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2025-03-22 07:05:35

芳菲, 去如珠饭馆吃饭吗?王太太打电话过来时,林芳菲正在看清河卫视关于如珠饭馆的专栏节目。

昨天去吃了饭,晚上做梦都还惦记着她家的饭。

王太太回味着昨日的美味佳肴, 今天你有空没, 要不要一起去?我……没时间。

林芳菲从胸腔里挤出这几个字。

OK, 那下次约。

通话结束。

林芳菲出神地凝视电视屏幕。

电视里, 穿着白色厨衣的袁如珠娴熟地翻锅。

她的脸庞稚嫩,然而功力却纯熟老道,仿佛是有几十年经验的大厨,浑身透着一股让人不自觉仰望的气势。

林芳菲怔忪。

这还是如珠吗?如珠总是沉默木讷, 干什么都畏畏缩缩的, 哪里会有这般气势。

林芳菲心中五味杂陈。

……饭后, 袁如珠和吴桂芳一人牵着一只狗, 去外面遛狗。

公路上在施工,挖掘机嗡嗡嗡扬起一路灰尘。

村里的公路已经在开始施工修建。

灰尘如雨雾洒下来, 袁如珠捂鼻子,挡住尘烟。

她抱起嘟嘟, 连忙远离公路。

幺姨,幺姨?快过来!吴桂芳站在公路边上一动不动,袁如珠高声喊道。

吴桂芳才醒神似的,拉着小白急忙走开。

发现吴桂芳眼角未退却的笑意, 袁如珠问:幺姨你高兴啥呢?嗐, 吴桂芳感慨,村里开始修路了,以后咱坐车去外面, 屁股再也不用受罪了。

吴桂芳嫁到清河村十几年, 忍受了十几年的烂路, 以后再也不用受罪了。

如珠,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咱们村这路,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有人来修它。

我也没做啥。

袁如珠摸摸后脑勺,这路也不知道要修多久才能修好。

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道路施工的话,食客们怎么来吃饭呀?可以从别的村绕路绕过来。

就是有些麻烦。

如珠饭馆前,正在排队的食客们也说到了这个问题。

那以后得绕远路来?天哪。

那不然呢,想要来吃饭就得绕路。

我他妈来吃个饭怎么就这么难哪,本来路就够远了,现在还要绕更远的路。

你嫌路远,那你就不来吃呗。

那不行,不来吃饭是绝对不行的!就算路再远,那也得来吃饭哪!坐在奶茶摊子后面的春妹子担心着因为因为要绕远路,客人会减少的事情,听到客人说路再远也要来吃饭后,她稍微放下心。

还好还好。

还好如珠饭馆足够好吃,客人们足够喜欢,即便是绕远路也要来吃饭。

她喜上眉梢,开心地喝了一口奶茶。

时间一晃到了周末。

袁如珠晨跑经过如珠饭馆,她大步流星来到李爷爷支的小摊子面前。

李爷爷正在烤凉皮。

前几天她建议李爷爷卖烤凉皮,没想到李爷爷动作这么快,这就已经开始卖烤凉皮了。

李爷爷,我要一份烤凉皮,加肉松鸡蛋还有里脊。

好嘞。

李爷爷铺开一张凉皮,打上鸡蛋液,凉皮底部烤得微微起焦时,放肉松和煎好的里脊。

刷上酱料,卷上一卷,再切成小段,放洋葱、葱花和香菜。

如珠,给。

李爷爷给的料特别足,纸碗装了满满一碗,袁如珠吹吹热气,咬下一大口。

烤凉皮弹牙顺滑,比一般的饼皮口感更加细腻。

细腻的烤凉皮包裹着鸡蛋肉松等等配菜,在口中咀嚼时,口味十分丰富。

李爷爷,烤凉皮儿这么好吃,生意一定会很好的。

她又要了几份烤凉皮,给家里人都买了一份。

吃过早饭,袁如珠一家人乘车去镇上提车。

李长贵已经拿到驾驶证,家里的车子也买好了。

开着车子抵达家门口,车子一抵达小院。

在院门前等待已久的老刘立刻点燃鞭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声炸响,迎接开来的新车。

