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点过,校灵异学会的成员按沈沅的要求,齐聚四教,在了解了史教授遇害之案后,由罗三向大家介绍昨晚目击的情况:听颜哥说,死者是被活剥的皮。
啊!教室内一阵惊恐之声。
凶手是谁?沈沅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目前没有任何线索。
对了,小三子,昨晚你不是说要让颜哥去调查一下那些白化人吗,现在刚好可以让颜哥借这起案件去把白化人调查个仔细。
太晚了。
白化人消失了。
今天早上警方对校内的白化人进行调查时发现,校内及周边的白化人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
个别舍友只知道半夜里舍友突然起来收拾简单的东西,随后即离开了。
他们为什么离开了呢?如果找不到他们的话,那我们的线索不是完全断了?说话的是何望宇,校灵异学会成员,S大大三学生,宜宾人,长得白白净净,温文尔雅。
并没有断,我昨晚一不小心还听到很多事情。
罗三随即又将昨晚在主席像前听到的情况向大家述说了一遍。
大唐帝国?怎么可能?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有什么古代的官职?唐朝距离现在至少一千多年了吧,别告诉我唐朝皇族还一直地下存在着。
小三子,你确认你听清楚了?罗三注意到,座中唯一没有插嘴的人只有沈沅,她一直装着不经意的样子,仔细地观察着座中众人。
当提到大唐帝国时,木师古的脸色为之一变。
木师古和罗三一样是S大大一的学生,来自江西,人如其姓,木讷少言,加上个头矮小、皮肤又黑,极少引起人注意,在灵异学会之中,也属于那种可有可无的角色。
昨晚那两名大唐帝国的人还提到过一件事,说的是57年前什么邛崃道隐门门主李知命曾经说过,57年后客自东南来。
所以他们认为那个骆天就是所谓的客。
罗三目光扫过,看到何望宇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笔。
罗三突然发现何望宇的皮肤白里透红,比一般天生雪肤的女子还白。
客自东南来。
这还真是奇怪啊。
南清衣也是S大大一学生,来自浙江,帅气阳光,只是个头偏小。
我要知道就好了。
罗三叹了口气道,不过,我想是不是57年前S大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会有这样一个预言。
南清衣点了点头道:有这个可能,我们可以推断出S大里还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什么秘密?沈沅插嘴问道,是什么秘密我目前还不知道。
但这个秘密肯定关系重大。
你们想啊,白化人不远千里来到S大,而那个大唐帝国的人在夜间都还在S大校内活动,再加上那个制造红马甲事件的第三方势力。
如果说S大没有秘密的话,那才是怪事。
没错。
我也是这么想的,而这个秘密可能就是海眼,或至少与海眼有关。
罗三一边附和一边提出自己的分析。
我们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出这个秘密。
你们有谁知道57年前那件事情的?南清衣说着,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
在场诸人都摇了摇头。
那我们就只有去翻学校的档案了。
柳扶风、何望宇到校图书馆过期报刊阅展室去,翻一翻57年前关于S大的报道。
木师古和我分别去问问老年人,沈沅和罗三,就麻烦你们到学校档案馆查一下。
各位如果没有意见的话,就马上行动,下午3点,我们在这里集合,把收集到的线索全部汇总,看看能够找出什么秘密来。
大家答应着,纷纷转身离去。
众人离开后,沈沅神情严肃地对罗三说:关于57年前的事情,我们暂时不用去管它,我相信这几件事与57年前的事情相比,重要得多。
沈沅说着从身上的包里掏出了三叠纸:这里面共有三件事,每一件事都相当的邪门。
罗三一边接过纸,一边问道:怎么昨天没有听你说呢?因为我凌晨回到宿舍才看到床上有一封信,信里就是这三叠纸。
谁寄的?史教授。
又是史教授。
他似乎早就知道自己会遇害,沈沅,我觉得这件事很有古怪。
这个我自然知道,但是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你还是先看看那些资料吧。
第一叠纸似乎是从什么笔记本上复印下来的,而且那笔记本显然很有些年头了。
纸上的字迹绢秀,显然是出自女子之手。
