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2025-03-22 07:05:35

冷飕飕的空气打着花园里的花, 花瓣蔫哒哒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林芳菲望着蔫吧的花瓣,微微失神。

要是如珠饭馆也卖狮子头就好了, 她家做的狮子头肯定很不错。

王太太语气遗憾, 可惜她家不卖狮子头。

之前王太太在如珠饭馆吃饭时, 询问过饭馆是否可以做红烧狮子头, 服务员说,店里只提供菜单上的菜品。

王太太很遗憾,但也没办法。

如果能把如珠饭馆的主厨挖到自己家里做私人厨师,那她岂不是想吃狮子头就吃狮子头了?可惜, 如珠饭馆的主厨也是饭馆的老板, 谁也挖不走。

脑海里闪过袁如珠稚嫩青涩的面庞, 王太太沉吟, 我女儿要是能有袁老板那样的厨艺就好了。

其他太太附和:是啊,咱们女儿怎么就没那么好的厨艺。

有一位太太开玩笑道:要是袁老板是我女儿就好了, 那我肯定都不愿意把她嫁出去了,我一辈子把她当宝供着, 哎,芳菲,你怎么了?脸色怎么这么苍白?林芳菲脸色苍白,像是全身血被抽了个干净。

她起身, 没事, 我先回去了。

真没事?真没事。

等等,等会儿不是约好去珍馐庄吃饭吗?我今天就不去了,抱歉。

太阳往西边逐渐偏移, 王太太一行人去往珍馐庄。

她们原本打算去如珠饭馆吃晚饭, 然而今晚要参加宴会, 没时间去如珠饭馆。

只能退而求其次,去珍馐庄用晚饭。

珍馐庄是清河第一大饭店。

珍馐庄的大厨们比清河国宾馆里的国宴大厨还要厉害几分,故而清河国宾馆接待国宾时,有时还会借珍馐庄的厨师去承办国宴。

珍馐庄不仅闻名清河,在全国都挺有名气,是清河有名的标志性建筑。

因此,珍馐庄也是是清河城的地标。

珍馐庄地处于城中心,饭店高低错落,院落相间,古色古香,每一处都透着中式古典韵味。

店内,朱红色的餐桌上,外地食客咀嚼完牛舌,喟叹道:珍馐庄,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别人说,来清河不去吃珍馐庄,相当于白来了一趟。

食客的同伴接腔道:据说真珍馐庄的老板是伊尹的后代,知道伊尹吗?不知道,谁?伊尹,商朝人,商汤一代名厨,人称烹调之圣。

古代名厨啊?这家饭店的老板是名厨后人?那难怪开的饭店这么好吃了。

珍馐庄后厨里,厨师们各司其职,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伊膳负手而立,神色略微严肃,火候够了。

正在烧油的厨师立刻点头,好的老板。

伊膳嗯了一声,继续前行巡视。

水掺多了,重做。

这虾怎么回事?怎么不新鲜?去换新鲜的虾!来到汤锅前,他用勺子搅动几下汤锅,闻闻味儿后,点点头。

继续巡视厨房。

老板,26号桌点的您的招牌菜,蟹肉烩豆腐。

伊膳颔首,准备做蟹肉烩豆腐。

蟹肉烩豆腐是伊膳的拿手好菜。

他做的蟹肉烩豆腐,鲜烫滑嫩到了极致,不夸张地说,全国都没几个人做的蟹肉烩豆腐能胜过他。

手法娴熟地煸炒着蟹肉时,耳边忽然传来他女儿咋咋呼呼的声音。

老爹,你清河厨艺界头把交椅的位子怕是要让给别人了!伊膳还没说什么,旁边的帮厨先他一步说道:那怎么可能呢,巧珍开玩笑的吧!其他帮厨也一脸不以为然,就是,只要老板还在清河,这清河厨艺界头把交椅的位子还得是老板的!不过,巧珍你为什么突然这么说?伊巧珍哎了一声,就那如珠饭馆,你们晓得吧?如珠饭馆在清河很火,作为同行,他们当然对这家饭馆有所耳闻。

之前美食杂志还有网友拉踩珍馐庄,盛赞如珠饭馆,他们没当回事儿。

毕竟只是一个乡下小饭馆,哪里还真能比得过他们珍馐庄?只是炒得火热而已。

所以他们并未多关注这家小饭馆。

如今听到老板女儿的话,帮厨们面色各异。

你不会想说,如珠饭馆的厨师比你爸还厉害吧……伊巧珍说:确实比老爹厉害那么一点,不对,是厉害很多。

帮厨们一脸不可置信:怎么可能!不就是个乡下的小饭馆吗?乡下的厨子还能比得过咱老板?巧珍你逗我们的吧?这时候,伊膳将做好的蟹肉烩豆腐盛出锅,行了,都很闲吗?该干嘛干嘛去!帮厨们立刻噤声。