鞭炮炸完,老刘和妻子拱手,恭喜恭喜啊!视线从带着红礼花的车子上扫过,老刘满含艳羡。

啥时候他也能拥有一辆车子啊。

老刘妻子用手肘推推他,低声道:咱也努把力,争取明年把车买上。

行!老刘振奋了一下精神,咱再多僻几亩地地出来种菜,争取明年给家里添一辆车!一想到兴许明年自家也能添辆车,老刘就止不住地心头火热起来。

炸完鞭炮,老刘和妻子进院子吃喜饭。

吃饱喝足老刘和妻子赶忙回村东,继续摆菜摊子卖菜。

袁如珠留在家里练厨艺,李长贵带着吴桂芳以及小夏小秋练车去了。

车子以十分缓慢的速度在道路上前行,路边村民惊讶道:哟,这不是长贵吗?你家买车啦?李长贵笑眯眯道:是啊。

这车看起来不便宜,多少钱买的?这个数。

村民张大嘴巴,这么多钱!全款买的?对。

村民羡慕中带着几分嫉妒。

原先自家与李长贵家一样穷,然而这才不过大半年光景,李家连车子都买上了。

买的还是高档车。

不仅买了车,听说明年还要起新饭馆,盖新房子。

短短时间内,李家的日子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先他家和李家家庭情况差不多,可如今李家已经远远将他家甩在了身后。

长贵家真是走了大运呐。

还不是多亏了他那外甥女儿,要不是他外甥女儿,他家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另一个村民酸唧唧地啧了一声,我要是有这么能干的外甥女儿……村民一脸憧憬起来。

李长贵慢悠悠地开着车,在村里转了一圈。

收获了一圈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后,他咧着嘴将车开回去。

回家后他也人不离车,时不时拿抹布擦一擦锃亮的黑色车子,一脸稀罕样,生怕车子跑了似的。

瞧你那样!吴桂芳啐道。

李长贵嘿嘿一笑,又去摸车子。

灶屋里,袁如珠揭开发酵箱。

箱子一揭开,一股酒香扑面而来。

箱子里的醪糟已经发酵好。

醪糟,蒸熟的糯米拌以曲酒发酵成的米酒,也叫甜酒酿,米香浓浓,酸甜甘醇,可口醉人。

袁如珠浅浅抿一口醪糟。

随之朝外喊道:幺姨,幺姨爹,醪糟酿好了,快来尝尝!在外摸车子的李长贵一听到袁如珠喊他们去吃醪糟,立刻弃车而去,急吼吼跑进灶屋。

珠珠酿的醪糟,肯定香啊!翌日一大早,李长贵就带着一家人,慢悠悠地开着车去了镇上。

下午两点多,一家人正要赶回家,天上突然一黑。

顷刻之间,雨水哗啦啦地掉落下来。

糟了,院子里还晒着东西!吴桂芳急道。

院子里晒着衣服,干洋芋块块,还有干花椒啥的,这雨一落下来,可不得全打湿了!李长贵当机立断,给老刘打电话。

没过多久,老刘回电话,东西有人帮你们收了,没咋淋雨。

谁帮忙收的?村北李家那娃,小琎,下雨那会儿他刚好路过你家,就翻墙帮你们把东西收了。

李琎?袁如珠记得他。

吹笛很好听的放牛娃。

吴桂芳叹气:那孩子命苦啊。

李琎家里只剩下一个患病的母亲,孤儿寡母,靠着低保过活,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李琎才十二三岁的男娃娃,又要照顾母亲,又要干活,还要上学,比村里所有孩子都要苦。

