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溪溪见到岳清文的时候, 他正倚靠在车边,低头抚弄着横梁上的什么东西。
郑溪溪小跑着过去:文!自从第一个会说的字儿是这个字后,她已经习惯了这样叫他。
岳清文轻笑着应了一声:来了啊?他也已经习惯了被这样叫着。
郑溪溪:嗯!她跑到车子旁边才发现, 岳清文弄的是横梁上的一个小座椅。
郑溪溪十分惊奇:哪来的?我哥和芬姐一起给你做的。
岳清文道。
之前为了让爸爸帮小丫头买保暖用品, 他已经让哥哥和爸爸知道了, 他在帮助一个小女孩儿的事情。
这两天他为了小丫头,又问于家借了一些书,连同于家人也知道了他在帮助小孩子的事儿。
只不过大家都没细问这个孩子是谁,只知道是个六岁多的小姑娘。
毕竟岳清文和他们提起的时间很短。
他们只当岳清文是一时心血来潮, 看小孩儿挺可怜的顺手帮了几把。
没想着两人已经认识很久了。
哥哥听说他要骑车带了小丫头,便找机会做了这么个木头小凳子,嵌在了横梁上面。
于婉芬看着小木凳比较简陋, 天寒地冻的这木头又凉又硬,就动手做了个小垫子铺在凳子上。
有了他们俩的帮助, 郑溪溪的这个小座椅才正式成型。
看着这个可可爱爱的小座椅,郑溪溪高兴地笑眯了眼。
也不等岳清文帮忙抱了,她自己踩着链条盒子小身子一扭坐了上去。
岳清文低低地笑。
很喜欢?他垂眸温声问。
嗯!郑溪溪用力点头。
岳清文笑着把她扶着坐得更正了一些,脚一踩踏板,车子缓慢驶出。
他开始说着这个小凳子的来历。
郑溪溪静静听着,等他说完后,才问:他们,知道,我了?对。
岳清文回答得很干脆。
郑溪溪轻声地说:我想, 带你, 回家。
两人总是这样也不太现实。
作为好朋友, 把对方带回家和家里人见见是最起码的。
再说了。
岳清文教她那么久, 家里人都还不知道他的功劳。
她觉得挺对不住他的。
小孩儿说得很言简意赅。
可岳清文听懂了。
他知道, 小丫头的意思是,想着哪天他在小林子附近的时候,跟她回郑家一趟。
郑家距离小树林挺近的。
郑溪溪每天往这边跑,家里人知道她在这附近,都丝毫不担心。
可见这距离真的不算很远。
倘若岳清文带着小丫头骑车过去,前前后后更是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现在小丫头听说,他那边的人已经知道他了,就想着让郑家的人也知道他。
毕竟他们俩往后还会继续做朋友的,总不可能一直这样偷偷摸摸的。
不过,在小丫头期盼的目光下,岳清文还是婉言谢绝了这个提议:暂时不去郑家为好。
他看到,在他拒绝后,小丫头眼里的光芒一点点暗淡了下去。
哦。
她乖巧地应着。
岳清文笑出了声:想什么呐?郑溪溪茫然抬头:啊?岳清文:我是想着,现在要过年了,去郑家不太合适,会打扰到他们过年的。
等年后吧,年后我再去拜访他们比较好。
事实上,岳清文最怕的是,郑家人太客气了,会想方设法送东西给他。
现在到了年根,正是家家户户家中储备最丰富的时候。
依着郑家大房人的实诚劲儿,若是知道了他在教导小丫头,肯定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好东西都捧到他的面前,送给他。
就算他逃了,还有于建国在。
郑家是能找得到于建国的。
这可不行。
还是等年后。
过完年了,他再去。
不是过年期间了,招待客人的礼仪也不至于那么高。
他礼貌性地和郑家人交流一番,这第一次相见便也过去。
岳清文主意已定。
和小丫头没办法解释太详细,便简短和她说了一说。
郑溪溪似懂非懂。
不过她听明白了一件事。
过了年后,岳清文会跟着她回郑家的。
这也挺好的。
郑溪溪欣然地接手了这个提议。
到了小木屋后,两人下了车子,一起往屋里去。
郑溪溪把郑家要送她去上学的事儿告诉了岳清文。
岳清文有些惊讶:你家里人主动提出让你上学了?这可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他基本上能够知道郑家大房人能够挣多少钱的。
郑家现在是经济宽裕一点了没错,却也没多少余钱。
他本来想着,郑家存了一点点钱后,应该会先顾及旁的,没空管小丫头的学习问题。
因此他琢磨着,他来付钱供小孩儿读书。
却没想到,郑家人远比他想象得更加明事理,也更加懂得教育孩子。
他们有了点余钱后,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让岳清文对这家人真正刮目相看起来。
