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2025-03-22 07:05:35

芳菲, 到底怎么回事?你为什么突然这样说?仿若被抽去骨头般,林芳菲无力地靠在椅背上,气息微弱:如珠饭馆, 你猜这家饭馆的名字为什么叫如珠。

这……我怎么会知道这家饭馆为什么叫如珠。

因为这家饭馆的老板叫如珠。

和我们女儿同名?周既明略微意外。

饭馆就是如珠开的。

什么?周既明思维有点迟滞。

如珠饭馆, 就是我们的女儿如珠开的。

怎么会?周既明十分惊诧。

她不仅是饭馆的老板, 还是饭馆的主厨, 今天我们吃的菜,都是她掌的勺。

比起饭馆是如珠开的这件事,主厨是如珠这件事更加让周既明惊讶,惊讶到震惊。

如珠手艺有这么好?如珠的手艺似乎没这么好。

也不可能有这么好。

你不会是弄错了?没有。

如珠的厨艺有这么好?林芳菲吐气, 把吴桂芳说的话, 一字不漏全部复述出来。

听完她的话, 周既明沉默良久。

仿佛沉默了一个世纪, 他才出声,原来如珠还有这样的天赋么。

注意到周既明眉眼间似乎浮现出几分愉悦, 林芳菲语气里透着愠怒:你高兴什么?如珠有天赋,能靠她自己挣很多钱, 她不用依靠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回家了,你有什么好高兴的?我高兴的是,如珠有天赋, 有才能, 她并不普通平庸,我们的女儿,并不平庸。

林芳菲默然。

自己的亲生女儿并不平庸, 并不差劲, 或许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然而对于这件事的高兴并比不过女儿可能永远也不会回家的恐慌。

她指尖颤抖, 忽然抓住周既明的手,既明,我们该怎么办?如珠可能真的不会再认我们了,她可能永远也不会回家了。

高兴过后,周既明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抿唇,陷入沉思。

如珠饭馆里,吴桂芳欲言又止,如珠……袁如珠嚼着脆脆的鸡髓笋,说:嗯?你以后真的不回周家了吗?吴桂芳不知道自己问过多少次,她自己问完也觉得自己问得有些烦人了。

然而控制不住自己的嘴。

她……她舍不得珠珠,也怕珠珠回周家后,再次受到委屈。

然而袁如珠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她说:真的,我真的不会再回周家,我现在过得很好,为什么要回周家?她握住吴桂芳的手,我想一辈子和幺姨你们待在一起。

吴桂芳嘴唇动了动,眼角湿润起来,说啥呢,咋还能一辈子待在一起,你以后不嫁人啦?不嫁,我才不嫁人。

吴桂芳没把这话当回事,咋可能不嫁人,你现在年纪还小,等以后就不是这想法了。

我说真的。

我觉得一个人挺好的,为什么要嫁人?吴桂芳失笑。

珠珠还年轻,还未成年,十五六岁的孩子想法总是有些天真稚气不成熟的。

她拍拍袁如珠的手背,你慢慢吃,我去收银台了。

大堂里,刚吃完饭的刘小英低声在王娇旁边耳语,刚才我去休息室吃饭,看到我们老板和一个女的在说话,那女的和咱们老板长得有一丢丢像诶。

王娇把耳朵递过来,然后呢?她会不会是老板亲妈呀?袁如珠一直住在李长贵家,村里有些人多少也知道一些原因。

但他们知道的不多。

也就知道袁如珠不是吴桂芳亲外甥女。

之所以住在李家,是因为袁如珠和养父母以及亲生父母都决裂了。

她离家出走,李家心善,将她收留。

村里人了解得不多,对这件事的了解程度止步于此。

并不知道袁如珠亲生父母到底是谁。

我感觉她俩长得挺像,而且老板对她的态度也不好,估计就是亲妈,或者是那边的亲戚。

王娇点点头,多半就是。

而且,我看那女的穿的都是名牌,家里应该挺有钱的。

估计老板家里应该挺有钱。

不过,老板应该也不稀罕吧,毕竟老板自己就能赚很多钱。

刘小英说着,注意到吴桂芳走过来。

她连忙住嘴,去擦桌子。

……寒露秋意浓,袁如珠打打呵欠,擦掉玻璃窗上的水蒸气。

珠珠,快来吃山楂!李长贵抱着一篮子山楂快步走进院子。

呀,个头真大。

袁如珠扫视篮子里堆积着的山楂。

圆溜溜的山楂红艳艳的,个大饱满,上面还沾着晶莹的露水。

树上刚摘下来的,可新鲜了。

李长贵把山楂放到水龙头下,一个一个清洗。

俗话说:寒露收山楂,双降刨地瓜。

寒露时节的山楂口感和味道最佳。

此时正是吃山楂的好时节。

啃了一口酸酸甜甜,汁水丰盈的山楂,袁如珠说: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李长贵给她抓了一把刚洗好的大山楂。

