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是在校大学生,年纪轻轻家世极好出来做义工,为的是在锻炼自己同时也了解些民间疾苦。
比起秦朗这种社会人,芊芊容貌普通但是笑容甜美,又有一副热心肠眼睛上弯问到:怎么了,什么忙,说说看我能帮些什么。
敬老院人多嘴杂,不是说话的地方,秦朗也不好意思将闹家庭矛盾的事儿曝光出来,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小声说:待会儿照完相后,你走慢些,我再跟你说。
等到在敬老院打扫完卫生,合影留念之后,芊芊果然放慢了脚步,秦朗和她出了门落在了众人后面,这才简单的将妻子误会自己的事儿说了一遍,末了略带抱怨的说:我家那口子平日里将钱看的很紧,手里一分钱都不舍得往外漏,从来没做过好事儿。
我怕她知道我资助贫困学生会和我闹,芊芊,你能不能帮我一回,假装是向我请教问题的学妹。
毕竟是教人撒谎,秦朗脸红了红腼腆的笑了笑,面带祈求的看着芊芊。
嫂子还不知道你的事儿,老秦,你这是做好事,干嘛藏着掖着。
记得你提过嫂子可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总不会连这点儿思想觉悟都没吧。
芊芊是爽利性子,家境优越,对于秦朗知恩图报回馈社会的举动十分赞赏,她父母开明凡事有商有量,所以觉得秦朗不该瞒着妻子。
秦朗苦笑了下摆摆手,状似无奈的说:算了。
你嫂子那人心地不坏,但是对钱看的特别紧,比葛朗台还葛朗台。
学长就拜托你这一次。
不然我要愁死了。
虽然都是校友,比起没见过面的李秀玲,芊芊和秦朗的关系自然近了许多,她点头应到:既然如此,我就帮你一回,哈,改天一定记得请我吃饭。
谢谢。
芊芊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你挑时间,学长好好请你吃一顿。
秦朗有些激动。
将妻子的电话号码留给了芊芊,又跟她提前演练了,面对妻子的盘问该如何回答,她若是怀疑又该如何。
叮嘱完毕后。
已经快黄昏了。
秦朗乘着公交朝租房子的小区赶着,心中一直排练着台词,以免在妻子面前露出破绽。
到了门口发现门锁着时,秦朗皱起了眉头,李秀玲生着病在家休养,一大早就出了门现在又不在家,究竟在做什么。
他从兜里掏出钥匙,打开房门之后。
感觉有些异样房间陈设变了有些空落落的。
细致瞧时,秦朗才发现房间里的布局变了。
妻子日常用的镜子还有护肤品以及一小摞教案,连同她刚买的衣服鞋子统统不见了。
秦朗瞬间变了脸色,上前打开了上锁的抽屉一看,果然里面的存折不见了。
他跟妻子的钱是分开放的,秦朗怕露馅儿,将存折收的严严实实,李秀玲则锁在了两人都有钥匙的抽屉里。
妻子不见了,存着还有她换洗衣物也没了,秦朗生出不祥预感拿出电话拨了妻子号码。
出乎秦朗意料,嘟嘟两声后电话接通了,他验了咽口水关心的问到:老婆你在哪里,家里这是怎么了,你东西怎么不见了。
终于从对方语气里听到一丝惶急,顾晓晓嗤然对秦朗后知后觉连妻子转了性都不知道十分鄙夷。
每次进入任务,顾晓晓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模仿原主的言行举止,但她模仿的再像,一开始最要被亲近的人关怀询问两句。
如秦朗这般傲娇的小公举,还真是头一次见,和生病的妻子置气明明做了亏心事还嘴硬不愿意低头哄人。
顾晓晓将话筒往旁边移了移,嗯了一声问怎么了。
有人回应,秦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些,小小的抱怨了下:你去哪儿了,看到你东西不在吓死我了,我愿意跟你解释,别闹了好不好?顾晓晓新租的房子,离秦朗那边也就几步远,她收了线打开门,走到了两人租的房子里,抱着胳膊说:好,你现在可以解释了。
