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吾皇万岁03

2025-03-26 00:58:30

但凡是个人, 不, 但凡是个正常男人, 便不会多瞧一眼。

林寻正准备将这些‘废书’扔到一边——【系统:请宿主切勿做出辱没书卷之事,认真读完。

】林寻,否则?【系统:根据宿主扔到的资源百倍收费。

】手下书被攥得很紧, 发出‘咯吱, 咯吱’的声音, 他深吸一口气,保持微笑, 挑了处阳光明媚的地方,长睫毛遮住他眼底的阴暗。

盘膝,摊开书, 阅读。

自那日大雨, 连续好几天都是燥热的天气。

宫内出了一件大事,昌然郡主不日便要下嫁莲国皇帝, 群主还不到二十,却要嫁给比她年长三十多岁的他国帝王,心中悲愤可想而知。

而这次和亲的提议便是国师提出。

听说了么, 郡主要去和亲。

几个下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再议论主子的事情, 小心掉脑袋。

方才说话的人小心的望了眼周围, 没有理会,我听说莲国大旱,和亲只是幌子,还不是为了讨要粮食。

不止是下人, 早朝过后,兵部侍郎急忙叫住丞相,啧啧道:我可是听说,莲国竟要送一名皇子过来,说是交流文化,说白了就是来做质子……孙兄慎言。

丞相道。

咱俩的关系,不怕,兵部侍郎小声道:你说对方送了一个皇子,皇帝却只嫁了个郡主,自古和亲哪个不是公主,莲国这次的脸可是被狠狠打了一巴掌。

他声音有些快意。

丞相叹气,国师这一手可是狠,安平王这两年有些不规矩,他便要送安平王最宠爱的女儿去和亲,另一方面,又扬了国威,这次莲国送来的聘礼可不会少,最后皇上一施压,重头想必都会被收到国库。

兵部侍郎有些心有余悸,今年大旱,好在国内近几年兴修水利,打井储水,民间甚至强制改种抗旱的作物,否则这一次我们都要遭灾,域外那些蛮子肯定会蠢蠢欲动。

丞相点头,善为国者,目光放得自然远。

兵部侍郎:莲国不久便有使臣来,二皇子的母妃原位莲国公主,不知这次皇上会不会念旧情放他出来。

圣心难测,丞相摇头,忆起往日风光无限的莲妃,长吁一声:圣心难测啊!大人,赵大人留步! 有人急着赶来,太好了,孙大人也在。

原来是李公公。

虽然对方只是个太监,但李公公可是伺候过两任皇帝,在皇上面前可是红人,他们也不敢轻易得罪。

二位大人,皇上有请。

丞相和兵部侍郎相互对视一眼,重新走往大殿。

微臣参加皇上。

二人行礼。

辰寒的面色没有好转多少,依旧白的没有血色,免礼,平身。

二人中丞相上前一步,不知皇上召我二人来是为……辰寒:朕收到消息,莲国的使者三日后会到。

三日?丞相错愕,之前不是说还有七天?他很快明白便反应过来,莲国的情形怕是如同水火,再经不起耽搁,本国大旱还好说,就怕域外一带趁机进攻,实际上,要不是畏于辰国坐收渔翁之利,他们早就按捺不住。

届时皇宫会设宴招待,依你们两位的看法,宴会是否要让二皇子出席?丞相小心翼翼观察了一下辰寒面色,实在看不出什么,选了一个折中的说法:前些日子听闻二皇子言行失仪,皇上可私下考察一番,若是改好了,参加也不失大雅,要是还有待改进,在国师那里多学习几日便可。

