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常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士, 即使身处这样的情景,楚王旅的警惕心犹存。
他迅速地扭转过自己的整个上半身,匕首错开了颈项而插/入他的肩膀, 锋利的刃身切开血肉, 给他留下了深深的伤口。
他已许久没有受过这么重的伤。
楚王旅一时失语, 他的整个面部都开始扭曲,几乎发出了牙齿咬合的声音,整个人显得凶残而可怖,却始终未曾发作。
尽管伤口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动作, 他手上的力道仍旧重复着放松又收紧的循环, 数次之后终于还是放开了手, 随即从女君身上离开。
女君半坐起身捂着脸咳嗽不止, 手上的匕首却被她塞到了楚王旅手中。
这算是示弱,又似乎像是某种程度上的有恃无恐。
楚王旅看了看自己已被染红了大片的里衣, 扭头又见坐在自己身侧的女人依旧未曾抬头。
许久, 咳声渐止。
女君披散的长发挡住了她的面孔, 形容狼狈, 被遮掩的脸庞上满是泪痕, 颈上也有之前被掐出的深深的淤紫。
而她闭着眼睛却带着笑, 断断续续地开口,声音嘶哑且几乎无声:来, 熊旅,杀了我。
半晌没有等来对方的反应, 女君也终于暂且稳住了自己的状态。
她伸手将头发撩开,又用衣袖拭去脸上因身体的痛苦而生出的泪水, 抬头便见对方正凝视着她。
而那道深刻的伤口只不过被主人草草扎住, 依然可以看到血迹在扩大。
作为凶器的匕首是随国工匠的得意之作, 堪称吹毛断发,女君通常将其纳于袖中,夜间则藏于被下。
连她自己都没想过这柄利器第一次饱饮人血,竟是被施在了楚王旅身上。
站起身取来干净的水和布巾,女君一言不发地站在楚王旅面前。
对方抬头望她一眼,便自觉地解开了已是有些残破的里衣,露出了整个上半身。
二人好像他们颈上和肩上的伤都并非彼此造成,就仿佛之前无事发生一般进行着手里的动作。
楚王旅从散落的衣物中取出一枚熟悉的龟甲把玩着,而女君则细心替他清理包扎着肩上由她造成的创口。
几乎称得上是安宁和温馨的气氛在两人之间流淌,那是不同于此前的暧昧,却反倒更加亲密的意味。
罢了。
就这样罢。
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过是如此了。
永远无法释怀的旧日的隔阂和永远无法放下的积年的情分,说不清的爱和恨,想对方去死却又做不到一击毙命。
只能假作忘记、粉饰太平,以维持这扭曲的关系。
就如同两根纠缠在一起的藤蔓,分明有着自己的根系,完全可以独自存活得很好,却一旦接触便势必互相汲取着对方的生命力。
尽管如此,仍旧难舍难分。
女君今夜对所有的问题都似乎顾左右而言他,没有给出任何一个真实的答案。
然而她自己心中清楚,尽管究及昔日确实是她对不起熊旅,但她心中也未尝无怨。
在随国孤立无援的日子里,决定放弃孩子的那一刻。
权力和欲/望是背叛的根源,其他的理由却也并非不曾存在。
回去罢。
女君作出了这样的口型,也不管对方能不能理解她的意思,她实在发不出声来。
这道伤口太深,仅仅包扎似乎连止血都很难做到,必须要寻巫医来。
再不回去等到失血过多就晚了,楚王是不能暴露弱点的。
她拿过外袍披在他身上,破损脏污的里衣则丢在了地上。
暂且包扎好的伤口不至于让血透出,足够楚王旅回到自己帐内便足够了。
动作既罢女君便想回去继续歇息,顺便思考一个明日用以打发闲人的借口,楚王旅又再次拦住了她。
小心地避开伤口后女君厌烦地推了推对方的胸膛,却被单手锢在了怀中。
只不过这回对方只是在她额上落下轻轻的一吻便转身离去,过程中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夜色依旧很浓,距离天亮还有很久的时间。
女君重新躺下,轻轻按揉着颈上的淤痕,是一触碰就会疼痛的地步。
