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婆坐在桌前, 桌面上放着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都卷子。
晶亮晶亮的都卷子里浸透了油辣子,浸出了薄薄的红润色泽。
又香又辣的香味似乎化作了丝线,一根一根, 一缕一缕地缠住她的嗅觉, 让嗅觉无路可逃。
嘴里口水泛滥, 肚子咕咕作响, 李太婆急不可待,拿起筷子去夹香得让人发昏的都卷子。
筷子夹起都卷子,亮晶晶润嘟嘟的小卷儿在空气里微微一弹,小卷儿表层上覆盖着的料汁被弹了出来。
李太婆目光发直, 急吼吼将都卷子送入口中。
然而都卷子还未碰到嘴唇, 便突然消失不见。
李太婆愣住了。
都卷子呢?妈?妈?快醒醒, 起来吃早饭了。
李太婆睁开眼睛, 视野里映入儿媳妇的脸。
她脑子混蒙蒙的,好半晌回不过神来。
妈, 起来吃早饭了。
她儿媳妇拍拍她,然后走出卧房。
李太婆怔怔的, 双目有些迷茫,好半天才回魂。
原来是梦。
她讪讪地摸摸鼻子。
眼前又闪过梦里香喷喷的都卷子,她按住肚子,一时只觉饥饿难忍。
于是她急忙下床, 去洗漱了准备吃早饭。
早饭是白粥油条鸡蛋饼。
李太婆咬了一口油条, 一时只觉食不知味。
没胃口?儿媳妇问道。
李太婆摇摇头,继续吃油条。
味同嚼蜡地吃过早饭,李太婆看了两集电视剧, 然而却如何也看不进去。
她关掉电视, 面上露出纠结之色。
良久, 她吐出一口气,拿起手机正要给老姐妹冯太婆打电话,又急忙停止动作。
不行,不能让老姐妹知道自己想去如珠饭馆吃都卷子。
她原是想给老姐妹打电话,打算约她一起去吃都卷子,但是之前老姐妹让她去如珠饭馆吃饭她一直都说不去,而且还说去那里吃饭是浪费钱,这会儿如果又去的话,岂不是自打脸?那她这张老脸往哪里搁?她丢不起这脸啊。
她尴尬地挠挠头,讪讪地收起手机。
旋即喊了一声儿媳妇,我出去溜达溜达,中午不用等我吃饭。
中午不回来吃饭吗?妈你去哪儿溜达?随便溜达溜达。
李太婆话语含糊,拎起包就出了门。
抵达如珠饭馆时,刚到十点。
十点,如珠饭馆还未开门。
还没开门,排队的时刻就已经人山人海。
李太婆环顾堆积的人群,眉心微微蹙紧。
这么多人,她今天还能吃到都卷子吗?眼瞧着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她急了。
她大步流星,六十岁的身子健步如飞,飞快去排队。
排队排了接近二十分钟,耳边忽然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你怎么在这儿?李太婆一回头就对上了老姐妹冯太婆惊讶的脸。
李太婆浑身一僵。
下意识要说自己来这里买农家蔬菜,然而话还没说出口就吞了回去。
她买菜,她干嘛要在如珠饭馆门前排队?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冯太婆讶异道:你来这里吃饭?你不是不来的吗?李太婆脸胀得通红,我……咳……你之前一直说这里很好吃,我来尝尝。
可你之前不是说很贵,划不来的吗?李太婆脸更红了,像是有火苗在烧她的脸一样,面颊又红又烫,我这不是……我这不是……你一直说很好吃,我还是有点好奇的,所以就想着还是来。
闻言冯太婆咧嘴,像是接受了她的说法,很好吃的,等会你吃了就知道了。
她拍拍李太婆的肩膀,排多久了?二十多分钟。
还有的等,排这么久累得慌,别排了,咱找个地儿坐着。
不排队怎么吃饭?我儿子和儿媳妇在前面排队,等会儿轮到咱们的号了,一起进去吃。
听闻此言,李太婆双目犹如通了电的灯泡,蓦地亮了,那敢情好!她才排了二十多分钟的队伍,就觉得脚疼了,年纪大了受不住啊。
饭馆开门后,食客们陆续取号,冯太婆的儿子和儿媳妇取的牌号比较靠前,两点多钟便进了饭馆吃饭。
入座后,李太婆拿起菜单,装模作样道:店里有什么好吃的?这家店什么都好吃。
冯太婆说。
李太婆继续装模作样,什么都好吃?咦?都卷子?这是什么菜?味道怎么样?昨天出的新菜,我也没吃过,不过听人说很好吃,咱可以买了尝尝。
李太婆忙点头,可以可以,点两份尝尝!她过于殷切的语气让冯太婆有些疑惑,不过冯太婆也没多想,她立刻点了都卷子。
都卷子原料提前做好了,客人下单后,直接拌佐料,所以都卷子上桌上得快。
点完菜还没多久,服务员就将都卷子端上了桌。
冯太婆打量亮晶晶润嘟嘟的都卷子,说:挺香的。
说着她拿起筷子,余光里,李太婆已经将都卷子塞进嘴里了,那速度快的,活像饿了好几天似的。
冯太婆张了张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李太婆却分不出神来听冯太婆的话了,她全部心神都集中在了口中酸辣椒麻爽滑弹牙的都卷子上。
嚼着很有筋道的粉皮子糯糯的,又酸又辣又麻又香,还透着若有似无的红苕清香,嚼着嚼着,能嚼出淡淡的甜味,各种各样的味道丰富多层次,味多却不杂乱,反而十分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组合出了诱人非常的美味。