言下之意,还是将选择权交给了辰寒。

辰寒视线在他身上稍作停留,似乎看穿了这点小心思:既如此,你们二人便随我去瞧瞧。

丞相苦了脸,他就是不想趟这趟浑水,才这说得么婉转,结果还是要走上一遭。

兵部侍郎也是心里叫苦,但圣上有令,不得不从。

两人一路随行,离得越近,周围越是安静。

国师平日里都是清修,不爱人打扰,故而所住之处也是皇宫中最寂静的。

很是温柔儒雅的一个人,却无一人敢轻视,就是这个看上去相当无害的男子,前不久才一手主导群主和亲事件。

作为一个宫内唯一有权面圣可不行礼的人物,国师对他们的到来并不是很惊讶。

苏大人。

二人打招呼。

苏秦微微颔首,赵大人,孙大人。

算是回应。

安宴近日如何?辰寒问。

辰安晏,便是林寻这具身体原主人的名字。

安稳欢喜,可惜他的人生和此名轨道截然相反。

看书。

苏秦说看书,便肯定真的是在看书。

丞相挑眉,这二皇子从前不学无术,这次竟然真的能耐下性子,看来国师果然是好手段。

几人在苏秦带领下来到藏书阁,兵部侍郎感叹道:早就听闻苏大人藏书无数,甚至有几卷失传兵法残卷,真是叫人眼红。

苏秦:死物而已,参考可以,照搬的话,不如不看。

兵部侍郎点头,倒也是。

推开门,一眼便看到少年席地而坐,捧书阅读,侧脸很是好看。

对于外面来人,他一点反应也无,似是看入了迷。

再走近几步,才发现人竟是阖着眼的。

林寻被脚步声吵醒,睁开眼,抬头便是一双寒潭般的双目。

仅仅见过一次,却是印象深刻。

他起身,行礼。

辰寒:学的如何?林寻,国师这里有很多藏书,他让孩儿看了些修身养性的书,孩儿受益匪浅。

辰寒:说说看。

林寻:凡事要讲求规矩,正如人贵有自知之明,应不偏不倚,道德方面也要合乎礼制规范。

辰寒点头,看来你学到不少。

林寻:多亏国师教导。

苏秦多看了眼林寻,他可不记得自己有过教导。

辰寒看着被摊开放在一边的书,能对你产生影响的书,想必格局不小,拿来与朕瞧瞧。

林寻一怔,神情有些古怪,都是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书,父皇政务繁忙,还是不要多花时间在这上面为好。

辰寒只是伸出手,站在原地,不言。

林寻僵硬地笑了一下,弯下腰将书拿起,合住,摆成反面,不让书皮露出,硬着头皮递了过去。

辰寒翻了一下,一目十行,渐渐发现古怪,他合上书看了眼书名,神情难得地变了一下。

见状,丞相和兵部侍郎也好奇地瞧了一眼,片刻后,都是脸色不对,看苏秦的眼光也是很有深意,想不到平日喜爱潜心研究佛学的国师还有这种藏书。

起初不以为意,见三道视线落在身上,苏秦便随意扫了眼,身体蓦然僵直,这是什么?林寻抿唇侧过脸,三从四德,修身养性,阐述礼法。

此书并……林寻抢先一步打断他,国师放心,我对所有的书都是一视同仁。

辰寒瞥了眼苏秦,见他面色不好,没有再提这件事,这本书不适合你。

林寻,孩儿受教。

莲国的使臣三日后会到。

说这句的时候,辰寒紧紧盯住林寻,不错过他任何一个表情变化。

同方才没有任何区别,无喜无悲。

你可想去?林寻,这个热闹孩儿就不去凑了。

一旁兵部侍郎看得一头雾水,这可是绝佳的机会,说不定到时候皇帝心情好了,便会恢复其皇子身份,竟然就这么拒绝,实在是匪夷所思。

你既有了主意,那便依你所言。

林寻行礼,多谢父皇。

临走前,辰寒忽然交代了国师一句,平日里……教他些事理,其他一些知识也行,《烈女传》之类的书,就别让他看了。

三人离开后,苏秦看着林寻,后者若无其事地把书整齐,放在书架上,好像原来就是从那里抽出。

这里有佛经三百,兵法十卷,历史人物传记五百余册,还有些奇异志怪。

林寻:哦。

苏秦:大大小小上万本书,却未曾收录《女诫》《女训》等书。

林寻:哦?苏秦:更别提这连民间都渐渐不读的《烈女传》从何而来。

林寻 :哦。

除了一个单音节,他找不到什么词汇来回答对方。

苏秦:……第二天,关于国师有收藏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之习传遍宫中各个角落。

想不到,真是想不到。

可不是,听说还让二皇子去读。

二皇子虽然如今处境堪忧,毕竟是皇上的血脉,这也太,太……这些风言风语中,多了些对林寻的同情,一个皇子被逼的看《女诫》,也是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