秦朗看看手机,又瞧瞧顾晓晓,愣愣的问:你刚才在哪儿?顾晓晓也没搭腔,只用冷冰冰的眼神看着他,等待解释。
秦朗也琢磨出了妻子的意思,咳了一声,然后说:事情是这样的,上次我一个学妹问了些技术上的东西,我怕你多想,所以瞒着你。
现在想想,咱们是夫妻俩,有什么还得当面锣对面鼓,好好掰扯清楚免得闹误会。
秦朗的话,让顾晓晓嘿然冷笑,她哦了一声挑眉:既然是这样,她电话号码是多少,你报一下,我打过去对质一下。
这一出秦朗早就预料到,但他面上还是做出一副不喜的样子说:你还是不信我,罢了,这是她的号码。
不过你说话客气点儿,好歹也是我们的学妹,别让人笑话。
我自有分寸。
顾晓晓对照着秦朗手机上的号码拨了出去,然后当着他面,跟芊芊通话。
顾晓晓心知秦朗肯定提前跟对方报备好了,所以也只问了两三句就挂了电话,不过她留了个心眼儿将这号码存到了手机里。
在妻子打电话时,秦朗一直提着心,等她面无表情的挂了电话没问出什么端倪,这才哼了一声有些傲娇的说:我说过了我是不可能出轨的,秀玲啊,你这多疑的毛病也该改改了,咱们在一起也有几年了,以后可是得过一辈子。
谁知道你是不是串通了别人来骗我。
顾晓晓说这话时并不笑,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秦朗,让他背部无端发寒,几乎已经疑心李秀玲知道了什么,只能讪讪的说:我对你的心,苍天可鉴,咱等着时间证明吧。
秦朗正庆幸着这一个小风波过去,妻子又发话了:最近学校有个到外地进修的机会,不过得考试。
所以我又在隔壁租了间房子,方便学习没啥事就不回这儿了。
事情的发展完全不在秦朗的预料中,他啊了一声,眼神中满是不解。
第二四零章 不善良的妻子9结婚以来李秀玲一直精打细算,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两人扯了证同居,吃的用的都只在便宜的基础上选择物美价廉的。
秦朗自己抠唆,是为了给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多一份上学的希望。
李秀玲则是为了买房,所以秦朗觉得两人思想觉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结合着李秀玲先前买衣服化妆,如今又租了房子搬出去住,秦朗又气又怒:你发什么神经,家里还不够你住呢。
另租房子得多花多少钱,听我的赶紧退了,我不想和你置气。
秦朗硬邦邦的丢下一通话后,涨红着脸看向李秀玲,眼神中满是指责。
他们两人手头一直紧,再租个房子不是他俩能够负担的,这些钱要是花在助学上该有多好。
顾晓晓花自己的钱,对于秦朗的怒气深感莫名其妙,但为了不撕破脸她耐心的解释:这次进修机会很难得,一个人清静,也能学的进去。
要是被选上了,我就能提一个级别工资了。
呵,那么好的机会能轮到你,别瞎折腾了。
秦朗对于沉闷只知道埋头苦干的李秀玲其实是有些看不起的,脱口而出否定的话,见她变了脸色后才补救:我是说,现在到处都讲人情,就算你做的再好,咱没钱送礼不也是白搭么。
剧情中,社会黑爱当官的都是贪污犯富人都是为富不仁,是秦朗一贯的口头禅。
他出了校门后,没找到称心的工作。
又因为做慈善的事儿耽误了许多加班时间,引得领导和同事不满没有晋升途径。
这一切秦朗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每每谈起来总是抱怨社会太黑暗。
他才会怀才不遇。
也就李秀玲性情温顺人又老实,才会听秦朗胡扯,顾晓晓最看不惯这种喜欢放嘴炮又不努力的人,懒得开导他只说了一句:成不成再说,不试试光会白日做梦绝对不行的。