更糟糕的是确实影响到了她发声的能力。
她几乎能够想到明日公子周和公子偃的反应,不由得感到十分困扰。
她听到不远处楚王旅的营帐突然变得喧闹,在这喧闹中竟然莫名生出了安心,终于重新进入了睡眠。
至于担忧则从未存在,他们二人之间的事,熊旅不会轻易地告知旁人。
这件事只会无疾而终,否则他这个楚王当得也太没有威严了。
事情确实如女君所料,第二天一切都与往日无异。
议事时楚王旅正襟危坐,完全看不出他有伤在身。
而女君则用饰品和衣物掩盖了大部分淤伤,若非细看也无法发现什么。
这种状态下只要她不开口,便不会有人注意到她。
夏氏之乱首恶夏徵舒已伏诛。
王子婴齐入内参见,报告了他任务的完成,城内贵族闭门不出,未有外逃之机。
只待王上最终的决定,县陈或是复陈。
坐在正位的楚王旅点了点头:夏氏新任宗主如何?是三代以内的旁支,论辈约是夏徵舒的堂兄,母为出身杞国的姒姓女,公室。
身份尚且合适,但才能似乎只能称平庸。
王子婴齐答道。
早在围守城门后他便派人调查了夏氏,如今刚好派上用场。
子重去城内,令其带领夏氏一族迁至楚国,与我等一道出发;另去向陈国宣告,每乡各取一户人家与我等前往楚国,寡人会在入楚域后于边境新立夏州城,以彰此战之功。
楚王旅与令尹孙叔敖对视一眼,相□□头确认了这一计划。
他打算将此城邑的权柄交给逃往楚国的仪行父和孔宁,然唯一形成氏族的却是夏氏,子民则来自对夏氏无甚恶感、却厌恶陈平国等人的陈国人,以及少量迁居的楚人,从而形成两方甚至是三方相持之态。
楚王旅又看向申叔时:叔时则辛苦一遭,再行去晋,迎陈太子午回国,继任陈侯之位。
他丢给王子侧一个小小的符印,子反在此驻扎,直待陈侯复位再与叔时一同回返,寡人会给你留一支人马。
待众人各自称是后,楚王旅站起了身:便这样安排,陈人选好集中后立即拔营,尽快。
被指派了任务的人皆迅速离开,帐内很快便只剩了楚王旅,孙叔敖,申公巫臣和女君四人。
楚王旅走下主位,看申公巫臣刻意掸了掸衣服上的灰尘,不由笑道:还未彻底离开战场便已重新注重起仪容,看来子灵对新得的美人十分中意。
申公巫臣毕竟与楚王旅血缘较远,正式场合下楚王旅都还是用名来称呼他,此时却改称了字,自然存了拉进关系的意思。
由于令尹势必与楚王一同回归,所以难保唯一没有被分配任务的申公巫臣不觉得收到了忽视,楚王旅的用意便在于此。
谁知对方分明与楚王旅年纪相近,此刻却像个年轻男子一般有些无措:是的,少孔她……申公巫臣常年板着脸故而此时的笑容显得有些奇怪,她很好。
我家中妻子已过世多年,等回郢都我想娶她为妻。
哈哈哈。
楚王旅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这还是要看少孔的意思,若她愿意,寡人可以额外送你们一份婚仪。
那便在此多谢王上。
申公巫臣竟真的行了一礼,礼罢便告退离去。
尽管装聋作哑了整场会议,但若是连离开时也一言不发着实太过失礼。
因此女君本想等到孙叔敖也离开再起身走出主帐,这样便可不在这些重要人物面前作出这等无礼之事——楚王旅自然心知肚明她这样做的理由。
谁料孙叔敖一开口便直戳要害:昨夜你们发生了什么?◉ 80、论坛体番外(二)野史丛生—先秦板块—讨论区0L鄂博前阵子开了新馆, 刚好疫情之后旅游的人比较少,逛博物馆的体验upup,楼主就冲了。
说实话虽然是第二次去了, 还是要感慨, 它家的青铜器是真的很棒。
曾侯乙你是真的有钱。
1L曾侯乙嘛, 著名的一座墓葬撑起一个博物馆。
但是那个编钟是真的很震撼了,那么大那么精细还那么完整(原谅我语句匮乏),就很震撼。
2L LZ其实他们新开的那个楚国八百年展厅也很棒,怎么说呢, 不考虑我个人对文物的偏好, 其实我觉得楚国八百年比曾侯乙那个厅要好, 从布展角度来说。
结构啊思路啊什么的, 感觉更用心一点。
曾侯乙那个厅感觉就,纯靠文物取胜了。
3L诶好巧, 我前两天也刚去过, 和LZ感觉差不多。
