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君兰坐车, 闵清则却骑了马。
车子行驶得不算太快,却很稳。
马车停住后,闵清则下马朝车子行去。
有小太监脚力好跑得快, 先一步去到马车旁, 上前去扶君兰下来。
闵清则看四周立着许多宫人, 便未曾上前阻拦。
有轿子早已停在旁边。
轿边是位公公, 面白无须笑容和善。
君兰仔细一瞧,原是昨儿晚上见过的牛公公。
再看那顶轿子……不知怎地, 君兰忽地记起了九爷不爱坐轿的事情。
朝他望过去的时候不由就抿嘴笑了笑。
闵清则甚是无奈的轻叹了口气。
君兰笑眯了眼。
牛公公上前恭敬行礼, 小的见过九爷,见过八姑娘。
君兰知晓他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便欲侧身避礼。
谁知身子稍微动了一点还未侧过去, 腰间一紧,却是被人伸手轻揽了下。
然后这礼就没能避开,硬生生受了。
君兰抬眸看身边之人, 疑惑他为什么要她受了牛公公的礼。
要知道,牛公公可是有内侍品阶在身的。
闵清则从她腰畔收回手,仿若不觉般眉目不动。
君兰只能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
牛公公哈着腰请两人向前。
到了轿子旁, 不需牛公公动手,已经有小太监把轿帘掀了起来。
请。
牛公公恭敬说道。
君兰下意识去看闵清则,却意外地发现, 闵清则和牛公公都在看她。
闵清则淡淡笑了。
牛公公在旁解释道:九爷说了, 他不坐, 姑娘坐。
又与君兰道:还请姑娘入内。
这是九叔叔为她准备的, 若再托辞的话,倒是让九叔叔颜面无光。
君兰并未多说什么,只笑着道了声:谢公公。
这便走了进去。
轿子离地。
虽然有些晃动,可这儿的小公公们技术比家中轿夫强太多,些许的晃动根本算不得什么。
君兰不禁暗自腹诽,九叔叔的要求也太高了些。
这种摇晃都不能忍受,可见他在某方面来说还是很娇气的。
小丫头在想什么?突然一声询问从外头传了过来。
君兰忙道:没什么。
答得这样快。
那声音里带出些许笑意,可见果然是在心中说我了。
君兰心虚,尴尬地笑了两声没敢接话。
九爷待姑娘极好。
牛公公忽地冒出来这么句话。
语气里透着熟稔,显然和闵九爷是相熟的。
嗯。
闵清则并未否认牛公公的话,淡淡答了一句。
君兰在轿中晃晃悠悠了许久方才知道为什么九叔叔这么怕坐轿了。
一路行过去,也不知道走了多少的路,过了多少个弯。
她都头晕脑胀的了,好似还没有个尽头,依然在继续前行着。
皇宫果然极大。
要是在家中,根本没机会晃悠那么久。
如果碰到要行那么远的路,早就出了府,必然会坐马车哪里还用轿子?下来的时候,君兰觉得脚底犹在荡个不停。
为保持仪态,慢吞吞走了出来。
闵清则眼疾手快地扶了她一把。
君兰道;谢谢九叔叔。
闵清则看着她略有些白的脸色,唇角紧绷成一条线。
再往前行了一段路,他问道:可还好?嗯。
君兰很小声地应了一声,待到确认牛公公离得距离不算太近应当听不见,方才道:往后我也要走着。
真走起来你就知道了。
闵清则瞥一眼她细瘦的手臂,想着抱起她时那极轻的分量和她细细的双腿,笑道:若是步行过来,你还没走到宫门口怕是就会不想再动。
口中这样说着,他心里暗道往后得让她多吃点才行。
闵君兰爱吃肉食,所以身子稍微丰腴。
但小丫头偏爱素食,饭量又小,这些天下来已经瘦了许多。
可不能再继续清减下去了。
这般思量着,没多久到了一个岔路口。
