什么。
男人想起小吴有话说之前说过如珠饭馆在卖粽子,他以为这粽子是袁如珠在饭馆里买的,他嘿嘿一笑,那谢谢了啊谢谢了。
他双手接过粽子。
袁如珠颔颔首,带着小夏小秋离去。
男人正要剥开粽子,忽然警惕地望了一望袁如珠的背影。
陌生人的东西不能随便吃。
他这么帅气一小伙子,万一被……他正犹疑着,注意到袁如珠身边的小孩剥开了粽子,好像在吃粽子。
小孩都吃了粽子……所以这粽子应该没什么问题……吧?那胖姑娘好像也不像坏人。
他是不是把人想得太坏了?他犹犹豫豫地剥开粽子,粽叶一剥开,浓浓的糯香便冲击到了鼻尖,他微微讶异。
好香。
油亮亮的粽米呈五颜六色的斑斓色彩,每一粒都十分饱满晶莹,晶莹饱满地纠缠在一起,仿佛在保护着里面的馅儿,不让人窥探似的。
然而即便是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不容忽视的馅香还是漏了些出来,浓浓的腊肉香味勾住鼻子,男人猛地一吸气,他没忍住,咬了一口粽子。
糯糯的粽米微微弹牙,咸咸的,很入味,每一粒都带着浅浅的腊肉香味,吃起来极其香润可口。
粽米被牙齿层层破开,被保护得严严实实的腊肉馅入口。
腊肉上的肥油化进了粽米里,只剩下香咸的瘦肉。
肉里带着独特而迷人的烟熏风味,整个腊肉馅吃起来香而不腻,瘦而不柴,腊香扑鼻,熏香满口。
这腊肉腌得太好吃了!他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腊肉!极致美味的腊肉与蒸得香糯的粽米相结合,结合出来的腊肉粽,美味非凡!男人呼出一口气,双目亮得似如灯泡,三两口吃完粽子,他又剥开另一个粽子。
另一个粽子一剥开,甜甜糯糯的香味便铺天盖地地涌了出来。
香软的粽米包裹着微微流汁的蜜枣,在牙齿底下跳跃,跳跃出隐隐的粽叶清香,男人嘶了一声,腮帮子里挤满粽子,好……好吃……很快吃掉最后一口粽子,他将粽叶上残留的粽米舔掉,而后咂嘴。
意犹未尽,完全没吃够。
随即他看了一眼大门紧闭的如珠饭馆。
小吴有话说所言非虚,这家小饭馆的确很好吃。
一个简简单单的粽子都做的这么好吃,其他菜肯定更好吃!他舔嘴,不停回味方才的极致美味。
袁如珠和小秋小夏回到家,马不停蹄烧火煎药草,所有药草煎水煮水,与水合并,沐浴用的兰汤便做好了。
小秋泡在大水盆里,小手较着水,香香!吴桂芳给她擦洗着,说:别把水浇我身上了。
小秋咯咯笑,长长卷卷的睫毛上盈着水珠,妈妈,我还想吃咸蛋黄焖茶树菇。
吴桂芳抹掉小秋脸上的水,说:今天没有了,明天你姐姐再给你做。
喔……洗浴房里,袁如珠泡着兰汤,听到小秋脆生生的童音,她抬抬眉,然后垂下眼帘。
她用手拨动了一下冒着热气的兰汤。
自己熬煮的兰汤有些粗糙,比不上她在古代用的兰汤。
她拨动着热腾腾的水面,继而捏了一下腰上的肉。
现在她已经瘦到了138斤,虽然还是有些胖,但比最开始要瘦了很多。
体重再减减,减到100-120的体重就OK。
她吐出一口气,脸埋进热水里。
泡完澡出来,夏日晚风扑到身上,缓缓吹走毛巾没擦干净的水痕,袁如珠伸展四肢,舒服……小秋凑过来,伸手要抱。
袁如珠抱起她,她把肉嘟嘟的脸贴到袁如珠的脖子里,像小动物一样嗅了嗅,香香!小秋也香香。
吴桂芳走过来,要不要给嘟嘟和小白也泡泡那啥兰汤?袁如珠顿了一下,倒是把它们给忘了,泡一泡吧,稍微泡一下,意思意思就行。
小白泡在水盆里,一如既往地乖巧,嘟嘟在水盆里抓来抓去,甩了袁如珠一身的水,泡了几分钟,袁如珠把它们抱出来,擦水,还用吹风机给吹吹了毛。
