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非还真有些搞不懂他这个二皇弟, 说是要拉铃明恒,也的确往明恒身边凑, 但怎么对明恒还这种态度?虽然是这么想,但林墨非嘴上却是打着圆场, 将话题引到刚才这群学子们讨论的话题上,从状元楼延展到那片被悬挂在最高处的文章, 每一届科举之时,来状元楼的学子们都会对这片文章品鉴一番,今天也不例外。
林墨非也饱读诗书,且文采斐然, 毕竟从小受教于太傅, 学问自然也不弱于这些学子, 很快便和这些学子打成一片, 甚至受到好几位学子的推崇。
点评完文章之后, 林墨非又和学子们一起作诗, 看起来倒是兴致勃勃。
林昭言看着林墨非的动作,笑了笑,凑近明恒, 低声道:林墨非这是想拉拢这些人?明恒视线不动,只开口回道:以己度人。
林昭言挑眉,突然道:你说, 几次科举的状元都从这状元楼出来,这状元楼真有这么神奇吗?阿弥陀佛,一切因果自有定数。
明恒低声道。
林昭言嗤笑一声:定数我不知道是否有, 我看纯粹是巧合罢了,来参加科举的学子们,哪个不是抱着拿到一个好名次来,这状元楼的老板倒也乖觉,会营销,你看看现如今客栈的规模都扩大到什么程度了,恐怕也不能被称作客栈了,叫酒楼还差不多,这样慕名而来的人住的多了,出状元的概率也大了。
明恒转过头看林昭言:殿下到底想要说什么?虽然这状元楼得益于出了状元而出名,但能造成现在这样的规模,要说背后没人支持,我可不信。
林昭言眯起眼睛笑道:你知道这状元楼背后是谁在出力吗?明恒不语,林昭言却也没有等他回答,而是继续开口:是穆家。
那又如何。
明恒顿了顿,开口问道。
林昭言眯眼看向和学子们相处越来越和谐的林墨非:林墨非的舅舅可是穆家的......明恒垂下眼:但若让这些学子们心服口服,凭的也是真才实学,不是吗?呵,你是对我不满吗。
林昭言抱着手臂,你替林墨菲说话,我很不开心,也很伤心。
明恒哑然,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林昭言总能这么直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让人无力招架。
不过你说的也对,不管背后如何运作,林墨菲现在能够得到这些人的称赞,的确也是因为他自己的真才实学。
明恒诧异的看向林昭言,没想到林昭言竟然能认同夸赞林墨菲的话。
但是,林墨菲和我相比,恐怕还差得远。
林昭言微微扬起下巴:既然你这么认同林墨菲的才学,那好,我就从才学上打败他。
明恒:......尽管他在皇宫的时间不长,但也听说过二皇子殿下的课业从未及格过,上课插科打诨,是常有的事情,如果不是皇上宠溺纵容,恐怕那位太傅才不会对二皇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会气的将二皇子赶出学社,好不容易坚持到几位皇子长大成人,那位太傅可算是松了口气,为了庆祝脱离二皇子,还特地摆了宴席......哪怕没见过二皇子上课的状态,就之前二皇子听他讲经时候的态度,明恒也能从中窥见一二,此时听到这位二殿下如此大言不惭的说要在才学上胜过林墨非,他着实不能相信,而且也太过于震惊,因此表情上泄漏了几分内心的真实想法。
林昭言冷哼:你不相信?明恒无言以对。
这样好了,如果我能证明自己的才学不输给林墨非,你就答应我一件事。
林昭言开口道。
明恒问:什么事?到时候再告诉你。
林昭言挑眉:那就这么说定了。
明恒有些无语:小僧并没有答应二...二公子。
林昭言眉梢一挑:你不相信我的话,还不给我证明的机会,有你这样的吗,和尚,你要讲讲道理。
明恒:......他不知道自己讲不讲道理,反正这二殿下是真的不见道理。
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明恒只能无奈的点点头。
科举考试的日子临近,明恒本以为林昭言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学,会和林墨非一样,在状元楼里和学子们打成一片,但那次去过之后,林昭言就再也没去过状元楼了,而且也一直没有其他的动静。