闵清则在这个时候停住了步子。
君兰跟着停了下来,有些疑惑地望着他。
先前已经说好了的,两人一起去静明宫给太后请安,再去永安宫见皇后娘娘。
怎地九叔叔忽然不走了?我先去趟永安宫。
闵清则道:你先去静明宫,晚些再过来。
君兰虽不明他为何改了主意,却也没有多问,只颔首说好。
牛公公便唤来一名宫女送闵八姑娘去静明宫。
渐渐前行,周围愈发安静。
静明宫位置并不偏僻,可是越临近那儿,各种声音就越是少了许多。
君兰有些疑惑地朝周围看了看。
宫女见状,轻声道:太后年纪大了后愈发喜静,不爱嘈杂。
君兰知道宫中之人都是谨言慎行的,晓得对方出言提醒已然难得,便道:谢谢姐姐。
没什么。
宫女笑道:九爷亲自带您过来,婢子总得照顾妥当才行。
到了静明宫的宫门外,宫女不再前行,托了守在宫门旁的嬷嬷给君兰继续引路。
嬷嬷把君兰送到主殿所在的院门口后就驻足不前。
前面便是太后娘娘住的宁和殿。
嬷嬷躬身道:婢子不便进去,请姑娘自便。
君兰朝她福身道谢。
嬷嬷赶忙侧身避礼,恭敬地请她入内。
院子十分清雅,虽已经到了冬日,周围却摆了许多正绽放着的花。
院中种有许多松柏,虽天气寒冷,其内依然郁郁葱葱。
君兰举步而入,缓步前行。
有小宫女上前给她引路,让她进入殿中。
屋内并没有人在,只有檀香味悠然地飘飘袅袅。
君兰便立在屋中静等。
原本周围静寂一片,她却听着内室里隐约有着动静。
仔细聆听,原来是很低的轻微呻.吟声。
君兰本不想坏了宫内规矩,可听那声音似是一位老者发出,心下担忧,终是挪步走了过去。
到了门口方才发现,屋门并没有关上。
立在门边搭眼一看就能望见里面情形。
屋里靠墙搁置着一张贵妃榻,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侧躺在榻上,双眼紧闭眉心蹙起,身子微微扭动,口中发出难过的轻哼声。
君兰看她额上有细汗,似是困在噩梦之中无法挣脱,也没把握到底该不该叫醒她。
就在这个时候,榻上老人忽地声音拔高发出一声叫,浑身猛地颤了下。
君兰赶忙过去握住她的手。
老人紧紧攥着君兰十指,颤抖过后,身体归于平静。
缓了缓她睁开眼,语气虚弱地道:哀家这是梦魇着了?听闻哀家二字,君兰这才发现对方所穿裙裳上用红织金寿字缎下石青行龙妆缎,而这般打扮的在这静明宫里只有一个人。
太后。
太后娘娘。
君兰赶紧垂首行礼,民女失仪,请太后恕罪。
潘太后这个时候已经慢慢回了神。
她发现自己还在紧握着女孩儿的手,就顺势扶了君兰起来。
思量着能够在此刻进入静明宫的少女必然是闵八姑娘无疑,便道:你帮了我,何罪之有?再说了,小九带你来的,这么客气作甚。
君兰正拿着靠枕搁在潘太后身后,听闻后忙道:民女——我说过,你不用如此客气。
潘太后往后倚了下发现甚是舒服,心里更满意了几分,语气好似不悦地道:又不是在宴席上,平日里说话没这么多规矩。
你帮了我,更是不必如此。
君兰其实想说自己没有帮过什么,但考虑过后还是说道:恭敬不如从命,我听太后娘娘的。
这样才好。
小姑娘家家,这么多礼作甚。
潘太后拉了她在身边坐下,小九什么脾气,我们都知道,最是不肯沾上麻烦地。
他既是求到我们跟前让你来这一趟,想必平日里你们关系甚好。
君兰道;九叔叔待我极好。
哟,这倒是奇了。
潘太后笑道:就他那臭脾气。
君兰一个没忍住,也跟着笑。
这时候外面的人听闻那一声尖叫急急赶了进来。
知晓事情始末后,公公们嬷嬷们和宫女们惶恐地哗啦啦跪了一屋子。