纸上是这么记载的:伊叫伍莹玉,是地地道道底成都人。
下面我要说底这个故事就是伊讲底。
但是我第一次听到伊这个故事底时候,只觉得伊是在哗众取宠,因为伊底这个故事实在是太过于诡异了,让人难以相信。
但看着伊底表情,我渐渐底发现,伊讲底可能是真底。
因为我明白,倘若伊没有经历过心爱底人死在面前底惨剧,伊在讲故事底时候是不可能流露出那种表情底。
罗三看了第一段内容就明白了,这个笔记应该是二三十年代的人写的,因为用伊指代她,用底字,指代的,都是那个时候显著的标志。
明白了这一点后,罗三继续看了下去:伊底家在成都郊外东南方向,和城里不同,那里是大片底农田和纵横底沟渠,间或分布着几丛竹林,竹林中是一户户人家。
伊底家就在竹林之中,伊自小就生活这农田之间,虽然贫困,但知足而安乐,并且还有了一个青梅竹马底男友,叫二娃。
在伊17岁底时候,二娃家底人就来向伊父母提亲了,伊底父母也同意了,只等选个合适底时候让二人成亲。
倘若没有发生那件事底话,伊将和二娃平淡底度过一生,到老底时候,膝前儿孙环绕。
但是在伊18岁时底那个雷雨交加底夜晚,这一切都成为泡影,并且给伊留下了永世底伤痛。
那是1921年盛夏时节底一个晚上,伊和二娃劳作一天,吃完夜饭之后,便打算出去走走。
此时底盛夏底暑气已经消退,阵阵风从不远处底锦江上吹来,带来阵阵凉爽;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泥土底芬芳与植物底清香;田野里各种鸣虫、青蛙不停歇底歌唱着,间或会有红毛鬼修底学堂传来阵阵钟声。
用伊底话来说,是比我拉底梵厄铃还要动听,当然,伊是到我家帮工后才知道有梵厄铃这种东西底。
就在这种环境中,伊和二娃不知不觉越走越远,来到了一处田野之间。
据说这里原是一处大宅子,后来不知怎么荒废了,最终成了田地。
在这片田地底边上,不知何故却立着一块巨石,石头足有3米余高,宽度、厚度不足一米,最为奇特之处是此石底通身为青黑之色,只是石头底正中有一长条,宽约寸余,从顶部一直到底部都是五彩底颜色。
伊和二娃便坐在这石旁闲谈着,浑然不觉天色已经变了,不知何时,天空中已经堆满了乌云。
待伊和二娃明白该起身回家底时候,豆大底雨已经落下。
伊和二娃只好到田地旁农人夜间看地底草棚中暂时避雨。
那场雨下了足足有半个小时,而其间底雷暴是超出想象底多,天空中银蛇乱舞,天地间巨响阵阵。
好在夏天底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天空便已放晴,一轮明月现了出来。
借着月光,伊和二娃起身回去。
刚下完雨,田间底路泥泞不堪,伊底二娃便走在前面探路,让伊紧跟在后头。
为了不滑倒,伊一边停头看着地,一边小心底走着。
但就在这里,伊底二娃发出一声惊呼,伊抬头看时,只见到伊底二娃整个身躯已经没入地下,只伸出一只手在地上,似乎想抓住什么。
伊想也没想,便扑了上去,伸出手去,想抓住二娃底手,却什么也没有捞到,伊底二娃就在伊底眼前,突然消失了,没入地下。
伊发疯一般在地上摸索,突然发现地上原来有一个水坑。
伊立即伸手去探,却发现深不可测。
虽然如此,伊还是发疯般底找来各种东西,探入水坑之中。
因为伊明白,伊底男友就是掉入这水坑之中而消失底。
然而伊底努力却没有获得一点回报,伊底二娃依然不见踪影。
伊清醒过来底时候,已经是深夜,四周是打着火把底人,正是伊和伊二娃底家人。
按伊底说法,大家在水坑中掏了半天,也没找到伊底二娃。
天亮之后,伊家底一些邻居也过来帮忙,大家弄来了数十丈底绳子,在一端挂上了重物,放入水坑之中,却发现绳子垂完了,却还没到水坑底部。
后来,伊底家人和伊二娃底家人都放弃,伊却没有放弃。
当天傍晚,伊是被绑着带回家去底。
伊底父亲将伊锁在家中,不让伊外出,但是第二天一早,伊终于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立即又往水坑找到,但是在那个地方,伊却再也没有找到水坑,那个深不可测底水坑就如伊底二娃一般,在一夜之间凭空不见了。
一开始伊还担心找错地方了,但伊分明记得,水坑底位置是在那块巨石旁边,现在巨石在,水坑却不见了,原来水坑所在底地方,分明是一块实地。
得知这个消息后,许多人都赶了过来查看,对于水坑底突然消失,大家都不明白。
后来,一个老人说,这个地方从来没有过水坑什么底,现在突然出现一个水坑,又突然消失,一定是龙王爷出来自己要祭品了,伊底二娃恰恰不幸而成为这龙王底祭品了。
事情传开去,周边底人对这块田地都怕了,再也没人敢来租种,田主也就只好将其荒废。
而伊却始终忘记不了伊底二娃,终日在那田间游荡。
