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穿之软饭王 > 第103章 文艺青年(23)

第103章 文艺青年(23)

2025-03-26 00:39:50

原歌能说她之所以去纺织厂, 就是看中了它的效益不行吗?再过几年,纺织厂说不准就像原歌那个世界的许多国企一样, 开始下岗重组。

原歌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下海啦!不然以她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 直接不服从分配, 非要干个体, 那非得上海城晚报变成大新闻不可?而且这个时代的学校, 理论上都是国家拨款出钱的,学费,住宿费都不收,而且按照级别不同,还会发补助……正因为这样,所以被国家资助读书的毕业生们, 毕业了都要为国家作贡献,服从分配的。

原歌可不想当反面典型。

你怎么就挑了这个地方啊?听说效益不好,一阵一阵的, 有时候工资都不按时发!没关系的, 咱们学外语不就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吗,要是我能帮忙给产品找到外贸的路子,那多有成就感啊,你们说对不对?原歌这番大道理说得周边同学都无语了。

行吧, 你境界高你说得都对!那你丈夫呢, 还卖饼子吗?是不是要换个地方卖了啊?红芯纺织厂附近?哎呀,我看你还是去找找厂子领导,让他们给你丈夫也安排个工作算了, 这也算是带家属了。

说话的正好就是先前跟原歌分在一个宿舍的女同学,因为上大学跟乡下男人离婚并且不打算认儿子的那个。

这四年里她就一直看原小铃不顺眼,可惜原小铃成绩一直排名前二,跟老师的关系还好,又不在宿舍住,让她就没个下嘴的地方,如今她分到了海城的晚报,自我感觉比纺织厂强多了,可不是就大开嘲讽。

看到十几双眼睛都盯着自己瞧,原歌微笑。

我爱人今年已经高考了,等成绩吧,我觉得应该没问题。

同学们都听愣了。

今年高考?干嘛呢这两口子,轮流?不,不是,小铃啊,那当初你们怎么不一起考啊?是啊,夫妻俩都上大学,说不定还能一所学校,那多好啊?原歌眨眨眼,我们俩都上大学,孩子怎么带啊!再说我爱人他要考的是理工科,国大的计算机硬件专业,我俩不可能在一个学校,国大在广南省呢。

不是还有老人吗?让家里的老人帮忙呗!你们就因为这个才没一起高考的?同学们都被这两人的奇葩理由给打败了。

计算机硬件?是个啥嘛?跟计算器是啥关系?这怎么还带挑学校挑专业的?也有人被原歌说得这么具体给惊到了。

计算机,就是把收音机,电视机,电话机,都给组合在一起的新东西。

计算机硬件,就是制造这个计算机的。

同学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还有这么先进的东西呢?都没听过啊!电视机这种东西都是特别稀罕的,他们系里有一台,摆在电教室里,到了过节的时候,才放全系学生进去看,还得是隔着玻璃看,有一个教工老师专门管着。

虽然是黑白的吧,但离得近,看得清,比看电影还有意思呢!收音机倒是见得多点,但一个宿舍里,最多有一个人用得起,那就跟宝贝一样的,有那个特别小气的,还专门把声音调得特别小,生怕别的听了沾他的光。

至于说电话机,大部分同学长了这么大,都没摸过一下的,只有少数**,家里倒是有电话……但把这三样都组合到一起,那是个啥嘛?简直是天方夜谈!就是啊,不是编出来的吧?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马上就毕业了,以后都见不着了,原小铃你就随便吹牛呗。

原歌老神在在,自信得很。

没关系,将来等你们见到了,就知道了。

通知书送到门上的时候,宋城还在卖饼。

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本小画书看的宋丁当,立马抱起亲妈亲手画的小画书,蹬蹬地跑到大门口,小声音脆甜。

