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 你有什么事情妇人开口说话,嗓音非常沙哑,更多的是半气声, 嗓子应该是坏了。
大娘, 我来找张先生,不知他可在家?慕喜挂着笑脸问道。
找阿民?他今天出去还没回来呢。
你找他什么事儿啊,我是他娘, 你跟我说也成。
老妇人看了眼慕喜身后, 见没有其他人示意让慕喜先进到屋子里说。
屋内,慕喜把肉放在桌上,柔声说着:大娘,贸然拜访若有打扰之处还请见谅,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这次我来是想向张先生打听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你但问无妨, 我儿子知道的事情老婆子我都知道。
大娘坐在凳子上给慕喜到了一杯水。
对慕喜拿来的肉视若无睹, 没有特别激动的样子。
看得出来这一家过得并不富裕, 屋子简陋, 老妇人和张先生身材也很是瘦弱,这个世道肉是厚礼,对普通人家来说更是稀罕物, 但这个大娘却面不改色, 半点没有被吸引, 再看她那被毁得面容, 慕喜心中一凛,这个大娘有故事啊。
也不过多绕弯子, 开口说出了心中所想的问题:大娘,请问您知道关于龙泉山庄六公子的事情吗?老妇人的身体明显一僵。
龙泉山庄我不知道,这种江湖事情,我儿子也是道听途说来的,且龙泉山庄的人被皇上追封官爵,哪里是我们这些百姓议论的!老妇人一脸忌讳莫深。
慕喜张张嘴,正要说些什么,就听院子里传来了张先生的声音:娘,你怎么没有关门,你一个人在家……进屋的张先生看到慕喜止住了话。
对着老妇人询问道:这位是?她是来找你打听事情的,还拎着肉。
老妇人指了指桌上的肉条。
慕喜见状赶紧做自我介绍:张先生你好,我是来自全围村的村民,家中孩子特别崇拜龙泉山庄的六公子,所以我就想从你这打听打听他的故事,回去讲给孩子听,作为他的生辰礼物。
这是慕喜早就想好的理由,诉事先生这个工作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首先一要有好口才,让听得人身临其境,代入感强烈。
诉事先生的故事也在茶舍讲过不止一遍。
所以慕喜即使听了诉事先生说了故事,她也不会做什么抢饭碗的事情,这也是她敢直接上门来打听的原因。
张先生看着慕喜目光一闪:全围村?六公子的故事,好啊,请坐我给你讲。
儿子,你过来我有话和你说。
那老妇人一听这话,掐腰竖目给张先生叫到了一边,慕喜在屋中坐着等候。
慕喜看得出来,那个大娘知道关于六公子的事情,但是却不想让张先生说,不过她不着急,实在不成她可以换个说书先生问,她从店小二哪里打听了好几位说书人的地址。
不一会儿,张先生和他母亲回到了屋子里,老妇人因为伤痕显得面目狰狞,但慕喜却神奇的感觉到了妇人对她明显柔和下来的态度,慕喜不解。
进屋之后老妇人只是和慕喜点点头,然后便拎着肉进了厨房,厨房和住房紧挨着,房门大开,这样慕喜和张先生坐在屋内倒也不算失了礼数。
家母也好些日子没吃到荤腥了,就冲你拿来的肉,张某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关于六公子的事情……张先生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和上午在茶舍的状态不同,现在的张先生满面红光,眼睛发亮,上午在茶舍的张先生虽然诉事讲的激情,但眼睛里却死气沉沉,与现在截然不同。
听着张先生的叙述,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慕喜算是继萧洪之后,对六公子又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不管这诉事先生讲的是否为事实,但这些故事广为流传,就足以说明百姓是认可的。
也难怪皇帝会忌惮,民心如此之大,又有谋略,军队还有亲信,谁能保证其不生二心,若生了二心,谁也控制不住。
六公子是个‘神人’,听了张先生的描述,这是慕喜心中对他的评价,从小就是神童,长大了之后更是了不得。
在各国战火纷飞的时候,十四岁的六公子就用计谋不费一兵一卒的打退侵军。