伊巧珍瞄了一瞄伊膳。

见她爹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她忙不迭道:老爹你就不着急吗?着什么急?你这头把交椅的位置得让给别人了!伊膳洗干净手,面色平淡,仍然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我说真的,老爹!之前伊巧珍也和她老爹一样,并不在意如珠饭馆,对如珠饭馆的拉踩行为也不以为意。

怎么可能会在意?一个乡下的小馆子而已,她还瞧不上眼,尽管这家小馆子在清河很火。

今天早上上专业课的时候,班上有同学在吃花椒盐水鹅。

那香味,行家一闻就知道盐水鹅味道成品很不错。

她问同学,花椒盐水鹅哪里买的。

同学说是在如珠饭馆买的。

这家店的花椒盐水鹅真的太绝了,绝对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花椒盐水鹅!同学兴奋地砸吧嘴,你要不要尝一块儿?如珠饭馆?就是那个说比她家珍馐庄还好吃的乡下小饭馆?伊巧珍挑眉,尝了一块花椒盐水鹅。

凉凉的花椒盐水鹅入口软嫩,酥软的肉皮剥落下来,溢出来咸中透麻的的油脂。

被肉皮包裹着的鹅肉,略微有嚼头,但不过于干柴,不至于味同嚼蜡,因为有油脂的氤氲。

油而不腻的鹅油如同透明的膜,完完整整地封存住鹅肉的鲜美和椒麻,又鲜又麻的香味在舌尖炸开,瞬间侵占味蕾。

伊巧珍头皮发麻,好半晌她才回魂,这是、这是如珠饭馆做的?对!是不是很好吃!同学美滋滋地品尝着口中香醇的鹅肉。

伊巧珍维持住表面上的平静,嗯,很好吃。

内心激烈翻涌,仿若平静的海面上陡然刮起了龙卷风。

她拿出手机,第一时间搜索如珠饭馆的具体位置。

下午没课,十点一下课,她火速赶往清河村。

尝过如珠饭馆的所有菜之后,她心都凉了。

明明才深秋,却像有隆冬的冰雪浇到了她心脏上,浇得她透心凉。

完了!全完了!她老爹清河厨艺界头把交椅的位子保不住了!听完伊巧珍的话,伊膳半信半疑,你说的都是真的?骗你干嘛!人家做的菜,样样都比你做的好吃!完了呀老爹……伊巧珍如临大敌,以后咱们珍馐庄清河第一饭店的位子怕是也要让出去了!有这么好吃吗?当然,老爹,你去吃一下就知道了。

伊膳总算收起先前不以为意的态度,他放下锅铲,那就去看看吧。

现在就去?伊膳颔首。

不行,现在已经快六点了,去清河村得三个多小时,如珠饭馆九点打烊,赶不上的。

那就明天去。

次日一大早,伊膳就带着伊巧珍赶往清河村。

直到下午,父女俩才进饭馆吃上饭。

直到吃到第一口菜之前,伊膳仍然不相信如珠饭馆能比自己的珍馐庄更好吃。

尽管他知道女儿不会说谎。

然而他仍然不相信。

直到第一盘菜上,他尝了一口花椒盐水鹅,他嚼着鹅肉,整个人沉默下来。

老爹,是不是比你做的盐水鹅好吃?伊膳淡淡地嗯了一声。

他反应如此平静,伊巧珍困惑,不该啊。

老爹怎么没什么反应啊。

点的菜陆续上桌,伊膳一道一道尝过,脸上始终没有什么反应。

老爹,你是不是……被打击地说不出话来了?伊巧珍满嘴油花,小心翼翼问道。

伊膳终于出声,你说这家饭馆的老板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姑娘?厨艺都是自学的?是啊是啊,我在网上搜到的,开始我还以为是网友瞎编的,后来我看到清河电视台的美食专栏节目,节目上说她的确才十六,厨艺也都是自学的。

伊膳再度沉默。

伊膳觉得,她老爹应该是被打击到了。

十六岁,自学成才,小小年纪,厨艺已经达到如此地步,以后不知还会达到各种地步。

她老爹十六岁时,还在她爷爷手下当学徒,还未出师呢。

她爷爷总说他老爹是天才,殊不知,如珠饭馆的老板才是真正的天才!老爹,你还好吧?伊膳说:先吃饭吧。

说完便专心吃饭,不再吭声。

吃完饭走出饭馆,伊巧珍踟蹰,嗐,老爹,你也不必伤心,————她还没说完,她爹猛地拍向她的肩膀。

肩膀被拍得一歪,她张大嘴巴,呃?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