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成才立业

2025-03-26 04:11:34

周煄一身疲惫的离开靖安侯府,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从靖安侯卧室屏风后走出来的两人,也满心叹息。

方溪扶着祖母慢慢走在花园的小路上,靖安侯夫人轻轻拍着她的手道:有缘无分,莫要强求。

我家溪姐儿德容妇功四角俱全,祖母定会为你选一个优秀的夫婿。

方溪沉默点头,她装不出羞涩的表情,深怕自己一开口,言语里带出了悲声。

靖安侯原本想着自己已无生机,不若废物利用给家族找个靠山,不然他一去,方家就瞬时下了几个台阶。

若是能让周煄娶了方溪,不说周煄的本事不会让妻族受委屈,单单他的身份就能庇佑方家。

可惜啊,谁能想到这么隐秘的手段,周煄居然一天一夜就查了出来。

天意如此,造化弄人,计划得再好,世事也不是你想像中那样发展。

至于方溪……方溪心不在焉的扶着祖母,一路静默,偶尔抬头望天,只觉事与愿违,心底那个影像真的只能长埋心底了。

当时他骑着马从我面前经过,挺拔的脊背像出鞘的利剑,马蹄声犹如踏在心头,真的要一路跑远了。

周煄回了府邸,面色难看的把先前写好的奏折都投入了火盆,铺纸另写一份,他此时心情沉郁,字里行间都是郁闷无奈。

七天之后,皇帝看着这封奏折,心里也跟着郁闷起来,转手就把奏折递给了太子。

太子看完也是长叹一声,道:纯睿不容易。

易北,死有余辜!居然揣测上意,妄自做主,他真敢动纯睿一根毫毛,朕要他九族!皇帝怒道,你一个臣子,不盼着天家和睦,不敬畏君父威严,居然想着怎么挑拨利用,该死的东西!也是我做的不好。

太子叹息,哪能想到下面人脑洞这么大?堂堂西北主帅居然这么想,固然有他眼界不高,好弄小巧的缘故,可也看出天下这么想的人之多,超乎想象。

事情爆出来我们才知道,在看不到的地方,还不知道纯睿受了多少委屈呢。

有什么办法呢。

皇帝叹息,尴尬的局面不会随着周煄的远走而消散,嫡孙慢慢长大,周煄功劳越来越重,皇帝都是一时找不到顾全各方的办法。

父皇多安慰安慰他吧,儿此时倒不便说话。

易北死就死了,偏偏还拖累纯睿的名声,看他惶恐成什么样儿了。

唉~其实也不能怪他,今早我东宫还有佞臣进言他功高震主,让我在父皇面前暗示敲打他呢。

那些蠢货,拖出去砍了?皇帝挑眉问道,太子对周煄一向回护。

哪儿有?儿岂是残暴之人。

贬了官职削成白板赶出去,让他日夜为纯睿诵经祝祷,若是纯睿有什么不好,不论是不是他诅咒的,阖家填命。

太子嘲讽道,他跑到他面前挑拨,怎能让他轻易死了。

让那些专营小人从此提醒吊胆的祈祷纯睿没事,一把利剑悬在头上,比一口气弄死他解气多了。

你呀,这么些年,脾气还是没变。

皇帝笑道。

旁人不清楚,父皇还不知道吗?这易北肯定是易夫人所杀,周国公府敬献的禁药,易夫人也是周家女。

她为着儿子杀了丈夫,倒可怜纯睿为她背黑锅。

你当那小子不清楚呢,易周氏敢当面杀人,嫌疑最重,纯睿心里明白只是不说罢了。

皇帝对周煄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就是不说才更让人心疼呢。

那孩子是怕自己没有证据,说出来倒像是推卸责任,不能取信。

都是自家人,父皇看旁人家的孩子闯祸回来还有巧言令色狡辩几句,偏他老实,战战兢兢不敢多说一句,好好的孩子让下面人吓成了鹌鹑,儿看着都心疼。

成了,成了,就你一个人心疼不成。

皇帝挥挥手,皇族第三代有个拿得出手的可不容易,出身、能力、性情、相貌,样样都好,和自己感情又深,皇帝怎么不稀罕。

说句实在话,就是再喜欢嫡长孙,也得公允的说一句,嫡长孙还小,谁知道日后?周煄这个备用的还是不能放弃。

就你啰嗦,把朕衬得不近人情!皇帝笑骂一句道:说了这么半天,不就是想给纯睿求个恩典吗?说吧,想求什么?瞒不过父皇火眼金睛。

太子笑道:纯睿这回让小人陷害,几经生死,又有把西蛮人赶出几十里,数年不成气候的功劳在,加封郡王,父皇看可好。

有了爵位,他也好顺手施为,他在内政上有长才,德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父皇您看有一战还是在城里打的,嘉峪关毁了一半,数代之功才建起来的,要恢复可不是三五天的功夫。

