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2025-03-22 07:05:35

桂芳, 你干啥呢,叫你半天都不应。

李长贵拍拍吴桂芳的肩膀。

吴桂芳立刻遮住手机屏幕,没干啥。

她收起手机, 继续喝奶茶。

再逛了会儿街, 一家人前往面馆吃面。

此时正是饭点, 面馆里人声鼎沸。

选了一处靠窗的空桌, 袁如珠拿起菜单,她扫视着菜单,我要一份阳春面,你们要吃什么?吴桂芳也点了一份阳春面, 李长贵点了一份鸡丝面, 小夏小秋点的菠菜鸡蛋面。

他们点的都是比较清淡的面。

很快面条一一端上来。

袁如珠观察了一下面前的阳春面。

翠绿的娃娃菜和葱花坠在雪白的面条之间, 汤里似乎没有一丝油花, 瞧着十分清淡。

阳春面虽然瞧着很清淡,甚至是有些寡淡的样子, 但其实它的汤料很讲究。

面汤是熬了很多天的鸡汤,浓缩的鸡汤与清水熬成的面汤, 味道很是鲜美爽口。

袁如珠吃了口面,点点头,这家面馆的面做得还行,汤清味鲜, 很是可口。

她转过脸, 视线落在李长贵手里的鸡丝面上。

老汤底煮出来的鸡丝面,香气醇厚,仿佛没有丝毫的油腻感。

袁如珠问:鸡丝面和菠菜鸡蛋面味道怎么样?李长贵唆完一口面, 说:挺好吃的。

小夏小秋偷偷凑过来, 低声说:没有姐姐煮的鸡蛋面好吃, 姐姐煮的鸡蛋面好吃多啦。

袁如珠笑了笑,继续吃面。

游玩得饥肠辘辘时,一碗热汤面下肚,十分熨贴惬意。

吃完面,袁如珠带着吴桂芳他们去KTV唱歌。

第一次来KTV唱歌,吴桂芳和李长贵有些放不开,还有些不好意思。

李长贵赧然,我就不唱了,你们唱,你们唱。

小夏拿起话筒,姐姐!我要唱孤勇者!袁如珠扶额,这首歌都多久了,小夏还没听腻,她帮他点了孤勇者。

小秋也跟着小夏一起唱。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贵的模样……脆生生的童音在房间里萦绕,小夏小秋唱的有些破音,袁如珠忍俊不禁,录下他们唱的歌。

珠珠,你不唱吗?让他们唱吧,袁如珠看向李长贵,幺姨爹,你也唱啊。

说着她去点了一首李长贵经常听的歌。

很快孤勇者唱完,切到了下一首歌:我的祖国。

几十年前的老歌。

幺姨爹,这首歌是你的,快唱吧。

袁如珠笑吟吟地将话筒递给李长贵。

李长贵有些脸红,我就不唱了,你、唱吧。

可是这首歌是给你点的,我不会唱呀。

李长贵拿着话筒,那好吧,我来唱。

他咳嗽几声,清清嗓子,红着脸开始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低沉浑厚的声音先是婉转悠扬,后是气势磅礴,唱出了年代感,正如这首歌特殊的年代感一样,唱出了英雄儿女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若万里长江,奔流不息。

袁如珠愣住了。

她从未想过,幺姨爹唱歌竟然这么好听。

难怪小夏唱歌也很好听,原来是遗传的幺姨爹。

小夏小秋也愣愣的,瞪大眼睛看着李长贵。

只有吴桂芳一脸淡然,她早就知道李长贵唱歌很好听。

当年她就是因为李长贵这副好嗓子,才相中他的。

李长贵是清河村人,吴桂芳是另一个村子的人,十几岁时,两人都在清河镇上打工。

他在工地搬砖,她在厂里当工人。

她打工的工厂和他打工的工地离得很近,无意间听到他在工地唱歌之后,她注意到了他。

那样意气风发的歌声,让她着迷。

他也注意到了她。

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了眼。

生小夏的时候,她大出血,自此身体就变差了。

身体变差,她实在受不了厂里白班夜班轮换的高强度工作,李长贵就让她回家,不让她打工了。

她就回了家,在家里带小孩,李长贵在外面挣钱。

就这样苦了几年,没想到她又意外怀孕。

小秋出生后,李长贵也回了老家,一边在家里照顾她和孩子,一边种地。

这些年日子过得苦,岁月磨平了他所有棱角,长日里为生计奔波,他再也没唱出过那样意气风发的歌声。

吴桂芳心中酸楚,眼眶发热起来。

她仿佛又看见了当年那个光着膀子在工地里搬砖的男人,意气风发地唱着歌的男人。

她凝视着他,温热的液体从眼角淌落下来。

随后她看向呆愣着的袁如珠。

多亏了珠珠,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他们不用再为生计发愁。

她笑着擦擦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