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君战死沙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自古以来皇帝只有一个,但千百年来积累下来,坐上这个职位的人还是很多的。
只是在这些皇帝之中,会亲自踏上战场的少之又少,而其中有幸战死沙场的,那更是凤毛麟角了。
回想起北宋时期的靖康之难,明末时候的土木堡之变……这些史书中记载的在战乱里失去国君的例子,都让叶薰对大周的前途产生越来越不好的预感。
未来的大周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现在的叶薰无法想象,但至少她知道,这个消息对大周兵马士气上地打击是空前绝后地。
无论这位皇帝陛下是英明还是昏聩,是神武还是庸弱,他总是大周的皇帝,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这个朝代的中心,是任何人都无可替代地。
军中此时应该已经人心惶惶了吧?连凉川城内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各种各样的留言纷迭而至。
有说皇帝中了诱敌之计,身陷重围,已经战死沙场;也有说陛下是被突厥兵马给俘虏了。
如今正被解押着往雁门关那边去呢;也有人对这些传闻不屑一顾,中原帝王率领大军却战死于蛮夷之手,这种事情闻所未闻,必是蛮人见王师势大,自认为不敌,放出惑众的谣言……保持着乐观心态的人很多,毕竟皇帝战死沙场这个消息,至今也只是从回城运粮的补给队伍里面透漏出来的。
实际上,对于这项荣耀地战功,突厥至今并未真正宣扬,所以很多百姓都认为这只是突厥动摇民心的手段而已。
但叶薰却知道皇帝确实是凶多吉少了。
能够得到精确的消息。
还是沈归曦地功劳。
当日沈归曦坚持跟随金菱去参加宴席。
实际上不仅仅是为了打探情报。
沈家长年坐镇凉川,与突厥抗衡,在突厥阵营之中自然也安插了不少细作探子。
沈归曦那次前去赴宴,就是为了暗中联络这些势力。
这些密探虽然大多都只是仆役护卫之流的底层人士,也无法帮两人逃出戒备森严地凉川城,但打探消息、传递情报却最是方便不过。
现在两人所能得到的消息自然不是城中纷纷攘攘的谣言所能及的。
大周建国时就曾经击溃突厥,将其逐出中原。
立国这些年来,突厥地势力始终被牢牢扼守在雁门关外。
中原一片太平盛世。
日常边关纷争,大周守军占据地利优势,自然胜多败少,于是朝中不免对这些蛮子逐渐轻视起来。
尤其当今皇帝即位以来,突厥内乱不止,一直无暇南顾。
而沈涯坐镇北方的数年间又一直捷报频传,所以在当今陛下的心中,突厥蛮夷无可惧也。
纵然此次来势汹汹,也不过是一群有勇无谋之辈。
等到他真龙天子御驾亲征,自然能一举荡平蛮夷,扬显圣威。
但真地到了北方,这位从未踏足过战场的皇帝陛下才发觉战事的艰难。
纵然以他帝王之尊,在军中依然是御辇华器,金帐宝马,行走坐卧与宫廷无异。
但仅仅是几次急促的行军赶路就已经让他吃足了苦头,更不要说那些突厥蛮子还喜欢使用夜间偷袭、凌晨攻城之类的卑鄙手段。
相比起在京城宫廷地夜夜笙歌,平安和乐,御驾亲征地这半年多简直是无间地狱。
早就有心退回京城,将这里的军务叫给沈涯他们,但又生怕就这么回去,会被史家文人讽刺劳民伤财无功而返,丢了面子。
只能说,当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
终于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熬到了年关,突厥连吃败仗,在皇帝的印象中似乎距离覆灭已经不远了。
而且年关大事,朝中的政务也需要处理了。
所以终于有了一个充足的理由。
摆驾回宫了。
鉴于突厥残留在势力依然不小。
为避免偷袭,回宫的布置是秘密安排地。
路线和启程的时间更是绝对机密。
可就是这样机密地行动,竟然还是被突厥发觉,并且截击成功了。
安排保护御驾地侍卫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
众人拼死护送着车驾杀开血路南逃。
奈何还是抵不住突厥大军重重围杀,在长达数天的追击战之后,御驾最终在山地丛林一带失去了消息。
那里正是武陵山地向西延伸去的地带。
地势复杂,沟壑纵横,更兼林木茂密,猛兽横行,据说连经验丰富地老猎户都轻易不敢进山里去。
御驾进入其中,只怕凶多吉少。
而穷追不舍的撒兀甘已经亲率大军抵达,誓要搜遍一草一木,绝不会让这条肥鱼从手里溜走。
怎么样了?有新的消息没有?叶薰跨进两人落脚的小院子,向屋里的沈归曦问道。
沈归曦正对着她绘制的那张简陋地图仔细端详着,眉头扭成一个深深地川字。
他正在深思着什么,对叶薰地到来恍如未觉。
叶薰干脆走到他耳边,提高声音又问了一遍,沈归曦这才猛地惊觉。
抬头看是叶薰。
微微松了一口气。
道:没有,依然是撒兀甘领着士兵在林中搜索。
他昨晚又暗中潜回沈家府邸探听消息去了。
这么说了,陛下还是有可能逃出去地。
叶薰抱着一丝希望地问道。
搜索的工作已经持续数天了,依然没有消息。
沈归曦摇了摇头,据说撒兀甘已经开始放火烧山了,只怕……放火烧山!叶薰心下一沉。
从城外传递消息入城也是要花费时间地,放火烧山至少也应该是五六天前的事情了吧。
如果真的如此,说不定那位倒霉皇帝的御驾此时已经落在突厥人的手里了。
