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回与应酬

2025-03-26 04:11:34

一路沉默到了东宫,太子妃早得了消息,在门口等着,周煄快步下了辇车,纳头便拜,口称: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出去一趟,倒和我生分了,快起来。

太子妃笑着叫起。

周煄顺势起身,扶了太子妃的手臂,笑道:礼数总是作为外人看的,咱进了屋,我还叫二婶呢!要说这称呼早就想让你改了,你该唤二伯母才是,怎么到你这儿就成了婶子,也不知你怎么想的。

太子打趣道。

周煄尴尬一笑,能怎么想的,就是嬷嬷教的时候没想到有人会叫尊贵的太子夫妻民间称呼,周煄上辈子也是个六亲不认的,亲戚太少,根本不知道这些称呼,然后糊里糊涂的就叫错了。

当时太子妃也没纠正,反正是为了表达亲近,你一纠正,反而显得不想要这份亲近似的,就这么一直让周煄混过来了。

殿下说这个作甚,还没进门就挑起纯睿的不是来了,我可不应。

太子妃佯做不乐,拉着周煄进了里屋。

快让我瞧瞧,身上可好。

战场上刀枪无眼,我着心一直悬着,就怕你……可有受伤?太子妃拉着周煄问道。

没事儿,您瞧,好好的呢。

知道你怕长辈担心,素来是报喜不报忧的,你不知道我瞧着满篇的好消息心里多着急,打仗哪儿有那么容易,知你定是没说实话呢。

您别担心啊,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喜事您还掉眼泪,您才出月子,正该保养呢。

周煄从袖子里摸出手帕,轻轻给太子妃拭泪。

你还懂月子?太子妃噗嗤一笑,她高龄产子,坐了双月子,才出月不久,心思都被儿子牵绊着,笑道:你来见见你弟弟,一会儿哭一会儿闹的,真真是个小磨人精。

太子妃话音刚落,乳母就把大红襁褓里的孩子抱了过来。

粉嘟嘟白嫩嫩的孩子被裹在襁褓里递给周煄看,这孩子胎毛稀疏,黝黑的眼睛随着周煄逗弄的动作来回看,脸上胖嘟嘟的,看着机灵又健壮。

知道两三个月的婴儿其实看不见东西,在他眼里估计周煄就是一团会移动的红色,但周煄还是觉得孩子很可爱。

我能抱抱他吗?周煄回头问太子妃道。

自家兄弟,随便抱。

太子大方道。

乳母有些为难,这年头讲究抱子不抱孙,太子殿下盼了那么多年的儿子,都只在出生的时候抱了片刻,现在周煄……男人大多不会抱孩子的啊。

万一伤了,还不是她这个乳母倒霉。

其实乳母想多了,周煄轻轻接过孩子,把宝宝的头靠在自己的手臂上,胳膊弯成一个自然幅度,宝宝还是那般睁大眼睛四处看,并没有要哭的迹象。

二伯,宝宝喜欢我呢。

周煄抱着孩子在太子跟前炫耀道。

看你这熟练的姿势,以后定是个好父亲。

太子也没料到自家儿子这么给面子,平日里他可是换人就哭的啊。

在周煄手上片刻,孩子就开始撇嘴,周煄知道这是要哭的征兆,赶紧还给乳母。

孩子入手感觉有些轻,离乳母和太子妃远了,他就要哭。

看周煄把孩子还给乳母,太子妃不着痕迹的松了口气,挥手让乳母退下,笑着道:纯睿这么喜欢孩子,早早迎娶夫人就是,你放心,父皇吩咐下来的事情,二婶保证办妥,一定给你找个如花似玉的好姑娘,生出来的孩子漂漂亮亮。

您就爱打趣我,关于婚事,还有请您帮忙的地方呢。

什么事儿,你说。

太子抢着答道。

周煄环视一周,太子会意让人退下。

周煄走到厅中,跪在两人面前。

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太子赶紧去扶,如此大礼,他们夫妻可受不起。

周煄推拒,坚持跪在地上道:我从小失母,在宫中长大,二伯教导我,二婶关心我,我嘴上叫着二伯婶子,实际上是把二老当父母孝顺的。

如今我有了心仪之人,正该跪禀二老知晓,请你们成全。

和你皇爷爷说了没有?太子问道。

说了。

那就行,先起来吧,难不成你把我们当老顽固,不跪着说我们还不听了。

太子一听就知道父皇肯定不同意,不然把他的婚事交到东宫来做什么。

周煄无奈起来,道:多谢二伯。

说吧~看上谁了?太子更无奈,能让疼爱孙子的皇帝不同意,那他肯定也为难,真是会给他出难题啊。

已故西北游击将军易南之女,名唤易云。

周煄老实道。

你呀!怪不得父皇不同意,身份、家世,都配不上,难不成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太子皱眉。