伊底家人怕伊出事,便通过他人底介绍,将伊送到我们家来帮工了。
现在我正在伊所说底红毛鬼修底学堂华西协和大学上学,今日专门步行到伊所说底地方去看了。
那里早已荒芜,不过在杂草丛间,果然见到了伊所说底巨石。
但是问起水坑底事,却没有人愿意说,似乎大家都在害怕什么。
或许到了科学倡明底时候,这一切底谜都将水落石出罢。
你有什么看法?沈沅似乎对此事已经思考了许久,不假思索进行分析:首先,事情发生的地方是在成都城郊东南方向,而且可以听到华西医大的钟声,自然距离华西医大不远,那么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脚下的S大。
其次,这个水坑事件发生的原因,需要我们深入调查才知道。
不过,我猜想,那天的雷雨和这个水坑的出现,应该有关系。
你认为呢?和你的看法一样。
罗三也不等沈沅回答,即翻出第二叠纸。
这叠纸也是复印的,上面的字是一手蝇头小楷,想来原来的纸年份也不短了。
纸上记载的还是一件与成都相关的事情:成都县治东南方,俗传有大宅,占地数顷,独立田间。
乡人谓之阴宅,咸莫敢近之,纵使白昼过此,亦呼群结伴而行,夜间则趋避不及,畏之如鬼神。
余尝询诸乡人,知此宅兴建之年已不可考,当有千年之久,更有言之建于汉代者。
千年以降,却无回禄之灾,又避流寇之祸,岿然自存,于荒山深谷已属不易,况通衢都会间耶,此实为异事。
古老相传,晋时,李贼破成都,欲焚此宅,然未及举火则人已仆地,如是者三,无复敢动此念。
前明末年,张贼破成都,闻有是宅,复欲焚之,率兵而至,将及举火,却令收兵,如中魔魇。
更有甚者,此宅了无生气,夜无灯火,昼无炊烟,一派死寂,宅门永闭,未尝有人出入。
尝有乡人某者,素以胆闻,于某日酒醉,自言阴宅亦当无他,当逾墙而窥之。
话毕而去,终日不还,众人寻之,则昏睡田间矣。
数日方醒,然问之不语、询之不答,状若痴呆矣。
自是,无人复敢窥之。
或曰此宅为阴人所居,阳人当避,若有近者,魂魄不全矣。
余尝于烈日当空之际,于20余丈外观之,果如乡人所言,了无生气。
概其真为阴宅耶?聊以记之。
这应该是清人的笔记。
这个地点又是成都东南方,前面一个故事就提到事情是发生在成都郊外东南方一大宅的废墟上,结合这个笔记的记载,我猜想这里记载的阴宅有可能就是上一个故事记载的大宅废墟。
这处宅子可以存在千余年,甚至有可能是两千年,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不过我相信这是真实存在的。
至于住在宅子里的人,我并不觉得这会是一处什么阴宅,这种说法太离谱了。
我倒是认为在这宅子里面,也许住了一群与世隔绝的人,但是他们拥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力量,所以才使得整座大宅长久存在。
不过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一个存在了如此之久的宅子,怎么会在后来毁了呢?是谁造成的?这些问题都要我们去调查之后才知道。
这两件事或许与史教授的死有关,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呢?还有就是事情已经年深日久,调查起来恐怕是困难重重啊。
罗三皱眉道。
没错。
沈沅点了点头,不过这第三件事,调查起来,可能会很方便。
第三叠纸来,是几份报纸的复印件,记录的正是前几天发生在成都城西的一件事情,这件邪门的事情当时引发了成都众多媒体的关注并进行报道,而其中对这件事情报道得最详尽的当属《新蜀报》。
据《新蜀报》的报道,这件事情发生在几天前,也就是1998年6月23日。
《新蜀报》上是这么写的:百年古井为何突然浑浊?古井底部为何有巨石存在?井底的石头为何突然下陷?昨日,成都市城西石笋街上的一民居院内一口拥有数百年历史、日里清澈见底、井水甘甜可口的古井突然间变得浑浊不堪,并还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味;而井底的巨石也突然下陷,引起众多市民的猜测。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暂时无法解释,详细原因还需进一步调查。
现场目击:古井翻波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出现异常的古井位于一个小院落之中,院内几株古树参天。
水井就在院子的一侧。
水井的井沿不大,直径只有两尺左右,由一整块的石头雕刻而成,已经被磨得又光又滑,许多地方还凹了下去,可以看出井和院子一样,都很有些年头了。
