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闵清则,君兰意外至极,过了片刻垂眸福身,见过九爷。
您怎么来了?许久没有听到对方开口,君兰斟酌了下,自顾自站起身来。
依然没有听到对方发出的半点声响,她就悄悄地抬眸去看。
谁知那清冷的视线依然固执地落在她的身上,未曾挪动半分。
君兰琢磨着许是自己打扰到了九爷,又或者是那句问话太过逾越。
她本打算悄无声息退出去,却在这个时候见到他唇角慢慢露出了些微笑意。
随便走走。
闵清则道:你呢?怎么独自在这里。
……这四个字的回答可真够敷衍的。
君兰抿了抿唇,说道:我看院子里的花不错,所以过来瞧瞧。
闵清则轻轻颔首。
他知道她性子喜静,里面太过喧闹,她应当是不喜欢的。
不过她这样太安静了也不好,看上去太过孤单。
或许正是因为孤独,她才选择了篆刻这样一个爱好。
若是无事,不妨试着和旁人多说说话。
闵清则斟酌着说道:多些朋友的话,心情应当会不错。
听闻这番劝解,君兰忍不住笑了,这些话由您说出来,可着实违和了些。
谁不知闵九爷生性清冷,最不爱与人结交?看到闵清则面色微变,君兰猛然意识到,他现在是九爷,而不是九叔叔。
赶忙低下头道:对不住,我不是有意冒犯您的。
见她这样恭敬,闵清则心里愈发不舒服。
刚才他听了她的话后面色有异,并非是介意她和他开玩笑,而是想到以往种种,愈发懊悔当初怎么没早些把那盒子送出。
如果早些把她护在他的身边,她也不至于会发生意外。
闵清则想要像以前那样唤她真正的名字,又觉得有些事情不说破比较好。
——她那么小心翼翼地维护着眼前的一切,他何必狠心去戳穿?闵清则沉默半晌,最终只说到:无妨。
我不会与你计较。
你不必这般小心。
他素来不习惯于和女子交往,简单几句话后看她依然拘谨而疏离,只能暗叹口气悄然离去。
等他走出去很远了,君兰才放松下来。
想想在外头的话若是遇到荷花巷的亲眷们恐怕更难对付,毕竟她和这里的人并不相熟。
倒不如在里面自在安全一些。
于是君兰没在外面多耽搁,脚下一转往屋里去了。
*见到君兰进屋,闵老夫人先前紧绷着的唇角总算是放松了些。
她不悦地朝刘妈妈看了眼,笑着招呼君兰去她跟前。
兰姐儿怎么在外头那么久?闵老夫人说着,让君兰在她身边坐下,外面风冷,还是里面暖和些。
君兰看了下自己所处的位置。
闵老太爷独在一处,女眷这边,侯夫人身份尊贵闵老夫人辈分最高,两人挨得最近。
君兰若是依着闵老夫人的意思坐在这儿的话,那她另一边就是远宁侯夫人了。
这不太合适。
君兰便没有按着闵老夫人的意思落座,而是站在那里回话:外面虽冷,却有花香有鸟鸣,自有乐趣在。
想到刚才闵九爷的那番言语,君兰又道:不过,屋里暖和,也有大家一起说话,倒是更为开心些。
所以我又进来了。
闵老夫人侧身笑着与侯夫人说道:这孩子性子好,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好的坏的都不放在心上。
瞧着好像没心没肺的,其实最贴心不过。
老夫人看侯夫人待君兰一直十分冷淡,生怕君兰以往行事太过莽撞,有些不好的话已经传到侯府的耳中。
所以对此想要辩解一二。
虽老夫人语气诚恳,但侯夫人听闻后只随口附和了两句。
她早先就听说过闵家八姑娘那脾气,哪里会为了闵老夫人几句话就改变心中印象?更何况她出自潘家,姑母乃是当今太后,行为处事自然不必被这些人的话语所影响。
不过洛明薇听了闵老夫人的话后倒是多看了君兰几眼。
洛明薇早先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就被母亲叮嘱过,闵家的八姑娘是个最不好招惹的。
再者这位八姑娘是梨花巷那边的,并非荷花巷中人。
能不搭理就不搭理。
可洛明薇年纪尚轻,与君兰差不多大。
她看刚才八姑娘默不作声地出手相帮,印象已经改观了些。
现在又见闵老夫人亲自为八姑娘说话,心中愈发疑惑。
家中长辈肯亲自出面夸赞,或许这姑娘并非传言中那般。
洛明薇想了想,说道:平日里八姑娘都喜欢看什么书?闵家是文臣,这样的人家,女孩儿们也是会读书识字的。
不过闵家的八姑娘就……屋子里的人都去看君兰。
君兰道: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家里姐妹们都爱看的那些。
偶尔瞧一眼游记志怪类,也很有趣。
洛明薇笑了,哎呀你也看这种?我也看,就是总被我娘说。
侯夫人不动声色地去瞪洛明薇。
洛明薇朝母亲嘿嘿一笑,又挽着闵菱的手臂,悄悄朝君兰眨了眨眼。
君兰回给她一个微笑。