不过我对讲曾国历史的那个曾世家展厅格外有点好感, 一个完全由考古发掘确认下来的国家, 就觉得非常有那种, 民族自豪感?虽然这个词现在网上有点滥用了, 而且总有人说什么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从来没有真实什么的。
但是完全通过考古来确认史书不曾记载的, 历史的存在本身,真的很令人感动。
前阵子的三星堆也是。
dbq有点感性了, 可能词不达意。
4L LZ大概能理解ls的感觉,唉, 所以我有时候真的很后悔没有去学考古好吧。
虽然考古比较辛苦, 但是有成就感国家扶持还有钱, 纯历史就……一想到毕业以后八成要去学校带崽我就很痛苦。
说起来曾世家,曾侯乙和楚国八百年这三个展厅其实是有联系的,我去的时候请了讲解员,都会提到一个女人,我觉得她还挺有意思的。
或者也不能说是她本人有意思,是她在我们今天探索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比较有意思。
5L我流量多,LZ细说。
说实话历史类作品我比较喜欢的背景都是乱世,毕竟乱世向来出英雄嘛。
但是也是这个原因,战乱年代女人基本都是那种祸国妖姬或者牺牲品的类型,很少有评价比较好的。
最典型的就三国了,哪怕因为我们和霓虹的游戏发掘得好,算是少数大家知道的妹子比较多的乱世,也基本都莫得善终。
6L哦对对对,是会提到,叫啥来着。
我还是因为讲解员开了个关于芈月传的玩笑才记得的,好像是说她对破解曾国之谜有很重要的作用。
7L你们这些人是真的离谱,有你们打哑谜的时间我已经去搜了关键词曾国之谜了。
额……这尼玛说法怎么这么多啊。
8L LZ……曾国之谜这玩意儿讨论了四十多年啊能不多吗?救命又引起了我的痛苦回忆,我曾经不自量力期末论文打算写这个的综述。
后来我死了。
简单说下吧,曾国之谜就是曾侯乙墓发掘以后,根本没在史书里相同的地理位置找到一个叫曾国的国家。
有个大佬提出或许是鲁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随的那个随国,然后有人同意有人反对,以此引起的四十年学术大讨论。
就是那种,你抓一篇相关论文都能发现一个大佬的地步。
所以当然谁也说服不了谁,一直不能确认是不是同一个国家。
不过尽管如此,曾国的考古发现越来越多了是真的。
然后有一天,有一个大佬发了篇文章说,他见到了一件随国青铜鼎,器铭有楚王媵随仲芈加。
这个铭文的意思就是楚王给随仲芈加做的陪嫁,按铭文的这种格式,随肯定是她夫家。
……我们这些路人第一反应肯定是,那既然曾国和随国的青铜器都有了,曾和随必然就不是一个国家了啊。
但是大佬们不这么认为,因为一来这件鼎不是正规发掘的,万一是伪造呢。
二来,就算是真品,铭文万一伪造呢。
三来,哪怕都是真的,曾国之谜讨论的时候一直都有怀疑是一国两名。
你凭什么说一定不是一个国家。
至于后来之所以争论几乎没有了,除了因为最初的那一代大佬都去世了(喂)之外,也是因为终于发现了芈加的墓。
夫妻异穴合葬墓,年代春秋中期和前面那个鼎差不多,出土器物铭文也有相似,老公叫曾侯宝。
就,同样叫芈加的楚国王女,时代相近,能证明她嫁了曾,也能证明她嫁了随,曾和随还有很多相似之处早就被怀疑是一个国家。
这个证据是不是说服力就很强。
9L字太长,真的好不想看啊……好吧我还是看完了。
但是万一芈加是嫁了随国守寡以后又嫁的曾国呢,也有可能啊。
也不能很铁齿地说是一个国家嘛。
10L这个我记得!讲解员之所以开芈月传的玩笑,是因为芈加也很猛,老公死了代为执政的。
而且很有趣的一点是,关于芈加执政的这一点是她的编钟上写的。
说法也很搞笑,说什么因为她老公早死,她建立了balabala的功业。
而且虽然自己的东西上面吹吹牛皮很正常,但是铸这类大型礼器主要还是国家主导行为,怎么也得是有很强的实权才能做到了,还得是曾国贵族都不阻止或者不敢阻止她夸耀自己才行。