你的兄弟们可都还是郡王,你愿意?皇帝问道。

求之不得。

太子笑道。

太子早就明白啦,父皇和民间父亲没什么两样,要的不就是一家和睦,他年轻时候气愤不已,还险些走了错路,后来回转过来想通了,才一点点挽回圣心。

父皇压着兄弟们的爵位不升,不就是留给自己日后施恩的吗?周煄这边和自己关系好,提前给他一个郡王爵又何妨。

皇帝问这话还有另一层意思,封王了就要有封地,现在封地都是遥领,挂个名头而已,可藩王都是在京城遥领,周煄跑到西北,那封地往哪儿划?是不是要打破王不临民的规矩,怕不怕周煄成为第二个易北?这江山日后可是太子的,皇帝焉能不问上一问。

纯睿的封地怎么办?皇帝问道。

祖宗家法摆着的,说了遥领那就遥领吧,纯睿在西北,封地放东南,不就是了。

太子随口调笑道:父皇真把儿当小肚鸡肠的人了,纯睿在西北固有隐患,可儿子相信他的为人。

在宫里父皇和儿看着长大的,品行纯孝仁善,最重感情,父皇也是知道的。

不说人品,只说能力,纯睿在西北才是江山屏障啊。

有他在西北当着,西蛮人不可能越过他攻击中原,太子万分相信周煄的才干。

你倒大方,随你吧。

皇帝面上嫌弃,心里还是得意太子慈爱晚辈的,笑道,让你一气儿把好人做个够,圣旨也你来起草吧。

刚好让观望的朝臣看一看,自己储君的度量,省得他们胡乱猜测。

那封号用什么呢?太子问道,本朝王爵都是单字。

就……纯吧。

虽然周煄有了不坦诚的想法,但皇帝还是感念那个赤诚无伪的少年,皇家人不需要多么睿智聪明,关键是一颗心要摆正啊。

这封号既是褒奖,也是提醒。

和封国公时候一样的封号,显不出父皇对此次西北大捷的重视呢,不若另起一字?你有什么好想法?秦字如何?太子问道。

皇帝的脸一下子就拉下来了,不见丝毫笑纹。

自古王爵封号各有讲究,最贵封号莫过于秦、晋、齐、楚,历朝有多少秦王最后登上了帝位,很多时候不方便封太子的时候,就以秦王作为默认太子。

秦的封号,是皇帝想封给嫡孙的。

不妥,朕不许。

皇帝脸色难看道。

什么是正统?正统就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人人维护。

都说天家不讲规矩,都是狗屁,嫡子、嫡孙的存在天然就高出别的儿孙一头。

这些年皇帝也知道几个儿子暗潮汹涌的,若是没有嫡子出身的太子立着,朝政早就乱了。

王朝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士大夫们最看重的就是正统。

礼法才是治理天下的依据,决不能开了坏头,乱了朝政。

也安一安纯睿的心呢。

太子轻声劝慰。

有什么不安的,皇孙中第一个封爵封王的,天下谁敢小看他。

若他自己缩手缩脚的,就当朕以往看错了他!皇帝怒道。

不气,不气,父皇不生气,是儿说话口无遮拦,这气大伤肝,您可别生气。

太子赶紧服软,给皇帝倒了被参茶奉上,解释道:儿的身体父皇知道,煊儿幼小,身子骨也不康健,总想着……你就是想太多,思虑过重才身子虚弱,天天太医伺候着,全天下天才地宝养着,有什么可想的。

皇帝怒道,但看着太子开始花白的两鬓,心里也不是滋味,自己这个皇帝做在龙椅上的时间越久,儿子……安心,朕心里有数。

皇帝重重拍了拍太子的臂膀。

太子看自己把话题带到这种不开心的地方,连忙转移话题道:都说成家立业,立业成家,他现在已是皇孙中第一人,父皇爱护他,不若给他挑门好亲事?早在几年前就该成亲的,让他拖到现在。