记者趴在井沿上向下望去,发现这口井实在是别有洞天,虽然井口很小,但是内部却越往下越宽,距离地面十余米的井底几乎五六米宽。
而此时,井底的水正如同被煮沸般,不停地翻滚,井水中不知夹杂着什么物体,所以呈黄色。
随着井水的翻滚,一股腥味扑鼻而来。
虽然井水变得浑浊并且不停翻滚,但是记者还是可以看到井底的水面上露出一个一尺见方的石头。
古井一怪:井底生巨石这是啷个回事嘛,昨天都还好好的……世代居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刘素氛太婆站在井旁不停叹气。
刘太婆告诉记者,这个院子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有这个院子的时候,就有了这口井。
长期以来,居住在这里的人生活用水全部靠这口井。
这口井的水又清又甜,而且不管冬夏,井里的水永远那么多。
最奇特的是这口井井底的正中央还有一个露出水井两米多的呈长条状的石头。
对于这块石头,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它的情况,只知道有水井的时候,石头就在井底了,也许是当年凿井人在凿井时挖到了这块石头,但又舍不得放弃已经挖了十多米深的井,所以就继续挖,没想到,已经挖出井水了,却还没能挖到石头根部,最后只好任由它在井底了。
古井二怪:井水变浑,巨石陷落刘太婆说,这口井也记录了她儿时的美好记忆……但是昨天一早起来,这个美好的回忆就被彻底的破坏了,当时,刘太婆像往常一样来到水井旁打水洗脸,但是一来到井旁,她就闻到一股异味,而探头一看,就发现井里的水正翻滚个不停,而原来露出水面两米的石头却只剩下一个头了。
一开始刘太婆以为是不是因为昨晚下大雨井水突涨了,将石头淹没了,不过很快刘太婆就发现,井水的水位还是像往常一样高。
看到井水这样,刘太婆立即回屋叫醒了老伴,也将院子里的邻居叫醒了不少。
刘太婆再次回到水井旁,将水桶放入井中,打了一桶水上来,刚把水拉到井口,她就被水的味道熏得受不了,最后是强忍着才把水弄上来的。
古井之水是海水?看嘛,井水就在那里。
刘太婆指着被一群人围着的一个木桶道。
桶里的水呈黄色,里面漂浮着一些藻类似的东西,还有一些透明的小块,似乎是鱼鳞。
一位自称是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刘先生表示,他刚刚检测过井水,发现井水突然变咸了,成分很像是海水,而里面的藻类,也是海藻的一种,至于那些透明小块,就是鱼鳞。
但是和他一起的李先生却私下里表示,不能相信刘先生的话,因为他的话没有依据。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井水突然变热、变浑,这在其他地方也都有过,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井中的巨石何以会突然下陷。
另外就是那位民间科学爱好者刘先生的话。
如果他的检测是真的话,那么这口井的事情就真太怪了。
罗三边说着,边点着一根烟道,前两件事情我们可以假定就发现在S大,所以他们直接关系到S大的那个大秘密。
而史教授也是因为这个秘密而被人杀害的。
问题在于第三件事,似乎与S大毫无关系。
对,与S大的并无直接联系,但是与第一件事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两件事都与两样东西有关:水和巨石。
罗三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不仅如此,这第三件事情出现海水,肯定还与海眼有关。
沈沅,我们马上就去石笋街。
不,小三子,我们分头行动,你去石笋街,我得去校档案馆。
沈沅沉吟道,57年前的事,相当不简单,所以我不得不关注。
行,石笋街就交给我吧。
罗三转身离去的时候,脑袋里全是沈沅的那句话:57年前的事,相当不简单,所以我不得不关注。
她是怎么知道57年前的事不简单的?罗三不由得回过头去望了一眼沈沅。
没有开灯的教室、在薄雾笼罩的天色下,一片昏暗,坐在角落里收拾东西的沈沅脸上也仿佛笼上了一层薄雾。
走到楼梯口,罗三突然记起,他有一本书忘在教室了,于是又折了回来,刚靠近教室门口,却见沈沅正出神地看着手中的一块玉佩,喃喃自语:无论你现在化为何物,我们永远在一起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