然而日子这样苦,他本人倒是很争气,今年小升初,考上了镇上最好的中学。

小琎将来肯定也是个出息的娃。

李长贵感慨道。

袁如珠脑海里闪过少年拿着虎子劈柴的画面。

之前杂货店老板家里娶媳妇儿办喜宴,李琎在他家劈柴。

她原以为他是帮忙劈柴,却不曾想,他是去当童工挣钱的。

雨越下越大,李长贵不敢冒着大雨开车。

等到雨小了,才慢吞吞地开车回村。

院子里的屋檐,整整齐齐地放着晾晒的衣服和晒的粮食。

吴桂芳扒拉着干洋芋块块和玉米粒,说:还好琎娃子帮忙收了,都没打湿。

麻利地将东西搬进屋子里,吴桂芳拿起围裙准备做晚饭。

烧了一会儿饭,袁如珠说:幺姨,叫李琎还有他妈妈来在咱这儿吃晚饭吧。

哎,好!吴桂芳立刻打伞去往村北。

破旧的小房子周围弥漫着一股子中药味。

吴桂芳屏气,收伞敲门,小琎?在家不?不多久,李琎打开斑驳陈旧的大门,婶儿?小琎,今天多谢你了。

李琎摸摸洗得发白得衣角,没啥。

吃饭了没?还没。

那走吧,去我们家吃晚饭。

李琎连忙拒绝,吴桂芳说:客气啥,走吧,去咱家吃饭,叫上你妈。

李妈妈才喝完药,睡过去了。

吴桂芳不好打扰她,便只叫李琎去吃饭,说等会儿给李妈妈带些吃的回来。

哎呀,客气啥呀,走吧,走吧。

吴桂芳拉着李琎就走。

无奈之下,李琎只得跟着她去吃饭了。

感受到手掌下略微硌人的手腕,吴桂芳暗地里唉了一声。

这孩子太瘦了。

切条的猪板油放进锅里熬,油花滋啦响起。

袁如珠听着肥肉化油的滋啦声,心情格外愉悦。

清蒸爆炒,黄焖鲜香,辣子把你眼睛点亮……人间烟火美如肴,惹来神仙几回尝……她哼起歌,用熬香的猪油炒黑芝麻碎、核桃碎和花生碎。

香味互相渗透之际,她把红枣、枸杞、桔饼碎末炒进去。

又倒入醪糟翻炒。

炒到锅内油脂变得澄清时,热腾腾的油醪糟出炉。

油醪糟刚做好,吴桂芳就带着李琎进了屋。

快坐快坐,马上就吃饭了。

吴桂芳把李琎按到座位上。

然后去端菜端饭。

李琎也要跟着去端菜端饭,李长贵连忙摁住他,你就坐着。

木耳炒肉,泡椒凤爪,黄金鱼鳞猪皮,腊猪蹄炖干洋芋块块,一盘盘菜端上桌,各种香味在空气里弥漫。

李琎直勾勾地看着桌上冒香的菜,咽了下嗓子。

快吃,别客气。

吴桂芳给他夹猪蹄肉。

谢谢婶儿。

大概是有些不好意思,李琎晒得略黑的面庞上浮现出两团红晕。

眼角余光触及手边的油醪糟,他有些好奇地打量油醪糟。

黑糊糊的一团,不知是什么做的,但很香。

油醪糟,吃过吗?袁如珠出声问。

没有。

油醪糟是川渝那边的小吃,清河人很少有了解这样小吃。

袁如珠笑道:尝尝吧。

油醪糟软糊糊一团,香甜不腻口。

咀嚼时,花生芝麻等等酥味透骨,甜滋滋的酥味里,透着甘醇浓厚的米酒酸甜。

酸酸甜甜的酒香在唇齿间萦绕,其间夹杂着刺激食欲的猪油香味。

油而不腻的油香掺杂在酒香里,使得酒香更加醉人了几分。

李琎漆黑的眼睛亮亮的,好、好吃。

说完他又吃下一口油醪糟。

袁如珠笑着给他夹肉。

这孩子太单薄瘦弱,得多吃点肉补补。

李琎吃相思文秀气,因着拘谨,吃相便更加思文秀气了。

他只夹眼前的菜,碗里的饭吃完,便要撂筷子。

李长贵拿过他的碗,去给他添饭。

不用了,叔,我吃饱了。

你就吃这点,哪里能吃得饱,别客气,你就当在自己家,多吃些。

李长贵给他添了满满一碗饭。

红着脸,李琎低声道:谢谢叔。

袁如珠见他爱吃油醪糟,便盛了一碗油醪糟放到他面前。

油醪糟活血补气,很是滋补,他多吃点,能补补身体。