她就是赏赐马球赛的第四名,皇爷爷赐了‘殊有国色’题字的那个。

太子眉头皱得更紧了,那可是个女土匪类型的,难道周煄就是这个审美水平?太子怀疑的看了周煄一眼。

二伯知道你是个有分寸的,你既然说了,就是决定了的意思,但二伯还是要再问一句,没得改了?决定了!没得改了!周煄斩钉截铁道。

好,父皇那里,我去给你求情。

太子叹息一声,无奈应道。

多谢二伯,多谢二伯。

也谢谢二婶,我没个得力长辈,以后嫁娶的时候,还要劳您多操心呢。

周煄恍若无觉说出了自己与恭郡王的嫌隙。

你个皮猴,罢了,谁让我摊上了呢,就再帮你一回。

太子笑道。

太子妃虽不赞同,但太子已经答应了,只好笑着点头,揭过此事,安排午膳。

用过午膳,周煄一离开,太子妃就迫不及待的拉着太子道:这可不行,区区一个游击之女,怎能般配。

父皇把他的婚事交给咱们,咱们就更该谨慎,只要他能瞧上,甭管是异姓郡主还是朝廷重臣、公候之女,谁家女儿都行。

偏偏一个游击的女儿,还是已故游击,这让外人怎么看东宫?你当父皇不知道?纯睿肯定早就求过父皇了,父皇要是同意,还有这后面的事情?太子捏了捏眉心道。

那咱们更不能顺了他的意了,不然父皇都要怪我办事不利。

太子妃焦急道:不行,他们年轻人血气方刚的,容易冲动,见着个人就觉得此生不换了,说来说去还是见的人太少了。

赏花宴赶紧办起来,我这就去吩咐人。

回来,不急。

太子一把拉住太子妃,轻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你现在可劳累不得,瞧你这一脸的脂粉,夜里可是又让儿子吵得睡不着?你身子重要,赏花宴推一推也行。

我又何尝不知。

太子妃高龄产子,后遗症一堆一堆的,外面都说太子妃一心扑在儿子身上,无暇外务,事实上她这体力精神,也支撑不了什么外务。

现在东宫一应事宜,都是属官女官们在操持,只是不对外宣扬罢了。

宝儿还没有长大,我不能倒下!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宝儿自有天佑,你放心。

太子沉声道。

那纯睿的婚事……我来办,你安心修养、照顾儿子就是。

太子大包大揽道。

太子妃实在是精力不济,回房卸妆换了家常衣裳,看见镜子里自己脸上的斑点,心里不得趣。

后来一想,只要有儿子,别说用一脸的斑来换,就是用命换她也肯,就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照看孩子长大。

太子妃一时郁闷,忽而想起太医的嘱咐,说产妇不可自怨自艾,连忙转移注意力,叫乳母上来问道:纯睿抱孩子的手势的确熟练吗?回娘娘,熟练,和奴婢也不差什么。

乳母可是千挑万选查了八辈祖宗才选上来的人。

真的?太子妃皱眉,不敢相信。

是的,娘娘。

比一般当父母的还熟练呢。

这年头富贵人家孩子都是乳母照料的,新手父母连抱孩子都不会呢。

那你说他会不会瞧出来了?太子妃有些担心,刚才抱还出去的时候,乳母特意把襁褓包得厚厚的,又逗弄着着孩子醒着,一副精神又健康的模样。

太子妃真是从细节处着手,一定让周煄觉得太子嫡子健康壮实,一定能平安长大,免得他生什么歪心思。

不会,国公爷手法熟练,应该是为人聪慧所至,学着别人抱孩子的模样依样画葫芦呢,您没注意到国公爷不时瞧着奴婢的动作吗?乳母笑着解释道。

也是,一定瞧不出来。

太子妃微微放心,看着床边累得睡着的儿子,心想还是要把赏花宴办起来,让周煄有事可忙,不然天天来东宫看孩子,孩子多累啊。

周煄回了棠棣所,叫人收拾了一份礼物,准备去恭王府。

先去大明宫给皇帝请安,道:皇爷爷,今儿个孙儿就不回来住了,回京两天了,拜见过您和二伯,也该回去拜见父王了。

皇帝和太子,一个是君,一个是储君,排在父亲之前,还勉强能说得起走,若是不见过恭郡王,就开始交际,估计恭郡王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把柄,第二天参他的奏折肯定把大明宫淹了。