说完后,顾晓晓哐当一声关上了门,将两人阻开。
秦朗伸着手哎了一声。
本想说让李秀玲把饭做好,这两天被她接连甩脸色,又不愿意遭她冷眼。
只得自己到厨房瞧了瞧,见没菜了出门买了些自己做起了饭。
秦朗打心底里觉得妻子这是浪费钱,又是租房子又是买参考的资料的,到时候不过是陪太子读书。
但是钱已经出了。
他就想等妻子失败后。
通过这事儿好好教育她,让她收了心思。
好事人人都想上,他们没钱没关系,凭什么选她去。
顾晓晓原本想着两人分居,但是吃饭在一起,但是看着秦朗她就吃不下去饭,所以干脆自己开火。
她做的饭,可不是随便个人就能吃的。
也不知是不是资质提升的原因。
顾晓晓明显感觉到她的脑子比以前好用多了,学什么东西哪怕没人指点。
看几遍也就会了个七七八八。
李秀玲教的是初中,她翻着教案教材没一点压力,轻松的掌握了要点。
以顾晓晓的原则,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要从事教师行业就要弄个通透。
接下来两三天,秦朗也曾来敲过门示过弱,但是顾晓晓总是不冷不热,跟他针锋相对一点儿也不服软,两三次后,秦朗大男子主义作祟,干脆不再找李秀玲求和。
两人陷入了冷战,楼道里擦肩而过都不打招呼,房东大姐几番调停也没用。
顾晓晓其实并没作天作地到人神共愤的程度,她只不过没像以前的李秀玲那样事事顺着秦朗,也不再将家里家外打点的井井有条,更不会为秦朗垫付家用。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秦朗自己买菜做饭过了一段时间,手头愈发紧了。
他有点儿闲钱就要寄出去捐资助学,月月光偶尔要买东西也是让妻子代购。
现在处处都要自己掏钱,他有些吃不消了。
但妻子有点儿缓和关系的意思都没有,让他的自尊心受损,不愿再去碰壁。
又过了两天,到了周六顾晓晓给原先叫芊芊的学妹发了条短信,以学姐的身份相约她谈谈,话里话外影射她已经知道了秦朗做义工的事,并且拜托她先别跟秦朗提。
女孩子的逻辑,男人是理解不了的,芊芊收到短信后,又联想到上次见面秦朗面色不太好,和妻子的矛盾似乎还没解决,就有了为两人调解的心思。
所以这次约见面顺利的让顾晓晓有些诧异,见学妹前,她特地换了一身朴素又不显寒酸的衣服,约的地方也是以前读大学时附近的小餐馆。
到了餐馆附近,顾晓晓刚举起手机,一个背着书包的穿着背带裙的女孩子朝她扬了扬手,笑的很灿烂:学姐,我是芊芊,你好。
她手里拎着两杯奶茶,递给了顾晓晓一杯。
顾晓晓接过后说了声谢谢,芊芊心无城府家教良好,看样子家庭条件不错,她猜测芊芊应该是和秦朗一起做义工认识的。
女孩子之前话匣子打开的很快,互相恭维一下对方穿的衣服戴的饰品,很快就能亲亲热热了。
顾晓晓比芊芊大了几岁,聊了一会儿后,感觉她就像个小妹妹,从她这里寻找突破口果然没错。
两人边吃边聊,顾晓晓不着痕迹的引导者话题,芊芊对她印象极好,认为她谈吐举止都带着书香气,忍不住快人快语:学姐,你跟秦学长最近还在闹矛盾么,我作证他对你真的没有二心。
芊芊本是好心,但因年纪小却不懂夫妻之间不是好人坏人的问题,过日子最重要的是三观相合,不然方方面面都要闹出矛盾来。
他的心,不瞒你说,我们两个人也算是从大学走到了现在,又成了夫妻。
按道理说,应该是最亲近的人,可是秦朗的心,我总是摸不透。
他好事儿坏事儿都要遮的严严实实,要不是我无意间撞到,连他周末假期做义工都不晓得。
你说,我这做妻子的就像瞎子一样,被他当做外人,心里怎么好受。
顾晓晓说着哀伤的话,既没流泪又没夸张的哀怨,但那无奈的神情却让人更加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