除了专注听他讲经之外,其余的时候......还是找到空档过来烦他,对此,明恒表示很无奈,同时也不知道要拿这位肆意妄为的二殿下怎么办,毕竟这人找过来的理由都十分的冠冕堂皇,让人找不出错处,从这一点上看,明恒觉得这位二殿下的才学的确很出众。
来京城参加科举的学子众多,单是状元楼的学子只是个数,其余学子都住在其他地方,有的不喜欢交际,有的不屑去状元楼沾运气,有的是没钱进不去,有的是觉得科举时间临近,不如多看看书......总之去状元楼的学子毕竟还是少数。
另外其余客栈酒店,不想让状元楼一家独大,也纷纷使出解数招揽这些学子们,也许下一刻状元就出在他们这里呢。
状元楼出来的诗词文章因为名气大,流传也广,但不代表其他地方就没有流传出来的好文章,有一天早上起来,众学子们惊讶的发现,他们这些天发表的文章,竟然全贴在了一面墙上,这墙就在路边,路人可见,十分显眼。
这究竟是谁的手笔?竟然能在京城搞出这样一面墙来。
你管是谁的手笔呢,这不是好事吗,走走走,赶紧去看看那些文章去,没准考试前能借鉴一两篇!就算不能借鉴,阅览一下众人的文采也是好的啊,做出这面墙的人简直太好了,这是我们考生的福气!学子们对这面墙的评价几乎都是好的,并且不约而同的来到墙边浏览上面的文章,大概是为了照顾前来浏览诗词文章的人,这面墙不仅宽广,而且上面贴着的诗词文章也放大了,且每一篇隔开都很远,能供很多人站在一起浏览讨论。
同时,这面墙还有专人在维持纪律。
我们主子说了,不忍心那些好的文章只流传一段时间,且没有多少人有缘浏览,便特设这面锦绣墙,希望其上的锦绣文章能让诸位考生广开思路,在科考时如有神助,此外,也希望诸位考生可以理智观看,博采众长,验证自身。
这话一出,得到了众多学子们的赞扬,毕竟好的文章贴在状元楼里,而状元楼每日那么多人,想看的人那么多,挤进去的没几个,可是让很多学子们怨念,而且流传出来的好文章,也都是口口相传,这传多了,错误也多,根本不能拿到参考,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这面墙一出,加上这样大方的话,能看出做出这种事之人宽广的胸怀,所以怎么能不得到众多学子的好感。
于是有人便问了:你们主子是谁啊?能否让我等拜见一下?这个自然是有机会,但主子说此次科考在即,不想让诸位学子分心,关注到其他方面,所以想暂且隐瞒身份,希望各位学子都能将目光聚集在科考上。
那开口说话的人笑道:如若因为外事影响了诸位学子的科考,主子说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诸位学子哄笑,明白这位管事是在开玩笑,但也感念这背后之人的心意,于是便没有再问,反正科考之后,他们会清楚设立这面墙的人是谁。
锦绣墙一出,状元楼便显得有些冷清了,因为那地方不管规模有多大,能讨论的地方也就只有大堂罢了,容纳的人数还是有限,但是锦绣墙不一样,所占据的位置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日常生活,而且位置比较安静,且地方真的广大,加上其上的文章不仅有状元楼的,还有其他地方学子作的好文章,可谓是百花齐放,让众多学子们如痴如醉,交流讨论起来也是分外有激情。
还不仅如此,那管事在锦绣墙旁边还设立的茶摊,免费供给茶饮和小吃,有休息的地方,还能愉快的交流,真真叫人流连忘返,有学子说这里简直是文学的天堂,有人往往待在半夜才走,而到了晚上,这地方竟然也有掌灯的,可见这背后之人的心思简直太周全了。
朝廷的人自然也听说了这件事,他们想要打听这背后的人是谁,但竟然也没打听出来,一时间对设立这锦绣墙的人越发好奇了,且每日交谈之中,总也少不了好奇这位的身份。
这才是真正的为学子们考虑。
太傅叹息一声:真想认识下对方。
状元楼和锦绣墙这样一对比,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
另有一位文官感叹道:莫说刘老想认识对方,我也想认识一下想出这个绝妙主意的人是怎样的。
太傅刘老眯着眼笑道,总归应该也是个学识出众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明白对学子们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