吹干了毛,嘟嘟甩甩雪白蓬松的毛,小白也甩了甩毛,然后爬进狗窝里。
因为它俩很粘袁如珠,所以晚上它们的狗窝放在袁如珠的房间里,夜晚它们在袁如珠的房间睡觉。
等到了白天,狗窝会搬到堂屋里。
袁如珠见它俩爬进了狗窝,她打开空调,凉幽幽的空气溢到狗窝边上,嘟嘟和小白逐渐睡去。
翌日一大早,全家人吃过早饭,去往清河镇。
袁如珠靠着车窗,说:以后有时间了我们去城里玩。
清河城离清河村有四个多小时的路程,路程太远,来回都要七八个小时,而且这两天清河城特别热,城里发布了高温预警,所以原本端午节打算去城里玩的袁如珠歇了心思,最后决定就去镇里玩。
小夏小秋还没去过城里,小秋问:城里比镇里还好玩吗?嗯,清河城比清河镇大多了,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地方。
虽然清河镇是一个有几十万人口的繁华大镇,但终究还是不及大城市的。
哇!我们什么时候去城里玩呀!袁如珠摸摸小秋的脑袋,等……等小夏放暑假了,我们去城里多玩几天。
哥哥,你什么时候放暑假呀!小秋眼巴巴地问小夏。
小夏数着日子,说:还有十二天!小学七月十一号放暑假。
那快了!小秋咧嘴,露出白白的小米牙。
端午假期,清河镇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人,街道上人挤人,几乎没有空隙。
长街十里,飘满艾香粽香,袁如珠抱着小秋,从攒动的人群里走出来,前面在赛龙舟,我们去看看。
清河,贯穿整个清河城、清河镇、清河村的长河,拥有悠久的历史,是清河本地的母亲河。
此时,波光粼粼的河里,龙舟在鼓声和人群的呼喊加油声里快速滑行。
小夏小秋激动地鼓掌,扯着嗓子跟着喊:加油!加油!看完赛龙舟,已经快到十二点,袁如珠摸摸有些饥饿的肚子,我们去吃饭吧。
原本吴桂芳和李长贵是打算去找一个小馆子吃饭,然而袁如珠不容置喙道:吃什么小馆子,我们去大饭店吃饭,镇上最大的那个饭店。
吴桂芳愣了一下,那家饭店很贵,听人说,一顿饭得花上千块呢。
咱吃得起的,走吧,我们去见识见识镇上最大的饭店。
打滴来到目的地,下车后,袁如珠抬首,目光投向前方宽阔气派的大饭店:金樽饭店。
走进饭店时,吴桂芳和李长贵有些怯步,这样金碧辉煌的大饭店他们从来没想过有机会进来。
进来啊。
袁如珠回头向他们招手。
吴桂芳和李长贵立刻整理好情绪,跟上袁如珠。
穿着修身制服的服务员笑出标准的八颗牙齿,欢迎光临,请问有预约吗?袁如珠摇头。
服务员微笑:请到这边来。
服务员领着他们去了一处空桌,入座后,吴桂芳和李长贵看了看脚下的嵌花地板,又看了看墙壁周围华丽耀眼的壁灯。
最后视线落在桌子上放着的瓷瓶上,天青色的瓷花瓶里,栀子花柔美地绽放着,花香浅浅,在空气里缓慢漂浮。
夫妻对望一眼,不约而同咋舌。
和这家饭店比起来,自家的小饭馆实在是过于破烂简陋了……袁如珠浏览着菜单,你们要吃点什么?李长贵立刻道:啥都行,珠珠你点吧。
吴桂芳扫视菜单,发现这家饭店的蛋炒饭只卖二十八,比自家饭馆的蛋炒饭要便宜两块,但其他菜就比自己饭馆贵了。
小秋用小胖手捧着双下巴,姐姐,我想吃咸蛋黄焖茶树菇。
好,那就点一个咸蛋黄焖茶树菇。
袁如珠点了咸蛋黄焖茶树菇,酱烧琵琶鸭,淮杞炖甲鱼,白灼游水虾,香醇牛排骨,蜜汁扒圆蹄,金腿云吞鸡,琥珀炖银耳,糯米蒸花蟹,脆皮乳鸽皇,翅汤娃娃菜,川味香辣鳝,碧绿花枝片,时令果盘,以及蛋炒饭。
