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见诡之末世遗书 > 第五章 石笋行

第五章 石笋行

2025-03-25 23:33:25

石笋街在成都城西,罗三没费力气就找到了媒体报道的那座院落。

水井就在院子中央。

罗三一凑近井口,就感觉一股凉意扑面而来,盛夏的暑气倒也消散了不少,透过井口向下望去,却见井壁上伸出几丛蕨草,叶子湿湿的,缓缓地向井底滴着水珠,发出悠远的响声。

古井已经恢复了往常的样子,井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楚地看到井底只露出一个头的巨石及一个因井绳断了而落入井底的水桶。

麻烦让一让。

一名老者拿着相机出现在井口,把罗三挤到了一边,便旁若无人地对着井底的巨石拍个不停,一边拍,一边不住地喃喃自语:石笋啊,石笋,终于让我找到了。

石笋?那是什么?这条街叫石笋街,难道就是因为这石笋来的?罗三的脑袋中突然冒出一大堆的问题。

眼见老者拍完照即将离去,罗三上前拦住他问道:大爷,您刚才说的石笋是什么东西呀。

老者没有回答罗三的话,却问道:小伙子,你喜欢杜甫的诗吗?罗三不知老人何以突然问起这个问题,愣了一愣:不喜欢,他的诗太苦。

老者点了点头道:那就难怪你不知道石笋了。

这石笋呀在成都可是大大的有名,只是现代人多不知道罢了。

杜甫当年还专门写过一首诗呢,名字就叫《石笋行》。

老者告诉罗三,《石笋行》是杜甫客居成都之时所写: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

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

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恐是昔时卿相冢,立石为表今仍存。

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

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

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那石笋相传本来是有六根的,到了唐代却只剩下两根,宋代陆游还看到有两根石笋,后来就不见了。

前几天看报纸,我才知道这里居然还有一根石笋的残部存在。

相传这石笋之下镇压的是海眼,一旦动了这海眼,整个成都就会化为泽国。

杜甫是不相信海眼这种说法的,他认为这应该是古代王侯将相的坟墓所在地,石笋只是坟墓的标志而已。

只不过古代的成都人却大多相信那是海眼。

这石笋果然与海眼有关,但罗三想从老者嘴里问出更多的事,便道:成都地处内陆,怎么会有海?更何来海眼之说?老者点头道:话是不错,不过成都人却相信这点。

在成都一直流传一个成都为什么不打四更的传说。

相传早些年的时候,成都这里是一片汪洋,人称西海。

居民们只能生活在周边稍高点的地方,生活极其不便,于是居民就哀求上天,给他们一片较好的陆地,到得后来,有一位神仙大发慈悲,便将香炉中的炉灰洒下,顿时将整个西海填平成了一块陆地。

但是由于香灰不够,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填到,就成了海眼,那海水从海眼中源源不断地涌出,眼见就要将成都重新淹没。

成都人便从四处找来了一些巨石、佛像填在海眼之上,但还有一处地方无法填上,于是大家只好去求神仙帮忙。

那位神仙就指派一只乌龟去填塞那个海眼,但是乌龟却并不愿意,神仙只好对它说:‘你只要将海眼堵上一个晚上,到打四更的时候,便可以离开。

’乌龟一听如此,便去填塞了海眼。

而神仙转头就吩咐成都人从那以后打更时,不打四更。

这样一来,那乌龟永远听不到四更响,只好一直塞着海眼,至今都还在成都东门大桥那桥下呆着呢。

老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道:在成都海眼的传说很多。

除了石笋,成都彭县天彭镇塔子坝也相传有海眼,而成都城区内的大慈寺的大佛像之下相传也有海眼。

大爷,那您也相信成都有海眼?这石笋就是海眼的镇石?我当然不信。

老者道,石笋其实是古蜀人大石文化的遗迹。

大石文化?见罗三不解,老者解释道:在考古学文化上,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大石崇拜遗迹分布十分广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向南经地中海沿岸,从亚洲高加索经伊朗、印度到环太平洋地区的中国、东南亚、日本,以至太平洋岛屿和美洲大陆,多有分布。

