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千野便在将军府的西院里住了下来。
萧音命人为白千野寻来两块儿大小相同的小石锁, 可以让他随时锻炼上半身的力量。
每日萧音闲来无事时,便会亲自教导白千野兵法谋略。
如此一来,二人也算是各得其利。
因为两个人住在了同一座院子里, 私下里有关二人关系的传闻越来越多。
萧音根本不把这一点议论听进耳中, 她的严肃公正也让白千野逼着自己不将外人的碎碎念当一回事。
白千野咬着牙忍下耳边的流言蜚语,几乎是埋头苦学、日以继夜。
行走奔跑尚不能成, 一旦研读兵书感到疲累, 便在西院的院中操持各种刀剑兵器的手法。
他的坚韧与努力让自己进步神速, 就连随军郎中也要时不时便感慨白千野的勇敢执着。
本以为随着白千野的越来越上进, 萧音自己的修为恢复也指日可待。
可没想到渐渐地, 萧音却发现对于灵力的积攒,她又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地步。
不管再如何向白千野教导新的知识,让他懂得新的领悟,对于萧音自己来说,都毫无助益。
萧音琢磨了很多次,甚至也从其他新兵中挑出几人亲自教导,都没有作用。
就在士兵们私下相传白千野失宠时,一道圣旨到达雁落城。
前来宣旨的队伍实在是气势浩大, 竟然有不少杀意阵阵的士兵护卫。
萧将军不下跪接旨吗?宣旨太监蛮是不高兴地问。
对于这个问题, 萧音只是很冷漠地站着, 拎起盾牌在身前转了一圈, 最后咣地一声,重重杵立在地上!盾牌就像是一面巨大的铁墙,横嵌在萧音与宣旨太监二人之间。
萧将军的这一突然动作惊得周围的士兵都忍不住退后半步, 更不要说从皇城来的宣旨太监。
萧、萧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萧音淡淡地说:想来公公的骨头是很硬的,也不知道我的盾牌能不能砸得碎。
话一说完,宣旨太监脸色刷白。
而站在宣旨太监身后的一高大威武男子,立即厉声呵斥:大胆,萧将军,你这是冒犯天威!萧音并不认识这个威武男子,但见他跟在宣旨太监的身后,一副耀武扬威的模样,很让人看不顺眼。
她只瞥了一下,没做搭理,对害怕的宣旨太监继续说:公公若是有圣旨要宣读,就请快一些。
边关军务繁忙,哪里来的闲工夫与公公在这里消耗。
宣旨太监见震慑不住萧音的猖狂,只能乖乖宣读圣旨。
圣上怜惜萧将军在驻守边关多年,受尽寒苦,感念萧将军忠心报国,一片赤诚。
现特准萧将军回皇城,亲封萧将军为萧贵妃,入宫荣享富贵。
即日起启程,不得延误。
钦此。
这道圣旨仿佛是在开玩笑。
萧音忍不住勾起嘴角,露出些许笑意。
细声细气的公公宣读完圣旨,将圣旨递给萧音。
萧音接过圣旨,打量一眼,说得还真是如此。
这种荒唐事还真是皇上的旨意,不是这小太监的随口胡侃?宣旨太监光看见萧音笑,并未立即思索这笑意的含义,于是紧跟着谄笑,道:恭喜萧将军。
将军多年辛劳,总算是有了好报。
这等入了宫,自当是一路恩宠。
多年辛苦,有了好报?萧音低念这句话,笑意更甚,我离开皇城已约有小半年,皇上怎么能突然想起……恩宠于我?宣旨太监眉开眼笑地回道:这全因为萧将军有个好妹妹呀。
萧二小姐与晋国公世子成婚之后,夫妻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萧二小姐念及萧将军还远在边关受苦,特意请晋国公世子向皇上请旨,皇上这才能恩准萧将军入宫封妃。
萧二小姐?原主的亲妹,这会儿还蹦哒呢?还有那个恶心的晋国公世子,好歹不是原主的青梅竹马吗,这般不顾多年感情?哦,也是,如果顾了原主之间的多年感情,原主也不会死。
可这两人,不过一个是世子,一个是世子妃,从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脸面,能让皇上接受一位女将军入宫?想到这一点,萧音的口气愈发温和,眉眼弯弯:我若入宫,手下这几万萧家军该如何安置?难道要随我入皇城,驻扎在皇城外吗?若是带着几万兵马回皇城、入皇宫,这怕不是要嫁人,是要造反吧?太监脸上的谄笑僵了僵,干笑道:萧将军真会说笑,您都要入宫封妃了,自然该有别的将领接替您的位子。