所以楼上的问题的话,既然是老公早死她就上位了,基本不太可能有二嫁。
而且这不是还有别的证据吗。
11L还有什么曾和随一国的典型证据嘛LZ,光靠芈加作为证据虽然感觉也没啥毛病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的样子。
尤其你之前还说很多大佬其实也反对这个观点。
12L LZ嘛,证据还挺多,具体考据太复杂了就不说了,列几个出土文物的证据吧。
随州季氏梁,在一个墓里发现了两件戈,戈的主人都是季怡。
第一件说他是曾大工尹,第二件说他是周王孙,也就是说曾国是姬姓。
文献里的随国也是姬姓。
然后随州文峰塔,有一个叫曾侯與的曾国国君墓,墓里也有编钟,这个人的名字其实在曾侯乙的墓里出现过。
不知道大家去鄂博的时候有没有看那个尊盘,就那个雕刻特别细致,感觉都快透明了的那个,这个器物的铭文原本写的是器主是曾侯與。
然后曾侯與的编钟写了个事儿,就说吴国强盛后西征南伐直至攻打楚国,楚国危难时刻灭国之际,天降神兵(bushi)的曾侯拯救了楚国的命运,帮助楚王重新复位BALABALA吴楚战争,甚至楚国差点翻车了这个事情只可能是春秋战国交际那会儿的楚昭王。
左传里记载的是随国在这个危急时刻庇佑了楚王。
但是就,这可是曾侯與的编钟。
说到这个真的很有趣,吴国甚至还去挑拨离间,大意就是说你一个周人子孙,你的同族诸侯位于汉水这片的国家都被楚国灭啦,现在天命要惩罚楚国,你咋还帮他们呢。
你要是还在乎我们都是姬姓,就不要挡路。
我赢了还给你分楚国的地。
然后随国可能有点动心,但是就很迷信还要占卜一下,结果得到了不吉。
立马就好像很大义凛然找了个借口,说我们和楚国世有盟约,至今不改,而且我如果背叛了楚国,你也会忌惮我的。
我爆笑,他们真的都好会说。
13L但说实话吴国说的没错诶,楚国和随国明明有仇吧,打输了被迫世代盟誓直接把它变成楚国的形状了?而且一个占卜不吉而已,我觉得与其说拒绝吴国是找了借口,反倒是占卜的结果才是借口吧……14L变成楚国的形状也很正常吧。
我刚顺手去搜了芈加墓,也就是随州枣树林的发掘报告。
我基本认同曾国和随国是同一个国家了。
那么光枣树林这片墓地,三代曾侯两个都娶了楚国女人当妻子。
天知道从随国最后一次与楚国敌对再战败求和,到吴楚大战,一共联姻过多少次……什么叫和平演变,血缘同化啊(战术后仰15L LZ我找了本左传算了一下。
最后一次斗谷于菟败随是公元前640年,当时楚国在位的是楚成王。
芈加鼎根据研究推测是春秋中期,差不多是楚穆王、楚庄王和楚共王三代之间制作的。
芈加和曾侯宝的上一代是芈渔和曾公求,也就是说她起码是第二代嫁过去的楚女。
先秦的正常婚龄大概是15-20,也就是说芈加嫁去随国应该还是楚穆王时期可能性比较大,如果这么算,当权时间应该是在楚庄王时期。
不过也不一定,因为随国叛楚之前和楚国也蜜月期了一阵,芈渔指不定是这个时候嫁过去的也很难说。
或许也是因为这次背叛,所以楚国才决定连续联姻两代?16L但随国人也不是傻子吧,而且结婚这个事强权的作用还是没那么大的吧……楚国这是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行为。
17L也不能这么说啦你看人家齐鲁世为婚姻,也没见谁说是在搞同化和和平演变不是。
凭什么说楚国就是搞这个,说不定人家只是想和邻居打好关系(。
18L神tm打好关系,迟早把你吞并了的那种打好关系吗……19L主要是齐鲁一姬一姜本来就世为婚姻啊,从我们的传说来理解,最初的炎黄部落,炎帝姜姓,黄帝姬姓,本来就是这两个姓结合形成的部族。
人家哪怕不是同姓也是一族,哪来的同化之说。
20L LZ还别说,曾侯乙墓所在的擂鼓墩墓地群,早期还是有不同特点的墓,晚一些已经是楚墓了。
So曾国应该一直存续到了战国早期偏晚的时候……你们懂我意思了吧。
21L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果然已经彻底是楚国的形状了吧,不过居然宁可通过同化让随国变成自己的形状也没有去灭掉这个国家。