吴桂芳呐呐出声:这么多……吃得完吗?吃不完打包,我主要想尝尝味道怎么样。
袁如珠托腮。
吴桂芳咽咽嗓子,这一顿饭下来,差不多得要两三千。
因为是端午假期,饭店免费赠送粽子,服务员先把粽子端了上来。
剥开粽叶,小秋啃了一口粽子,她蹙蹙眉心,奶声奶气道:没有姐姐包的粽子好吃。
袁如珠食指抵在唇间,嘘。
小秋立刻捂嘴,大抵是被袁如珠的手艺养刁了嘴,她鼓着腮帮,有些嫌弃手里没吃完的粽子。
吴桂芳和李长贵吃着粽子,也微微摇头。
这粽子不如珠珠做的粽子十分之一好吃。
菜陆续端上来,小秋第一时间去吃咸蛋黄焖茶树菇,吃过之后,她的眉毛又团了起来,咸蛋黄焖茶树菇还是没有姐姐做的好吃。
您好,这是您几位点的荷香糯米蒸花蟹。
服务员将糯米蒸花蟹端上来。
蒸屉里,红红的螃蟹之间散落着翠绿的葱段,螃蟹底下,垫着香喷喷的糯米,糯米下面铺着荷叶。
糯米的香气,螃蟹的鲜味,滴滴点点的荷叶香扑鼻而来,小秋哇了一声,妈妈,我要吃螃蟹!吴桂芳给她夹起一块螃蟹。
螃蟹下面黏着糯米,蟹肉吃进去的时候,同时也将糯米吃了进去,糯米里似乎有甜甜的腊肠和醇醇的香菇,腊肠和香菇和蟹肉一起被碾碎在牙齿底下。
小秋瞳仁亮亮的,好吃好吃!袁如珠尝了一口荷香糯米蒸花蟹,点评道:很不错。
小秋忽然凑近,低声道:姐姐,你做的螃蟹是不是比这个还要好吃?袁如珠的食指拇指并拢,音量极低,可能……会好吃一点点。
那你回去做给小秋吃好吗!可以。
小秋兴高采烈。
这时候,突然有一道男声旁插过来。
袁老板?袁如珠寻声望去,认出站在前方的两人,她礼貌性地向他们颔首。
这两人就是之前问她要不要做私人厨师的那两位食客。
王峻笑道:这么巧,袁老板也在这里吃饭?接着他又唉了一声,本来端午节打算去你家饭馆吃饭的,可是你家饭馆端午不营业。
他身侧的费金捏捏下巴,说:袁老板,你还看得上这里的味道?你的手艺不比这家饭店的厨子好多了。
没有没有,这家饭店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袁老板谦虚了,这家饭馆远远不及你家饭馆好吃,整个清河镇都没有比你家饭馆还好吃的饭店了。
这时突然又有人插声,你们说的哪家饭馆,比金樽还好吃?费金看向说话的女人,说:如珠饭馆,他指指袁如珠,她家的饭馆。
女人挑挑眉,没听说过这家饭馆,是不在清河镇吗?如果比金樽还好吃的话,在清河镇应该很有名的吧?在清河村。
女人一愣,清河……村?对。
女人有些狐疑。
她怀疑费金是在逗她玩。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清河村……是一个贫困村吧?说来也是神奇,清河城是一线城市,清河镇也是比较繁华的一线大镇,而清河村却是一线贫困村,大抵是因为清河村十分偏远,地势差,资源匮乏,所以才怎么发展也发展不起来吧。
就这么一个贫困村里的饭馆,居然比得过金樽饭店?开什么玩笑。
女人叫金琳,是金樽饭店老板的妻子,方才无意间听到费金说镇上没有哪一家饭店比得过这胖女孩开的饭馆,她顿时生出危机感,于是立刻上前询问。
她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有可能和金樽饭店成为竞争对手的饭店。
当听到费金说那家饭馆开在贫困村清河村的时候,她嘴角抽搐,危机感顿时消散得一干二净。