这几天难道就一直无法援救吗?沈归曦叹了一口气,此次突厥人必然是早有预谋,王将军前去救援地兵马在半路上就遭受了伏击。
之后突厥地防线也迟迟无法打破……叶薰的视线情不自禁地转到地图上。
那一片双方对峙的山地被画上了个醒目的圆圈。
就是在这个狭窄的范围内发生的变故,正牵动着整个大周朝,甚至这整个天下未来地走势。
而自己除了在这里对着地图发呆着急之外,什么也干不了。
不过仔细想来,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纵然心中挂念着这场攸关每个人未来的战事,但凭他们地力量也只能够挂念而已,对战局的变动无丝毫的力量。
而此时最有机会扭转局势的人……他在沈涯,他在干什么?叶薰的视线落在地图上。
无奈的盯着另一条南下的道路。
根据情报,就在御驾启程的同时,沈涯就领军前去接应即将送抵的粮草去了。
这批粮草是整个大周兵马冬天地给养,关系重大。
据说前些日子突厥一直向东部暗中增兵,打劫地意图昭然若揭。
因此沈大人亲自领军接应去了。
而且据说他前去接应粮草还是皇帝陛下亲口交待的命令。
这样想来,突厥人地布局简直完美无缺。
故意在东边河道处增兵。
摆出打劫粮草地架势,引得沈涯率兵赶往东部。
而同时安排重兵埋伏在救援的道路上,将匆匆赶来救驾的兵马一网打尽。
沈涯所属的兵马是暂时无法赶回了。
但西部地战事依然激烈,在第一波救驾的兵马全军覆没之后。
紧随其后地援兵依然源源不绝。
领兵救援地王文峰将军也是大周的老将了,统领京城禁军,对皇帝忠心耿耿,此次御驾亲征,他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沈涯。
圣上危在旦夕。
此次就算明知突厥人有埋伏也不得不上前拼命了。
只可惜突厥这次布局缜密。
援军迟迟被阻截在乐川一带,难以进入武陵山脉。
念头一转,叶薰忽然想到,如果那位皇帝陛下就这么送了性命,这位王将军就算攻破了突厥防线。
只怕他也逃不了救援不及的罪名吧?反而沈涯他正奉旨前去接应军粮,逃过了这个罪责。
这也太巧合了!不仅如此,在这场激烈的战乱之中,沈涯所带的兵马几乎没有受到丝毫打击。
突厥人摆出的劫粮草的架势不过是个空壳,一触即溃。
难道说……叶薰心脏刹那间漏跳一拍。
心中忽然浮起了这个念头。
而且仔细一想,突厥人这次的计划如此周详,必然对大周地兵马动向了若指掌,尤其是他们竟然知道御驾地行程路线。
这样详细地情报……若说他们没有内线,简直不可想象。
她地目光禁不住移向身边的沈归曦。
他正在沉思之中,看着地图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几天以来,他就时常沉默出神。
他应该早已经想到了吧。
自从得知了柳拂虹地事情之后,他对于自己的血脉,对于自己父亲的野心,应该也能够猜出大概。
应该早已经想到了自己父亲与突厥有勾结的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皇帝是绝无生路了。
叶薰禁不住摇摇头。
而一旦皇帝驾崩,沈皇后就是太后之尊,朝中本就已经是沈涯大权独揽,如今连在兵权上唯一能够与他勉强相抗的王老将军也要被牵连获罪……那时候岂不……叶薰睫毛轻颤,视线低垂了下去,犹豫了片刻,她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如果……然而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吵嚷声。
怎么了?叶薰和沈归曦面面相觑。
两人快步踏出房门,发现外面是几个小厮正惊恐失措向后院跑去。
叶薰一把拉住一个小厮地衣襟,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你们要去干什么?小厮被她吓了一跳,看清楚是叶薰,连忙说道,是那个突厥太子回城了,听说……还带着圣上的首级!!!什么?!你说的可是真地?叶薰悚然一惊。
刚刚还在担心的事竟然这么快变成了现实。
当然是真地,萧师傅,据说那首级就悬在车门前呢,待会儿回来的大军就能从我们后门的那条大街走过了,所以小的几个才到这边来,从后楼的窗户上就能够看见了。
几个小厮争相向堆积杂务的后楼方向跑去。
叶薰和沈归曦对视了一眼,也跟了上去。
一路上又遇见了不少人,神色仓皇地向着这边跑过来,想亲眼见证这惊悚的消息的真伪。
一定是骗人的。
陛下英明神武,沈将军又在军中,怎可能……一个丫环合着双手祈祷着。
夭寿的,天子是真龙啊,谁敢动刀!哎。
你没有听说吗?前几天我还听人说起过,这个突厥太子是天上的黑蛟精转世,专门……纷杂的议论声中,叶薰隔着窗户望出去,凯旋的突厥大军果然正在入城。
沿着街道的方向蜿蜒成一条曲折的线。
因为相隔遥远,领头的马车入了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小黑点而已。
根本什么也看不清楚。
可就是那遥远地影象,在叶薰的眼中却意外的清晰。
一辈子锦衣玉食,没想到最终却是死在荒山野岭,乱军之中。
说世事如棋,也许莫过如此。
回想起宫廷地那次见面,叶薰对这位皇帝陛下的唯一印象也早已经模糊不清了。
可那终究是大周的帝王。
他的死亡,将会引起怎样的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