嗯,去吧。

皇帝颔首,对魏忠道:恭郡王教子有方,赐翡玉如意一柄、香珠十串、新书五部,你亲去宣旨。

皇帝疼爱周煄不假,可恭郡王也是亲儿子,知道他们父子关系不睦,所以借着教子有方给恭郡王赏赐,既是顾全面子,也是做镇山太岁,让两个暴脾气的人都收敛些。

周煄和魏忠一起进门,门房早就得了小徐氏的敲打,若是纯睿国公回府一定恭敬有加。

魏忠当着恭郡王一家子的面宣旨,再寒暄两句,就告辞了。

等人走了,周煄拜见父母,小徐氏示意丫鬟拿的蒲团还没放好,周煄已经跪在地上了。

儿臣给父王母妃请安,恭祝二老福寿绵延。

周煄叩首。

恭郡王神神在在的端着茶杯不说话,小徐氏赶紧笑着道:这孩子就是实心眼儿,快起来,快起来,你给陛下办差,我们做父母只有高兴的。

快坐吧,你们也见过兄长。

接了小徐氏的话头,周熔、周烁、周煖、周焰四人一起上前拜见,自从周炽去世之后,周煄就是恭郡王府的嫡长子,周熔是王侧妃所出,周烁是李侧妃所出,周煖、周焰年龄只差一岁多,都是小徐氏所出。

小徐氏也耳提面命让两个儿子不要争先,所以是按着排行,让周熔领着给周煄行礼。

诸位弟弟不必多礼请起。

我在外办差,还要谢你们替我在父王母妃膝下尽孝呢。

带了些土特产回来,区区薄礼,请诸位弟弟不要嫌弃。

周煄对这些兄弟也疏离得很。

大哥厚赠,弟弟……多谢了。

周熔只比周煄小一岁,早已娶妻生子,王府人情来往,恭郡王不耐烦做的,都是他在跑腿。

可面对这盛名在外的嫡兄,他往日伶俐的口齿长袖善舞的手段,仿佛都使不出来,只能呐呐说几句干巴巴的客套话。

周熔的妻子是恭郡王府现在唯一的弟媳妇,低着头上前给周煄见礼。

对着女眷周煄就温和多了,叫起,让下人给了丰厚见面礼,并道:四弟与四弟妹新婚大喜我没赶回来,算了我的赔礼。

不敢,不敢……周熔媳妇呐呐道,看周煄一副不容拒绝的样子,看了丈夫一眼,顺从收下,退回原位。

恭郡王端坐上首,只当看不见周煄,既然皇帝已经让魏忠来表态了,他也不好明着给周煄难堪;其他几个弟弟也不知道说什么,周煄的确风头正劲,可他们依旧是恭郡王的儿子,老子不待见这位大哥,他们现在上赶着巴结,又没有周煄的手段,少不得事后被清算。

双方叙礼过后,客厅突然一片安静,都找不到话说。

周煄一点儿也不觉得尴尬,端着茶喝自己的,几口就喝干了一杯茶,对小徐氏道:王府的茶一如既往的好,母妃再赏一碗。

小徐氏找到话题,笑着道:什么没有,茶管够!挥手就让丫鬟给换茶,然后滔滔不绝的介绍道:这是南方新出的红茶,往日府里用的是绿茶,听说你喜欢红茶,这才给换的,合口味吧?很好,多谢母妃想着。

应该的,应该的。

小徐氏陪着笑脸道:这红茶还是武夷山运过来的正宗正山小种,制茶世家的手笔,色泽红润,香味绵长……的确是好茶。

周煄见缝插针打断小徐氏的话,放下刚刚喝完的茶盏,笑道:茶过两巡,儿刚回京,事务繁多,就不打搅父王母妃休息了,先告辞了。

好,好,你差事忙,应该的,有空再回来,清泉院一直打扫干净备着呢。

小徐氏丝毫没有被打断的尴尬,陪着笑脸搭话。

周煄作揖转身就走,身后传来恭郡王的吩咐:赏赐放库房,这辈子都别让本王看见。

说完也摔袖出了客厅。

周煄听了这话身形都不带停顿的走了,仿若没听见一般。

好了,都散了吧。

小徐氏看着厅中面面相觑的几兄弟,疲惫的挥手让散了。

周熔扶着妻子打头出了院子,等到路上只有两夫妻的时候,周熔妻子抚着胸口,长出一口气道:太吓人了,我现在心还蹦蹦直跳。

放心吧,三哥不会常回来的,这也是第一回要你见礼,以后不会了。

周熔安慰道。

幸亏不常回来。

周熔妻子小声道。

纯睿国公有自己的府邸,自然不会常回恭王府,她往日就听说这位国公爷名声在外,毁誉参半,和公公不睦。

真的当场见识一回,那么强的气势,心都要吓得蹦出来,再不敢好奇了,多来几回,她估计得病上几病。

怪不得名声那么大,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盛名不盛名的和咱没关系,你且照料好咱们院子和儿子就是。