一个穷乡僻壤的饭馆?怎么可能比得上金樽?实在是不足为惧。
嘴角漾开得体的笑容,她说:如珠饭馆?有时间了去尝尝。
礼貌性地点了点头之后,她转身离去。
径直去往后厨,金富华见她来了,说:怎么到店里来了?不是和你朋友去逛街了吗?过来看看。
金琳看着金富华炒菜,忽然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老公,你觉得清河镇还有比你厨艺更好的吗?金富华抬首,怎么?刚才听到有人说,我们这里有一家饭馆比我们家还好吃。
金富华立刻正色,哪一家饭馆?如珠饭馆。
如珠饭馆?镇上新开的饭馆?不是,是清河村的一家饭馆。
金富华有片刻的顿滞,你是说……清河村?对。
金富华破有自信地摇摇头,比我们饭店还好吃?无稽之谈。
只是下一秒,他凝了神色,不过也不一定。
金琳嗯了一声,我也是这么想的。
原本她觉得如珠饭馆不可能比得过自家饭店,但凡事都并非绝对,她又不是蠢笨之人,蠢笨到对自家饭店有盲目的自信。
谁说小山村的饭馆就一定比不上自家饭店?金富华沉吟,既然都有人那么说了……我想我们应该找个时间去一探究竟,去看看那家饭馆到底如何。
饭馆即便是在清河村,那也是他们的竞争对手。
他们应该去了解了解。
金琳点头。
吃完饭后,袁如珠他们继续逛街。
街上有卖宠物小铃铛的,袁如珠心血来潮,买下几个小铃铛,回去给嘟嘟小白带着。
我也要!小秋伸手。
袁如珠给了她一个小铃铛。
回家之前,袁如珠去市场买了花蟹。
抵达家时,天上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
端午的雨水又叫龙舟水,龙舟水辟邪去晦气。
吴桂芳用盆接了些雨水,准备用这些雨水煮兰汤。
沐浴过兰汤,袁如珠早早入睡,次日清晨,天上还在下小雨。
她推开窗户,伸手去接冰冰凉凉的雨。
雨中的村庄,空气是潮湿的,潮湿里有泥土和花草树木的香气,很是清新好闻。
她闻了闻清新的空气,进入灶屋。
经过一夜的浸泡,糯米已经泡好。
袁如珠把糯米里的水沥出来,然后拍蒜。
她把蒜末放油锅里炒了炒,加盐加白糖,再调入些许咖喱。
蒜末被咖喱染的金黄金黄,袁如珠翻炒几下,蒜蓉酱便做好了。
她把蒜蓉酱放到一边备用。
取出蒸笼屉子,她将荷叶平铺到屉子里,把泡好的糯米均匀地铺到荷叶上。
烧大火,蒸糯米。
大概蒸到二十分钟的时候,袁如珠掀开蒸笼盖子,在蒸了二十分钟的糯米里浇入一碗开水。
吴桂芳好奇道:倒开水干啥?她没见过蒸糯米蒸到一半往里面倒开水的。
袁如珠抬起下巴,说:就是为了让糯米更好地吸收水分,专业的说法就是吃浆,这样蒸出来的糯米口感会更好。
吴桂芳若有所悟,学到了。
浇过开水的糯米再蒸十分钟。
蒸好后放一旁备用。
螃蟹吴桂芳已经处理好了,螃蟹被她切成了四块,去除了腮、嘴以及蟹腿上的尖刺等等部分。
袁如珠热油锅,炒香腊肠丁和香菇丁,香菇和腊肠的香味一挥发出来,她立即将之前炒好的蒜蓉酱炒进锅里。
金黄的蒜蓉酱把香菇和腊肠都染成了金黄色。
甜甜的腊肠香味和香菇的菇香以及蒜蓉的蒜香喷涌出来之时,她把带着荷叶香气的糯米饭炒进锅里。
因为等会儿螃蟹里要蒜蓉酱,所以袁如珠没在糯米饭里放盐,只撒了少许酱油。
酱油入了糯米饭里之后,再加入少许白糖调味,最后翻炒几下出锅。
重新取蒸屉,重新垫上荷叶,炒好的糯米饭铺进荷叶上。
再把拌过盐和蒜蓉酱的螃蟹铺到糯米饭上。
蟹壳咋也要放上去蒸?见袁如珠把蟹壳也放到蒸屉里,吴桂芳连忙问。