邮递员叔叔来了!小朋友,有你们家的信,谁是宋城啊?是我爸爸!小胖手指指向系着围裙正忙活着的爸爸,又非常老成地对邮递员说,叔叔你把信给我就行了!周边来买饼的顾客都笑了。

这小丫头太有意思了!小人精啊!把信交给你,你会认字吗?宋丁当认真地点点头,我会啊!她妈妈都给她画了十几本小画书了,里头有好多的字,她都学会了,为什么不会认字啊?邮递员还真把信交给了小家伙,反正这么多人看着,小家伙也不可能说是拿起来就撕吧?那你看看这上头的字会不会认啊?好啊……这个是华,这个是国,这个是科技,还有大学,合起来念华国科技大学!还有这三个字,宋城收,宋城就是我爸爸!围观的群众登时发出了哗的惊叹声。

小丫头真能认字?好聪明的小姑娘啊!这还不到五岁吧?但也有人是听到华国科技大学吃了一惊。

海城人见过世面的多,换成其他地方的,还真不一定知道这个大学意味着啥。

这是国内顶尖的科技大学,研究最尖端技术的地方啊,而且一进去,那就是全保密的那种。

华国国防大学!小宋啊,不会是通知书吧?这个时间段,各家有考生的,可不就是盼星星盼月亮呢?宋城虽然觉得自己考得应该不错,而且正好赶上了这个大学第一届计算机专业,这大概是华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了。

本来他还打算着不行就只能报通信或者电控呢。

但要正好能考进去,宋城的把握就没有那么大了,这会儿心想事成,眉眼嘴角都忍不住弯了起来,直接把剩下的饼子都分送给了这些老顾客。

应该是的,我前段时间不是有三天没开门吗,就是去高考了……小伙子说的虽然腼腆,围观群众们可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卖饼的神仙小伙,天天卖饼和带孩子两不误,居然还给他考上了这么牛的大学!恭喜啊恭喜!没想到啊,天天来吃你做的饼,没想到还是大学生做的呢!今天这个饼我得带回去给我老儿子吃,他明年就要高考了,也来沾沾喜气!我家那个臭小子,天天啥都不干,他妈恨不得把饭喂他嘴里了,就说他用脑子辛苦,全力供他考大学,他可倒好,考了两年了,屁也没考上一个!真该让他来看看小宋!九月底,原歌和宋城关了饼店,退了房子,带着闺女去了广南省。

华国科技大学就在广南省省会珠城。

正好红芯纺织厂也在珠城有分厂。

广南省属于中南部地区,离得港口城市都比较近,想办法打开出口,为半死不活的厂子寻找一条出路,分厂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原歌进厂报到工作,宋城入了学。

就连宋丁当小朋友都成了一名光荣的幼儿园大班生。

这个时代上幼儿园简单的很,原歌身为厂里的大学生干部,把娃往厂办幼儿园一塞就好,连入园费都是免的。

国内顶尖的大学,而且是担负着国之重器任务的,课业自然跟宋城曾经的大学不一样。

关键的是,他去上了学才发现,跟他一个宿舍的舍友同学们,都比他小好几岁!宋城二十五岁,可同学们都才十六七,十七八!甚至还有个十四岁的小朋友!同学们都管他叫宋哥!宋城的心里忍不住升起了微妙的沧桑感。

原歌那边也不轻松。

红芯纺织厂效益不好,当然是有原因的。

成年累月的就生产那么刻板的几种产品,什么大红牡丹枕巾啦,猛虎下山毛巾被啦,双喜临门被面啦!在早几年物资短缺的时候,虽然花样单调了些,但老百姓们也没得选,当然是抢抢抢了。

就算是生产出来的瑕疵品,都不愁卖不出去……但现在时代的风向变了。

就像是国营的饭店开始感受到了私人饭店的冲击,国营纺织厂也开始积压货品了。

货品越来越卖不出去,可是要换新的花样,内部的阻力重重,不干什么没有错,一点干点什么就跳出来一堆的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