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穿之软饭王 > 第95章 文艺青年(15)

第95章 文艺青年(15)

2025-03-26 00:39:50

但是你本来是有希望继续写下去, 变成大作家的,你这样把才华都浪费在了柴米油盐,洗衣做饭上, 你觉得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当作家的妻子本来就是要忍受多一些的辛苦的, 她做不到你为什么还要和她结婚?明明你可以有更好的道路……道路好不好, 要看个人愿不愿意, 段同志,我就觉得现在的道路很好。

倒是段同志你, 为什么不试一试自己奋斗,当一个作家呢?其实宋城也是挺纳闷的,这个段芳芳的条件目前已经超过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年轻姑娘吧?既然这么喜欢文学, 喜欢作家,干嘛不自己奋斗变成大作家呢?为什么非得望夫成龙, 抢夺不来现成的胜利果实,就想去培养一个潜力股?自己奋斗多好啊?就像是他在前几个世界里, 就曾经有段时间, 就特别流行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剧情。

那些小姑娘都想什么呢?先不说能奋斗到总裁的人,那都得是多大的岁数了?就算是富二代吧,那人家也要求门当户对, 或者包养年轻漂亮的小明星什么的……怎么可能会去爱上一个各方面都是普通人的小姑娘?段芳芳被宋城给怼得哑口无言。

当她不想当大作家啊?她本来上学就是托了叔叔的福, 上学的时候也没怎么学,等到后来工作了,才发现她根本不是那块料……所以才想要望夫成龙嘛!就她当初想争夺但是没夺过的那位大作家,光是每月的稿费都是她半年的工资了。

那位作家太太过的那是什么神仙生活, 比她现在这身要时髦几十倍!她这一身行头还是攒了两年钱才舍得买的,如果不是要来这边显摆,平时她都舍不得穿的!这个宋城,真是不地道!白白浪费了她好几个月的工夫!以后再想找她帮忙,哼!做梦去吧!段芳芳气鼓鼓地坐上了去往县城的班车,把头扭到了一边,都不想看那个变成了给老婆洗衣煮饭带孩子的小男人一眼!然而宋城根本不在乎段芳芳在想啥,而是看着班车缓缓启动时,滚动的车轮,忽然一拍巴掌,想到了什么。

到了周末,宋城下班比较早,回来的时候手里还拎着一麻袋的东西。

哗啦啦地把麻袋的东西都给倒到院子里头,他就拿着工具在那敲敲打打。

引得左右邻居都纷纷围观。

原歌纳闷,你这是要做啥呢?宋城头也不抬,我做个婴儿车!原歌摸了摸已经挺起来的肚子,笑眯眯地坐在一边看。

嗯,那敢情好,我都没想到呢。

当初她生女儿的时候,那可真是什么都不用操心,就全都有人给备好了。

她家闺女的小车车,打从婴儿起到六七岁,少说也有几十辆了吧。

这个时代呢,三轮小童车听说是有了,二十多块钱,也是县城里极少数富裕人家才能买得起的。

现在的工人一个月也就是二十来块工资,给孩子买个小车就花去一个月工资,谁家舍得呀?不用吃不用穿的?至于学步车,婴儿车,小悠车这些……那就听都没听说过了。

倒是村子里有一种木制的小座椅,能把娃放进去坐着,但要想推着到处走,貌似是不行的。

原歌轻轻拍着肚皮,肚皮上慢慢鼓起个小包来,似乎在跟她回应。

她穿越了几个世界了,亲自生孩子,这是第四次。

虽然这个世界现在物资匮乏,但原歌有种和队友一起从头练小号的激动感。

从百亿富翁奋斗成千亿富翁的成就感,真没有从穷光蛋奋斗成上亿富翁的满足感更大!即使开局条件不行又怎样呢?没有小童车,娃的爸爸会自己造!宋城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工夫,一辆婴儿车闪亮出炉了。