因为展现出了超高的军事谋略,立下不少战功,李公子直接被皇帝封赏,在军塞要地当谋士。
后来各国签订和平协议,六公子从军队撤回,婉拒皇帝的好意,不入朝堂,开始经商,三年时间跃居夏朝首富,开仓放粮,造桥铺路,救济百姓,说起六公子百姓们人人都要竖起大拇指,这种情况皇上怎会不忌惮。
直到一场大火,六公子英年早逝,夏朝的百姓甚至为他建了庙来侍奉。
这是前几为皇帝逝世都没有的情况。
她知道像这种类型的故事,通常都美化过,但事实却不能否认,六公子所行之事的确是让人敬佩。
本来慕喜还有些怀疑柳献之是六公子,现听了张先生的这番话,她反倒有些拿不准了,六公子可以说是天之骄子,谋略过人,这样的人会让自己落入快要饿死的田地?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今天麻烦张先生了。
说着慕喜从怀里掏出五文钱,一个时辰正是张先生在茶舍挣得工钱。
张先生也不推脱,接过铜板客套几句,送着慕喜出了院子。
儿子,你刚刚和我说的都是真的?六公子真的联系你了!老妇人见慕喜走了,赶紧追问,刚刚场合她没法追问太多,这一个时辰让她抓心挠肝好一顿想。
当然了,娘,刚刚那个女子就是救了六公子的人,他们已经成亲了,六公子说了,她问什么我就说什么。
说着说着,张先生一个八尺男儿眼眶通红,吸了吸鼻子,声音抖着说:娘,咱们找到主子了。
好好好,主子没事就好,主子没事就好。
老妇人用手抹着眼泪,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另一边的慕喜看了眼天色不早了,关于六公子的事情也听得差不多了,便不打算去拜访别的说书先生家,到书店给小永买了笔墨纸砚,又买了一些他平日爱吃的糕点,站在路口等牛车。
等牛车街口那里有一家酒肆,慕喜今天晚上打算好好和柳献之谈一谈,当然要有酒,酒后吐真言。
慕喜摸了摸口袋打算买两坛,猛然想起后院地窖中有酒,那是原主父母在生下她时埋得女儿红,和早晨相比现在钱袋相当干瘪,慕喜决定就喝女儿红。
钱得省着花,最近她算是很大手大脚了,搁在别人家早被婆婆或者丈夫,指着骂败家娘们。
慕喜悠悠的叹了口气,柳献之从来对她的事情都是赞同的态度,这是不是也代表着不在意呢。
这种我把你当家人,你拿我当路人的感觉,让慕喜心情不太爽。
等着牛车的间隙,慕喜就已经给自己‘治愈’了,想那么多有什么用,她的主要任务就是让父子俩幸福。
待会回去好好找柳献之谈谈,然后再定接下来的生活目标,钱是越花越少,管他是不是六公子,她的兜里得有钱!慕喜开始想着什么营生能赚钱,而且还没有别的限制因素。
慕喜坐着牛车,到家时天色擦黑。
柳献之已经做好了饭,他和小永都没动筷子在等着慕喜回来。
下次再有这种情况不用等我,你们先吃,给我留点就行。
慕喜把买的东西放下,边净手边说着。
不,小永要和娘一起吃。
小永站在一边拿着毛巾,等着慕喜洗完手好递过去。
现在的小永对慕喜特别亲近。
你这孩子~慕喜揉了揉小永的脑袋。
先吃饭吧,娘给你买了爱吃的糕点,明天上学带着。
耶,娘最好了!小永跟着慕喜身后蹦蹦跳跳的往餐桌走。
柳献之坐在餐桌旁看着娘俩的互动,眼睛亮光点点,笑得煞是好看。
饭桌上柳献之做得豆角炖肉,拌黄瓜,另一个小碟子上盛着慕喜卤得猪蹄和鸡爪。
慕喜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是很好的下酒菜!小永吃得最快,说今天夫子布置的作业很多,吃完就上自己屋子埋头写作业去了,慕喜看柳献之还有半碗饭未吃完,开口道:你等下,我去拿酒,咱们喝点。
等等,柳献之出声制止,表情为难抿了抿嘴:娘子,我不太会喝酒。
听了这话,慕喜简直是想上天和月亮肩并肩,真是太好了!不会喝酒才好,醉了让她更有机会套话。
那是我爹娘在我出生的时候,给我埋得女儿红,本该是咱们成亲的时候喝,但是……慕喜话没说完,止住的话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你不喝就是不给我爹娘面子,就是看不起我。
柳献之松开了抓着慕喜手腕的手,慕喜嘴角勾起,拿着灯笼转身去了后院。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