她双手接着山楂,吃了几颗后,见嘟嘟用爪子巴拉她裤脚,也要吃山楂的样子。

她掰掉山楂里的核,给它喂了一个山楂。

嘟嘟吃了山楂,胖乎乎的脸立刻被酸到变形。

短粗的后腿一蹬,立刻远离了袁如珠。

袁如珠啼笑皆非,她刚才吃的几颗山楂都挺甜的,就这么不巧给它喂了一颗很酸的山楂。

对面嘟嘟如临大敌地瞪着她手里的山楂,她哈哈大笑起来。

又吃了几颗山楂,袁如珠说:幺姨爹,给我匀一些山楂出来,我煎了吃。

煎山楂?咋煎?弄成糊糊了香煎,可好吃了。

接近午时,袁如珠走进灶屋。

她用盐水搓洗山楂,去蒂去核。

锅里倒清水和绵白糖,熬煮山楂。

煮熟的山楂已经完全吸收糖液体,这时候她捞出山楂,放进料理机里,掺水打成糊糊。

山楂打成了糊糊,再倒水搅拌。

为了让成品口感更顺滑,袁如珠又把山楂糊糊过滤了一遍。

过滤后的山楂糊糊少量多次搅拌进蛋液里。

山楂鸡蛋糊糊搅拌到出现奶白色时,放蒸锅里蒸。

三分钟后过去,她揭开锅盖。

锅盖一掀开,浓浓的山楂果香和鸡蛋鲜香扑鼻而来。

她嗅嗅香气,取出碗。

将蒸好的山楂鸡蛋糊糊搅拌开,搅拌到细腻没有颗粒,倒入玉米淀粉。

加了玉米淀粉,乡间出来的更容易定型,味道也更丰富。

搅拌到顺滑无颗粒。

袁如珠开火,热锅烧油,待油热,将山楂鸡蛋糊糊均匀铺进锅底。

小火慢煎,糊糊底部逐渐定型。

定型之后,她用锅铲将其划成均匀的小块。

手握锅把手,一边翻锅一边慢慢煎,煎制过后的焦香融进浓郁的山楂果香和鸡蛋的鲜味里,糅合成的香味直引人食欲大增。

吴桂芳在边上择菜,她歪着头注视锅里,你这做法倒是新鲜,也不知道做出来是啥味儿,不过蛮香的。

等下就知道了。

袁如珠笑了笑。

她往锅里撒黑芝麻,继续煎。

煎到芝麻爆香,煎到山楂糊糊两面金黄,香煎山楂糊糊出锅。

金黄金黄的山楂糊糊上点缀着黑圆的芝麻,清新酸甜的山楂味里渗透着鸡蛋的鲜美和芝麻的酥香,让人闻之口水直分泌。

吴桂芳迫不及待尝了一口。

香煎山楂糊糊入口酥脆,芝麻经过油煎的酥香完完全全入了味。

脆脆的锅巴裂开,里头香软甜糯,山楂的酸甜,鸡蛋的鲜美,玉米淀粉的软糯层层叠进,一一化在舌尖。

吞咽下去后,唇齿间残留着清新的果香,十分爽宜适口。

外焦里嫩,香甜软糯,果香四溢,清新爽口。

好吃!吴桂芳连连竖大拇指。

她没想到,山楂这么做会这么好吃。

李长贵嚼着香煎山楂糊糊,一脸享受,珠珠,我再去摘一些山楂回来,咱多煎一些吃?好啊。

袁如珠咔嚓咔嚓吃着香煎山楂糊糊,给嘟嘟和小白喂了一块。

餐桌旁边的小桌上放着一张图纸,她拿起图纸看了看。

吴桂芳见她拿起了图纸,说:珠珠,大堂两百平方,放得下多少张桌子?三十多张吧,我打算只放二十八张,吉利。

已经攒够钱建新饭馆,等天冷了,袁如珠打算休息,休息的这段时间就用来盖房子。

盖一座不小的房子,光是大堂面积就得占两百平方。

再加上后厨,仓库,休息室,卫生间等等基础设施地,总面积很大。

其实按照现在饭馆生意的红火程度来说,饭馆的面积应该越大越好。

然而袁如珠惜命,不想累死。

一个不太小也不太大的饭馆足以。

到时候,把饭馆装修的漂漂亮亮的,跟镇上那家大饭店一样漂亮。

李长贵满面憧憬。

镇上那家叫金樽的大饭店,金碧辉煌的,瞧着就漂亮贵气。

他希望自家饭馆也能那么漂亮贵气。

尤其是包厢,要装修得漂漂亮亮的!吴桂芳补充道。

袁如珠笑吟吟,嗯嗯。

她又塞了一口香煎山楂糊糊。

随之继续看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