大体功能,跟二十年后才出现的婴儿车差不多。

可躺可坐,能推着跑,顶上还有个小蓬子可以放下来给宝宝遮阳和阻挡蚊虫。

当然了,因为是给自家宝宝用的,宋城还准备用砂纸没事就打磨一番,打磨得水光滑溜的,再配齐了内部的软装,才算齐活的,然而就是这个毛胚的状态,都惊艳了街坊邻居们。

甭管大人小孩儿,一个不落,全都来参观过宋家的婴儿车。

啧啧啧,真不愧是大作家,恁地心灵手巧!我县城里表叔家的小孙子刚做完满月没几天,这个车肯定也能用得上啊!小宋啊,不然你把这个车卖给我吧,你再做一个呗……反正你家孩子还有几个月才生呢!小宋,你就卖给他!他那个表叔是能耐人,家里的娃肯定娇惯啊,这么精致的小车送过去绝对喜欢!我看就是二三十块钱都行!宋城在做婴儿车的时候,可是一点都没想过要借机挣外块来着。

不过钱送上门了,他当然不会拒绝了。

虽然在镇上上班有工资拿,但除去开销,每月剩下的只有几块钱。

而原本还有一个月的稿费自打段芳芳来过之后,就像是被遗忘了一样,沓无音信。

宋城也懒得关心。

本来原主的要不是靠着段芳芳,多半是刊登不了的。

所以这十块钱,宋城就当没有了。

而之前攒的钱,也就勉强够给娃用三四个月的吧。

现在既然有人原意出钱买,宋城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高哥要是真想买,那就拿十五块钱吧,材料我再去买,再做个新的给你拿走,我头一次做手生,这个车还有点小毛病,第二个熟练了,应该做得更好了……虽然话说得没错,第二个肯定比第一个好,但这是宋城亲手做的第一台婴儿车,倾注了不一样的情感在里头的,还是舍不得给人家拿走……宋城还是耍了点小心机的。

十五块钱?行!等等我这就去拿钱去!那位高哥大概也是真想讨好他那位有钱的表叔,说着话扭头就跑回去拿钱。

十五块钱虽然在这个时候差不多顶一个月的工资,但真有钱的人也不会在乎这个。

关键这真是个稀罕物,放在别的地方,拿着钱也弄不到啊!也就是像小宋这样脑子好,手又巧的人才能做得出来!十五块钱!旁边本来也有些心动的街坊们几乎都抽了口凉气儿,瞬间就歇了心思。

这个东西看着虽好,但也没它也不是就过不下去了,再说小娃长得块,最多用个两三年,还不如攒着将来给娃买个能骑着跑的小三轮呢!十五块这个价,宋城是真没赚多少,最多也就挣个六七块钱。

但要算上搭进去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很不划算的。

当给高哥订制的婴儿车完工以后,跑来拿的高哥一瞧,脸上乐开了花。

这个婴儿车是比头一个还精致些,而且里头还用棉花和布缝了柔软的坐垫,顶蓬上加了浅蓝色纱布料,看起来洋气又高级……高哥冲着宋城比划着大拇指,夸赞一番,喜滋滋地背起婴儿车走了。

第二天高哥就拎着一小袋子白面过来了。

哎呀!小宋!可多亏了你那个小车啊!高哥眉飞色舞地说起经过。

原来他那个表叔是在县里的卫校当校长的。

高哥家的老大闺女,年纪也有十六七岁了。

他们这些住在镇上的人家吧,就有些尴尬。

说吃商品粮吧,只有高哥是招待所的采购有工资,高哥的媳妇还是农村户口,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只有儿子是城镇户口,可农村户口的媳妇和闺女又不能回老家去种地……可不就得自己想办法。

高哥的媳妇是在招待所当打扫卫生的临时工,每月能挣点零花贴补家用。

可两个闺女呢,不到嫁人的年纪,都还是水当当的女娃呢,总不能也去找个临时工吧?而且临时工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所以高哥就想着能不能托表叔的关系,给大闺女弄一个去上卫生学校的指标。