由于它以巨石建筑物如石棚、石圈、石台、石墙、石雕以及石室为特征,所以考古学上一般称之为巨石文化,亦即大石文化。

至于蜀地的大石崇拜,则需要从古蜀先民的老祖宗说起。

据史记记载,古蜀先民的老祖宗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后代。

他们最初是居住在岷江上游的大山之中的。

古蜀第一代先王蚕丛氏就是住在岷山石室里,当蚕丛氏从岷江上游的蜀山迁到成都平原之后,依旧保留了祖先对大山、大石的敬畏,因此,即便在成都平原上不产大石的情况下,仍然从外地运来大石,以不同形式的大石建筑来寄托对祖先及其生存环境的崇拜。

这就造成了蜀地根深蒂固的大石崇拜。

于蜀人而言,大石崇拜体现着蜀人对其祖先及其生存环境两种崇拜的综合,在蜀人的宗教体系中是一种颇为特殊的崇拜形式。

老者侃侃而谈:这种大石遗迹在成都有很多,其中又分为独石和阵石,独石集中分布于成都市,主要有石笋、天涯石、地角石、支机石、五块石等。

列石,或称石行,亦称石阵,如新都有旱八阵,双流有八阵图,新繁有飞来石等。

大爷,我还是有一点不明白,这些大石头怎么会和海眼扯上关系的?古蜀的历史上,曾经有一次大洪水,那是一次和中国历史上帝尧、帝舜在位时期的大洪水类似的洪灾,整个成都平原地区都几乎淹没在水中。

当时正值古蜀王国的杜宇王朝时代,杜宇王无力治水,于是一个叫鳖灵的人承担起了治水的责任,并在治水的过程中扩张势力,推翻杜宇王朝,建立了开明王朝。

这些大石遗迹可能有一些是当时鳖灵治水过程中留下的标记,所以与海眼扯上了关系。

老者说完看了看天色,连忙对罗三道:小伙子,我该走了,不说了。

与老人一席谈话,罗三觉得不虚之行,至少弄明白这井中之石原来是石笋,而且相传底下镇压的是海眼。

回到学校,沈沅告诉罗三,校档案馆57年前的资料都被人取走了。

3点,四教314教室。

罗三、沈沅、木师古、南清衣、何望宇、柳扶风个个皱着眉头……找不到任何值得注意的档案。

有人抢在我前面动了手脚。

沈沅目光冷冷地从在座的众人脸上扫过。

柳扶风恨恨地道:57年前成都、重庆的报纸,都被人提前拿走了。

难道我们中间有内奸?不。

何望宇摇了摇头道,那些报纸不是最近撕掉的,看样子撕掉有一段时间了。

罗三注意到沈沅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脸色突然变得惨白。

57年前,S大曾经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川,甚至全国的怪事。

什么怪事?众人听南清衣这么一说,均是精神一振。

我们找到了一位老人家,他告诉我们57年前,S大四教发生了一起凶案,造成了数百人的死亡。

当时的国民政府异常紧张,听说后来以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解决了此事。

那事情之后,还流传着一个预言,说57年后,凶案将会重新发生,成都将再次血雨腥风。

57年前的凶案到底是什么?不知道。

那位知情者说到一半,接到电话,赶去医院了。

木师古补充说,不过我们可以明天再去找他。

南清衣从包里掏出了两份报纸:因为凶案是发生在四教,所以我们觉得这报道定然与57年前的惨案有关。

这其中的一条消息是1933年8月26日,《新新新闻》上刊登的一条题为巨石挡道S大一教学楼修建受阻的消息。

这条消息是这么说的:昨日,国立四S大学新校区施工受阻,原拟修建教学楼之处,存一天然巨石,石高3米有余,阔一米余。

因此石存在,教学楼难以修建,故校方令工人毁去此石,然而却未能成功。

昨日下午,数十民夫共至石前,欲毁此石。

然巨石推之不倒,掘之不见根底,至用炸药爆破,巨石岿然不动,石上仅见一缝。

据周边农人介绍,此石久已在此,轻轻推之则随手摇动,但似有根深植地底,难明究竟。

看到这条消息上的巨石二字,罗三心中一动,想起了史无畏让他们调查的第一件案子中的巨石,不由得向沈沅望了一眼,见沈沅也正转头向他,以目示意,随即又将目光转向另一份报纸。

