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2025-03-22 07:07:28

近午时分, 嘉荫堂中君臣犹在议事。

沈浮正襟危坐,神色肃然:昨日姜云沧发难是为了维护父母和胞妹声誉,虽行为有失, 但情有可原, 臣以为,不可按失仪惩处。

此言差矣, 有陛下在, 必能还他一个公道,何须他逞凶拔刀?李国臣看了眼他肩头的伤,沈相宽宏大量可以不计较,但法度便是法度,寻常百姓当街斗殴也要交由里中惩处, 更何况是堂堂宣武将军, 当着陛下的面伤人见血?法理不外人情, 沈浮淡淡说道, 若至亲之人被当面诋毁而无动于衷,我反而要怀疑姜云沧是否有赤子之心, 是否能担得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李国臣讶然, 捋着胡子点了点头:沈相这话,真真让我大开眼界, 原来御前动刀动枪的还能算成是赤子之心?谢洹咳了一声:朕已经当面申斥过姜云沧,他已知错,这事两家都有不是,况且又涉及私隐,闹大了也不合适。

他暗自惊讶沈浮的态度, 慢说沈浮与姜云沧一直不和, 便是没有不和, 以沈浮以往在公事上那种绝不容情的态度,能够如此袒护姜云沧,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不过姜云沧的确莽撞了些,沈相,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惩处?罚俸半年,以示惩戒。

沈浮道。

可行,谢洹很快说道,就这么办吧。

李国臣手指拈着胡子,几乎要把那几根黄胡子拈断,罚俸半年,姜家是缺那点银子的人家吗?可真是惠而不费。

然而眼见谢洹和沈浮都要保他,也只得干笑一声:姜云沧失仪之罪还好说,更大的罪责在于未奉诏擅自返京,陛下,要是这次不严惩姜云沧,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还如何约束将帅,严明军纪?谢洹道:姜云沧返京当天,姜侯已具表上奏,只不过姜云沧来得快,驿路走得慢,所以是在他返京后两天收到的奏表。

说来说去,竟是一丁点儿责任也没有吗?李国臣不死心:按照惯例,是该先奏表,陛下允准之后才能返京,姜云沧未得诏令便走,姜侯肯放他走,都属失职,况且姜云沧滞留京中迟迟不归,如今边防空虚无人,万一有什么闪失,这责任谁担得起?谢洹沉吟着没有说话。

他的顾虑也在于此,眼下的西州,没有姜云沧不行,若是他再不肯回去,他也要急了。

李国臣瞥了眼沈浮:沈相以为呢?沈浮依旧端坐,波澜不兴:此事兵部正在查察,未出结果之前,揣测无益。

一查几个月,就怕西州的边情等不得,李国臣转向谢洹,以臣之见,不如另外挑选合适的将帅赶往西州,先补上那边的缺漏,若姜云沧查实了无罪最好,若是有罪,也不至于边防无人,给坨坨可趁之机。

沈浮看他一眼,没有说话,谢洹点头道:这倒是个主意,让兵部那边先报几个人选吧。

以臣之见,显武将军程兼之,武略将军顾炎,武节将军胡承付,这些都是上过沙场的老将,又且忠心耿耿,堪负重任,李国臣很快报了几个名字,倒是可以从中挑选合适的人选。

说的这些人有些谢洹并不熟悉,不免多问几句,又商议了一会儿,看看时辰不早,李国臣起身告退,沈浮便也告退,出得门时,李国臣问道:方才沈相一直不曾说话,是觉得那几个不合适么?沈浮看他一眼。

昨日众多言官一齐发难弹劾姜云沧,今日调查刚刚开始时便催着定罪,又这么快提出了接替之人,沈浮敏锐地嗅到了一丝怪异:我须得先查过这几人履历。

沈相还是这么滴水不漏,李国臣拈着胡子,老夫痴长几岁,可说是看着这几人一刀一枪拼到这个位置的,对他们几个还算熟悉,不过,还是等兵部报上人选再说吧。

余光瞥见姜云沧从宫门大步流星往这边来,沈浮下意识地想要迎上去,姜云沧也看见了他,立刻从另一条道上走开,沈浮停住步子,想起昨夜片刻不曾停的暴雨,只觉得如同利刃剜出心肺,血淋淋的扒开来又无人看见,只剩自己咂摸后悔的滋味。

昨夜他彻夜未眠,每次炸雷响起,眼前都是姜知意的模样,她小心翼翼依偎着他,听见雷声时她总是不由自主颤抖,贴他贴得更紧些,耳朵捂住被子,竭力挡住。

她想要他的安慰,可他从不曾给过她安慰。

又打雷了,一声接着一声,她也会害怕吧?有没有人帮她捂住她耳朵,有没有人陪伴着她,给她安慰?沈浮望着姜云沧越走越远的身影,试图从他身上找出姜知意的影子,听见李国臣在笑:姜云沧看起来气还没消呢,沈相也真是大度,居然只罚他半年俸禄。

