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2025-03-22 07:05:35

到了九点打烊时间, 外面还有客人在排队。

吴桂芳说:外面还有很多客人,咋办?袁如珠捏捏泛酸的手腕,再等一会儿再打烊吧。

饭馆正常情况下是晚上九点打烊, 但因为客人实在是太多, 饭馆就多营业了一会儿, 直到十点半才不接单了。

打烊了?可是我还没吃到饭啊……我都排了这么久了……反正都已经多营业一个多小时了, 就不能再多营业一会儿吗……淦!没吃到饭的食客们唉声叹气,怨气冲天。

李长贵和吴桂芳一脸抱歉,真的不好意思,已经太晚了, 确实该打烊了, 明天你们再来……食客们纷纷散去, 饭馆里安静下来, 吴桂芳和李长贵还有小夏快速收拾碗筷,擦桌拖地。

袁如珠端着夜宵出来, 快来吃夜宵。

今天都累着了吧?她递给小夏一碗炒面。

小夏擦擦汗,说:我不累!袁如珠递给他一张纸擦汗。

转过头时, 她注意到幺姨在锤肩膀。

幺姨原本身体就不太好,不能过度劳累,今天怕是累坏了。

袁如珠走过去,给她捏肩, 幺姨幺姨爹, 以后店里肯定会越来越忙,越来越累,所以我打算重新招几个服务员, 你们就歇着吧, 不用来店里帮忙了。

吴桂芳和李长贵愣了一下, 异口同声:那咋能行。

又不是没钱请服务员,我不想你们太劳累。

李长贵连忙道:这有啥累的,比种地轻松多了。

吴桂芳附和:就是。

再说,我们再累哪有你累?我们当服务员的好歹能抽空歇息歇息,你这一天下来忙的几乎都没空喝水……我还年轻嘛,袁如珠握住吴桂芳的手,幺姨你身体本来就不怎么好,不能过度劳累的,你还是歇着,以后不用来饭馆帮忙了。

那我也不能啥也不干哪。

本来就占了珠珠很大的便宜了,现在还啥也不干,那咋能行啊。

李长贵也道:就是,我们也不能啥也不干啊。

闻言袁如珠略一思忖。

她看了看李长贵和吴桂芳。

如果真不让他们帮忙做事,他们肯定会很过意不去。

这样吧,幺姨幺姨爹,你们就帮忙收银怎么样?收银很轻松。

以前吴桂芳和李长贵他们又要收银,又要点餐出餐,现在只让他们收银,会轻松很多。

李长贵:可是收银也不需要两个人,这样吧,桂芳来收银,我还是做服务员。

袁如珠想了想,行,暂时就先这样。

快速吃完炒面,快速回家洗漱入睡,很快天边吐出鱼肚白,新的一天又到来了。

袁如珠推开窗户,天空万里无云,一片晴朗,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去晨练时,发现路边上有人在采花,她的目光送过去,认出采花的人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刘奶奶。

袁如珠打了声招呼,刘奶奶。

刘奶奶转过身,她微微佝偻着腰,苍老发皱的脸上刻满了贫苦的痕迹,桂芳外甥女。

您这是……我采一些花回去做花环,准备在你们饭馆那里卖花环。

袁如珠微笑:卖花环啊,挺好的,提前祝您生意兴隆。

她挥挥手,继续跑步。

此时如珠饭馆门前。

排在队伍前面的食客道:昨天没吃到饭,今天我特意很早赶来的,今天总算能吃到了。

恐怕以后来吃饭都要早点来,不然排不到位子……食客突然忧愁起来,等以后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了,要排到位子可就更难了喽。

唉……食客陆陆续续前来,饭馆门前的队伍逐渐拉长。

刘奶奶搬着小桌子和小凳子慢吞吞地来到饭馆边上。

刘奶奶!小虎见刘奶奶来了,立刻跑过去帮她搬桌子凳子。

桌子凳子摆好,刘奶奶从袋子里取出今晨才摘下来的花,摆到桌子上,然后拿出铁丝,开始将花瓣一半一半缠绕在铁丝上。

不一会儿,便编出了一个茉莉花环。

小虎立刻掏出两块钱,刘奶奶,我要两个花环。

刘奶奶没要他的钱,送两个给小虎。

不行。

小虎直接把钱塞进她手里,拿起花环就戴到手腕上,真好看!然后蹦蹦跳跳回到摊位上。

爷爷你看!正往冰.粉里加葡萄干的李爷爷笑得和蔼,好看。

接着他转向刘奶奶,花环编的好看,肯定有很多人喜欢。

刘奶奶说:能卖多少是多多少吧,反正也没啥成本。

说完她继续编花环。

编花环的同时,她不时地瞅向越排越长的队伍,面上不显,心里到底是有些忐忑和期待的。

袁如珠和吴桂芳他们来了饭馆。

注意到在李爷爷旁边摆摊的刘奶奶,袁如珠走过去,视线扫过摆着的花环,真漂亮,多少钱一个呀?一块钱一个。

袁如珠掏了掏荷包,身上没带现金,她问吴桂芳:幺姨,身上有现金吗?吴桂芳立刻拿出钱来。

刘奶奶我要五个花环。

刘奶奶没接钱,不要钱,我送你五个。

哪能不给钱呢。

袁如珠把钱放到桌上,挑了一个缠着茉莉的花环,幺姨幺姨爹,小夏小秋你们自己来选花环。

她将茉莉花环戴到手腕上,转转手腕,旁边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妈妈,我也要那个戴在手上的花花!穿着裙子的小女孩跑过来,妈妈!我要这个!小女孩的妈妈快步走近,这个怎么卖的?一块钱一个。