在周煄封国公的时候就应该议亲的,可何曾想周炽死了,周煄是个重情义的,守了一年。

刚出孝又赶上皇帝乌鸦嘴,只能避去西北了。

实打实的算来去西北还不到一年时间,可谁让他连年礼都没能回京参加呢,在穷乡僻壤的西北过了新年,皇帝觉着他已经在外面吃了两年苦了。

让太子妃挑些人选上来吧。

皇帝吩咐道。

他的宫中没有皇后,宫务在娶了太子妃之后,名义上就全部交给太子妃管理了。

只是儿媳不好管公公方房内事,内宫事物还是几个高位妃嫔分管着,可像什么祭祀躬身桑蚕之类的国家典礼,还是太子妃出席的。

现在周煄要选妻子,皇帝可没想着让宫妃插手,一并推给太子,也好让他们伯父侄儿的多亲近。

父皇可难住我了,太子妃如今谁还指挥的动她,一心扑在煊儿身上呢。

太子调笑着点出重点,纯睿的婚事还是先问问本人吧,他父王母妃可都是看重这个的。

一听这个皇帝就来气,恭郡王是自己的亲儿子,徐子旭是自己疼爱的外甥,两个大男人居然沉迷于黏黏糊糊的感情,皇帝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是一肚子火。

徐家也不知道是怎么叫女儿的,不着调的居然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她死不要紧,连累恭郡王父子不睦,皇帝想起一回气一回,周煄对他母亲感情又好像很深,每次周煄立功,皇帝都要捏着鼻子给死去的徐氏加封号,别提多不爽了。

都说子女肖父母,不算从那边算,周煄的基因里都流着情痴的血。

皇帝深怕自己寄以厚望的皇孙,哪天就为爱走天涯了,就像当初徐子旭,抽风起来跟变了个人似的。

做老子的倒要来迁就孙子了,这没天理的。

皇帝嘟囔一句,到底没有一意孤行直接选人,道:招他进京吧。

皇帝和太子几句话议定了周煄的封赏,也没有马上就去宣旨的意思,西北的军情奏报还没有全部整理好交上来。

战死士兵的抚恤、城池建设、百姓安置都是重头戏,现在单独封赏,倒显得周煄把功劳全揽子身上一样。

可这风声也是瞒不住的,皇帝下令内务府督造郡王的宝册印鉴,礼部和织工局开始督办礼服,这么大的动作瞒得过谁?要封郡王能是谁?要知道衣服也是有尺寸的。

周煄即将封王的消息就这么随风传开,西北也很快得到消息。

周煄吓一跳,爵位又不是大白菜,说升就升,他还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要在国公爵位上蹉跎二十年,等到恭郡王死翘翘了才有机会更进一步,到时候是亲王还是郡王就看太子念不念旧情了……没想到啊!西北人闻言都来恭喜周煄,周煄苦笑道:朝廷还没下旨,可不敢如此轻狂,诸君的好意周煄心领了,心领了。

没有下旨册封,但宣召回京的圣旨来了。

你是没看见公公宣旨时候诸人的表情哦,听说不是封王,只是宣召回京,那遗憾的小表情,那委屈的小眼神儿,把宣旨公公都给气笑了。

得蒙宣召进京是好事,又是即将出炉的红人郡王,宣旨的公公也客气得不得了,请周煄慢慢收拾,连说不着急。

周煄得了圣旨,出人意料第一个拜访的人居然是易云。

没和夏阳侯交接防务,没和邱真安排内政,更没去见靖安侯,要知道靖安侯可是在病危状态,有今天没明天的,说不定的周煄回来的时候,只能去坟前吊唁了。

周煄对易云的宅子也是轻车熟路,近日往来太多,不用奴才通禀,直接就进了外书房等人。

易云得到消息从内院出来,周煄已经安坐外书房喝茶了。

你怎么来了?易云惊喜道。

陛下招我回京了。

知道,知道,回京封王嘛,这消息都传遍西北了。

易云笑道:你现在出去街上看看,人人胸脯都要挺高两分,以咱们西北出了位郡王也自豪呢。

你虽不是西北人,可是在西北受封的啊,多荣耀啊!你想进京吗?周煄问道。

啊???易云一头雾水。

你想让外面街上人的胸膛再高两分吗?以出了位土生土长的西北郡王妃为荣。

啊!!!易云现在脑袋是一片浆糊,只有郡王妃三个字在脑海中刷屏。

云霄一听这话音,喜笑颜开,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两位。

书房外面的人都叫走了,威逼利诱千叮咛万嘱咐的不准泄露消息。

你不愿意?周煄皱眉道。

太突然了……这么说你愿意。

周煄两眼放光。

不是,不是,我就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太突然了。

易云连连摆手。

突然吗?周煄歪了歪头,道:您难过的时候,我安慰你;你高兴的时候,我分享了的快乐;我支持你的事业,尊重你的独立,连你书房的水仙,还是我送的呢。

周煄指了书桌上的青花浅盆水仙,笑道:东西都收了,现在易姑娘是要背信弃义,抛弃我吗?别闹!我认真的!易云红着脸道。

我哪里不认真了?难不成你以为我闲着没事儿干,天天有闲工夫陪无关人说话聊天呢?唉……易云在脸上干抹两把醒神,镇定道:你对我的情谊我知道,我一不是瞎子,二不是铁石心肠,我感念非常,可……可不合适。