那是1937年4月的《华西日报》上的《国立S大校方就女生校内失踪事件向亲属致歉》:昨日,国立四S大学校方,特就两名女生于校内失踪之事,向女生亲属致歉。

校方表示,大学者,教书育人、树民族个性,开启民智之所;既受家长之托,让学生寄寓校中,即承保护之责。

不料事起诡异,致两名女生失踪。

则校训导主任有失察之过,学校亦难辞其咎。

故校方特向女生亲属致歉,并付法币三千元,以资抚恤。

据悉,两名女大学生失踪前,均于四S大学第一教学楼出现,后即不见踪迹。

对此,校方表示,将尽快整饬……第一教学楼就是现在的S大东区四教。

南清衣解释说,我和木师古一致认为,这两件事情都比57年前那件凶案发生的时间早,且均与四教有关,应该就是57年前那件案子的前奏。

关于石头的事,我们没有线索,但是关于失踪案,我们却找到了一些材料。

南清衣故意压低嗓门,这件女生失踪案可能与楼下那间永不开启的厕所有关。

我和木师古看到这条消息后,又去搜集了这件事情的原委,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那两名女生失踪的地点虽未确定,但是她们在失踪前去的最后一个地方,正是四教一楼女厕所。

而那间女厕所在两名女生失踪事件发生之后,立即被校方永久地锁了起来。

那个厕所是因为这件事被封闭的?柳扶风诧异地道。

对呀,小柳,怎么啦?我只是突然想起红马甲的故事,里面说这幢教学楼是在发生红马甲事件后被封闭的。

那些都是无聊的人编的鬼话。

南清衣道,那个女厕很古怪,曾经有人试着要弄开女厕所的门,却发现无如用什么办法,那道门均是纹丝不动。

罗三正想进一步询问,却见颜庆波推门而入,还未落座,就冲大家道: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妈的,临时被抓去弄了个案子……颜庆波话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眼睛在南清衣与木师古二人的身上扫来扫去,良久,才开口道:你们两个上午去找过一个老人?是呀,你怎么知道的?南清衣与木师古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颜庆波怎么会有这样一问,等一下和我到单位去一趟。

不用着急,没什么大事,只是录个口供而已。

见二人有些惊恐,颜庆波解释道,上午你们去见的那个老人,中午被人发现死在家中……对了,你们去找他干什么?我们向他了解一些57年前的情况。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给我们详细地讲57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一个电话喊了出去。

南清衣想了一下说,那个电话是凶手打的,目的是及时将他喊出去,好对他下手。

颜庆波听完之后,叹了口气:又是57年前的案子。

昨晚听罗三说了红马甲的事情后,我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那个57年的魔咒又要出现了。

魔咒……是什么意思?南清衣瞪大了眼睛。

自从我当警察来,每年均有人暴死,死的方式都是一样的,被一群狗活生生咬死,就在去年,一个小伙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去调查过57年前的那起案件。

颜庆波话音未落,何望宇就猛地站了:这太危险了。

随时都可能丢命,同学们,我们不能调查这件事了!没必要把命搭进去,是不是?我同意。

说话的是木师古,我们没必要冒这个险。

我也同意小何的意见,你们不要调查这件事了,那些人没有人性的。

过去一年里,我一想起去年被咬死的那个小伙子,就觉得疹得慌。

颜哥,别说了。

沈沅脸若冰霜:颜哥,我知道你是对我们好,但史教授是我们学会的头,他死了,我们要为他做点事情。

至于何望宇、木师古,如果你们怕的话,你们可以退出,但至少我会继续下去。

南清衣、罗三、柳扶风都支持沈沅,颜庆波只好让大家行动小心一点。

何望宇也说:既然大家下定决心,我就和大家一起。

不过,大家真的要小心点。

颜庆波重重地拍了下桌子道:算了,现在不说这些了,南清衣、木师古,随我到局里接受一下调查。

其他人就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