说罢,转身介绍身后的这位高大威武男子:这位是马将军,乃晋国公的亲侄,与晋国公世子是堂兄弟。
如今因着世子妃萧二小姐的关系,与萧将军您……也能道一声表兄妹吧。
这介绍一说完,萧音的心中便有谱了。
哎呀,这是什么手段,还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表兄妹?看似萧家军的兵权转到了沾亲带故的人手中,然而这可是从萧变马啊。
这往后哪里还有萧家军,自然会变成马家军。
远在皇城的萧父萧母之所以会同意此事,怕全都是要靠萧二小姐的巧言令色吧?类似于虽然不是一个姓,但如今萧将军府与晋国公府已成为亲家,上有帝王忌惮,所以把兵权从左手换到右手,是最佳选择?宣旨太监笑嘻嘻,那位马将军则是一脸傲气自负。
别说是这么一位表兄了,就是连这么一位邻居,萧音也不想有。
见从萧音的面色上看不出半分情绪泄露,小太监说话更加小心:萧将军您且安心入宫,马将军自幼熟读兵书,定能严守边关,不教南疆之徒来犯!马将军紧跟着一声冷哼:哼,这是自然!一个女人都能看守稳固的边城,守城对于他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来说,自然轻而易举。
马将军果然英雄气概!小太监拍完马屁,急忙转首对萧音说,既然皇上有恩宠,萧将军自当听命行事。
快些收拾行装,明日便与咱家启程回皇都罢。
呵呵。
萧音蓦然开口笑了两下。
就当将军府的士兵和跟在马将军身后的士兵,已经做好拔剑战斗的准备时,萧音轻轻松松地将盾牌从地上拔出土,轻声说:好啊,明日几时?哪料想萧音会如此轻易地答应,小太监一怔,赶忙道:这当然是越快越好。
边关山路行走不畅,萧将军早些随奴才们启程,也好早日抵达皇都,入宫荣享荣华富贵。
那好,明日一早我收拾妥当后,便派人去唤公公。
呃……好。
萧将军可要切记早早动身呐。
公公放心。
圣旨宣读完毕,萧音也答应了接旨,太监和马将军自然要理所应当地入住将军府。
对此萧音笑得和善:我这将军府中人杂兵多,恐不能让公公与马将军好生休息。
来人!在。
快带公公与马将军找个舒适地儿,好好睡一晚。
是!等宣旨太监和马将军等人离开将军府,士兵偷偷摸摸地问萧音:将军,哪里是舒适的地儿?把军营里最破烂的那几间草棚屋腾出来。
若是那一伙人不愿入住,就不要再搭理他们。
他们如果敢动手争抢营帐,或是入城擅闯其他将领府邸,再或者打算在城中寻民居客栈,尽管打。
说罢,萧音轻轻地加了一句:打死算我的。
士兵们还担心萧将军被剥夺兵权,从此要被囚禁在皇城皇宫呢,谁想还这么热血凶悍。
顿时一个个眼睛发亮:将军放心,我等一定完成任务!恩。
萧将军要离开雁落城回皇都入宫封妃的消息,好像是被长着翅膀的鸟儿随风到处叽叽喳喳,很快便传得人尽皆知。
一众跟随萧家军多年的将领,齐聚将军府,与萧音商量对策。
将军,您怎可答应此事?这无异于消灭了咱们整个萧家军呀!将军实在糊涂,皇上此举意在灭掉整个萧家。
唇亡齿寒,萧将军您若离开,末将众人也不会有好下场的!那个什么马将军,一个毛头小子能懂得什么,鼻孔快朝天了。
若是让他来坐镇雁落城,不出半年,此城必亡。
一群粗声大汉的吵嚷并不会让萧音感到头痛。
她重重敲了敲桌子,示意众人安静,说:若是不出半年,雁落城便要失守,那你们几个一定是消磨怠战了。
一众将领没有人吭声。
他们都是萧家军的人,如果让一个外姓将军来统领,不服气和不服从军令,是一定会存在的。
他们如果一如往年地坚守边关,这功劳岂不是全都要算在姓马的人头上?萧音说:放心吧,我自有对策。
皇上想如此轻易收回我萧家的兵权,想得也太简单了。
明早我离开后,你等务必继续恪尽职守。
同时,将这个马将军和他的亲兵……重重拍桌:给我牢牢地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