你别发火儿,先听我说!易云看周煄一副火山要暴的状态,连忙喝止,心里整理话头,缓缓道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你清楚。

我很感激你喜欢我,以前说倾慕我的男人,要么冲着易家家在西北的地位,要么冲着我的万贯家财,就是有一二钦佩我的人,嘴上说着巾帼英雄,心里想的却是成亲之后要我相夫教子,安逸于内宅。

你是绝好的男人,出身尊贵、能力卓绝、相貌不凡,可是我……我不想打断你的,可按你这套路说下去,我不想听。

周煄沉闷道。

家世配不上。

易云轻声道。

天下皇族最贵,若论家世,天下没有人配得上。

我娶的是你,又不是你家。

周煄斩钉截铁道。

我不漂亮。

易云沉着脸道,没有女人不在意自己的容貌,上次的市井闲话她还记得。

娶她还不如娶个兔爷呢,前后一样平,易云并不为此自卑,和娇柔的身躯相比,她宁愿要健壮的体魄,在马匪面前,拎得动大刀才能保命。

可如今……总觉得配不上,周煄扮上女装比她还漂亮,面前的男人值得更好的。

易云已经过了听大家公子恋上平民女儿话本的年纪,门当户对才是社会承认的主流。

你很漂亮。

周煄轻声道,静静看着她的眼睛,道:我见过许漂亮女人,大多数都是温室里娇养的牡丹,可我爱的还是历经风雨的大树,风雨可以吹弯她的腰杆,可风雨过后,她总能再次挺拔。

娇花美眷、玉体横成,我也爱,可最终能和我并肩而立的,只有那颗大树。

不要终身相依的伴侣,去找随处可见的花朵,易掌柜,这么做生意会亏掉老本儿,你想让我后悔一辈子吗?易云眼泪刷得就下来了,她一直坚持着坚持着,就算没有人理解,顶着冷眼和嘲笑走到今天,有这番大树之论,也算值了。

周煄走过去,坐在她对面,掏出手帕递给她,擦擦吧,这次我不能当做没看见了。

谢谢。

易云不止谢这一方绢帕。

不客气,以后都不用说谢谢。

你还有顾虑吗?陛下不会同意的。

易云脸色沉重道。

若周煄不是皇族人,不是什么国公郡王,易云会迫不及待的嫁给他,可他偏偏身份尊贵,自己的存在是给他污点,给了别人攻击他的借口。

易云如何肯,只得多找几个借口,恨不得他立马打消念头,又怕他真的放弃。

那是我的事。

周煄道:你看,你找了这么多借口都不是问题,若是你想拒绝我,说一句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就够了,可你说不出来,对吧?我……我……易云嘴唇翕张,努力想把骗人的话说的理直气壮一点,可就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最后颓然道:你喜欢我什么呢?我不是最好的,别人会拿我做污点攻击你。

要选个最好的,一辈子只能打光棍儿了。

周煄调笑道:坚强、独立、果敢、英勇,那么多美好的品质我都喜欢,可要我单单是为着这些也不是,这样的人多的是,你二哥不也重情重义,骁勇善战,我若是照着条件找,岂不是找他就行了?按图索骥要不得啊!至于污点不污点的,我不在意别人的话,你若在意也走不到今天,我们怕什么?易云沉吟半响,自从围城之后,周煄对她的态度就有异常,等到易北身亡那日更是明显,易云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敢想以后,可现在周煄把她所有的疑问都堵上了。

易云不是优柔寡断的人,被人当面表白,过了那一阵羞涩劲儿,也落落大方起来,笑道:我请我娘来嘉峪关。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发现只要不是按时准点更新,订阅就会多出将近一倍,因为盗文网站没有及时更新,证明很多人都跑去看盗文了啊。

亲们要支持正版啊,不然劣币驱逐良币,饿死作者,就没有原创啦。

再多的热情,也经不起盗文的冷水啊。

亲亲们一定支持正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