是真爱(确信22L确实是真爱了……哪怕后期是因为有楚昭王那段的恩情在,楚昭王之前的几代楚王没把随国灭了我也觉得很离谱。
尤其是楚庄王,你对得起你一代霸主的名号吗!(咆哮马.jpg)23L说不定是因为晋国在虎视眈眈?随国好歹也是姬姓,灭了可能国际关系不太好交代(bushi24L讲讲道理,楚庄王的时候楚国疆域已经很大了,东边灭蓼国就差不多到安徽了,北面对抗晋国的两个门户西边的申县和东边的息县,都在河南境内。
曾国可是在湖北北部,也就是说曾国完全是被楚国环抱在中间的,离楚国国都也不远。
纯属我家后花园我想怎么样你管得着吗系列。
25L而且息国也是姬姓诶,我看楚文王抢老婆的时候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26L但是灭息是有蔡国当借口的,是蔡侯挑拨的。
蔡国也是姬姓咧。
既然都是姬姓国,那这就是他们的内部矛盾,楚国只是个工具人(。
27L而且灭息的时候晋国也没多强,还搁那打内战呢。
曲沃那一系小宗想代替翼都的大宗,代替成功之后晋国才慢慢起来的。
所以我有点认同23L的说法,没有灭随和晋国有关。
28L LZ而且现在的新研究有认为即使是在同姓国之中,曾国也是有一定特殊地位的。
曾侯與编钟上的铭文说,周王把曾国的先祖派遣到汉水长江这一带建立国家,是为了控制南方少数民族的。
所以楚国没有下手可能也还,可以理解?尤其按芈加编钟的铭文,她很注重和楚国的合作,估计能够拿到实权也是有娘家支持的原因在。
既然楚庄王已经确认随国在自己的掌控里,又因为种种原因不方便灭随,可能就暂时搁置了?哎不行这个我说服不了自己。
哪怕芈加是楚国王女,她也不一定和楚国能完全一条心吧,顶多是有共同利益而已。
而且我总觉得她应该已经是实权诸侯了,她在铭文上自称用小子,这是个男性谦辞自称,很有野心的样子。
感觉这不太像是太后摄政的味道。
29L其实我觉得吧,楚庄王也不需要她和楚国全然一条心啊。
在晋楚争霸的背景下,随国总要选边站,地理位置决定了想抱晋国大腿也抱不上……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嘛!楚庄王完全有恃无恐吧。
一方面确实是,随国在楚国腹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但是倒过来说就是随国完全是四面楚歌的状况,想跑都跑不掉吧。
芈加就不算了毕竟她还是楚王的女儿,后面的那些国君难道完全没有异心?我觉得完全是做不到而不是不想。
30L……那吴楚战争的时候,楚都都被攻破了,楚昭王都抱头鼠窜到随国去了,结果随国还没有把他交出去,看起来似乎就只有一个理由了。
考虑到在盟约维持方面,婚姻完全无法大于利益,那就真的只可能是血缘同化+文化认同了诶……这个角度来说,楚国留下这么一个姬姓国,居然赚了。
31L爬完楼了,你们都好严肃哦。
我们明明是一个野史论坛,为什么总是这么正经。
我决定来歪个楼。
你们看看你们讨论的楚庄王为什么没有灭随国,如果拿给古偶编剧会怎么样。
32L楼上在讲什么恐怖故事……给小言编剧大概就只有真爱无敌这条路可以走了。
我想起了有部电视剧叫秦始皇和阿房女还是啥的。
33L LZ喂喂喂,芈加要么是楚庄王的姑姑要么是他姐妹,过不了审的好吧醒醒。
不过严格意义上讲,逻辑也不是说不通诶,在我们的理智构想中,掺合那么点桃色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何况这个时代伦理还很不完善……31L你赢了,我已经满脑子只剩狗血了。
作者有话说:本篇中所有内容均可对照现实和历史,但推测部分基于个人学识不能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