周熔笑道。

他母妃就他这么一个儿子,往日他在王府其实是当庶长子用的。

早年有周炽顶着,后来有周煄出头,下面还有两个嫡子,他早就学会了谦卑恭谨,并不会为自己不如兄弟而自卑。

这是自然。

周熔妻子笑答。

若说去恭郡王府是应付差事,回纯睿国公府则是回家,舒适又安心。

程木领着男仆在大门内候着,周煄一进门,就跪成一片,高呼:恭迎国公爷回府。

周煄一路进了二门,春妮、夏至、秋收、冬雪几个大丫鬟领着人行礼,川红已是已婚妇人装扮,一起福身行礼。

都起来吧,程木,府中上下赏三个月月前,大管事加倍。

周煄挥手道。

奴才多谢爷厚赏。

程木作揖谢过,一路跟进了内院,周煄去了西北他没跟着去伺候,现在正式挽回亲密感的好时候,多亏家里还没有女主人不然程木还不敢进来。

周煄在自己家里怎么放松怎么来,贵妃榻上铺了厚厚的毛毯,周煄仰面躺着,春妮拿热帕子给他敷脸,夏至奉上温热汤水,程木在耳边轻声说着京城八卦消息。

别扯那些有的没的,有好消息没有?爷神机妙算,真有好消息呢,您是怎么知道的?程木夸张道。

听你这口气,报喜的喜鹊似的,还猜不出来?说吧。

南边传来消息,去南洋的船回来了,带着满船的珍珠珊瑚呢。

程木高兴道,今早刚收到的消息,爷就从宫里出来了,果然是巧。

周煄猛得蹭起来,把脸上的帕子丢给春妮,兴奋问道:果真?把信给我瞧瞧。

程木欢喜的从怀里取除一封牛皮纸信封递给周煄,周煄对海运早有谋划,这七八年才得了好消息,他以为周煄单纯为出海获利而高兴。

周煄抽出信纸一看,有些失望,不是莫愁的笔迹。

细细一看,上面只说船上获利和徐子旭要回京的消息,并为提到莫愁。

但他们能获得这么多金银财宝,说是和遗民老乡有合作,周煄估计应该就是莫愁了,看来他过得挺潇洒的。

当真是个好消息,舅舅要回京了。

周煄笑道,说道徐子旭,他就想起为他回京的亲大舅,让程木去备礼,道:去给大舅舅府上下帖子,说我明日去拜访。

是,主子!程木欢喜应了,又道:工部的大人们已经呈上了修缮府邸的图纸,爷要不要看看。

周煄要晋封郡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工部也要赶紧来修缮府邸,提高规格。

程木指着图纸一一解说道:请爷瞧瞧有没有要增减的地方。

外院不用改动了,照着规制来就行,内院要该的地方多。

主院再扩大一些,正房用六间,小书房、小花园都配齐了,这池塘不要,填平了,种蔷薇,绕墙一圈四季都开花,漂亮~周煄指了指图纸,内院除了最中间的正院和花园,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花园旁边错落有致的小院子了。

周煄一看就明白工部那些人想的是什么,这是给侧妃、妾室准备的院子,规制不大,精巧玲珑,周煄升了郡王,就能有两位上皇家谱牒的侧妃了,这些人想的也是周到。

算了,我瞧着外院不该也不行,外院太小了,这样内院和外院的面积等同,用花园分开,内院在正院的后面建几座精巧的绣楼,预备给日后掌上明珠使,在东面再建一座演武场;外院的书房建两个,院子也多建几个,儿子不嫌多,日后都要搬出来住呢。

周煄兴致勃勃的安排着。

爷要娶妻啦?程木惊讶道。

你这是什么表情,难不成还指望我打一辈子光棍儿吗?周煄笑骂。

奴才这是高兴的,高兴的。

就是不知女主子是谁?程木凑近小声问道,看周煄这架势不仅知道人是谁,对人家的喜好也是了如指掌,不然怎么种上了平日并无青眼的蔷薇,还把那些准备给侧妃的院子都拆了。

想知道啊?周煄卖关子道,把耳朵凑过来。

程木听话的把耳朵凑近,周煄大喊一声:不知道!程木耳朵嗡嗡作响,捂着耳朵一脸晕乎乎的表情,旁边的丫头们都捂嘴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