很便宜。

小女孩的妈妈没有犹豫,那买一个吧。

刘奶奶笑得牙不见眼,要啥花?我现在就给你编。

我要这个花花!小女孩指向小菊花。

刘奶奶立刻给她编小菊花花环。

见刘奶奶熟练利索地编着花环,眼角堆满了笑,袁如珠微微扬唇,她摸了一下手腕上的茉莉花环,随之打开门进入饭馆。

进了饭馆后,她取下花环,穿上厨衣,戴上帽子,开始为饭馆的营业做准备。

今天又是格外忙碌的一天,比昨天还忙,快到晚上九点,袁如珠两条胳膊酸得有些僵硬了。

吴桂芳来取餐,珠珠,快打烊了,人还有很多,要跟昨天一样延长打烊时间吗?不,到点准时打烊。

行。

九点钟一到,饭馆不再接单,食客们立刻出声:昨天不是十点多钟才打烊吗?对呀,怎么今天九点就打烊了,我还没吃饭呢!吴桂芳道:饭馆正常时间就是九点钟打烊,昨天多营业了一个多小时。

那今天为啥不能多营业一个小时?小夏端着盘子过来,插声:姐姐今天太累啦!不能再像昨天那样多营业一个多小时!食客:这……算了,明天还是早点来吧……吴桂芳有点尴尬道:那个……明天是周末,饭馆不营业。

食客:……他有些崩溃:还得等到下周?天哪,老板,我等不了啊,我现在就想吃你家的一碗香!没办法,珠珠今天太累了……食客哭兮兮地走了。

吴桂芳扫视一眼店里还没吃完饭的食客,转身开始收拾空桌。

后厨里,袁如珠把最后一单的炒饭炒完,她甩甩手,咕噜咕噜灌了几口水。

继而开始做夜宵。

她把切好的肉末放锅里,无油煸炒。

肉末逐渐被榨出油脂,白色的油泡泡滋滋滋地沸腾出来。

待油出够了,蒜末,豆瓣酱和辣椒面通通下进肉末里。

肉末被染成红色,稀里哗啦地冒着肉香,这时候,袁如珠在锅里加水。

水烧开了,她把沥干水分的豆花下入锅内,用生抽鸡精和些许的盐调味,开大火烧。

大约两分钟过去,锅里冒大泡泡了,她拿起勺子,把锅里的豆花压碎压烂。

豆花儿变得细细碎碎,肉香、蒜香、辣香,齐齐渗透入味。

烧制片刻,豆花便可以出锅了。

出锅前,她给豆花勾了一层水晶晶的薄芡。

撒上花椒面,放入切碎的木姜菜。

翠绿的木浆菜入了亮亮的豆花里,红绿相间,油润发亮,很是赏心悦目。

站在袁如珠旁边的李丽说:不愧是老板啊,做的鸡哈豆花真香!看起来就很好吃!她吞着口水,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吃到袁如珠做的鸡哈豆花了。

鸡哈豆花,和鱼香肉丝一样,菜名取得很有迷惑性,鸡哈豆花里并没有鸡,就像鱼香肉丝里没有鱼一样。

为什么没有鸡,却叫鸡哈豆花呢,是因为发明这道菜的厨师一开始准备用豆花做菜,但他的鸡不小心踢翻了盘子里的豆腐,还把豆花给踩碎了,厨师为了不浪费,把踩碎的豆花洗净再用,剩下的豆花也给弄碎了一起烧制,却不曾想,弄碎的豆花更加入味,烧出来的成品更好吃,所以豆花就多了这样一个做法,由于豆花是鸡踩碎的,所以鸡哈豆花里有一个鸡字,而哈,在方言里哈,就是把东西弄得很乱,鸡哈,鸡把豆花弄碎弄乱,所以这道菜就叫鸡哈豆花。

鸡哈豆花有红味和白味两种味道,红味就是加了辣椒和豆瓣,白味就是没有加辣椒和豆瓣。

袁如珠做的是红味鸡哈豆花。

小夏小秋捧着浇了鸡哈豆花的米饭,闻了闻,好香呀!袁如珠把勺子递给他们,搅拌一下。

用勺子将鸡哈豆花与米饭搅拌均匀。

红亮亮的鸡哈豆花和米饭交织着,将米饭也渗透得红红的。

舀起一勺送入口中,滑软的豆花入口即化,豆香,肉香及椒麻香在舌尖上绽放,鲜鲜烫烫的,回味里还带着豆花原始的甘甜,十分开胃。

还想再多感受一下这般滋味时,豆花却已经融化得不见踪影。

下一瞬,渗透入味的米粒抵达口腔,弹糯的米饭吸饱了豆花的香气,吃起来很香,同样也是鲜鲜烫烫的。

劳累了一天之后,吃上这么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鸡哈豆花,浑身疲惫都能消散些许。

林有旺吃着豆花,说:老板,你这豆花打的可真不错啊。

豆花是袁如珠之前亲自打出来的,她打出来的豆花嫩而不散,绵而不柴,入口即化,口感极佳。

也就是口感这样好的豆花才能做出这样让人回味无穷的鸡哈豆花来。

李丽也连忙夸道:就是,老板你打的豆花也太嫩了。

她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豆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鸡哈豆花。

他俩目含崇敬,俩连夸赞。

袁如珠莞尔,喜欢吃就多吃点吧,锅里还有很多。

哎!李丽和林有旺欢欢喜喜地继续往嘴里塞鸡哈豆花。

袁如珠搅拌着碗里鲜嫩滑烫的鸡哈豆花,眼角余光注意到门前晃动的身影,她起身,走向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