婢子来迟,请太后恕罪!小的来迟,请太后恕罪!潘太后这时精神尚还有些不振,摆摆手示意跪着的几人起来,原本也是我让你们退下的,何罪之有?她与君兰解释道:我原是在屋子里看书,怕她们在屋里头太吵,所以把人都遣了出去没让在屋里伺候,只吩咐了声你们来了后请进屋里。
后来有些困倦想歇一歇,哪知道就睡着了,还梦魇。
君兰有些后悔,怕是我进来的时候吵到了太后。
怎可能?潘太后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我那是自己魇着了,觉得自己身体一直往下坠个不停,想要找个地方抓着都没有着落。
幸好你来握住我的手,让我觉得安心许多。
不然,怕是还要再难受一阵。
君兰思量了下,说道:我家老夫人年纪大了,身边总是留个人在旁伺候。
虽然老夫人是身体不太好故而如此,但老夫人也说过,年纪大了,总有些自己顾及不到的地方,有人在身边待着好一些。
潘太后知道这姑娘是在劝她往后别把人尽数遣出去,好歹留一两个在身边。
不由笑着多看了小姑娘几眼,说道:原先这种话太医院的人也劝过我好多次,不知怎地,他们说的就是不如你说的中听。
君兰去了静明宫,闵清则脚下一转到了永安宫。
永安宫的宁安殿内,茉莉花香的气息从熏炉中慢慢飘出,充盈四周。
屋中一名女子正手执小剪刀立在花前细看。
这时外头传来公公的高声唱和:闵大人到——董皇后正在修剪屋内花上的花枝,听闻闵九爷到了,手中一晃,差点剪错枝子。
小九来了?董皇后把那枝花仔细修着,快让他进来。
她虽已到了四十出头的年纪,却因保养得当而看上去年轻许多,乍一瞧过去,好似不过三十左右罢了。
闵清则进屋与她行礼,见过皇后娘娘。
行了行了,这么客气作甚。
对了,昨日你进宫时不是说会和小姑娘一起先去静明宫?董皇后放下小剪刀,拿着帕子擦着手,奇道:怎地先来了我这儿?闵清则说道:原我只想着请您帮一个忙,现下看看,还得找您再帮个忙。
他这话说得随意,似是笃定了对方一定会答应。
董皇后笑着看了他一眼,走到桌边拿起茶盏抿了一口,又指指旁边桌上另一盏茶,怕你一路过来口渴,特意让人刚端上来的。
南边刚进贡来的新茶,你尝尝。
闵清则并未答话,行至桌边端茶慢饮。
半晌后,搁下茶盏说道:还不错。
董皇后笑道:本怕你喝着烫,想着你过会儿才来,就提早准备好在这儿凉着。
谁知你倒是来得急。
说说看,怎么就往这里来了,为的什么事儿?娘娘可还记得昨儿说起的那位嬷嬷?闵清则问。
郭嬷嬷?提到那个人,董皇后的笑容也敛了几分。
不过是被武宁宠幸过一次罢了,未曾生下一子半女,还自恃是半个主子,在宫女和嬷嬷们的跟前傲气的厉害。
好歹在主子们的跟前没错过规矩,所以把她远远地发落到浣衣局伺候就罢了。
其实郭嬷嬷在宫里犯了错,因着她在宫里时日长久,所以给她点脸面未曾公开,打发出去了事。
不然她其实可以一直在宫里浣衣局耗完一辈子。
哪知道出了宫却这般嚣张。
闵清则抬指拨弄着茶盏盖子,原我想着只那一桩就能保她无恙。
但听她细说之后,我想那老嬷嬷许是仗势欺人之人。
不过是在宫里待过罢了,倒是很会耀武扬威。
那你的意思是——不知宫里的嬷嬷里有谁最能治得住她?闵清则抬眸清浅一笑,若是有这样一位的话,还请娘娘开恩,把她赐了来到我这边伺候。
原来七绕八绕的是想拐我的人呢!说是到你那里,我看着,八成要到那个八姑娘身边去!董皇后笑怨了句,唤来了牛公公,细问几句。
牛公公想了很久方才说道:是有那么一位嬷嬷,原本是在娘娘这边伺候的,因顶撞过陛下几句,所以被撵到浣衣局去了。
浣衣局里自她去了后倒是风平浪静了许多,那位郭嬷嬷也收敛了不少。