闵老太爷知道刚才八丫头被老九吓得不轻,见八丫头今儿那么懂事乖巧,他手里掂了掂那方寿山石印鉴,与侯夫人道:夫人看这个,如何?因长子喜好篆刻,所以侯夫人也对此略有研究。
这是方田黄冻石,明透润泽,乃是上品。
更妙的是那雕工,精致细腻,字体清丽,不只石体上有寿闵二字,在上方更有一个镂空寿字纹样,实在难得。
不错。
侯夫人由衷赞道。
洛明薇凑过来看,叹道:真好看。
如果让大哥瞧见了,恐怕也要夸赞许久的。
闵老夫人问道:洛世子喜好篆刻?是啊。
说到爱子,侯夫人又是自豪又是无奈。
她轻摇了摇头,这孩子,没事儿了就爱弄这些,劝都劝不住。
他如果把精力全部放在科举上,不指望能像闵九爷一样争个状元,但是夺上探花传胪的也还有希望。
现在啊……怕是难喽。
倒也无妨。
闵二夫人陈氏笑道:我早已听闻世子爷的课业极好,往后肯定能考中。
再说了,世子爷要袭爵,不考科举也自有出路。
偏他非要科举入仕,又有什么法子?侯夫人提到他时,语气都愉快起来。
洛明薇低声和闵菱道:其实我二哥也挺好的。
虽然她这话说得声音很小,还是被侯夫人给听到了。
侯夫人怒瞪她一眼。
闵老夫人道:洛二少爷也不错,是个活泼的好孩子。
这话没人敢接。
只侯夫人说了句:也还凑合吧。
就没了下文。
陈氏身为梨花巷的当家夫人,有心缓和这气氛,就问君兰:八姐儿从哪里得来的这个好东西?原先竟是没见到这样精巧的。
因先前君兰送出贺礼的时候侯府母女并未到,陈氏和侯夫人解释道:那方印鉴是八姐儿送给老太爷的贺礼。
侯夫人甚是意外,抬眼打量着君兰。
君兰沉吟着说道:这是我无意间结识的一位友人相赠。
她是我前段时间出门时偶然遇到的,我略出手帮了她一下,她赠与我此物。
听闻那雕刻之人现在已经不在人世。
原先没料到这方印鉴会这么引人注目,现在好多人留意到了,她少不得要把自己之前的谎言给圆过去,于是又道:原本我得了这方印鉴后,想着给大爷爷一个惊喜,所以没有放在我的屋子里,托了表姑娘放她那儿。
这两天才问顾妈妈要回来。
至于那个送石头的友人……真有人要追根究底的话,到时候再想法子糊弄过去吧。
此时此刻,君兰深深体会到了一个谎言需要许多个谎言来圆过去的无奈。
不过,相较于她的仔细,其他人倒是没有多想。
高氏是沾到表姑娘的一切人或者事,无论是甚,都不打算细究。
其余人则是听闻雕刻之人已不在人世所以惋惜下就罢了。
唯有侯夫人,因此而细细打量了君兰一番。
她没料到八姑娘还有侠义心肠,肯帮助萍水相逢之人。
对方既然肯送给这样精巧的东西,想必八姑娘当时帮了对方不小的忙。
或许外头传言不尽属实、闵八姑娘并非那样骄纵刻薄之人?侯夫人暗自疑惑着。
这时闵老夫人借机与洛明薇说道:梨花巷的梅花眼看着就要开了,过段时间正打算办个赏花宴。
不知可有幸请洛夫人洛姑娘一起来做客?洛明薇和闵菱很谈得来,闻言脱口而出:好呀!话都说完了,她才想起来母亲还没表态,讪讪笑了下,去看侯夫人意思。
侯夫人瞥了眼君兰,觉得那梨花巷唯一一个名声差的姑娘好似也没那么惹人厌恶,梨花巷与荷花巷同是闵家,且女儿已经先答应下来了,再反悔倒显得侯府不好看。
她就没有拒绝,颔首道:到时候必定前往。
闵老夫人笑着说到时候送帖子去侯府。
*闵清则出了后院,缓步朝外院席间行去。
他其实不喜欢这样的热闹场景。
闵家他在意的人只两个而已,放在心上的仅一人。
其余人的喜怒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但大老太爷做寿,他有时间的话还是要来道一声喜的。
在院门口往里扫了眼,闵清则选择靠近墙边的小路往里走。
这儿较为偏僻,有树木遮掩着旁人等闲不会留意到他。
走到路的尽头,闵清则方才发现那里的石桌旁坐了个人。
那人身边有好几个空了的酒壶,现在手里还在拿着一个,正往嘴里灌酒。
忆及自己前两日那种苦闷无法纾解的痛苦,闵清则难得地停住了步子,朝醉饮之人望了过去。
居然是闵书钰。
闵清则思量着此人是君兰兄长,若是喝醉了去芙蓉院发酒疯,少不得要害得君兰跟着受罪。
于是他朝后看去,略一颔首。
跟在后面的长生会意,上前扶了闵书钰,打算搀着他到屋里休息。
这个时候,闵书钰忽地啜泣起来,哽咽着喃喃自语。
小茗儿,小茗儿……闵清则眸光陡然凌厉。
他探手而出,阻在了长生跟前不让继续前行。
醉了的人还在说个不停:……我和娘说过了,若我高中、高中……就娶你……小茗儿,你怎么……怎么……闵清则唇角微勾,淡淡笑了。
他忽地出手如电在长生的腕间轻叩了下。
长生力气顿失。
原本被扶着的闵书钰身子晃了晃,噗通一声趴在了地上。
四周尘土飞扬,落在他身上,满头满脸灰扑扑一片。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