现在的上学,是有点特殊的,都不是考试,而是走推荐的路子。

身为卫校的校长,手上肯定是有指标的。

但高哥跑了好几趟,礼也送了,表叔就一直没松口。

这回高哥一咬牙,一狠心,送了个稀罕的婴儿车……正好表叔家的小孙子,才两个月大就特别喜欢让人抱着去院子里,表婶年轻的时候干重活把腰给累着了,抱得时间一长,这腰就泛困发疼,而且小孙子养得好,白胖胖的,出去就爱招蚊子,动不动那小脸小手上就来个大红包,看得人怪心疼的……但不抱他去院里吧,小孙子老哼哼地哭。

这婴儿车可以说是送得太是时候了!小孙子坐在里头,大概也觉得比让奶奶抱着舒服,也不哭不闹了……把小车往院里有太阳的地方一放,再把顶蓬放下来,既遮阳又挡虫!表叔一高兴,还拉着高哥喝了几盅,答应给他大闺女一个指标。

宋城听得都有点犯愣。

送走了高哥,宋城也没闲着,坐在院里用淘换来的木头,给自家娃做着益智玩具。

高哥走后门给闺女弄指标,听上去确实对其他没有门路的孩子们不公平。

可现在上学都是靠推荐,除了靠这个办法,也不存在自己奋斗的可能啊。

幸好很快就要恢复高考,能让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都有个相对公平的上升道路。

高家的大妞高高兴兴地,打着铺盖卷,被她爸送去了县城里念书。

虽然卫校只是中专,但女孩子能进去学两年,出来就能进医院当护士,铁打的饭碗,还能帮着家人亲戚看病,简直是这个时代最让人羡慕的工作之一了!虽然高家人没宣传,宋城也没声张,但送婴儿车换来一个指标的事儿,还是不知道怎么给传了出去。

宋城就又接到两笔订单。

不过这也是极限了。

这镇子又不大,基本上各家都是过得紧巴巴的,能舍得拿出钱来做这么个奢侈的物件,一般都是为了送礼……自家孩子用的话,倒是也有人拿着材料上门来请教宋城指点两下,回去也能做个四不像,反正能凑合用就成。

高母提着一个大篮子,吭哧吭哧地拐进小街,张望了下,寻到了自家女儿女婿的住处。

站在院外就喊人。

小铃!小铃啊!她估摸着小铃是快该生了。

这不,就做好了小衣裳,还拿了几块从前小孙子用过的尿布,外加自家的红枣和花生,赶过来了!哟!这是原小铃的妈吧?闲人邻居刘老太打开自家的院门,探出一个脑袋。

是啊,我这不是想着小铃快生了,过来看看么,大姐,小铃他们在呢吧?刘老太的脸上露出古怪笑容。

不在!院里没人!原母大吃一惊。

啥?没人?他们去哪儿了?这说话就要生了,这两个不着调的年轻人,怎么还往外跑呢!刘老太的嘴都快撇到了耳朵根去。

可不就是呢,你家闺女和女婿,那就不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什么妖蛾子都让他们作了!他,他们干啥了?原母心里就是一沉。

大妹子啊,你就没听说,这几天不是啥,要恢复高考呢么,好多村子里的知青都不安分,要去高考,想上大学,想回城里呢!这事原母是知道的。

他们福来村的十来个知青,就有九个都报了名。

没报名的那个还是早早地就在村子里结了婚的,孩子都生了仨的女知青。

那,那,是宋城要去高考了?虽说去高考了也有可能飞走了,但从这半年看,宋城和小铃结婚以后日子过得正经还行,宋城也不想从前那样浮飘了,原母就觉得宋城能考上也不错,到时候就让小铃也跟着去学校附近租房子住吧,不跟现在差不多?哈,要是宋城去高考了,倒不新鲜了!报名的是你家小铃!刘老太太边说边摇头晃脑。

你说说,这大肚子婆了,马上就生了,还去高考,简直,简直是去出洋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