他一直觉得读书才是成长最重要也最有用的途径。
是呀!郑溪溪看出了岳清文的诧异,瞬间洋洋得意起来:奶奶、大伯母、大伯、哥哥们,对我可好可好的。
她觉得他们都很好。
所以一定要挨个细数一遍。
岳清文看着小丫头认真的模样,忍俊不禁:哟,那么多人疼你,可真不多我一个了。
郑溪溪哼哼着斜眼看他。
言下之意,你可别想丢下我不管。
岳清文被小孩儿这笃定的眼神给逗笑了。
他抬手在她脑袋上揉了一把:好了,不和你闹了。
说正经事儿。
他从自己这次带来的军包里,掏出两本书:这是我问芬姐他们家借来的小学一年级课本。
我想着,明年就得上学了,我要让你提前知道一些知识才行。
郑溪溪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两本书。
一本算术,一本语文。
都是一年级上册的。
我想着,如果你年后想要直接读书的话,肯定会跟不上课程。
岳清文说着,翻开语文课本第一页:年后开始就是一年级下学期了。
你如果想那时候直接上学的话,就必须在开学前学完一年级上学期的全部内容。
郑溪溪盯着书本,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爱不释手。
原来这就是课本呀!储备着无数知识的课本!她仔细地盯着每一个字,认真地摩挲着纸张。
似是想要把这些东西全部记在脑海中。
小孩儿求知若渴的模样,让岳清文终是放下了心。
他知道这小丫头有股子韧劲儿。
比如之前学说话,明明对她来说是那么困难的事情,可她硬是凭着一股子拼劲儿,短时间内攻克下来了。
现在,她很明显喜欢读书。
只要她愿意,凭借着她的毅力,短时间内快速进步是绝对可以达到的目标。
想学习吗?岳清文问。
郑溪溪恋恋不舍地又看了书本几眼,这才移开目光,望向岳清文:想!岳清文:我来教你。
他从军包里又拿出了一些纸笔,和两个本子:我特意带了学习用具来,就是想要教你学习算算术和汉字。
郑溪溪好奇地看着这些纸笔。
她在郑家见到的写字的东西,都是用过的旧报纸之类的。
从来没见过这么崭新的,这让她觉得很新奇。
还有笔。
她没想到还有这么板正好看、干干净净的笔。
在郑家是没什么正儿八经的笔的,之前写东西,大部分都是从灶上抽出细一点的木炭来写,没有这样带着笔杆儿的东西。
岳清文见她看得仔细,也没打扰她。
等她把纸笔和本子一一端详够了,他才翻开课本,认真地说:我们既然要学习,就得定下规矩。
从今天学第一堂课开始,我教的东西,你当堂就得学会。
我再给你布置几道题,你当堂学完。
现在两人都是互相没见过各自的亲人,只能在这个地方学习。
所以,小丫头的作业也必须得在这里当场完成。
不然刚学的知识不做题巩固的话,没办法吸收。
郑溪溪郑重颔首:好!岳清文嗯了声,开始做起了老师,专心教学。
两人都很聪慧。
岳清文教学用的是最言简意赅且容易听懂的法子,这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学习办法,直接教给了小孩儿。
郑溪溪天资聪颖,很快掌握了他教习的东西。
一上午下来,连同上课和做作业,居然学完了语文和算术各三项内容。
而这些内容加起来,原本岳清文是打算分成三天教给小孩儿的。
她却一天就学完了。
你可能是个小神童啊!岳清文忍不住赞叹。
以前他周围的人里,只他有这种学习天赋,很快就能学会这么多的内容。
小孩儿是他见过的人里面除了他外,唯一的一个这样聪明的。
郑溪溪抿着嘴笑:我比你想象得聪明得多。
岳清文轻哼:你可真会自己夸自己。
郑溪溪哈哈大笑。
·今天学了很多知识。
郑溪溪回到郑家院子里的时候,还在不住念叨着那些数字和汉字,回想着它们的模样和运用办法。
就在她回想着一个字的笔顺时。
不远处,大伯母周淑玉摇手喊她:七儿!赶紧的!有信来了!还有东西!郑溪溪茫然了一瞬。
首先,她没想到郑家居然还会收到东西和信。
其次她也想不出还有谁会给郑家寄这些。
周淑玉看到小姑娘怔愣的模样,急了:赶紧的!老三寄来的!有你的份儿!郑溪溪愣了一愣。
足足过了十几秒,她终于反应过来,飞奔而去。
是爸爸!小姑娘开心地蹦啊跳啊:爸爸寄东西回来啦!作者有话说:继续红包呀~收到的红包读者后台可以看到^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