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2025-03-22 07:05:35

芳菲你快跟我说说,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哪里多出来的一个女儿,袁老板又怎么成你女儿了?金太太异常兴奋, 满面红光。

林芳菲神色黯淡下来。

一片冰凉落在脸颊上, 她抬起头。

天上稀稀疏疏地落下雪花来。

下雪了。

车子里, 吴桂芳惊讶道。

袁如珠打开车窗, 伸手接飘落的雪花。

这是清河今年下的第一场雪。

李长贵微微蹙眉,得赶紧回去了,不然雪下大了路上不好走。

晚上九点多,车子抵达清河村。

姐姐!爸爸!妈妈!小夏小秋见他们回来了, 连忙冲过来。

嘟嘟和小白也冲过去。

穿这么少跑出来干啥!快进屋去!吴桂芳呵斥道。

一进屋, 暖热的热气便扑满而来, 瞬间抵冲掉身上的寒气。

袁如珠脱下外套, 目光落在茶几上。

茶几上,瓜子, 米花糖,雪花酥, 小蛋糕,薯片,鸭脖,草莓以及车厘子等等零食水果乱糟糟地铺了大半个茶几。

地上还散落了些许瓜子薯片碎渣。

我们就半天不在家, 你看你们俩把家里给造的!吴桂芳瞪了瞪小夏小秋, 弯腰收拾乱糟糟的茶几。

小夏红着脸去拿扫把扫地上的食物碎渣。

袁如珠稍微收拾一下后去洗了个热水澡。

洗完澡出来时,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

明儿就是冬至,今天突然降落的雪仿佛是在迎接明天的冬至。

次日醒来时, 外面的白光似乎是曝光过度一样, 白得过分。

袁如珠推开窗, 一片雪白映入视野。

外面到处都被雪花覆盖着,若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

覆盖着雪色的院子,流露出一种纯净无瑕清幽宁静的安然意态来。

袁如珠望着漫天散落的飞雪,忽而发现一片雪白里的几抹红。

穿着大红棉袄的小夏和小秋在院子边上堆雪人。

同样穿着红衣的嘟嘟和小白在他们脚边转来转去,不停地去拱地上的雪堆。

姐姐!你醒啦!快来堆雪人!小秋发现窗后的袁如珠,向她招招手。

袁如珠先去洗漱。

她洗漱完,吴桂芳给她端了一碗热汤饺。

她坐在屋檐下,一边吃热乎乎的汤饺,一边看小夏小秋堆雪人。

积雪浮云端,瑞雪兆丰年!小夏搓着雪球,大声吟诗。

小秋跟着他学:积雪浮云端,瑞雪兆丰年!他们的帽子衣服上全是雪花,睫毛上也飞着雪花,然而他们完全感觉不到冷似的,兴致勃勃地刨着地上的雪。

袁如珠问:你们俩不冷啊?小秋丢下手里的雪球,风风火火跑过来。

她掀起外套里的毛衣和秋衣,有暖宝宝的,一点也不冷!以前下雪时,小秋跟着小夏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是没有暖宝宝贴的。

家里哪里有那些闲钱给他们买暖宝宝暖身子。

只能多穿点衣服保暖。

虽然穿太多堆雪人打雪仗行动不便,但家里没那条件,也没办法。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家里有钱买暖宝宝,贴着暖宝宝,不用穿那么多衣服,玩雪也更方便。