吃完饭,李琎帮忙收拾碗筷,还要去洗碗。

吴桂芳拦住他,你这孩子,咋这么勤快。

她把装得满满实实的饭盒递给他,用不着你帮忙,快回去吧,等会儿雨又大了。

屋檐下面倒着扫把,李琎扶起倒在地上的扫把。

扫把旁边躺着嘟嘟和小白啃得精光的骨头。

他将骨头扫进垃圾桶里,然后才离开。

袁如珠睇了一眼李琎远去的背影。

月上柳梢,细雨靡靡。

李妈妈苏醒过来。

李琎赶紧将锅里温着的饭菜端到床前。

这……哪来的这些菜?李妈妈眉眼憔悴,肤色带着病态的苍白。

长贵叔家的,之前下雨我帮他们收了东西,他们喊我去吃了晚饭。

李妈妈瞧着碗里的饭菜。

木耳炒肉,泡椒凤爪,黄金鱼鳞猪皮,啤酒鸭,腊猪蹄炖干洋芋块块,啤……她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吃过这样丰盛的好菜了。

李琎给她喂猪蹄,妈,快吃,可香了。

你吃。

我吃了很多的。

李妈妈咬了一口猪蹄。

猪蹄入口非常香嫩,肥而不腻,软糯筋道,鲜美咸香,酥软即化。

她的眼神微微变幻,这是那个叫如珠的女娃做的?是的。

咳咳!李妈妈突然咳起来。

李琎连忙给她拍背。

她顺了气,气息有些虚弱,怪、怪不得,她家饭馆生意这么好。

这个很好吃。

李琎给她喂油醪糟,这是油醪糟,外地的小吃。

李妈妈吃了一整碗油醪糟,但没吃几口肉。

妈,你多吃点肉。

李妈妈摇摇头,想把肉留给他吃。

吃饱了。

她摆摆手。

李琎放下碗,我去喂牛。

单薄瘦弱的身影拖着昏黄的灯光走出了房间,李妈妈望着李琎离开的方向。

良久,她抹掉眼角咳出来的液体。

十月深秋,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快下来。

尤其是雨后,空气凉飕飕的,像是有细碎的冰块在空气里融化。

袁如珠晨起锻炼时,吸了一肚子凉气。

回家喝下一碗热乎乎的油醪糟,浑身这才暖和下来。

咱得添些厚衣服了,她说道,找个时间去城里买衣服吧。

我开车去!李长贵说。

吴桂芳:你能行吗,城里可不是镇上,来回得好几个小时呢。

能行!那下周末幺姨爹就开车带我们去城里。

行,包在我身上!李长贵拍拍胸脯。

他吸溜一口热油醪糟,冷飕飕的天儿喝一碗油醪糟,浑身都舒坦!油醪糟热乎,好喝,醉人的酒香点燃四肢,一口下肚,暖香怡人,浑身都热和起来。

今天降温了,天儿冷,正适合喝油醪糟!饭馆里,食客呼噜灌下一口油醪糟,舒坦得直眯眼。

这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还蛮好吃。

用猪油熬醪糟,还是头一次知道这种吃法,不过味道很不错!油醪糟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了食客们的心头好,天还未黑,油醪糟便一售而空。

没啦,真没啦,明儿再来吃吧。

我这才喝一碗就没了?早知道多买两碗了!见袁如珠从后厨里出来,食客喊住她,老板,明儿多准备一些油醪糟,可别又不够卖!好嘞。

袁如珠笑盈盈。

吴桂芳见她出来,问她,珠珠,出来干啥?想喝点橙汁。

我去给你买。

我自己去。

她走出饭馆,来到杂货店老板支的小摊子面前。

买了两瓶橙汁,将将要转身时,眼角余光触及老槐树下的身影,她微微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