袁如珠回她:蟹壳蒸了之后红红的很好看,红红火火嘛。
原来为了荷香糯米蒸花蟹的卖相更好看。
吴桂芳失笑。
珠珠在做菜这一方面很是讲究,她做菜,色香味美必须俱全,一样都缺不得。
荷叶铺好,糯米铺好,螃蟹铺好,蒸笼上大火蒸。
十五分钟过去,袁如珠揭开盖子。
哗啦哗啦,热腾腾的白雾从蒸屉里冲出来。
荷叶的清香,糯米的糯香,螃蟹的蟹鲜,香肠的甜味,香菇的醇味,蒜蓉的蒜香全部涌了出来。
袁如珠吸气,好香。
她挥挥手,热雾散去,荷香糯米蒸花蟹露出庐山真面目。
红红的螃蟹抹了蒜蓉酱,金黄中透着红色,亮眼又喜庆,螃蟹下面垫着剔透饱满的糯米,糯米下面翠绿的荷叶若隐若现。
斑斓的色彩,鲜艳的色泽,丰富的香味,整个荷香糯米蒸花蟹,给人一种活色生香的视觉冲击感。
袁如珠吸吸气,将切好的葱段撒上去,活色生香的荷香糯米蒸花蟹,又多了一道鲜绿的色彩,更加活色生香。
小夏小秋已经馋地迈不动腿,小秋擦着口水,奶声奶气,比、比昨天吃的还要香!她伸出小胖手,恨不得立即用手去抓。
荷香糯米蒸花蟹一端上桌,一家人纷纷动筷。
金黄中透着红色的蟹块入口,首先感受到的是浓郁蒜香。
用油炒过的蒜末加过咖喱之后,吃起来润润绵绵,香浓可口。
蒜蓉包裹着的糯米糯而不耙,带着微微的甜意,是糯米本身的清甜,是腊肠的甜,是白糖的甜,是三种甜味融合出来的清口的甜。
微微的甜意里透着香菇的醇味,还在感受香菇的醇味之时,一股喷涌而出的蟹香宛若龙卷风,席卷而来。
浓烈鲜美的蟹香,带着绵绵的蟹肉抵住牙齿,蟹肉鲜而不肥,甘而不腻,每一处肌理都透着荷叶香、糯米香以及蒜香,丰富多层次的口感瞬间侵占味蕾,瞬间折服味蕾。
小夏小秋吃得嗷嗷叫起来。
吴桂芳和李长贵也吃得红光满面,连连赞叹,好似尝到了人间至味般。
袁如珠见他们吃得开心,她莞尔,接着脚边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
嘟嘟和小白仰着毛绒绒的狗头,脖子上的小铃铛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它们直勾勾地盯着她嘴边的螃蟹,尾巴摇得更厉害,铃铛也响得更厉害。
螃蟹里含有的过敏物质太多,袁如珠不敢给它们吃,只得狠心挥挥手,去吃狗粮。
一向乖巧听话的小白也不听使唤了,仍然直勾勾地盯着荷香糯米蒸螃蟹,圆溜溜的眼珠子动都不动一下。
袁如珠看了看它们脖子上的小铃铛。
然后给它们解了下来。
小铃铛还是不能经常戴着,不然会影响狗狗的听力,偶尔戴着玩玩即可。
解下铃铛后,她不再管它们,她继续吃螃蟹。
秋天才是吃花蟹最好的季节,六月份的花蟹口感还是差了些。
嚼着螃蟹肉,袁如珠说道:等秋天到了,我们用秋天的花蟹做荷香糯米蒸花蟹,会更好吃的。
彼时,清河镇的一处酒店里,男人点着订票软件,陷入极度的挣扎之中。
要不要回广东?他抓抓后脑勺,犹豫得头都快炸了。
男人是之前去如珠饭馆的那个广东人,今天是端午节最后一天假期,明天就要上班了,他本应该今晚就坐车回广东。
但他迟迟下不了决心回广东。
明天如珠饭馆就营业了,他明天就可以去饭馆吃饭!回味着那天吃的粽子,嘴里不禁分泌出口水,他吸溜了一下口水。
回去吧……可是明天饭馆就营业了啊。
不回去吧……可是明天要上班啊。
犹豫挣扎许久,最终他还是没扛住美食的诱惑,决定明天请一天假,去如珠饭馆吃了饭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