袁如珠给小秋喂了一个饺子。

皮儿薄馅儿大的饺子,吸满了汤汁,烫得小秋直呼气。

她吃了两个饺子又去堆雪人。

雪越来越大,袁如珠喊道:雪大了,你们别玩太久,小心冻感冒了。

知道啦!越来越大的雪让袁如珠心里有些发愁起来。

雪大,路上不安全。

她由衷地希望今天的食客能少来一些。

她端着碗去灶屋,幺姨,今天你们去接货的时候,饭馆那边人多不多?多,可多了,你幺姨爹和蛮子他们现在在那边站岗维持秩序呢。

这么大的雪,还是有这么多人来吃饭。

袁如珠低语,雪太大了,不太安全。

她拿出手机搜天气预报。

如果天气预报准确的话,下午两点差不多雪就停了。

雪能停就好,袁如珠稍稍放下心来。

吃完了饺子,袁如珠打着伞去如珠饭馆。

下这么大雪还修路呢。

漫天飞雪里,袁如珠和正在修路的村民们打了声招呼。

只要不是下雨就还行。

村民黝黑的脸上飘着雪花,雪花衬得脸更黑了,路早点修完了,咱们也能早点用上。

村民说着,用力搓冻得发红的手。

他的手背上淤了一块,是冻疮。

眼光扫过他手上的冻疮,袁如珠说:多穿点,别冻着了。

没事儿。

袁如珠迟疑道:有贴暖宝宝吗?暖宝宝是啥?那就是没贴暖宝宝。

袁如珠压紧围脖,防止冷风灌进脖子,转身返回家。

很快,她拎着一袋子暖宝宝来到路边,说:家里买多了,你拿去用吧。

每个人都贴两片,很热乎的。

袁如珠抖掉肩膀上飘下来的雪。

村民们连忙道谢,如珠谢谢你了。

没啥,你们赶紧贴上吧,我先走了啊。

袁如珠转身去如珠饭馆。

村民们互相给对方贴上暖宝宝,没一会儿,暖宝宝开始发热。

背部的暖热缓缓烘进四肢里。

长了冻疮的村民摸摸发热的后背,这还真挺管用,老热乎了。

暖宝宝一块钱一片,他们以前都舍不得买。

袁如珠一下子给他们送了那么一大袋子暖宝宝,得好几十块钱呢。

摸着手上的冻疮,村民的眼角湿润起来,如珠那闺女心善……是啊。

此时袁如珠已经到抵达村东如珠饭馆。

卖热水袋嘞,热水袋嘞!暖手宝,便宜又实惠!吆喝叫卖声在雪花里绵延不绝地穿梭。

有村民见食客们冻着了,于心不忍,就把家里的碳炉子拎过来,给食客们取暖。

被冻得发抖的食客们见到碳炉子,久旱逢甘霖一般感动地快哭了,谢谢啊!陆陆续续有村民拎了炉子过来。

食客们一团一团地围在炉子周围取暖。

村民们的朴实和善良让食客们心底很是触动。

大部分食客们都是从城镇里来的,城镇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很少有像村民们这样朴实善良的了。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嗐,这有啥,不用谢不用谢,别冻着了就成。

袁如珠看着食客和村民们,她扬扬嘴角,然后进饭馆。

饭馆现在还未开始营业,但天太冷,李长贵就打开大门,让食客们进来取暖。

只是饭馆太小,只能装下少部分食客,只能让少部分人进来取暖。

收银台边上,李长贵的脸颊被暖气熏出两团红晕。

他正在跟食客唠嗑,以后这么大的雪还是不要来吃饭了,雪大路滑,危险得很。

这不是想吃你家的水煮豆花牛肉嘛。

雪天最适合吃水煮豆花牛肉了!尤其是你家的水煮————哎?袁老板你来了?李长贵侧过脸,珠珠你咋来了?我来看看。

李长贵给她倒热茶,快喝点暖暖身子。

喝着热茶,袁如珠目光在食客们身上划了一圈。

她有心想提前营业,但员工们未必想提前营业。

大雪天的,这个时间点恐怕有些员工还在睡觉。

在饭馆里待了一小会儿,袁如珠返回家。

临近中午,吴桂芳取下灶台上方吊着的血豆腐。

熏了这么多天,血豆腐已经熏好。

剥开熏的黑黑的稻草和菜叶子,里面同样熏得黑黑的血豆腐露了出来。

血豆腐外皮是黑红黑红的,切开之后里面却是粉嫩的,浓郁的干香飘进鼻子里,吴桂芳深嗅一口香味,心中默默道:珠珠做腌的血豆腐就是比咱们以前腌的香!她把血豆腐切成片,爆香蒜末,把血豆腐炒进锅里。

血豆腐的外皮慢慢变硬变焦,一股子腊味混合着豆腐香猛烈地窜出锅底。

炒香了血豆腐,她往锅里倒青椒。

青椒的辛辣一丝不剩地渗进血豆腐里,血豆腐越炒越香。

袁如珠闻着香味进入灶屋。

吴桂芳见她来了,用锅铲铲起一块血豆腐,你尝尝,看还差点什么。

血豆腐热烫热烫的,袁如珠吹吹气,咬进嘴里。

血豆腐口感很扎实,外焦里嫩,干香滋润,自身的咸辣鲜香被热油和辣椒充分激活。

多嚼几下,腊肉特有的腊香一点一滴地弥漫出来,慢慢地将整个口腔包裹住。

她边吃边道:还差一点生抽。

好嘞。

午饭已经做好,但是李长贵还没回来。

临近中午人越来越多,李长贵又忙着疏导人流,维持秩序去了。

我先过去,幺姨你等会儿再过来。

袁如珠拎起饭盒,疾步去饭馆。

快趁热吃。

很快抵达蚌埠,袁如珠把饭盒递给李长贵。

李长贵大口大口扒饭,今儿这么大的雪,来吃饭的比以前还多。

大抵是因为饭馆好几天不营业,食客们馋坏了。

他心中雪亮得很,早有所预料。

幺姨爹,你慢点吃。

李长贵乐呵呵的,一口一块血豆腐,好吃,好吃。

袁如珠把热乎的果酒推到李长贵面前。

她摸出手机看钟表。

袁老板。

耳边忽然响起一道声音。

有事吗?袁如珠看向走到她面前的食客。

食客一脸惊恐,像是发生了什么非常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