沈浮扯开纷乱的思绪,转脸看他。

嘉荫堂中,谢洹负手在窗前,想着方才李国臣提名的几个人,正自沉吟时,王锦康上前说道:陛下,外苑昨儿大雨的时候发了水,把姜侯府上的围墙冲塌了,今日半晌午的时候岐王亲身过去姜侯府上赔了不是,听说还送了厚礼。

谢洹回过头:姜云沧见了他?不曾,王锦康道,姜将军那会子没在家,是侯夫人见的。

谢洹思忖着,半晌没说话,殿门前的太监走来奏报:陛下,宣武将军求见。

他来得倒是及时,谢洹点头:宣。

姜云沧走进来时,看见谢洹坐在椅子上看奏折,连忙上前行礼: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谢洹点点手,刚刚还在这里说你。

说他?有沈浮在,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

姜云沧没有起,低头道:臣自知有罪,甘愿受罚,不过臣的父亲与此事无关,请陛下明鉴!朕倒是知道姜侯一片忠心,只不过这个连带之责,却也难洗脱。

谢洹道,你真的不回西州?姜云沧犹豫一下:臣想求陛下允臣再留几天,到六月初的时候,那时候臣妹胎像稳固一点,臣任从陛下调遣!谢洹低眼看着他,心里想的,却是方才王锦康奏报的事情,他不准备说吗?进来到现在,一个字都不曾提。

正是狐疑时,听见姜云沧道:昨夜衍翠山发水,冲塌了臣家的围墙,上午岐王殿下亲身到臣家中致意,臣牢记着规矩不曾见他,避了出去,岐王殿下送了六匣子药材,臣的母亲推辞不掉,只得收了。

谢洹松一口气:好。

想想又道:他倒是消息灵通,知道你家里找药材,专门送去。

六种药里有两种,是臣妹新换的药方里需要的药材,姜云沧低着声音,甚是蹊跷。

除了姜家人和太医院,怕是也没人知道这药方,真是好灵通的消息。

谢洹点点手:起来吧,老跪着做什么?你御前失仪的事也有结果了,罚俸半年,朕想着在你回去之前,不如先挑几个人过去支应着,你有没有属意的人选?要挑人过去接替他吗,好快。

姜云沧耳边蓦地响起出征时激越的战鼓,破阵时刀锋枭下敌首,鲜血喷溅的声音,心中一阵怅惘,然而想起姜知意,怅惘又被柔情取代,慢慢起身:臣有个人选,此人经验虽然欠缺,但兵法阵法娴熟,又且胆大心细,可让他从行伍中历练,假以时日,必定不输于臣。

哦,是谁?谢洹问道。

清平侯府中。

林凝看着匣子里的雪莲:这品相,比上次宫里赏赐的也不差什么,难得这么匀净又大朵的。

黄静盈在看另个匣子里的三七:这些都是几十年的老根,也极难得。

一共六个匣子,每个都满满装着品相上等的名贵药材,姜知意明白,就算以清平候的身份地位,短时间内想买齐这么多也不容易,又且这雪莲和三七都是她药方子上的东西。

沉吟着道:这礼太贵重了。

是啊,林凝沉吟着,如此一来,反而是我们欠了岐王府的人情,得想法子还上才行。

等岐王搬进来时,伯母厚厚备份礼贺他迁居,还上人情就行了。

黄静盈看看天色,连忙起身,我得走了,眼下欢儿只有乳娘看着,我得赶紧回去看看。

姜知意知道她惦念女儿,便没再挽留,挽着手送出去时随口问道:三哥不在家吗?怎么就只有乳娘带着欢儿。

昨晚上他出去办事,下大雨给隔在外头了,我走时还没回来。

黄静盈在二门前停住,意意,多谢你。

今天来的时候,姜知意说要与她合股开那间粮油铺子,给了她一千两银票,黄静盈知道她是为了帮她扛过这段困窘的时候,心里感激:我一定尽快还上。

盈姐姐这么说,是不想带我一道赚钱了吗?姜知意笑着,摇摇她的手,这个是我合股的本钱,盈姐姐还了给我,算什么?黄静盈也笑起来,点了点头:好,你我姐妹,我也不说什么了,我必好好打点周转,早些添上利润才是。

她上了轿,姜知意便立在门口目送,眼看着刚出门,外头匆匆走来一人,却是林正声。

姜知意有点意外,此时赶着午饭的点,林正声是个细致的人,从不曾在这时候过来:是要诊脉么?林太医用过饭不曾?我用过了,姑娘还没用吧?林正声脸上有些匆忙的神色,我先给姑娘诊脉,很快。

正房明间里,林正声听着脉,忽地问道:我有一件疑难的事,想请教姑娘。

姜知意抬眼,见他端方的脸上都是迟疑。

作者有话说:下午六点加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