只叫人越吃越香,越吃越有滋味。
李太婆整个人都被镇住。
她猜得到都卷子会很好吃。
毕竟看起来闻起来都很不错。
但她没有想到,都卷子竟这么好吃!这当真是苕粉做出来的?怎么会这么好吃?她震惊不已,随后继续唆都卷子。
越吃越觉得震撼。
都卷子怎么做到这么筋道弹牙的?跟蹄筋儿似的,比蹄筋儿还好吃!一口一片,爽滑劲道,好吃的停不下嘴来。
她情不自禁,感叹出声: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只卖十八块?闻言冯太婆笑了,我也觉得卖便宜了。
当李太婆意识到自己刚才说了什么话的时候,她赧然地清了清嗓子。
接着在心里默默感叹,怪不得这家饭馆敢把价钱定这么高。
人家这是有资本定这么高。
乖乖,这家饭馆的厨子莫不是什么五星级大厨吧!五星级大厨怕是都没这么厉害!见李太婆埋头不停唆都卷子,冯太婆揶揄道:先前叫你来你还不来,这下知道我没骗你了吧。
唉……李太婆嘴角都是油花儿,她呵呵笑了笑,继续吃都卷子。
吃着吃着,之前点的其他菜陆续端上桌。
每尝到一样菜,李太婆都会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怎么每道菜都这么好吃,每道菜都超出预料的好吃。
已经完全被如珠饭馆的菜折服的李太婆忽然埋怨起来,你应该早点带我来!早点带我来我就能早点来这里吃饭了!冯太婆无语,我之前又不是没叫过你,是你硬是不来的。
你就不能比我更硬一点吗!之前我说不来,你就应该想尽办法胡搅蛮缠拉我过来!冯太婆哭笑不得:……李太婆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她一眼。
收银台前,吴桂芳点了暂停播放。
腹中升起些许饥饿,她摸摸肚子,打开收银台抽屉。
这里的零嘴已经被吃完。
她让服务员帮忙照看一下收银台,转身快速进后厨。
珠珠,有啥吃的给我弄点,我有点饿了。
这才两点多钟就饿了?袁如珠递给她一碗都卷子,吃一碗都卷子吧。
对了,幺姨爹考完了没?应该还没有,他还没给我回消息。
今天李长贵去考科目二了。
对于新手来说,科目二最难通过,所以李长贵去考试前还挺紧张,生怕过不了。
袁如珠说:过不了就过不了呗,过不了就再去考一次,反正也不差那点钱,别太紧张。
科目二的考试费用两百多,考多少次家里都不差那点钱。
吴桂芳端着都卷子回到收银台。
都卷子吃了小半碗,她接到李长贵的电话。
电话里,李长贵兴奋道:科目二过了!真的?过了过了!吴桂芳喜上眉梢,过了就好,考完了就赶紧回来吧。
清河镇里,李长贵挂断电话,正要去车站坐车回家,忽而他驻足。
想了一想后,他调头去往镇中心商业街。
哟,这不是如珠饭馆的李老板吗?路过一个茶馆时,茶馆老板叫住了李长贵。
李长贵并不认识他,客气地应了声后,继续往前走。
茶馆老板却热情地拉住他,进来喝杯茶?不用了,谢谢。
李长贵还有事,急着要走。
茶馆老板却不依,请你喝,不要钱的,快进来吧。
真不用,我还有事!说着李长贵大步走开。
没能留住李长贵,茶馆老板啧了一声。
他还想请李老板喝茶,跟李老板打好关系呢。
关系打好了,以后去如珠饭馆吃饭不就方便了?……李长贵疾步从车店里跑出来。
远离开车店后,他松了口气。
方才他进车店里看车,店里的店员服务态度很好,很热情,就连店老板也热情得过分,仿佛车店快倒闭了,好不容易来个客人,所以他们才这么热情似的。
然而刚才这家车店是清河镇最大的车店,并不缺生意。
店员如此热情还有由头,老板这么热情,完全是因为那老板和之前那个茶馆老板一样,也是如珠饭馆的忠实顾客。
老板认识他,一看到他,就把先前领着他看车的店员支走,自己亲身上阵领他看车。
那热情得啊,李长贵实在是招架不住,所以才慌忙跑出来。
眼瞧着时间不早了,他脚风一拐,快步去往车站。
穿过街角时,他闻到一股子浓郁的香味。
他摸摸肚子,寻着香味而去。
寻着香味来到一家小摊前,李长贵打量蒸笼里冒热气的糕体,问道:这是?是猪油泡粑。
李长贵观察着蒸笼里色泽淡黄的圆糕,猪油泡粑?啥做的?就是用大米、黄豆还有糯米掺白糖鸡蛋,以及猪油做成的粑粑,可好吃哩,买两个尝尝吗?李长贵回到饭馆时正好是四点多,此时袁如珠正在吃晚饭。
李长贵径直进入休息室,说:珠珠,吃过这玩意儿没?他递过来一袋子猪油泡粑。
米糕么?袁如珠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猪油泡粑,尝了尝。
松软的圆糕透着淡淡的稻米香气,入口松软,质疏而嫩,味甘香醇,轻抿化渣。
吃下去后,唇齿间残留着淡淡的甜油香,很是可口。
袁如珠喃喃:猪油泡粑……李长贵惊讶:你吃过这玩意儿?袁如珠低头,神色晦暗不明,吃过。
一声长长的叹息,从她胸口溢出来,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