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他乡遇故知(下)

2025-03-26 04:11:57

林桐月看着白佑林,他不但名字跟自己的同事一样,连长相也有些相像。

看到这人,她不由得又想起了两人之前的事情。

他们是同期同事,一起参加培训,在实习期相互鼓励,再加上同事的起哄,两人的友情中掺了一点暧昧。

林桐月理智而审慎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但是后来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让林桐月有了撤退之意。

先是三观上的微妙不合。

他们年龄相仿,学历相仿,又是同事,兴趣爱好也类似,可是两人在交流中总是有那么些不愉快的杂音。

林桐月稍一归纳,他们的问题主要归结于消费观。

对方觉得她太娇气太奢侈,明明可以坐公交非要打车,明明小旅店也能住,非要去住星级酒店。

她每月还把钱花在看电影、话剧、音乐会上等很多非必需品上,更别提每年几次的国内国际旅行,他认为有钱还是使上刀刃上比较好。

这是其中一个分歧,真正让林桐月打退堂鼓的一件事,是那次白家之行。

那是十一黄金周,他们几个同事去一个风景胜地旅行。

凑巧的是,白佑林的家就在风景区附近,他热情地邀请同事去他家玩。

大家欣然前往。

白佑林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风景优美,条件相对落后。

林桐月对这些倒不怎么介意。

后面的事情来了。

白家对他们这帮人热情招待,白妈妈怕自己做的饭菜不合口,甚至把白佑林已经出嫁的两个姐姐都叫回来帮忙。

林桐月这才得知,白佑林上头有四个姐姐。

当初为了供弟弟读书,她们早早地外出辍学打工挣钱。

林桐月听后,胸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复杂感觉。

在饭桌上,不知是谁提起了这个头。

大家纷纷赞扬姐姐的无私和奉献精神,白佑林也十分感激几个姐姐。

但白母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她说,这是应该的。

他们村里的女孩子都这样的,或是姐姐供弟弟,也有妹妹供哥哥的,不过,那些人都没有自家的儿子有出息,考上了重点大学,还进了大公司。

林桐月一直在默默地吃饭,对这件事没有发表意见。

那是别人家的事,她有意见也得憋着。

不过,当他们一起散步时,林桐月终于忍不住问了这个问题:这样是不是对你的姐姐们很不公平?白佑林推推眼镜,说道:我也觉得很不公平,我一辈子都感激她们。

以后我会尽力补偿她们的。

林桐月笑着又说:好像你妈觉得她们帮你是理所当然的。

白佑林笑道:老一辈的观念就是这样,兄弟姐妹之间就改互相帮忙,你是独生女,可能不太理解。

林桐月心说,我理解的是兄弟姐妹当然应该帮助,但不是这种单方面的吸血行为。

这话她当然不能直接说出来。

接下来的话题,林桐月一直有意无意地围绕着白佑林的家庭打转。

白佑林显然也愿意谈论这些问题。

两人心照不宣,一个有意打探,一个愿意透漏。

简而言之,白佑林的故事是一碗很典型也很常见的励志鸡汤:一个经济教育极端落后的少年,艰苦奋斗考进了大学,成为一只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虽然网络上鸡汤横行,但毕竟跟真人真事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林桐月也情不自禁地受到了些微震撼。

但是让她警醒的是,煲完这碗励志鸡汤,白佑林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些年,我并不觉得我多苦,最苦的其实是我妈,她真的不容易。

由于各种原因不受我奶奶喜欢,我爸待她也不好。

尽管她的某些观念有些不合时宜,但她真的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我希望我未来的妻子能多体谅她、孝顺她。

让她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林桐月沉默了一会,淡淡说道:你妈确实不容易,孝顺老人也是应该的。

但她心里想的那是却句微博金句:冤有头债有主,谁妈不易谁弥补。

平心而论,白佑林做为一个同事是很不错,勤奋、上进、热情仗义,很懂为人处事技巧。

可是做为一个观察期的对象,两人不太合适。

此时的林桐月的退意已有了七分。

真正让她做出最后决定的是她无意中听到那句闲话。

那天晚饭后,白母和她的两个女儿在厨房里悄悄说闲话,议论队伍中的哪个女孩最适合当儿媳妇。

三人一致认为是是说他们同行中的一位又高又胖的女同事。

理由是不娇气,而且身体强壮,屁股大好生养。

林桐月无言以对。

她悄悄退了出来。

从那以后,她开始有策略有技巧地疏远白佑林。

再有人起哄开玩笑,她也是严肃地制止。

久而久之,白佑林也明白了她的心意。

他虽然喜欢林桐月,但也不是那种死缠烂打之人。

两人心照不宣,十分默契地再不提此事。

两人不曾开始,自然也算不上分手。

而且因为进展不深,公司里的人都不知道,两人此后仍是朋友,当然是普通朋友。

林桐月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一个跟白佑林同名同姓长得还有几分相像的人。

那人还用如此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难道,他也穿越了?这时白佑林已经来了她们的摊前,他看着林桐月,脸上仍有些掩饰不住的激动。

你是林桐月?他试探着问道,声音正处在变声期,不太好听。

林桐月抬头看着他,点头承认:我是林桐月。

随即她又试探着反问一句:你是……我是黄香山村的白佑林,海市理工大学的。

林桐月心头一震,果然如此。

你是怎么来的?怎么认出是我?白佑林张了张嘴,刚要回答。

正好有人要买东西,林桐月只好去忙。

白佑林站在一旁,默默地等着林桐月。

杏月一边忙碌一边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妹妹和这个少年。

她敢肯定,她们两人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小少爷,可是妹妹为什么看上去跟他很熟的样子?中间,白佑林几次想说话,每次都被来买东西的客人打断。

说来也奇怪,林桐月摊前刚才人挺少,自从白佑林一来,人反倒多了起来。

白佑林似乎有很多话要问林桐月,林桐月也有许多疑问。

最后,还是白佑林想出了一招,他对林桐月说道:这位姑娘,我的食盒不够大,你能把东西送到我家吗?杏月早就觉得这位少爷有很古怪,此时见她这样说,以为他要打什么坏主意,当下便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像母鸡护小鸡似的护住妹妹,厉声说道:我们只在这儿卖东西,哪儿也不去,你别以为就我们俩,你看见没,我家人也跟着来了。

说着,她还故意朝不远处的驴车努了努嘴。

白佑林知道自己被人误会了,他苦笑着看看林桐月。

林桐月连忙安慰姐姐:姐你放心吧,我听街坊们都说,白家的人可好了。

我去去就来。

白佑林指指还剩半盆的麦仁糟说道:这些我都要了。

杏月目瞪口呆,周围的商贩也是十分羡慕这姐妹俩。

桐月冲杏月一笑,提着木桶就走。

白佑林跟在桐月身后,到人少时,他自然而然地伸手接过木桶。

他用带着伤感和怀念的声音说道:说句实话,你别生气。

你这麦仁糟做得跟我妈做的差远了。

简简单单一句话,让林桐月内心也情不自禁地涌起了一丝伤感。

她微微低了头,过了一会儿,她想起了自己方才的疑问,就问道:你怎么认出的我?白佑林听到这话,也从方才的伤感中缓了过来,他面带微笑地看着林桐月:说来话长,走,到我家来,我细细说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