这事儿董皇后倒是没印象了,我身边哪个?就是那位盛嬷嬷。
牛公公道:先前娘娘身边的种花的。
皇上有次过来了踩坏了花,她跟皇上犟了几句,就给打发走了。
这事儿董皇后隐约有点印象,只是记不甚清。
她也不晓得这样一个脾气不大好的嬷嬷到底怎样,就问闵清则意见,小九,你看她如何?甚好。
闵清则与牛公公道:麻烦公公晚些让她来闵家伺候。
牛公公笑着打千儿,九爷吩咐的,一定办妥。
不多时,君兰在宫女的引路下往这边行来。
董皇后刚看到便眼前一亮。
少女身姿窈窕五官明媚,虽相貌极其明艳,却因气度沉静而显得温柔大方。
董皇后悄声问闵清则:你怎地对她那么上心?闵清则淡淡说道:她待我不错,在思明院里做事也用心。
看她被那老妇欺负,总该帮一帮才是。
董皇后闻言望了他一眼,复又继续不住打量君兰。
董皇后本就无事要寻君兰说,牛公公带去闵家那些话不过是让闵八姑娘进宫的托辞罢了。
于是闲聊了一会儿,问问八姑娘看过哪些书、平日里喜欢什么,如此这般一盏茶时间后便让人回去了。
闵清则就和君兰一前一后地出门去。
这时候有宫女匆匆而来,行礼过后,到董皇后跟前低语几句。
董皇后就笑了,扬声唤了声小九。
闵清则回身望过来。
昨儿你说的那件事情倒是用不着我了。
董皇后说着,朝高大男人身边那个身量娇小的姑娘望了眼,太后刚让人递了话过来,说是那件事她来办。
不用我操心。
这倒是出乎闵清则的意料之外。
他侧身望了望身边少女,勾唇一笑,好,那就麻烦太后娘娘了。
牛公公亲自送了他们离开。
待他们二人走后,牛公公回到永安宫禀报。
听完之后,晓得两人一路过去十分顺遂,皇后就问牛公公;听说昨儿闵老太太给你银子你没收?是。
娘娘睿智,小的做了什么都逃不过您的眼。
牛公公道:小的听闻那夫人与九爷之间略有嫌隙,不耐烦收她银子。
何至于呢。
董皇后拿起桌上小剪刀,继续修剪着刚才没有收拾完的花枝,她既是给了,你就拿着。
何苦与银子过不去。
牛公公笑,娘娘教训的是。
是小的糊涂了。
另外还一件事,小的刚刚经过昭远宫的时候听杜公公说起了,觉得需得尽快禀与皇后娘娘。
杜公公是皇上身边贴身伺候的。
嗯?董皇后漫不经心地应了声。
五皇子大胜,不日归来。
听闻,五殿下活捉了巴尔的儿子塔鲁,打算押送回京。
啪的一声轻响,花枝一断为二。
董皇后顾不上去管那断裂的名贵花儿,也顾不上为儿子的大胜而欣喜,反倒是侧首紧张地去问牛公公,你没弄错?果真是巴尔的儿子?没错。
五殿下亲自确认过,怎会出错?牛公公说着,轻声道:娘娘,要不要小的追过去和九爷说声。
董皇后怔怔地呆了会儿,最终摇头道:罢了。
他应当很快就会知道。
我们不用特意去说。
看着桌上那截断了的花枝,董皇后本打算把它丢弃到筐里,手伸出去后又改了主意,最终抬手轻轻把它拿起,紧握在指中。
这次塔鲁被捉,也不知能否给当年那些事情一个交代。
君兰进宫见皇后娘娘一事着实让闵家上下欢喜不已。
众人都想要询问她进宫的具体事宜,无奈小姑娘一回到家中就躲进了思明院,大家想和她多说几句都不成。
就在众人盼着她出来的时候,冷不防的,宫里又来了几位公公。
当先走着的那位的公公说太后非常喜欢君兰,亲自到了陛下跟前求了这件事。
又道,太后说了,往后八姑娘无事的时候就去宫里坐坐,陪她聊天。
闵老夫人忙问是何事。
那位鬓发花白的公公笑了笑,拿出一道圣旨。
细细宣读,竟是册封闵家八姑娘君兰为靖陵乡君。
本是庶出子的女儿,不过进宫一趟罢了,居然得了宫中贵人的青睐,得此殊荣。
一时间,闵家上下尽皆哗然。